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偉大的人,在我們心目中,都是很有智慧的人,不然他的思想也算不上偉大,更得不到世人的認同。思想偉大的人,大多數都是讀了很多書,對世界和社會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思想和看法,他的思想能影響到很多人,甚至下一代,這樣的人,都可以稱之為思想偉大的人。
那麼思想偉大的人,都有什麼不好之處呢?在沒有讀海德格爾的語錄前,我會認為,思想偉大的人,大多數是孤獨與寂寞的。為何呢?因為他們的思想很有可能不被他們這一代人所能接受,但是可能被後代所接受,所理解。
就好說尼採,尼採活著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他是瘋子,因為他很多言論,都被人稱為瘋子言論。就好比尼採曾說過,「上帝死了!」說這句話,就相當於什麼概念呢?就好比我們在很多佛教徒中說佛死了一樣,是對佛的大不敬。
如果有一位很有智慧的人,說佛死了,估計也會被很多佛教徒拿出來炮轟的,肯定會引發很多輿論與爭議。但是理解尼採的人,了解尼採的人,都知道這句「上帝死了。」是希望人以自我價值為中心,自己是自己的上帝,自己支配自己的一切。
就像我們很多人信佛,一點一滴都喜歡依賴佛,去求佛。古代有句話說得好,求人不如求己,更何況求佛呢。大多數也只能起到一個心理作用。其實能起到心理作用,就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態,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樣。
可見信佛跟國外人信上帝一樣。但尼採的思想還是值得肯定的人,是想讓人認識到自我的價值,不要被上帝所束縛了自己。倘若上帝真的存在,那麼人不就如螞蟻一樣?人自我感覺是螞蟻的上帝,可人又自我找了一個上帝,那麼人就成了上帝的奴隸,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上帝的掌控,人就失去了做人的價值了。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海德格爾直言不諱的語錄,揭露了思想偉大的人不好之處,警醒世人!文字如下:
思想偉大者必犯大錯,而思想渺小者,同樣會犯大錯。——海德格爾
讀完海德格爾的語錄,相信很多人是比較認可這段語錄中的思想的,越是有思想的人呢,思想越是偉大的人,都會犯大錯。而思想渺小者,也會犯大錯。就好比上面所言的尼採,他犯的大錯,就是推翻了上帝,獲得了自由,不受上帝掌控。
而思想渺小者,為何也會犯大錯呢?因為他們沒有獨立的思想,永遠生活在框框條條中,一直被社會上一些有思想的人安排。就像我們現代很多沒有思想的人,就喜歡跟隨世俗的潮湧,拼命賺錢,存錢。
這樣的人,一生過得拘謹,節約,只為了一個住,一套房子而已,活得很累,這就失去了活著的意義了,因為感受不到活著的輕鬆愉快的樂趣。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海德格爾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其實這句,更是揭露了一些越是優秀的人,他犯的錯誤越是很大。縱觀古今,好像都是這樣的,你看從先秦至今,都有鮮明的例子。秦始皇雖然一掃六合統一六國,統一了漢字,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但秦始皇也犯了很多大錯誤,比如說他焚書坑儒,興建長城累死很多無辜的百姓,還有兵馬俑等等,雖然看似有價值,有意義,但這個價值與意義的背後,是犧牲了很多默默無聞的窮苦老百姓。
相信聽過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為何哭長城呢?就是因為他丈夫被人抓去修長城,累死在了長城之下,被埋在了長城下面。當然歷史上還有很多優秀的人,都犯了大錯。我們就說大家熟悉的三國。
三國裡,劉備的思想也算偉大,他的仁德之心為他鞏固了人脈,獲得了人心,但他為了義氣,為了給關羽報仇,被吳國陸遜火燒連營數百裡。劉備出徵前是一意孤行,不聽勸阻。不管他最終是不是為了關羽報仇,但劉備此舉,就是不智,幾乎是讓蜀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其實思想渺小者,我們反觀自身,就最清楚了,我們這代人很多人都是思想渺小者,我們犯的最大錯誤,莫過於都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人一樣,都把房子、錢、結婚看得太重,一輩子活得很累,很迷茫。
但思想稍微不渺小,能夠獨立的人,他就會在這樣人人愛錢、房子、車子、結婚的年代啊,就去選擇跟人類不一樣的東西,他會選擇書、知識、智慧、自身的價值與思想,他有錢就願意投資自己,而不是房子、車子,物質等。
一個人的價值只要提高了,就會變得很有能力,做事就容易成功,會被人看得起,試問這樣的人,他將來還擔心房子、車子、存款嗎?這樣的人起點就不會覺得人生好累,被房子壓著喘不過氣來。這就是思想上的區別。
所以說海德格爾直言不諱的語錄,揭露了思想偉大的人不好之處,警醒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