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投資評估報告》發布
營商環境哪城棒? 瀋陽躋身11強榜
8月30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環球時報社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高峰論壇暨《2020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投資評估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瀋陽市榮獲「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獎。
全國評比
瀋陽營商環境排名位列第11名
在會議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發展評估報告》,將全國135個城市和地區納入營商環境評估中,瀋陽市榮獲「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在20個標杆城市中瀋陽排名位列第11名。標杆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蘇州、重慶、天津、杭州、長沙、瀋陽、濟南、大連、武漢、西安、威海、南京、寧波、鄭州、福州。環球時報每年從城市品牌影響力、政務服務、社會普惠發展推動力、城市產業發展實力、市場環境和商業可塑活力五大指標體系對中國城市營商環境進行綜合評比。
同時,今年環球時報又增加了另一個體系的評價,把31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作為一個體系進行評估,把非省會城市作為一個體系進行評估。瀋陽列第12位。順序分別為: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武漢、重慶、長沙、南京、天津、杭州、西安、瀋陽、濟南、長春、石家莊、海口、鄭州、昆明、福州、合肥、哈爾濱、南昌、蘭州、南寧、貴陽、太原、烏魯木齊、銀川、呼和浩特、西寧、拉薩。
高度重視
瀋陽營商環境建設不斷引向深入
瀋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將其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抓緊抓實。在近期召開的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上,著重強調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從抓住「關鍵少數」向抓好「絕大多數」延伸,從優化政務環境向優化社會環境拓展,從整治突出問題向建立長效機制深化,打通「中梗阻」、抓好「社會面」、推進「長效化」,將瀋陽營商環境建設不斷引向深入。
以評促改
提升沈城營商環境綜合競爭力
瀋陽深入開展以評促改,出臺了《瀋陽市以評促改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計劃》,制定了《瀋陽市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著眼於補短板、改弱項,強化制度性安排,精準對標、以評促改、以評促優,提升全市營商環境綜合競爭力。
深入開展
「萬人進萬企」等活動促發展
在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方面,瀋陽深入開展「萬人進萬企」活動,送政策、察實情、解難題、促發展,全市10166名幹部對接幫扶企業11282家,聯繫服務企業43980人次,累計辦理解決企業訴求7911件。搭建「民企直通車」企業訴求辦理平臺,建立四級訴求辦理體系;設立七大工作專班,著力推動難點問題有效解決;創建「營商下午茶」活動,組織政府部門與企業面對面溝通解決問題;開設企業應急服務專線,建立24小時快速響應機制。
深化改革
熱點便民服務實現「掌上辦」
深化「放管服」改革,先後11次發文取消下放調整行政職權事項818項,今年上半年取消下放調整了90項市級政務服務事項。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建築師負責制」「區域評估」「帶方案出讓」等改革舉措,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控制在50個工作日以內。依託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大力推行「線上辦」和「不見面審批」,全市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96.4%,129項熱點便民服務實現「掌上辦」,115項便民服務事項實現「全市通辦」,15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企業開辦延伸11個服務鏈條,時限壓縮到0.5個工作日以內。
專項整治
解決萬餘個問題讓大項目落地數激增
瀋陽持續開展專項整治,針對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政府失信、辦事難、政策落實難、融資難、企業配套不健全等11個領域問題開展專項整治,累計解決問題10929個。《瀋陽市企業跨區遷移管理細則》《營商環境投訴辦理實施細則》等制度性措施先後出臺。瀋陽今年又將招投標不透明、產權保護領域政務失信、企業歷史遺留問題解決難納入整治範圍,全市新籤約、新落地億元以上項目同比去年翻一番,市場主體連續三年以15%的速率遞增。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吳妍焱、徐凌峰
編輯:孟令卓
【來源:瀋陽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