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京城第一玩家」如何玩轉「明式家具」

2020-12-07 蘇素明式紅木家具

王世襄學識淵博,對文物研究與鑑定有精深的造詣。

尤其是對古典家具的研究,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

晚年的王世襄曾自嘲:"我自幼及壯,從小學到大學,始終是玩物喪志,業荒於嬉。

秋鬥蟋蟀,冬懷鳴蟲……挈狗捉獾,皆樂之不疲。而養鴿飛放,更是不受節令限制

的常年癖好。"

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2009年11月28日),號暢安,漢族,福建福州人,1914年5月25日生於北京。文物專家、學者、文物鑑賞家、收藏家。九三學社成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他玩的東西多半屬於民俗,但大俗的東西到了他這兒卻玩成了大雅。最可貴的是他能留心玩的學問,與一般玩家不同的是,老人不但能玩,也能寫,大凡他玩過的東西,都留下了文字記載和他研究的心得。如:《明式家具研究》,《髹飾錄解說》等····

在世界的範圍內,能以「式」相稱的家具類型僅有三類:明式家具、哥德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其中,中國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

奧氏黃檀夾頭榫畫案

當代的國際設計師們談起中國的明式家具,仍然認為那是設計界無可超越的巔峰一。為何明式家具能夠獲得這樣「第一」的排位?因為它開創了家具的簡約風格。作為極簡主義的鼻祖,明式家具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紫光檀垂手素圈椅

「明式家具」作為一專業名稱,一般指的是以硬木製作、風格簡練、做工精細的明代中期至清代早期家具。

奧氏黃檀捲雲紋平頭案

明·張瀚《松窗夢語·百工紀》還講到「江南之侈,尤莫過於三吳。······吳制器而美,以為非美弗珍也。······四方貴吳而吳益工於器。」所謂三吳,自已蘇州居首;所謂制器,自然也包括木器家具。

紫光檀皇宮圈椅

它們所表現出來的儒雅風韻和人文氣質令人愛不釋手,這也使得它在今天仍保其特有的文化藝術品位和價值。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式家具」綜合反映了那個時代文人的藝術追求和審美情趣。

「琴奴」——不論王世襄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妻子袁荃猷始終是他的支持者,是他躲風避雨的幽靜港灣。袁荃猷女士14歲師從汪孟舒學琴,後又經古琴國手管平湖先生親授,琴藝更精。袁荃猷彈琴時,王世襄常伴左右,如此近60年,自稱「琴奴」,直至2003年袁荃猷病故。此後,悲痛不已的王世襄將夫妻收藏的古琴、銅爐、佛像、家具、竹木雕刻、匏器等143件文物拍賣,成交額達6300餘萬元人民幣。

微凹黃檀琴桌

很久以來,在中國,「江南」都是最具人文特徵的一方山水。到了明朝,江南更是文人薈萃之地。有明一代,江南進士之多雄冠天下,約佔全國的七分之一,其中蘇、常、松,杭、嘉、湖地區尤甚。當時日漸覺醒的人性解放之風,也給文人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生機。

他們所倡導的生活情趣是「 雲林清秘,高梧古石中,僅一幾一榻,令人想見其風致,真令神骨俱冷。故韻士所居,入門便有一種高雅絕俗之趣 。」 而蘇式家具的風格,正好符合他們的情理和怡性,成為他們遣興抒懷的對象,被刻染上儒雅的文人印跡,在不斷精緻化、藝術化之後,成為聲施後世的「明式家具」,與當時的造園藝術和文人畫同步臻於妙境。

文人的參與,為古老的家具工藝注入了活力。這一時期一些著名文人如唐寅、李漁等紛紛加入家具的設計、風格的研討、時式的推廣。他們往往在設計出家具圖樣後,再交給技藝出色的木匠製作而成。在設計層面上,這些文人往往會把自己的文化意念、審美情趣融合家具設計之中,從而使家具設計的造型優美、穩重、簡樸,各個組件的比例講求實用,且與審美一致,裝飾講究少而精、淡而雅。同時,一些文人還陸續撰寫大量以「古雅」為家具審美標準的文章,論述之詳盡,為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無法比擬

大果紫檀杌凳

有研究者曾總結道:「蘇式家具的這種『古』和『雅』的風格與特色,是在文人倡導的所謂『古制』和『清雅』的文化精神中孕育產生的。從美學的意義上講,是他們對歷史傳統審美的總結,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弘揚。」而有些明式家具上還能存有文人墨客題識鈐印,這更是明式家具文人化的一個具體體現。

紫光檀麒麟圈椅

小橋流水,絲竹於耳,亭前聽崑曲,雪中泛太湖,嘯聚同好。一席茶,一池荷,薰香遲暮,花饌青燈,這也是小編心目中「蘇式」的理想生活狀態。

那是一種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的徹悟;那是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的心境。

