王維精彩的五言送別唐詩,全文只有6句30字,看似平淡卻意境悠遠

2020-12-11 老張侃詩詞

當「王維」和「送別詩」兩個關鍵詞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首先就會想到他的《送元二使安西》,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字淺意厚,惜別之意都在不經意間流出,內有多少深情!

除了那一首七絕之外,王維還留下了很多精彩的送別詩。尤其是王維官運向來不錯,在四十歲以後都能過上半官半隱的生活,他的朋友必定是少不了的。朋友多,送別機會也多,送別詩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今日我們賞讀的這首古詩,是王維最精彩的五言送別唐詩,全文只有6句30字,看似平淡卻意境悠遠。且看: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這首古詩的題目很簡單,就是簡單的《送別》。全文內容和這個題目一樣,都是用的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字詞,背後都是說不盡的情意綿綿。尤其是「歸臥南山陲」寓意了王維此後的隱居生活,而「白雲無盡時」更是富有禪機,在王維的詩作當中我們也是屢次看到。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只有6句,不太符合中國古典詩詞中多用4句或者8句的慣例。但是翻開唐詩我們會發現,六句的古詩其實不少,李白的《子夜四時歌》四首以及《春思》都是6句;孟郊的《遊子吟》也是6句。

開篇兩句就呼應題目,點明是送別的場景,「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詩人在送別的驛站上,請友人下馬飲酒,這送行酒其實就是情意。然後王維就問友人,「問君何所之」,你和我離別要去哪裡?

後面兩句就是友人的回答,「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王維所生活的時代幾乎涵蓋了盛唐,但是在那樣開放的時代也同樣有很多人活的不如意,李白、孟浩然都是如此,王維詩中的這個友人自然也不例外。

友人的回答是「不得意」,而後是友人對於離別之後的歸宿的暢想:「歸臥南山陲」,因為仕途實在是沒有什麼希望,所以選擇歸隱,歸隱之地就是「南山陲」,也就是終南山之地,也是此後王維的歸隱之地。

最後兩句其實很值得琢磨,「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聽到友人的回答,王維也是沉默了,所以寫出一句「但去莫復問」,你只管去吧,我也不必再問。然後把目光投向遠方,你看那白雲正在天空飄蕩,如此悠遠的意境也是詩人王維所渴望追求的啊!

