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樂於助人,想必大家從小便接受這樣的道德教育吧?當看到老人或者小孩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應主動照顧與幫忙,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過,當尊老愛幼、樂於助人變成強迫或者是道德綁架的時候,我們應如何處理呢?
女人抱娃上車無人讓座,4歲女孩卻被要求起立,司機高情商回復
此前一則報導在網絡上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與議論,這是發生在杭州市的一則常見但又不普通的公交車讓座事件。
當時一位媽媽抱著孩子在公交車上站了至少10多分鐘,但一直無人給她讓座。或許是太累了,於是她便語氣十分強硬的要求坐在自己身旁位置上的4歲小女孩給自己讓座,周圍的大人紛紛將視線投到了小女孩身上,但依然無人讓座。
因為一直被大家圍觀,小女孩便慢慢地離開了自己的座位。不過,正當這位媽媽準備坐下時,只見公交車司機大聲朝車廂內說到:「麻煩身體健康的成年乘客主動給老人、孕婦、小孩讓座。如果大家都不捨得自己的位置,可以跟我換位置,我這裡一點都不擠!」一位20多歲的小夥子聽到司機的話後,便站起來讓出了位置。
網友們在下方各抒己見,有些網友覺得這位媽媽不敢要求周圍的成年人讓座,只敢欺負小孩子,實在是欺軟怕硬的典型。有些網友則覺得,司機這樣的措辭實在是幽默中又能起到教育其他乘客的作用,實在是情商太高了!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被告誡不能自私,應該樂於分享,而且還要助人為樂。但是,有時候很多人都是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便積極鼓動分享、幫助他人。
而只要一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便開始變得冷漠,坐視不理。這便是非常常見的利己主義。就如那位媽媽,只顧著自己,並沒有考慮到年僅4歲的小女孩,而其他乘客更是對於給他人讓座採取沉默對待。
如果大人們都是這樣的自私自利,想必這位4歲的小女孩也會在無形中受到感染,也開始變得自私自利吧?也就是說,如果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是堅持利己主義,那又如何能培養出樂於分享,助人為樂的孩子呢?
當父母是自私自利的人時,孩子會受到什麼影響?
1、繼承父母的自私
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常模仿的對象。如果父母是自私自利的人,那麼,也會在教導孩子時,無形中灌輸這些思想,讓孩子也學會了自私。
比如要求家裡最好的物品、食物等都必須優先給他,一旦父母無法滿足他的要求,便會大吵大鬧。長大後,也會是一個自私冷漠的人,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朋友。
2、變得小氣,喜歡佔便宜
因為自私自利,性格也會變得十分小氣,但凡別人只要觸碰到他的物品,便會大發雷霆。而且,喜愛佔便宜,無論什麼事,都必須是自己拿好處,別人吃虧。這對於孩子未來的工作、生活都是非常不利的。
父母們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性格、習慣、人品養成等等,這些都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重大問題。
所以,父母們如果想讓孩子不要成為一個堅持利己主義,過於看重自身利益的人,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就要約束好自己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思想品格的培養。
對於如今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或者從小便備受寵愛的孩子,如何才能讓他們不會變得自私自利呢?父母們在教育孩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耐心提醒與指導
每個人天生都會有私心,只是要學會把握尺度。當發現孩子偏向自私的時候,應給予足夠的耐心,提醒孩子,及時糾正孩子的自私行為。哪怕是再小的事情,也不能任由其發展。
2、讓孩子多與同齡人交往
平常應讓孩子多與同齡人交往,多與外界接觸,這樣才能得到為人處世的鍛鍊機會。而且,孩子一直只和家人相處,會令他們習慣成為被照顧的一方,不懂得回報與付出。
3、教會孩子與他人分享
儘量為孩子創造與他人分享的機會,哪怕只是分享玩具、零食等小事。久而久之,孩子便能學會並習慣與他人分享。
自私自利的人,不僅在生活、工作中很容易舉步維艱,在人際交往方面也是困難重重。
如果父母們不希望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利己主義者,那麼,就要注意孩子從小的家庭教育。在言傳身教的同時,也要時刻提醒、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與幫助他人。
你對於「女人抱娃上車無人讓座,4歲女孩卻被要求起立」這則新聞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