中式生活,是中國人傳承的智慧,崇尚唐宋,追慕魏晉,依據民風,源遠流長,是中國文人用才華、情感、生命演化成的生活哲學。

相關焦點

  • 經典家具欣賞:王世襄明式家具十六品之凝重!
    說起明式家具,外面不能不提到一個舉足輕重的先鋒代表——著名文物鑑賞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他不僅是「京城第一玩家」,還對文物研究和鑑定有著非常精深的造詣,其中最權威的是明式家具研究專家。其經典名作《明式家具珍賞》和《明式家具研究》,開創性地對明式家具進行了系統詳盡的介紹,精選的100多件明式家具珍品,圖文並茂地對明式家具的源流、用材、造型、品種、榫卯、裝飾等進行了詳實的講解,奠定了他在明清家具學術界裡程碑式人物的地位。
  •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舊藏亮相2013嘉德秋拍
    此次嘉德秋拍增加了兩個亮點,一是設立了「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舊藏專場,二是首次拍賣楠書房金絲楠木作品。據介紹,王世襄專場中,560餘項藏品均為首次亮相,其中有380餘部珍貴藏書,包括王世襄在「營造學社」時期的親筆手抄《中國營造學社圖書目錄》,以及明版書、清版書,清代、民國的精抄本、稿本,王世襄自己的抄書;另一大板塊是180餘組文玩雜項,包括花梨木獨板大畫案及腳踏、黃花梨琴桌等。
  •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收藏面面觀
    原標題: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收藏面面觀   被稱為「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先生,彈琴、抄書、琢磨家具、漆器、銅爐,養鷹、馴狗,逗蛐蛐兒、養鴿子,無一不通,無一不精。他是我國著名的文物專家、學者、文物鑑賞家和收藏家,中國文物界裡程碑式的人物,其在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民間遊藝研究上學識淵博,見解獨到精深,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 ...海南黃花梨|王世襄|黃花梨|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珍賞|海南省博物館
    2009年11月28日,號稱「中國第一大玩家」的王世襄(1914~2009)駕鶴西去。他的離去,令我國文物界、收藏界、讀書界痛失一位通達博學、獨樹一幟的文化老人,也成了花梨的詠嘆調。為了銘記先生對海南黃花梨的貢獻,海南省博物館特地舉辦《古韻凝香———海南黃花梨文化特展》致敬大家,海南日報海南周刊也做了封面報導記錄這些故事。
  • 他是真正的富二代,一輩子最喜歡玩,成了「京城第一玩家」
    我們常常說玩物喪志,而今天我們卻要介紹一位「京城第一玩家」,他玩的東西種類繁多,比如養鴿子、鬥蟋蟀、馴鷹等,但他都把這些「雕蟲小技」給玩出了「大雅之堂」,玩出了一門「世紀絕學」。在文物研究領域,王世襄是研究明清家具裡程碑式的人物,他寫了一本《明式家具珍賞》被翻譯成各國文字在海外流傳,被稱為繼郭沫若的青銅器、沈從文的服裝史後中國古代文化研究的「第三個裡程碑」。
  • 王世襄:玩物玩出京城第一玩家
    原標題:王世襄:玩物玩出京城第一玩家   簡介 王世襄 1914年生於北京。出版《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賞》(並有英、法、德文本)、《錦灰堆——王世襄自選集》(全三卷)等三十多套專業著作。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實習生 蘇碧雁 黃秋敏   人們稱王世襄是「大玩兒家」,而「玩兒」難免使人把它與輕鬆愉快聯繫起來。但他玩物並研物,卻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門「世紀絕學」,他被稱為「京城第一玩家」。
  • 明式家具經典 / 床
    明式羅漢床更是文人雅士的最愛,較之頭把交椅更為閒適隨意,獨處宴樂兩相宜。▲明《五同會圖》中兩位官員坐在羅漢床上聊天▲《韓熙載夜宴圖》中可見以羅漢床為中心的待客場面。身份地位最高的韓熙載以及最尊貴的客人一同坐在三面圍穿過歷史的塵埃,無論時光如何流轉,羅漢床中最為經典的明式三圍屏獨板羅漢床至始至終深受藏家喜愛。
  • 被故宮開除的「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玩出最高級的人生
    王世襄(左)和祖連鵬隨著修繕古家具的不斷增多,王世襄對它們的理解也不斷加深,後來他撰文編著了《明清家具鑑賞》、《明清家具研究》及《明式家具萃珍》三本大作,精於素描的妻子為他繪製精準的配圖。因為對這些老北京玩意的研究,王世襄先生也得了一個「京城第一大玩家」的稱謂。連馬未都提起王世襄時都畢恭畢敬:「王世襄老先生是真大家,我們只學了個皮毛」。
  • 大漆家具 對明式家具的再認知
