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日子,家家戶戶的牆壁上都釘著一本月份牌日曆。
它們一般只有巴掌大小,厚度相當於一本小的新華字典。每一頁上印著公曆和陰曆日期,標註二十四節氣。有的還根據一些老說法,加上一些屬相知識,或是「宜」什麼「忌」什麼。中間留著大量空白,以供隨手記下一些日常的零零碎碎,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有婚喪嫁娶備忘錄。
小小一本月份牌,記下了平淡世間的人間煙火。儘管這種記錄的保留期,只有一天。過一天就撕一張,撕下來的拿去引燃煤球。這種使用習慣,使它們成了實打實的紙質版「閱後即焚」。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眼看著月份牌從厚變薄。當只剩下薄薄的幾張,在偶爾開門關門的時候,被門風吹得譁啦啦響,就知道一年快要過去了。
到了現在,大部人習慣在手機裡面查看日期和時間。辦公室案頭有時會擺放一本紙質檯曆,掛曆很少出現。這種一天一張的月份牌日曆,幾乎絕跡。也許是因為少了每天都撕一張的提醒,我們的日子,溜走得更加悄無聲息。
上班下班,早飯中飯晚飯,每一天就這樣在吃飯上班睡覺中過來。偶爾劃一下手機,眼看日子一睜眼一閉眼地快速溜過去,著實嚇人。
沒有了月份牌,我們怎麼計算日子呢?
人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和方法計算自己的時間。
有的人用口袋中的金錢,有人用一套套的房產,有人用一個個不斷長大的孩子,有人用皺紋,有人用身體器官的衰老,有人用一本本的學習證書,有人用帽子,有人用女人,有人用自己的作品,出版的書,留下的文字,有人用朋友的人數,有人用閱讀的數量,有人用走過的路,有人用種下的樹,有人用吃到的果,還有人,用一聲聲嘆息。
你和我呢?
也許是以上的這些,也許是別的,也許是nothing。
即使是這個「nothing」,也算不得十分可恥,畢竟在某某大富最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嗓子裡吼出來的歌詞是「一無所有」。也許我們在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工作的空擋,明明已經頭昏腦脹,卻想要竭力放空的時候,「nothing」反而是一張釋放。好好做人做事,不一定會帶來預期中的結果。勤勞與懶惰,是否有決定性的區別呢?那些成功或失敗的人物故事,真實還是虛構,和庸庸碌碌的一大群人,又有什麼關係?宏觀微觀上天入海,市場分析的頭頭是道,又真的對小小的個體有多大影響呢?今天,明天,能有什麼樣的改變呢?
到底,我們要用什麼來計算自己的時間?《聖鬥士星矢》裡面的青銅們為了保護雅典娜,一路升級打怪,一招「天馬流星球」打打打,從青銅打到白銀打到黃金,從十二宮打到廬山,打到西伯利亞,從地上打到海裡,再到土裡,打到最後,電視臺都不放了。現實中的我們,還沒開始升級打怪呢,掐指一算,一年居然已經過去了一大半。
反正月份牌撕到最後,也就剩下一張硬紙板。也許根本不用想那麼多,就直接往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