這首古詩只有30個字,每一個字都是平淡無奇的,但是背後的意境確實悠遠。這代表了王維的價值追求,也寫出了王維對於人生對於仕途的態度。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王維最詩意的唐詩,6句30字,看似平淡無奇,卻有無限寄託
    王維作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流傳後世的卻有很多經典的送別詩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他送別唐詩最精彩的詩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是他最為平淡的送別詩句。王維的送別詩有獨特的意味,有的是深情之語,有的寫平淡景色中的意境悠悠。但是在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可以說是王維最失意的送別詩句。6句30字,看似平淡無奇,卻有無限寄託。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 五言長城一首20字送別唐詩,每一句都是一幅絕美的畫面
    我們之前讀王維的那些唐詩,都說是詩中有畫。因為王維的古詩就是如此,寥寥數字就能把深邃的山林景色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確實是很有功力。雖然詩中有畫這樣的評價是王維專屬,但是其他的很多詩人所寫出來的詩歌也完全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 共賞唐詩之美,王維《山中送別》
    山中送別 唐·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繼欣賞過了王維的《相思》、《雜詩三首·其二》、《鹿柴》、《竹裡館》後,今天,我們再來欣賞王維被收錄於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五言絕句《山中送別》。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全詩含蓄深厚,曲折別致,獨具匠心,耐人尋味。
  • 唐詩鑑賞‖王維:送別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第,為太樂丞。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存詩約400首。蘇軾評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4首唐詩五言絕句,短短20字,意境美到窒息,心一下就靜下來了!
    要讀有意境的詩,唐詩五言絕句不可錯過,唐詩五言絕句在「言簡意深」、「辭微旨遠」方面堪稱典範,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4首唐詩五言絕句,短短20字,意境美到窒息,心一下子就靜下來了!如果說王維的淡是運斤成風,絢爛至極歸於平淡,孟浩然就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詞淡意遠,質樸天然。這首詩含而不露,風韻天成,大愛「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張謙宜《繭齋詩談》云:「『低』字、『近』字,宋人所謂詩眼,卻無造作痕,此唐詩之妙也。」2、《尋隱者不遇》唐·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 王維的一首送別詩看似平淡,卻句句情深,禪意悠遠
    送別是人生常事,親朋之間一份囑託、一聲珍重也許就會記憶長久;情侶間依依話別,則更是痴痴只為伊人醉,無限惆悵盼早歸。送別的場景也千奇百怪,有人慷慨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有人豪邁豁達,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也有的纏綿悽婉,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下面介紹的這首送別詩則更有特別之處,讓人讀來倍覺深情滿懷,且又禪意悠遠。
  • 夕陽下看朋友遠去的身影最動人,20字唐詩看似平淡,實則韻味豐厚
    唐詩當中的送別非常之多。不管是王維李白,還是杜甫孟浩然都留下了大量這一類主題的詩作。確實在那個交通和通訊條件都極度不發達的時代,離別的場景是這些詩人們經常經歷到的,也讓他們更加感受到天涯淪落之苦。也更容易刺激他們敏感的內心,寫出這樣一首首經典的離別詩篇來。
  • 最平實字眼,最普通題材,王維妙手20字,就入選唐詩300首
    李白的豪情,李白的仙氣,可遇而不可求;杜甫的唐詩又太過於沉重。王維的唐詩往往有清麗之美,著一種平和自然的生活狀態和人生境界,這也是今天的人們最需要的,所以他的詩歌接受在今天程度是最高的。今天我們所分享的就是王維的一首非常簡單的唐詩。全文只有20個字,用的都是最平實的字眼,寫的也是最普通的題材。但是經過王維獨具匠心的處理,這首20字的簡單唐詩就入選了唐詩300首。其作為最精彩的唐詩作品之一流傳後世,給後人帶來無窮無盡的意境感慨。
  • 20字送別唐詩真美,超越李杜王維,成就唐詩三百首名篇之作
    在盛唐的詩歌當中,王維的詩歌是別具一格的,相比杜甫的抑揚頓挫/悲天憫人,李白的怒髮衝冠,我們非常喜歡王維的平淡。那種淡泊自然的生活情調,讓今天我們的心靈得到最大程度的安慰。
  • 王維最平淡的送別唐詩,前四句波瀾不驚,後兩句卻詩意頓濃
    但是到了王維這裡變得更不一樣。王維的唐詩對於景色的描繪到了極致,被譽為詩中有畫。他前期的作品多有報國之志,20歲就高中進士,但是40歲之後就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縱然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依然在山林當中,有更多時間傾聽自己的內心。這是獨屬於王維的修行,這是獨屬於王維對唐詩的貢獻。
  • 這是王維最特別的送別詩,一則是形式特別;二則是情感表達特別
    而且作為盛唐山水詩派的代表詩人,王維在山水詩的摹寫當中浸透了禪理的韻味,使得這些故事讀起來別有風味。而且因為這些禪理古詩,王維甚至也被譽為詩佛。王維的唐詩對於各種體裁都很擅長,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等都有涉及。而且他寫的最好的那些古詩,通常都是字數不多的。
  • 8個字題目的唐詩,全文只有20字,但成就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很多的詩歌都在繼承盛唐文學傳統之時,力爭開闢一條新路,比如元稹和白居易,直面現實,平淡中見真情。但還有一些詩人模仿盛唐而來的意境傳統,寫出的詩歌歲不是盛唐,卻有幾份盛唐的韻味。比如今天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如此,這首古詩題目就達到了8個字,但是全文只有20個字,但就是這樣一首五言絕句就成就了詩人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 李白和王維的送別詩,都是20字,千年來無人超越!
    兩人都是屬於喜歡交朋友的類型,他們對朋友的感情都是熾烈的,即使是送別友人時,也往往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李白為孟浩然寫下「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壯觀場面;王維為元二留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諄諄囑託。《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七言名篇。我們再看另外一個問題,如果用五言絕句來寫送別詩,李白和王維又是怎樣呢?
  • 王維一首精彩送別詩,最後10字是一個著名典故,卻少有人知
    所以今天我們讀王維的精彩唐詩,就是為了能夠從中汲取營養。我們不見得一定要學習他歸隱山林的生活方式,但是從他字裡行間當中,滲透著有關人生生活態度的描繪,我們不自覺地就會進入所描寫的景色當中,重新去感悟生命,看待生活。比如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詩,就是一首王維的精彩送別唐詩。
  • 這首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七律,看似平淡無奇,後人卻難以模仿
    李頎,盛唐詩人,仕途不得志但卻交遊廣闊,與王維、王昌齡、高適等詩人屢有唱和,他的七律尤為後人所推崇,明代文人李攀龍撰《唐詩選》,由於一改以往文人選詩的風格,並在其《唐詩選序》中說,「七言律體,諸家所難,王維、李頎頗臻其妙」,對其大加讚賞。
  • 30字成就最佛系的送別古詩,王維詩佛之名可不是白叫的
    古往今來的很多離別詩、送別詩都有非常深沉的意味。畢竟在古代中國,廣袤的地域決定了人們要經歷很多次的離別。但是在那個時代,很多的離別就相當於生離死別。所以人們在面對離別的時候,自然不能以平常心看待。但是,當我們讀到王維一首隻有30個字的送別唐詩的時候,就會被其中所蘊含的自然平淡所打動。因為這首唐詩實在是太平淡了,作為一首送別是幾乎沒有任何的情意綿綿的表達。而這一點,竟然成為了這首古詩最大的特點。
  • 王維的一首送別小詩,用語平淡,卻給人意味無窮的效果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唐玄宗開元十九年的狀元。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送別唐: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 五言長城一首七言送別詩,次句7個字盡顯清麗之美,讓人過目難忘
    當我們說到精彩的五言唐詩,必然會提到這句著名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十個字出自唐代詩人劉長卿的筆下,也是這個唐代詩人流傳最廣的一首古詩。他的五言詩非常精彩,尤其是五言絕句。而他對於自己五言詩的水平也非常自信,自稱「五言長城」。
  • 唐詩裡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通篇淡淡著筆,平淡中蘊含了無限深情
    而唐詩裡面就有很多描寫送別的詩作,尤其是王維的一首《送別》,更是成為了送別詩裡的千古名篇。那除了王維的《送別》一首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同樣很感人的詩作,譬如權德輿的這首《嶺上逢久別者又別》,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悽美,雖然通篇淡淡著筆,但是平淡中又蘊含了無限深情,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 孟浩然最有詩意的送別唐詩,行雲流水般的意境讓我們見識詩人才華
    雖然名氣比不得王維,但是孟浩然筆下的山水詩也十分精彩,我們之前最熟悉的莫過於《宿建德江》,其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樣的詩句,實在是華美無比,頗有幾分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味道。今天所談到的這首唐詩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