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金庸武俠世界的那些大俠,不少人便會想到郭靖。的確,郭大俠為國為民,不愧為俠之大者。可是,其視為親生兒子的楊過也不負神鵰俠之名,有些人認為楊過的成就並不算高,僅僅殺蒙古大汗一功而已。可是,在小龍女不在的十六年,楊過的所作所為,才真正讓他成了神鵰俠。
楊過為中原武林以及南宋的所作所為之所以不被重視,或許和金庸的筆墨安排有關。細細算來,郭靖被捧為俠之大者,絕不是在射鵰結尾,射鵰末,郭靖黃蓉之間結成夫婦,廝守於桃花島之上,隱居了十多年的時間。直到神鵰開始,南宋局勢愈發緊張,郭靖這才投入守襄陽的大業,也因此被捧成了郭大俠。
可是再看楊過,在射鵰三部曲中,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之間雖然有所聯繫,可是兩者之間的時間跨度極大。而楊過夫婦之女黃衫女也未曾直接參與主線劇情,因此我們只知道郭靖夫婦戰死在了襄陽,而楊過夫婦在襄陽城破後究竟做了些什麼卻是撲朔迷離的很,兩人被認為在神鵰結尾隱居江湖,不問時事。
可是當真如此嗎?我們且先來看楊過得以成為神鵰俠的十六年,他都做了些什麼。雖然金庸沒有直接寫楊過如何仗義行事,而是重點講楊過如何修得一身武藝。可是從字裡行間,我們卻依舊可以窺得神鵰俠的俠義行為,他這十六年,雖然沒有和郭靖相見,卻一直在大宋各個城池之間忙碌,為將士們做力所能及的事。
從郭襄自江湖人中聽得的神鵰俠的一件壯舉,我們可以猜出楊過都在做什麼俠義之事。自江湖人之口,楊過解救忠臣,殺死小人的壯舉呈現於眾人面前。朝中王惟忠將軍一心報國,卻被奸臣陷害抓捕,而他的兒子逃出了包圍圈,卻又被朝中小人走狗圍困。眼見著危難關頭,楊過出現,搭救了此人,並且得知了王惟忠之事。
得知此事後,他連夜趕往臨安,可終究是遲了,此時王惟忠已經被殺,在怒氣之下,他找到奸臣,將他們殺了個乾淨。雖然做出這般壯舉,可是江湖人都未曾得知其本名,只因為他和神鵰共闖江湖而稱呼其為神鵰俠。為了陌生人之事,楊過操勞至此,甚至不惜連夜趕路,這番作為,難道算不得俠義之舉?
雖然當時大宋已經處處危機,可朝中奸臣之風依舊難以根除,像郭靖這般安心抵禦外寇的城池完全是少見。倘若不是武俠小說,真實的大宋,郭靖早就已經被小人惦記,死在內鬥中。楊過奔走於各個城池之間,就是為了匡正正義,制服小人。
不但如此,在給郭襄慶生辰和襲擊蒙古軍營時,楊過請來了江湖中各種奇人,有的單單是為了陪一個小姑娘玩樂而留在襄陽,有的則是為了神鵰俠的託付不惜赴往敵軍幹非常之舉。可見楊過這麼多年都是在行俠義之事,也因此結交了江湖上這些奇人,甚至對他們或多或少都有點恩情,以至於他們為了楊過可以性命相託。
至於楊過為何不曾想過前往襄陽,幫助郭靖守城。畢竟小龍女和楊過分離十六年的罪魁禍首是郭芙,雖然對方是無心之舉,可是這份仇楊過還是難以忘懷,日日忍受和小龍女分別的孤獨,楊過沒有生出殺意已經是忍到了極致,他自然不願意回襄陽和這個害妻之人相處。而郭靖也因為郭芙之行為十六年間時不時痛罵女兒。
另外,郭靖是守城之才,在兵法上,郭靖傳承了嶽飛遺訓。一城不可有二主,楊過本就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他更適合單打獨鬥,即使到了襄陽,也不會有太大作用。再加上此時候的大宋是處處危機,絕不是襄陽一處陷入危難,而楊過想到的辦法便是奔波於各處城池,尋找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至於在神鵰和倚天屠龍記的時間間隔中,雖然楊過在襄陽城破時未曾出現,可此時可能楊過夫婦正在其他地方守城,以至於來不及趕上見郭靖最後一面。至於最後隱居,已然是大宋滅亡之勢難以改變,楊過能做的只有保護好自己愛的人。
所以,倘若說楊過僅有在神鵰結尾殺蒙古大汗之功,這實在是過於狹隘了些。那麼在大家看來,楊過和郭靖,兩人為南宋立下的功績,誰更甚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