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為何在襄陽抵抗蒙古大軍?來看看南宋的疆域

2020-12-04 丁姑娘講歷史

金庸在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以金國與南宋並立末期,蒙古人崛起統一天下為背景,描寫了傻小子郭靖由父仇家恨到民族大義的成長過程。郭靖的父親郭嘯天是梁山好漢賽仁貴郭盛的後代,在北宋滅亡之後僑居到了江南,本來郭家的日子過得還算可以,但由於郭嘯天義弟楊鐵心的事情,落得個慘死的下場。年幼的郭靖就跟隨母親飄落到了蒙古草原,受到蒙古人的友好對待。

郭靖的成長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剛開始是以報父仇為目標,然是以消滅金國為目標,最後是以抵抗蒙古保全南宋為目標,可以看出這裡有一個從小義到大義的過程。在射鵰英雄傳的後段,郭靖率領武林豪傑以及南宋官兵在襄陽抗拒蒙古大軍的入侵,從此成長為一個像嶽飛那樣的大英雄。很多讀者或許不明白,郭靖為何會在襄陽抵抗蒙古大軍,其實這樣從南宋的疆域說起。

靖康之變後,宋高宗趙構草創南宋並南渡到了臨安,後來經過與金國的多次戰爭,兩國誰也滅不誰,金國滅不了南宋,而南宋又收復不了舊土,所以兩國就形成了對峙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金國和南宋達成了一次和議,南宋稱之為紹興第二次和議(宋高宗的年號為紹興),金國稱之為皇統和議(金熙宗的年號為皇統)。在這次和議之中,南宋與金國劃定了兩國的邊界,東邊以淮河中流為界,西邊以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為界,淮河大散關以南屬南宋,以北屬金國。

從疆域地圖上看,襄陽地處大散關與淮河之中間,是南宋軍事防禦體系中的一個重鎮。當年宋高宗在位時期,大將韓世忠鎮守在東部的揚州一帶,大將吳玠鎮守西部的川陝一帶,而名將嶽飛駐守的地方就在襄陽。襄陽的戰略地位非常的突出,被看作天下的腰膂。古人曾言,襄陽一地,若中原有之,則可並東南;若東南得之,則可圖中原。可以說在南北對峙的局面下,襄陽是南北方政權謀求統一的基地,誰掌握了襄陽誰就有了統一的主動權。

就南宋方面而言,將重兵集中在襄陽,西可以援川陝、東可以救江淮。射鵰英雄傳中,郭靖選擇在此地抵抗蒙古是一個明智之舉。從真實的歷史來講,元朝攻滅南宋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直到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期才實現統一。而蒙古和南宋的襄陽之戰就耗時六年之久。襄陽之戰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王朝更迭的關鍵一戰,蒙古大軍攻佔襄陽之後(公元1273年),很快也就勢不可擋地消滅了南宋(公元1279年)。可見,襄陽一地對南宋是有多麼的重要。各位讀者,你們覺得是不是這樣呢?

