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北京人藝新陣容再演《雷雨》
110周年 北京人藝新陣容再演《雷雨》 北京人藝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 高凱)24日晚,北京人藝以新的陣容組合再演《雷雨》,而此次被安排在曹禺誕辰110周年當天的演出,正是為了紀念這位戲劇大師。
-
曹禺誕辰110周年,北京人藝用《雷雨》開啟系列紀念活動
《雷雨》劇照9月24日,著名戲劇家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誕辰110周年的當天,北京人藝用他的代表作《雷雨》紀念自己曾經的院長,並由此正式開啟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劇照《雷雨》創作於1933年,時年不過20歲出頭的曹禺用這部在抽屜裡壓了一年多的作品,真正詮釋了何謂「出道即是巔峰」的天才定律,該劇也是中國話劇史上當之無愧的高峰之作。
-
北京人藝開啟曹禺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 | 以作品致敬曹禺
110周年的紀念日。作為中國最傑出的劇作家和北京人藝的首任院長,曹禺對於北京人藝和中國戲劇來說都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人物。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啟動了曹禺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北京文聯、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中國話劇理論與歷史研究會聯合主辦召開紀念曹禺誕辰110
-
北京人藝《茶館》再開張 紀念老舍誕辰120周年
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白瀛)為紀念老舍誕辰120周年,北京人藝2月23日至3月5日再次在首都劇場上演話劇《茶館》。 作品沒有一個完整的情節線索,沒有貫穿始終的矛盾衝突,而是以人來帶動情節的發展,散點透視的「人物展覽式」結構,開創了中國話劇文學的先河,且語言具有濃鬱的北京味,對《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樓》等後世名劇有著明顯的影響。 焦菊隱、夏淳導演的《茶館》1956年3月29日首次被北京人藝搬上舞臺。
-
曹禺110周年誕辰人藝演新版《雷雨》
本報訊(記者 郭佳)今年9月24日是戲劇家曹禺先生的110周年誕辰,作為北京人藝的首任院長,曹禺不僅為新中國建立了一座專業的話劇院,同時也是中國話劇乃至文學星河中最璀璨的一顆星在曹禺先生誕辰之際,北京人藝從9月24日起,將以其兩部代表作《雷雨》和《家》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演出。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專題座談會、研討會、線上及線下展覽等諸多形式的紀念活動,為觀眾打開多維度了解曹禺先生的一扇窗。
-
獻禮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 北京人藝復排田漢名劇《關漢卿》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記者 白瀛)為獻禮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北京人藝正在復排中國話劇先驅田漢的代表作《關漢卿》,由王斑、於明加領銜主演。 《關漢卿》寫於1958年,講述了元代戲劇家關漢卿創作《感天動地竇娥冤》的始末,勾勒出勾欄瓦舍間的傳統曲藝圖景,表現出他文人的氣節和風骨,曾於1958年、1963年兩度登上北京人藝舞臺。 本次復排導演唐燁22日在京說,同為戲劇人,她想以該劇致敬戲劇家關漢卿,致敬中國話劇。
-
北京人藝舉辦系列活動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在9月24日曹禺誕辰110周年紀念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系列紀念活動拉開帷幕,包含曹禺兩部代表作《雷雨》《家》演出、全面回顧曹禺一生的線上線下展覽,以及探討曹禺對戲劇理論與實踐影響和啟示的學術研討會。
-
93歲藍天野再演話劇 紀念曹禺110周年誕辰
【93歲藍天野再演話劇 紀念曹禺110周年誕辰】2020年9月24日,是中國傑出的戲劇家曹禺先生的110周年誕辰。屆時,北京人藝將演出曹禺的代表作品《雷雨》,以及其擔任編劇的《家》,演出將為期一個月。值得注意的是,93歲的話劇表演藝術家藍天野將再次登臺,率北京人藝四代演員出演《家》。北京人藝始建於1952年,曹禺曾擔任首任院長。曹禺經典劇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
北京人藝重開《茶館》慶生 一部話劇濃縮半部中國話劇發展史
作為65周年紀念演出季的重頭劇目——《茶館》在首都劇場重新「開張」,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吳剛、馮遠徵等戲骨雲集的「看家戲」將連演12場,以此回報深愛這座劇院的戲迷觀眾。 從1952年6月12日起,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名字就被記在了中國話劇的歷史上。到今年,這座有著獨特表演風格的話劇院團已經走過了六十五年的歲月。
-
經典扎堆 北京人藝15部大戲紀念院慶65周年
人民網北京2月8日電 (記者黃維)2017年恰逢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與北京人藝建院65周年,北京人藝全年將推出三大演出板塊,以《雷雨》《茶館》《窩頭會館》等經典好戲打造全年紀念演出。北京人藝院長任鳴今天下午透露了2017年北京人藝演出劇目。
-
中國話劇之夜:和濮存昕一起探訪人藝,聽萬方講述曹禺的故事
