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重慶和港澳地區青少年文化交流,由重慶市政府港澳辦、重慶市政府新聞辦、重慶市教委、重慶市文聯、香港紫荊雜誌社主辦的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在九龍坡區、南岸區、渝北區、璧山區、銅梁區、梁平區等12個分賽區同步進行。
「紫荊杯」書畫大賽是一個跨地區、跨文化、跨學段的公益性大型文化交流活動,重慶賽區是參加人數最多,組織力度最大、活動最豐富、作品水平最高的一屆。
活動歷時3個月,吸引200多所中小學校、幼兒園,超過10萬名青少年參與其中。上千名老師放棄暑假時間,為孩子們講解一首詩、品鑑一幅字、賞析一幅畫,一起感受筆墨背後中華傳統文化蘊藏的巨大魅力,並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為港澳青少年送去寶貴的精神食糧。
「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前身是「紫荊懷」兩岸四地青少年書畫大賽。從2011年首屆大賽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五屆,參加學生遍及兩岸四地,影響深遠。
今年7月,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正式啟動。
活動過程中,青少年走進生活、走進自然,用心觀察生活的美好、社會的變化。抗疫、豐收、山水、友愛等元素成為他們書畫中的主題。一幅幅書畫作品,讓孩子們走進中國傳統文化,體會傳統文化中孕育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中國的瑰寶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
活動開展3個月以來,重慶12個分賽區,200多所中小學校、幼兒園積極響應,超過10萬名青少年參與其中。12個分賽區評選出幼兒組、小學組、中學組毛筆書法、中國畫、西畫作品,共3240幅作品進入重慶賽區決賽,這3240件作品全部在網上進行了展示。
上遊新聞APP開發設計專題活動展示平臺,邀網友對作品點讚互動。作品一上線,海內外幾百萬網友瀏覽點讚,並迅速成為熱議的話題,影響上千萬人,帶動全社會厚植「中國文化」沃土。從9月24日起,上遊新聞APP設網絡點讚活動專區,點讚次數就達到14496936。
10月12日,重慶賽區決賽評選出九個組別一二三等獎共540幅作品,參加香港總決賽,與內地各省、市及港澳臺地區的作品共同角逐金、銀、銅和優異獎。
頒獎現場,一個蹦蹦跳跳上臺領獎,並揮動雙手跟觀眾互動的小男孩吸引了眾人目光。他叫黃煥然,是兩江新區博雅小學附屬幼兒園的學生,今年4歲,他是獲獎選手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黃煥然的媽媽張薇薇是一位美術老師,她從小就帶著孩子寫寫畫畫。每當看見孩子拿起畫筆,張薇薇就會引導孩子,把他想畫的內容表達出來。
這次比賽,黃煥然畫了荷花和魚,作品名字叫《荷·和》,希望祖國和和美美。「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2、3歲從認識開始,再大一點就是理解、傳承,寫寫畫畫中,就幫助孩子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
重慶市第二十九中學的羅元獲得了中學組毛筆書法一等獎。她出生在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外公是書法家,奶奶熱愛寫詩,母親是老師,羅元從小就喜歡寫毛筆字,已經學習了8年。
羅元說,學習書法能夠提升審美能力,還能訓練自己的耐力和毅力。「中華文化傳承了幾千年,魅力無窮,我們身體裡流的是中國人的血,學習、傳承傳統文化義不容辭。」
「此次書畫大賽對於兩岸和港澳青少年,是一種傳統文化、藝術修養的培養和提升」,重慶市南岸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小學校校長陳代偉說,「在學校的日常教學中,藝術修養的培養和國學傳承一直貫穿始終,比賽搭建了舞臺,讓學生通過比賽,檢驗自己在藝術和文化傳承中的技能和修為,激勵更多青少年關注中國傳統文化。」
8月,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策劃開展了「名家邀你上南山」「安居古城畫鄉愁」「竹博園裡畫風骨」等5場暑期公益採風活動,3000名青少年前往創作寫生,勾勒出心中的「山水之城·美麗之地」,寫出字裡行間的「行千裡·致廣大」。
「中華葡萄第一人」國畫大師方鳳富,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當代著名詩人傅天琳,書法教育家李中華、畫家錢昆……這些詩歌、書畫名家都來了,到現場給青少年們提供專業的指導。
重慶川劇院青年演員周星雨,在活動中與學生們分享詩歌、戲劇等中國傳統文化;加拿大籍作家、《凱哥日記》作者喬納·凱·伍德也參與其中。他們的加入,增強了參賽青少年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豐富了書畫作品的內涵。
9至10月,「薰衣草有美·詩書畫有愛」公益助農之旅走進石柱黃水,推廣鄉村旅遊;「書畫有愛·鳳富有情」公益助學之旅遠赴忠縣官壩,捐書贈物,交流書畫創作。
書畫大賽還開設名家公益講堂、詩書畫誦體驗、自然科普、現場寫生、書畫扇面、愛心種植、互贈友誼種子、歡樂遊園等活動,上萬名青少年讀詩、品字、賞畫,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重慶市文聯副主席、重慶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漆鋼,著名畫家方鳳富,著名詩人傅天琳,國家一級演員、重慶侯派相聲非遺傳承人仇小豹等重慶文藝界名家參加了頒獎典禮,並為獲獎選手頒獎。他們高度評價這場書畫大賽規模之大,影響之大,活動之深遠,希望這樣的大賽今後在重慶繼續開展。
「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激發了渝港澳三地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展現的是「骨肉相連」的一家人,傳承的是「血濃於水」的同胞情。
香港紫荊雜誌重慶聯絡處主任仇漩,對小學組一幅國畫讚不絕口。
這幅畫的整體色調是藍色,主圖為一盆盛開的紫荊花和一盆荷花。紫荊花的背後是港珠澳大橋,以及港澳兩地的地標建築。這樣和諧而美好的景像,留在了孩子的心中,繪進了孩子的畫中。
在重慶,南山植物園送出荷花和紫荊友誼種子,安居古城送出特製「鄉愁」明信片邀約港澳同胞回家,梁平竹博園贈以竹簾書法作品「竹報平安」。
逛古城、畫摺扇、念鄉愁,共同描繪美麗重慶。送種子、扎荷包、寫祝福,並向港澳青少年發出邀請,歡迎他們在疫情之後來渝學習交流。
此外,內地學生的書畫作品走進港澳展示,讓港澳的孩子們能看到同齡人對祖國深沉的愛,進一步了解祖國的歷史,探究文化的精髓。
同時,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港澳青少年也在探索中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將文化信念、文化認同從小就根植於內心深處,擁有更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愛國情懷。(中國日報重慶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