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民俗博物館攜手文化社團開展古琴雅集活動

2020-12-19 中國甘肅網

琴聲悠悠——天水民俗博物館攜手文化社團開展古琴雅集活動

為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8月11日早上,天水民俗博物館攜手國馥茗文化創意館、天水古琴協會共同舉辦古琴雅集活動。

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就有客來敬茶的傳統美德,此次活動第一項內容是由國馥茗文化創意館的茶藝展演,展演中以上好白茶的衝泡技藝為核心,通過備具、賞茶、品泉、試泉、淨具、置茶、衝點和奉茶等一系列程序,再配合古琴的悠揚,讓觀眾在茶香琴韻中感受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著主持人講述了中國古琴的起源與發展。古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又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可見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天水民俗博物館棋院內,就陳列有七弦古琴等樂器,他們曾是古代私塾教育的重要道具。

古琴藝術,是我國傳統高雅藝術的典型代表,深刻影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層面。學習古琴是一種對高雅藝術的追求,此次活動通過不同形式的表演,讓大家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通過茶藝、琴藝表演為古民居建築增添活力,讓觀眾在古典優雅的環境中得到薰陶和教育。

相關焦點

  • 北京民俗博物館啟動「東嶽雅集」民俗文化活動
    近日,四位著名藝術大師,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創始人、清華美院教授朱曜奎,京劇大師李萬春入室弟子、書法大家馮亦吾愛徒洪和昌,「發現周莊第一人」楊明義,「神鬼畫收藏大家」顏新元用不同字體同時書寫漢字「東」的有趣畫面拉開了北京民俗博物館「東嶽雅集二十四節氣民俗主題文化活動」的序幕。
  • 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流動博物館「四進」系列活動
    天水民俗博物館作為公益性的文化服務機構,為了更好地實現博物館教育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其社會教育職能,我館積極開展了一系列流動博物館「四進」(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企業)活動。,以流動展覽《西北民居民俗文化的博覽園--胡氏古民居南北宅子》《瑞鼠吐寶--生肖文物圖片展》等內容為依託,以《神奇的活字》《榫卯體驗》等社教課程和講座為切入點,旨在將更多文博知識輸送到廣大群眾身邊,真正拉近博物館與大眾之間的距離。
  • 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新招募志願者崗前培訓活動
    為進一步提高天水民俗博物館社會化管理水平,助力創建文明城市建設,更好地服務社會公眾,為喜愛文博事業、熱心公益的人士搭建實現社會價值和展示個人價值的平臺,10月11日下午,天水民俗博物館對2020年新招募的48名志願者進行了崗前培訓。
  • 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行走的動畫——DIY皮影體驗」研學活動
    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行走的動畫——DIY皮影體驗」研學活動
  • 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流動展覽進校園活動
    新天水訊【天水日報記者陳娟】天水民俗博物館日前在秦州區金石幼兒園和天水郡小學開展流動展覽進校園活動,通過參觀庚子鼠年生肖文物圖片聯展、開展神奇的活字印刷術體驗活動等,充分發揮了市博物館「第二課堂」功能,切實推動了館校合作發展。
  • 繪二十四節氣 品五千年文化——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手工製作社教活動
    為了更全面地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弘揚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兒童對傳統民居民俗文化的興趣,增強愛國主義情懷,9月6日天水民俗博物館特別策劃了「繪二十四節氣,品五千年文化」手工製作社教活動,天水市大眾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壹基金大眾心理兒童服務站的30餘名留守兒童在天水民俗博物館參加了本次活動。
  • 「古琴雅集」演繹經典曲目
    東方網7月17日消息:為慶祝中國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0周年,日前,上海七弦古琴文化發展基金會推出「楊致儉古琴雅集」活動,邀請古琴愛好者前往「二一會館」欣賞古琴演奏。   古琴演奏是現今世界上活著的最古老藝術,具有3000多年歷史。
  • 南京中學生和白局傳承人驚豔演出「蘭亭雅集」
    &nbsp&nbsp&nbsp&nbsp新華報業網訊 「蘭亭雅集」可謂是中國古代最風雅的一次集會。而昨日下午,一場南京版「蘭亭雅集古琴表演活動」在六朝博物館開展。中學生和他們的老師,以及70多歲的南京白局傳承人一起,帶著觀眾回到了那個曲水流觴的雅事中,詩詞吟誦及用南京白局翻唱的《蘭亭集序》更是驚豔了現場。
  •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聞鍾賞月」雅集文化活動
    一、背景  中秋節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而中國古代鍾鈴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經過大約6000年的發展演變,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中國鍾鈴文化貫通古今。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歷來就有舉辦中秋活動的傳統,自2015年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成功舉辦近年來首場「迎中秋·聞鍾賞月」文化活動以來,已成功舉辦3屆,得到了良好效果,受到了觀眾的廣泛好評。
  • 觀 韻——天水麥積區博物館館藏書畫精品展在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
