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郝勇
11月5日,以「勞動託起中國夢」為主題的「勞模進校園」系列活動之中學首場活動在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成都冠城實驗學校)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省總工會主辦,「航空脊梁」劉時勇、「焊接玫瑰」唐成鳳等5位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成員講述他們愛崗敬業、匠心築夢、奮鬥圓夢的故事,與學校師生共話新時代勞模工匠精神。
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周鍵希望同學們聽了宣講以後能有所思、有所悟,學習他們「在奮鬥路上當先鋒、在問題面前打頭陣、在行動上做表率」的優秀品質,讓榜樣的力量滋養、激勵同學們奮進不息的學涯,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成為大家一路乘風破浪、抵達成功彼岸的動力源和推進器,讓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成為鏗鏘的時代強音。
勞模工匠講述傳奇而勵志故事
堅守初心,練就令人驚嘆的本領;不畏艱難,將一件事做到極致……勞模工匠的經歷傳奇而勵志。
「再高精尖的設備也需要人掌控,再聰明的機器也比不了人的奇思妙想。」30年「毫釐」必爭,在上千架戰機上留下精湛技藝,劉時勇被譽為「航空脊梁」。在他看來,最高品質的作品、最巧奪天工的藝術依然需要由人的雙手去締造。
從第一次走進成飛公司的大門到走進中南海接受國家領導人接見,劉時勇將自己不凡的一生用樸實的語言娓娓道來,「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希望和靈魂,是傳承文化基因中那份持之以恆、不忘初心的工匠精神。」
美麗的焊花綻放源自辛勤的汗水。在男生佔據優勢的焊接行業,唐成鳳是個例外。
焊接亞洲最大的生物質餘熱鍋爐,實現焊縫探傷合格率100%;比賽中焊出高度差、寬度差都不超過0.1mm的焊縫,在上百名選手中「殺」出重圍,勇奪冠軍……從業13年,唐成鳳創下了川鍋公司一項項記錄。
帶領自己所在的勞模創新工作室獲得145項國家專利,來自國網達州供電公司的全國勞模李進峰,把平凡做到極致;制定出優於全世界平衡標準的行業標杆性指標,並在溪洛渡水輪機組上創造了擺動0.018毫米的奇蹟,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水輪機分廠水輪機裝配工、第二屆「四川工匠」崔興國和工友實現質的突破。
廣大師生熱情為宣講團成員打call
臺上,勞模工匠們分享的精彩經歷引人入勝;臺下,師生們紛紛被勞模工匠宣講團成員圈粉,熱情為他們打call。
「完全被勞模工匠們的堅守、執著所折服,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這樣的人,不負青春。」成都七中學生劉剛將勞模工匠經典語錄鄭重地記到筆記本上。
「此次宣講對學校在新時代做好學生勞動教育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啟發性,為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建設者提供了典範和榜樣。」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毛道生表示,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走進七中實驗學校,讓廣大七實人能夠同勞模工匠近距離接觸和交流,感受他們「勤奮做事、勤勉為人」的精神風貌,感恩他們「以勞動託起中國夢」的付出與奉獻,從而把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種子早早埋在心田,激勵莘莘學子以他們為榜樣,樹立「以勞立身,以勞興國」的勞動價值觀,練就真本領,造就閃光的人生。
「去年,省總工會成立了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宣講團匯聚了46名勞動模範、技能工匠、專家學者、工會工作者,先後走進工廠車間、校園講堂、社區廣場、機關事業單位等,通過專題講座、集中授課、互動交流、視頻錄製等方式,廣泛開展各類宣講活動,用宣講傳遞正能量,用精神激勵追夢人,用勞動託起中國夢,讓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成為社會新風尚的引領者,激發廣大職工群眾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接下來,該宣講團宣講成員還將繼續進企業、進學校,用身邊事說明大政策,以微故事講明大前景,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省總工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