【編者按】2020年,是戲劇大師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8月30日,我們將攜手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與北京出版集團,帶你走進中國話劇之夜,逛逛人藝劇場,看看戲劇博物館裡珍貴的藝術檔案。看一段好戲,讀一本好書,品一段人生。BIBF世界閱讀季,跟我一起讀世界。
-
紀念曹禺110周年誕辰,北京人藝排出新陣容詮釋經典,他們的《雷雨》還在路上
昨天是曹禺誕辰110周年,北京人藝全新陣容《雷雨》的上演,應該是最好的紀念。本報記者 方非攝曹禺1933年創作了《雷雨》,北京人藝在建院之初就將這部戲搬上了舞臺,如今這部戲仍舊被看作是劇院的「壓倉石」。導演顧威表示,此次排演在原汁原味呈現經典的基礎之上,又因為主要演員的變更有了自己的特點。他深知這部戲並不好演,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急行軍」排練後搬上舞臺,也希望新的演員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
-
北京人藝《茶館》演了60多年700多場,回顧這部看家戲的前世今生
正因為有著深厚的實踐體驗,這個戲的創作和演出極為成功,連演55場,引起了轟動。老舍先生因此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龍鬚溝》的成功,也使北京人藝在表演創作上,開始自覺地走著一條極具人民性的現實主義創作道路。永恆經典傳承人藝精神《茶館》被視為北京人藝的「看家戲」,也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瑰寶。這部已經演了半個多世紀的名作,至今每次上演仍一票難求。
-
紀念老舍誕辰120周年 人藝《茶館》開張續寫新輝煌
2月23日晚北京人藝再度上演《茶館》以此「鎮院之作」紀念老舍先生誕辰120周年也再一次在舞臺上呈現了傳承經典的意義一部茶館 半部中國話劇發展史《茶館》是現代文學家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
-
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重張,濮存昕講《茶館》如何成為「看家戲」
昨天是「國際博物館日」,跟大家暫別了百餘天的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迎來了疫情之後的第一個開館日。北京人藝副院長周彤,演員濮存昕、馮遠徵、于震、雷佳、楊佳音、伍宇辰檸和導演唐燁、博物館副研究員陳利帶著觀眾一起,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開啟了一次人藝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雲上博物館」之旅。
-
93歲表演藝術家藍天野出演北京人藝話劇《家》
藍天野(前)在北京人藝話劇《家》首演結束後謝幕(10月15日攝)。為紀念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話劇《家》於2020年10月15日至10月25日在首都劇場上演,老藝術家藍天野93歲高齡登臺,扮演馮樂山。新華社發 【來源:益陽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濮存昕:期望以「曹禺」之名命名北京人藝新劇場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作為中國最傑出的劇作家和北京人藝的首任院長,曹禺對於北京人藝和中國戲劇來說都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人物。為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9月24日至9月25日,北京人藝、北京文聯、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中國話劇理論與歷史研究會聯合主辦召開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座談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兩天的時間裡,北京人藝邀請到了曹禺後人及國內外戲劇專家學者以及諸多藝術家,從戲劇理論、戲劇精神到具體的戲劇實踐,交流、研討曹禺的創作和他帶給中國戲劇的影響。
-
北京人藝將重排《雷雨》和《家》
2020年9月24日,是中國傑出的戲劇家曹禺先生的110周年誕辰,對於北京人藝而言,這樣的日子也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作為北京人藝的首任院長,曹禺不僅為新中國建立了一座專業的話劇院,同時也為中國話劇事業乃至文學事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北京人藝為話劇在線演出開了好頭
【文化評析】6月12日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68周年。為了慶祝這一重大的日子,北京人藝組織了一場線上院慶演出,老中青三代演員表演了《雷雨》《哈姆雷特》《日出》等經典作品片段,實時觀看人次達500萬。話劇演出的一大魅力就是舞臺表演的現場性。這不僅會調動演員的情緒,也會讓觀眾覺得離舞臺很近、離藝術很近。演員們小心謹慎保持現場演出不出錯(比如念錯臺詞),但偶爾出錯,也會讓觀眾覺得是個難得的花絮。儘管如此,此次北京人藝組織的在線演出仍有滿滿的現場感與儀式感,也給現場演出、話劇行業、表演者以及觀眾等不同層面都帶來一些啟發。
-
李六乙版《家》九年後重回北京人藝舞臺,四代演員登臺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作為北京人藝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10月15日晚,曹禺名作話劇《家》在首都劇場上演。距離2011年首演過去九年,北京人藝的舞臺上再度迎來了《家》的回歸。本劇導演李六乙在執導這部巴金原著曹禺改編的經典時,著眼於舞臺真實,回歸人的精神世界,再加上藍天野攜北京人藝老中青代演員組成的「四世同堂」超強陣容,這部作品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