相關焦點

  •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誓死抵禦蒙古侵宋,或許想不到南宋竟如此滅亡
    在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之中,金庸先生精心塑造了一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郭靖從一出生就帶著血海深仇,一方面他的名字讓他不能忘記北宋當年的靖康之恥,另一方面他要尋找害死起父親郭嘯天的仇人,由此郭靖才走上了成長之路。不過,郭靖最大的升華還是在誓死抵禦蒙古入侵南宋之上。
  • 襄陽變青州,金庸悄然更改射鵰結尾郭靖守城,原因為何?
    武俠小說巨擘金庸先生逝世,又引發一輪關於沉寂多時金庸著作的討論,這其中最為惹人關注的當然還是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大俠,作為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大俠代表,郭靖為了襄陽和百姓捨生忘死的堅守,讓人敬仰。不過,在最新一次的作品修改中,郭大俠堅守的卻不是讀者熟悉的襄陽,而是青州。
  • 南宋堅守襄陽的真實「郭靖」是誰?
    在《射鵰英雄傳》中有這樣的描述:郭靖和託雷是好兄弟,託雷也是一位錚錚鐵漢,重情重義。縱橫南宋歷史,上述這位歷史名將和郭靖原型幾分相似之處。郭靖與南宋名將孟珙的原型基本吻合,孟珙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抗金名將嶽飛部將,這與郭靖的父親郭嘯天是抗金名將吻合。 我們沿著歷史的足跡找出這位正史中「郭靖」的兄弟託雷。走進正史,紹定五年(1232年)的三峰山之戰後,金軍名將完顏彝等陣亡。君主金哀宗,認為汴京殘破不堪,便下詔命武仙勤王,武仙派手下武天錫進攻光化,打開入蜀的通道,號稱聚眾二十餘萬。
  • 南宋沒有郭靖,因為有他南宋才能對抗蒙古五十多年
    武俠《神鵰俠侶》中,因為有郭靖在襄陽的防守,南宋才沒有被蒙古攻破,還在楊過的幫助下殺死了蒙古大汗蒙哥,蒙古內部為了爭奪汗位,暫時沒有精力來關注南宋了,當然這只是武俠小說虛構的情節,不可能有如此武功高強的人來防守襄陽的,現實中沒有郭靖,卻有孟珙。
  • 《射鵰英雄傳》的郭靖為什麼不殺了鐵木真?
    今天我們來插科打諢的聊一下《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的郭靖郭大俠吧。黃日華版郭靖在《射鵰英雄傳》裡面,郭靖從小在大漠長大,認識了蒙古草原上的大英雄鐵木真(成吉思汗),還和後來的蒙古「四帝之父」託雷結為安答,和華箏公主(原型為鐵木真的長女火真別姬)定親,成為金刀駙馬,並認了「蒙古四獒」哲別為師父
  • 射鵰與西徵,文學作品下的蒙古第一次西徵
    文/玉之溪在諸多文學作品中,有一部新派武俠小說大家,金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這部小說將平凡的主人公融入了南宋中後期的歷史事件中去。楊康由於是遺腹子在王府,被完顏亮當成親子來對待,最終變得輕浮、奸詐漸漸迷失本性。郭靖由於是在蒙古長大,當時的蒙古在鐵木真的領導下處於上升期,郭靖也和鐵木真的小兒子拖雷結為了安達。此後郭靖按照當初丘處機和江南六怪的賭約,到杭州參加和楊康的比武大賽,最終郭靖由於資質較差,輸給了楊康,但是楊康得為人收到了置疑。
  • 飛將軍李廣的傳奇——也是金庸巨著作《射鵰英雄傳》郭靖的傳奇
    只不過把匈奴換成了蒙古,配角換成了主角。李廣和郭靖,有很多地方的相似之處。第一:李廣是生擒射鵰大將的英雄,令匈奴人聞之色變不敢犯境;郭靖是親自射鵰而在蒙古長大的漢人英雄,令蒙古人不敢南下侵宋。若說金庸不是用李廣作為郭靖的原型,從而創作《射鵰英雄傳》,以上這七個相似之處如何解釋?
  • 如果郭靖放棄黃蓉,去當金刀駙馬,幫蒙古攻打南宋,會是什麼下場
    對《射鵰英雄傳》結尾,郭靖拒絕了鐵木真「攻打南宋、分封宋王」的提議,寧可選擇與蒙古帝國決裂,回到南宋,以布衣客卿之身,助守襄陽數十年,最終舉家殉國殉城之舉。很多現代人竟會覺得他太不明智,還不如協助蒙古,攻滅南宋,割據江南,「利國利己」,歸根結底,是這些「精緻利己主義者」,除了全無家國大義外,甚至連最淺顯的道理都不懂:郭靖這個所謂「宋王」,只是蒙古人的僕從藩屬,是蒙古大帝國的一部分,這和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為,蒙古人出兵幫助郭靖
  • 最後一次襄陽大戰,郭靖黃蓉郭破虜全部戰死,為何黃老邪不肯來助戰
    金庸先生的射鵰三部曲當中,與《天龍八部》不同,大多數武林人士之間的爭鬥,那種大兵團作戰是很少見到的。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次襄陽大戰了。 在那次戰役中,中原武林精華好手幾乎全部出戰,與南宋襄陽守軍和襄陽市民一起抗擊蒙古大軍。
  • 難怪郭靖會戰死襄陽,你看看楊過做了什麼事情