    筆者認為,當前古典家具領域存在一些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如何正確理解明式家具的定義,二是怎樣對漆木家具進行定位。筆者1984年接觸到第一件古代家具後的10年間,所見到的家具也多以紫黃(紫檀、黃花梨)為主,所以當時筆者的擇物標準及審美取向也完全定格在紫黃家具上,認為黃花梨家具的制式最美,紫檀家具的雕工最好。
  • 專於明式,止於至善 | 在中國地標分享明式家具之美
    明式家具為何具有跨越時空的美?她的美又是如何影響世界的?8月22日,一場圍繞「明式家具之美」的專題講座在上海中心大廈37樓舉辦,明式家具品牌「九空檀」創始人廖春華作為主講嘉賓為藝術愛好者們分享了明式家具的前世今生並暢談了自己對於明式家具設計的心得體會
  • 明式家具:中國建造文化中的「遺珠」
    從這個價格就可以看出中國明式家具在國際收藏市場的熱度。可是,你也許想不到,幾十年前,這些家具還在被拆成零碎的木料當廢品賣。明式家具能有如今的地位,要歸功於一個人和他的一本書,這個人就是王世襄,他是中國文物的權威、收藏鑑賞專家,同時他也是「京城第一大玩家」。
  • 中式紅木家具明式家具的主要特點
    明式家具是中國古典家具發展史上的輝煌時期,多少世紀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讚譽和世界的矚目,它那嚴謹科學的製作工藝和古雅簡潔的藝術風格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回味,其主要特點如下。第一,明式家具結構科學、製作精良。
  • 賞析|明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王世襄明式家具十六品之凝重
    說起明式家具,外面不能不提到一個舉足輕重的先鋒代表——著名文物鑑賞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他不僅是「京城第一玩家」,還對文物研究和鑑定有著非常精深的造詣,其中最權威的是明式家具研究專家。其經典名作《明式家具珍賞》和《明式家具研究》,開創性地對明式家具進行了系統詳盡的介紹
  • 返璞歸真·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發展根植於本土文化,自然深受中國傳統自然造物觀的影響。自然造物觀在歷史的洪流中經歷了變革和整合,變得更加清晰明了,留給後人的是文化與藝術的精《老子·七十六章》中寫道「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精煉、柔美的曲線造型是明式家具的特徵之一,這與它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道家崇尚陰柔之美有一定的關聯。
  • 京城玩家王世襄與明式家具
    在此基礎上,他又研究青銅器、漆器、佛像、造像、樂器、竹刻、家具王先生評價藝術品,一看歷史價值,二看藝術水準這個「味兒」在漢語裡是一個非常微妙的詞,什麼東西一旦有了「味兒」,就意味著達到相當的成就和境界了,如說一件家具「明味兒足」,是對這件家具最高的評價了。
  • 永恆的明式家具
    導語 我對明式家具的興趣於1990年在香港結識了香港古董商」嘉木堂"主人伍嘉恩女士後,從此開始致力於收藏中國的明式家具。後經伍嘉恩女士的引薦結識了北京收藏界泰鬥王世襄先生,並請老人家為他的居所命名「侶明室」,寓意德·巴蓋與明代家具收藏結伴而居,英文注釋為:「Living with Ming」。十年後結集出版侶明室藏品《永恆的明式家具》。
  • 文人與明式家具
    每當看到那些簡約質樸的明式家具,都忍不住驚嘆其流暢的線條、簡練的造型,它所表現出來的儒雅風韻和人文氣質是如此的迷人他們不尚奢華,以樸實高雅為第一,深信「景隱則境界越大」。 正如文震亨所云:「高堂廣榭,曲房奧室,各有所宜,即如圖書鼎彝之屬,亦須安設得所,方如圖畫……故韻士所居,入門便有一種高雅絕俗之趣。」坐臥起居之物,都是文人風韻的體現。
  • 海巖談家具收藏:明式家具地位何以不可撼動?
    即便是產生於明代的漆飾家具、雜木家具,竹藤家具等,我以為皆不能算是完整經典意義上的「明式家具」。  當然,並不是明代生產的所有家具都可以稱之為明式家具,其風格是在明代晚期得到完善,專家學者認為明式家具的黃金時代在1550年到1750年之間,明末100年,清初100年,包括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賞》中也認為是「明與早清」。也就是說,明式家具並不僅限於明末,在清初也生產了大量家具精品。
  • 葉承耀的明式家具收藏
    1985年,葉承耀看到香港三聯書店發行的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賞》,立刻對這類收藏感了興趣,並且迅速地從無到有——他大部分藏品購於其後的兩年,成了世界上擁有明式家具最多的藏家,即使在紐約拍賣會後,他手中仍有百餘件藏品。
  • 程式化,明式家具的末路?
    >這三個字概括了明式家具的特點。「程式化」,指代的當然就是明式家具的形制、紋飾相對固定不變,造型結構單一等等方面。 寫文章的這位仁兄恐怕也是在從業多年的行內人士,估計是看厭倦了明式的這些條條框框而發此感慨。 但是怎麼能以「末路」來歸結?明式家具的「程式化」,非但不是末路,還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風格和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