    2020年11月12日,觀韻——麥積區博物館館藏書畫精品展在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由天水市博物館主辦,天水民俗博物館、麥積區博物館承辦,展覽時間從2020年11月12日至2021年1月12本次展覽精選麥積區博物館的書畫精品20餘幅,這其中有鄭板橋、吳昌碩等書畫巨匠作品,有何紹基、于右任等書壇聖手書作,亦有趙雪勤、何紹基、周務學等地方名家的精品。
  • 觀 韻——麥積區博物館館藏書畫精品展在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
    2020年11月12日,觀韻——麥積區博物館館藏書畫精品展在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由天水市博物館主辦,天水民俗博物館、麥積區博物館承辦,展覽時間從2020年11月12日至2021年1月12日,展期2個月。
  • 冀東民俗博物館開展活動展示唐山民俗文化
    冀東民俗博物館開展活動展示唐山民俗文化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王爍輝)5月13日下午,位於南湖世園會會址國內園區的唐山冀東民俗藝術博物館當代民間文化藝術館內,一陣陣清脆的笑聲與童言童語吸引了很多遊客的關注。
  • 「文物裡的中國」特展在天水民俗博物館(北宅子)開展
    2020(庚子)年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之際,由天水市文化旅遊局主辦,天水市博物館和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聯合承辦的文物裡的中國特展,於2020年6月18日在天水市民俗博物館(北宅子)展廳開展,向觀眾免費開放。
  • 伏羲琴社古琴雅集(2020第一期)在國馥茗文化創意館舉行
    日前,伏羲琴社古琴雅集(2020第一期)在國馥茗文化創意館舉行。社長胡寶琴女士進行了致辭,隨後社員進行了古琴演奏。 伏羲琴社從十年前的幾人,發展到今天的近五十人,得力於其社長胡寶琴的辛勤付出及全體社員的無私奉獻,由於管理及各項制度的逐步完善,社員間的溝通和交流也在加強,特別是他們創作的一批以伏羲文化和天水地域文化特色的古琴曲
  • 新榮區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首屆得勝堡雅集文化活動
    中秋佳節,飲馬河畔,得勝堡內,古琴悠揚,誦聲朗朗,翰墨書香。新榮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暨首屆得勝堡雅集文化活動於9月13日下午在得勝堡央視長城保護論壇演播廳隆重舉行。本次雅集文化活動是新榮區堡子灣鄉民俗文化系列活動之一,由堡子灣鄉人民政府主辦,新榮區樂道得勝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承辦,並得到了新榮弘法寺、大同市美術家協會、大同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大同市古琴協會、新榮區大綠倉農貿有限公司、山西旋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旅遊衛視)、全球微直播聯盟的大力協助支持。
  • 首屆青少年中華古琴茶藝雅集活動亮相京城,《知識就是力量》為十位...
    與當今熱門的各類賽事相比,首屆青少年中華古琴茶藝雅集讓人耳目一新。傳承這一中華文化的瑰寶,陶冶青少年的心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專家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專業指導,由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專家委員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民族民俗文物專業委員會、《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社聯合舉辦「首屆青少年中華古琴茶藝雅集展演活動」於國慶節黃金周10月4日至5日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隆重舉行。
  • 為英雄城市撫琴,424萬+網友「雲賞」古琴雅集
    11月1日,第九屆琴臺音樂節古琴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屆琴臺音樂節古琴活動由漢陽區委區政府和武漢市文化旅遊局主辦,以「山河無恙 古琴在此」為主題。;這也是古琴活動首次採用線上直播方式。 近年來,武漢古琴氛圍日益濃厚,琴社日漸增至50多家,湧現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琴家琴人。以武漢琴臺太和琴社為例,作為漢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梅庵派)保護單位,至今已教授學員兩千餘人,舉辦多場古琴公益活動。
  • 第十二屆湯山溫泉文化旅遊季古琴雅集活動在南京舉辦
    法制網訊 (通訊員 錢雪 呂珂) 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播時尚話題,增強中華文化自信,提升湯山金烏溫泉公園知名度和美譽度,11月14日至15日,以「古琴雅集,神韻湯山」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湯山溫泉文化旅遊季古琴雅集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湯山金烏溫泉公園舉辦。
  • 2017慧行文化春季展古琴雅集在成都崇州白塔寺舉行
    2017慧行文化春季展古琴雅集在成都崇州白塔寺大雄寶殿前的楠木林下舉行(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王曙生)古琴雅集將佛教常用的木魚、銅罄等法器融入其中(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王曙生)鳳凰佛教通訊員於椿根訊 2017年4月22日下午,2017慧行文化春季展古琴雅集在成都崇州白塔寺大雄寶殿前的楠木林下舉行
  • 天水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 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側記
    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側記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徐媛在秦州區文化館組織的「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窩駝學校孩子們剪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好不熱鬧。當天,在窩駝學校廣大師生的共同期待下,進行了簡單的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