    自從有了《武穆遺書》後,郭靖與蒙古軍大小數百戰,未曾一敗,數十年來,蒙古大軍始終未能攻破郭靖所守護的襄陽城,然而在《神鵰俠侶》之後十三年,蒙古軍卻勢如破竹,瞬間衝破了襄陽城的防禦,郭靖、黃蓉夫婦因此雙雙殉難
  • 神鵰英雄傳中的大英雄郭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郭靖在金庸的多部作品中陸續出現,其中出現最多的是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最多了。郭靖是金庸筆下一個完美的大俠,有深愛的妻子,有最讓眾人得意的孩子俠女郭芙。郭靖在江湖當中的威望高,在南宋受到萬民的擁戴,然而郭靖結局卻是戰死沙場,未免讓讀者感到非常悽涼。
  • 郭靖黃蓉為宋王朝守襄陽戰死,但蒙古最終也滅於二人之手
    比如說射鵰中兩位主教的父輩,郭嘯天和楊鐵心開場便力戰金人而死於鐵槍廟,而故事的主角郭靖和楊康二人的名字均取自「靖康之恥」。而這個金康支持可以說是歷史上的千古第一恥,嶽飛曾作詞:「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全真教勢力堪比丐幫,襄陽大戰,為何只派少數人來助戰?答案很心酸
    在《射鵰英雄傳》當中,武功最高的自然是天下五絕,也就是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其中,又以中神通王重陽的武功為最。王重陽一手建立了全真教,而這個全真教的實力在當時幾乎不次於丐幫,而且至少在小說中,全真教是反對蒙元的。
  • 為什麼蒙古大軍滅亡南宋的時候,非得要攻克襄陽?
    鎮守襄陽的守將是南宋京湖安撫制置使趙範。趙範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導致部下一支由金國降兵組成的「克敵軍」,與蒙古軍隊裡應外合,打開城門放蒙軍進來。趙範在倉皇之間逃出襄陽。於是,南宋稀裡糊塗地丟了襄陽。 1239年到1257年為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接替趙範擔任京湖安撫制置使的南宋名將孟珙,率領南宋軍隊,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收復了襄陽。
  • 郭靖黃蓉在襄陽殉國,楊過又在做什麼?他另有特殊任務
    金庸小說《神鵰俠侶》,記述了兩位英雄郭靖、楊過抗擊蒙古,保國安民的英雄事跡。郭靖作為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養子和準女婿,曾擔任蒙古西徵軍元帥,立下赫赫戰功,更得到鐵木真裂土封王的許諾。然而,郭靖卻義無反顧地拋棄權勢富貴,選擇南下歸國,作為一個布衣客卿,輔佐南宋守將,鎮守戰略要地襄陽,力抗蒙古大軍侵攻數十年。
  • 《射鵰》中,郭靖的原型可不只是郭侃
    關於《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的原型歷來眾說紛紜,其中,又尤以郭侃說最受擁護。其實,金庸老爺子在塑造主要人物時,是很少會依據單一的原型的。郭靖,這個集俠之大者的人物,更是那個時代眾多英雄人物的化身。換句話說,郭靖這個人物,應該是那個時代眾多愛國英雄人物的集合體。
  • 金庸為《射鵰英雄傳》中兩位主角起的名字,可謂是煞費苦心
    其中兩個經典名字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射鵰英雄傳》中的兩位主角,郭靖與楊康。為什麼是經典呢?「靖」「康」你會想到什麼?是的,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別以為小編我又在胡吹瞎扯,搞事情博關注(我確實很想取得你們關注),聽我講完之後,你就不會再懷疑了。《射鵰英雄傳》的故事背景是在南宋末年,講的是南宋與當時的金國與蒙古之間的鬥爭,是一部充滿了愛國情懷武俠小說。
  • 《射鵰英雄傳》的兄弟之情,託雷與郭靖,最終被保留下來的情誼!
    金庸先生小說《射鵰英雄傳》,是知名度非常高的一部小說,主要講述的是家國情懷,推崇的是樸實憨厚的射鵰大俠郭靖。小說中了除了家國情懷,還有愛情、親情、師徒之情、兄弟之情,今天黃老邪就來聊聊小說中的一段兄弟情。
  • 難怪郭靖武功那麼高,卻死在襄陽城,你看看幕後兇手是誰
    於是乎《神鵰俠侶》之後,襄陽城終於被蒙古大軍攻破,一代大俠郭靖與黃蓉終於雙雙殉難於襄陽城中,此乃金庸武俠最令讀者內心震動的一個情節,也是最令人想不通的一個情節,為何?因為郭靖不僅武功高絕,他還是一個用兵如神的將領,這樣的人卻敗了,而且還死在襄陽城中,這就很奇怪。
  • 《射鵰英雄傳》裡郭靖武藝超群堪稱一代大俠,人物原型是怎樣的?
    小說《射鵰英雄傳》裡有一位英雄人物郭靖,他從小憨厚老實,天資愚鈍,但心地善良、嫉惡如仇。在成長的過程中,遇高人指點,學得一身本領,浪跡江湖行俠仗義,成為一代大俠。在蒙、宋戰爭中又成為襄陽守將,帶領襄陽守軍多次擊退蒙元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