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五大禪林西禪寺之美

2020-12-13 丁susu

西禪寺是稀少的千年六朝古剎(建於南朝梁、南朝陳時期),古號信首寺。

該寺前身為道教王霸仙人「煉丹成藥,點石為丹」修道的場地。傳說,每逢災年,王霸賣藥賣金換米救濟窮苦百姓。之後王霸在皂莢樹下「服藥仙蛻」,天降彩雲,人們便在他的故居建寺。

宋·梁克家《三山志》:「寺隋末廢圮,唐鹹通八年,觀察使李景溫招溈山僧大安來居,起廢而新之。」

唐鹹通八年(867年)重興南禪宗,怡山成為當時福建南禪宗最有影響的道場之一。兩年後,改名「清禪」寺,後改稱延壽寺,930-933年改名怡山長慶寺。古福州東西南北四郊均有禪寺,楞伽山(祭酒嶺山脈)的怡山在福州西郊,故稱西禪,直至現在名為:怡山西禪長慶寺。

現在整個寺院是1979年修復的宏偉復原風格,為全國重點寺廟,福州五大禪林(湧泉雪峰林陽西禪金山)之一。

西禪寺香火極旺,清明、初一十五時更是人潮洶湧,在福州當地以及東南亞擁有許多下院。

比如建於1986年的報恩塔,是西禪寺的下院:新加坡蓮山雙林寺的住持談禪法師為報祖師恩,祖庭恩、報祖國恩募資修建。

報恩塔為八角型樓閣式鋼筋水泥打底的石塔,共15層,是全省寺宇最高之塔。在小時候是能買票爬上去的,印象中自己喊著我要爬到頂,小時候腿短,結果辛辛苦苦爬到八層左右樓梯越來越窄高就不行了……

記得塔內每一層都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故事,現在塔已關閉,這些故事在五百羅漢殿也有壁畫。

西禪寺在建寺之初就種滿荔枝,寺僧邀請歷代名家應邀鑑賞典藏、吃荔枝吟詩的「怡山啖荔」的習俗到現在,荔枝稀少,演變成老土著怡山看荔啦。

因為,現存最老的宋荔這千多歲的古樹,幾經動蕩,先後經歷過四次枯榮,主幹空心,僅靠10釐米厚的弧形樹皮撐著,僧人接水管救之,得以又開花結果。

除了宋荔這古董外,還有唐建寺七星井之一井、唐代碑刻《塔內真身記》、五代慧稜禪師舍利塔、弘一法師放生池碑,收藏有康熙御筆《藥師經》,寺僧刺血書《法華經》、《楞嚴經》。

寺院一直都在修整庭園,竹子大的柵欄圍著小花小草,流水造景,令其成為有好風景可遊覽、休養身心放空的古剎,皈依在此,學修堂周六有佛課可聽,一葉一菩提的智慧源遠流長。

放生池中鯉魚成簇,追著人跑,池上,夜鷺也比前兩年多了許多,一看也有十隻左右,棲息老榕樹上或站在觀音蓮座旁。(提醒大家理性放生)

寺裡除了不怕人的鴿子隨便跑以外,師父們還收養了貓,它剛來的時候髒兮兮也不愛搭理人,住下之後乾淨多了,長得越來越靈性。

今年秋天發現寺裡新來了2大3小這幾隻小狗子,安安靜靜不吵人。

與寺裡的鴿子一起爬上五百羅漢殿的3樓,俯瞰寺內建築的屋簷之宏偉。

轉身眼下工業路,可以預見到春天路的兩邊布滿羊蹄甲之時,可謂素雅之繁花。

如果你把心沉下來,就能從視角裡感受到這繁華鬧市裡、如抬頭藍天般的

一片淨土。

因尊重佛像關係,不拍佛像及殿內,僅拍建築和花草動物等。綠化覆蓋率高,草坪庭院設計也很美,燒香一般早上9點到,12點前離開華嚴三聖閣與觀音閣一定要去瞻仰,閣內的巨大的銅鑄佛像,眉宇含笑,背冠精緻,令人目不轉睛,久看震撼。

齋菜:西禪寺內的荔香樓是素菜館,有素荔枝肉等齋菜,人均大概50-60元。素麵一碗20元,低峰日子不一定營業。

開門時間:7:00-18:00

門票:20元

詳細地址:

福州工業路455號,福大老校區東門旁。公交乘14、27、33、38、39、64、74、91、96、97、112、113、123、128、165、307、317路。

實用tips:

西禪寺後方不遠處就是怡山文化創意園,由舊時的福州大學原校辦的電控印刷機械廠改造而成,商鋪極具工業特色,不少實力商鋪入駐,可以順路一看。

相關焦點

  • 福州五大禪寺之一——西禪寺
    西禪寺佛教在線訊 原名長慶寺,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名列福州五大禪寺,位於福建福州西郊怡山永欽裡。相傳建於梁。《三山志》載:「梁有王霸仙人,在怡山修道。隋末寺廢。閩觀察使李學溫,延僧人大安來居。『起廢而新之』,遂大興土木。數10座房舍,佔地100餘畝,改名清撣寺。」後改名延壽寺。
  • 第三屆福州長樂雲門禪寺禪修營報名啟事
    就讓我們暫別塵囂,放鬆勞頓的身軀,前來福州長樂雲門寺,在悠揚的法器聲中,本真的禪修靜心中,沁人心脾的茗香中,誨人不倦的經聲中,希冀廣大學員於短短數日暫別塵囂,親近善知識,聽聞清涼法音,體驗寺院叢林生活,以期菩提苗長,福慧花開。一.活動介紹清淨禪修·雲門禪寺禪修營由福州長樂雲門禪寺與廬山諾那塔院於2011年聯合創辦。
  • 閩剎之冠,全國重點寺廟,福州五大禪寺之一,福建福州鼓山湧泉寺
    鼓山湧泉寺為「閩剎之冠」,為福州五大禪寺之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鼓山半山腰的白雲峰之下,海拔455米處,前為香爐峰,後倚白雲峰,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奇特建築格局。
  • 連江保福寺之《海江禪韻》
    保福從展禪師,俗姓陳,原籍福州。十五歲受業雪峰義存禪師,著名的棒打開悟,就是發生在師徒二人間的趣事。順應自然,無得無失。息心即休,見性成佛。從展禪師一句「吃茶去」,禪意難解,連一個遠去的背影也未曾留下,只有江海間的蓮花山兀自靜立。
  • 福州西禪寺:千年古禪寺 唐鐘聲不絕
    福州西禪寺(圖片來源:央視網)福州西禪寺,原名長慶寺,因福州舊時東西南北四郊均有禪寺,而長慶寺在西郊,故俗稱「西禪寺」。該寺位於福州西郊怡山山麓之鳳尾村,福州大學南側,為福州著名五大禪寺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漢族重點寺院。該寺在東南亞影響很大:新加坡雙林寺,馬來西亞擯城雙慶寺,越南南普陀寺、二府廟、觀音寺等寺院,都屬西禪寺下院,至今仍由西禪寺派僧常住管理,每年許多海外高僧信徒登臨參遏,成為福州與東南亞一帶文化交流的窗口。
  • 第三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在福州開幕
    上午9時,「第三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開幕式在雪峰崇聖禪寺新大殿舉行,福州鼓山湧泉寺方丈普法法師、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劉威、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法師、泉州承天寺方丈向願法師、福州雪峰崇聖禪寺方丈廣霖法師、臺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耀法師、福州市民族宗教局局長王壽欽、福建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翁雄宇等嘉賓出席開幕式。天心禪寺方丈澤道大和尚擔任主持。
  • 福州高新區鶴山仙宗禪寺
    ,於後唐同光二年(924年),雪峰崇聖禪寺的開山祖義存法嗣五代高僧契符禪師,為弘揚中國佛教五大禪宗之一、獨樹一幟、聲名遠播、影響深遠的臨濟宗禪文化,四出勘探寺址。其踩破不計其數的禪鞋,走了數千裡之路未果,後經人指點,來到了旗山之南的白鶴山,見此山為五鶴落洋之丘,有仙宗氣脈,鶴嶺煙霞之靈氣,是一塊風水寶地,便在山窠中建寺,於氣脈凝聚的丘阜上起蓋大雄寶殿,命寺名曰「鶴山仙宗禪院」。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重建,雲「鶴山仙宗禪寺」。
  • 福州:古寺梅香
    2月10日,遊客在福州林陽寺內賞梅拍照。 新春佳節期間,位於福州北峰山區的千年古剎林陽寺內梅花相繼綻放,吸引眾多市民前往觀賞。林陽寺是福州五大禪寺之一,建寺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2月10日,福州林陽寺內梅花盛開。
  • 山谷有雲 霧中賞花 安靜的美 福州機車騎士們北峰林陽古寺騎行遊記
    林陽禪寺 林陽寺又稱林陽禪寺,在福州市晉安區北峰山區壽山鄉,距市中心19公裡。寺在瑞峰之麓,據宋《三山志》記載,後唐長興二年(931年)置,名林洋院。
  • 雲居山真如禪寺下院慶雲禪寺「十一」居士禪七招生通啟
    戊戌八月廿二至九月初六(公元2018年10月01日至10月14日),雲居山真如禪寺下院慶雲禪寺將首次舉辦兩期居士禪七。即於往屆「十一」禪修班後,增加七日精進禪七。歡迎符合條件之男女在家二眾踴躍報名參與。真如禪寺自唐憲宗元和三年道容禪師肇基,千二百年禪風浩蕩,高僧輩出,享一夕開悟四十八者之盛譽。
  • 柏林禪寺第二十屆生活禪夏令營正式開幕
    柏林禪寺第二十屆生活禪夏令營開幕式現場 柏林禪寺方丈明海大和尚作總結髮言  7月20日上午9:30,柏林禪寺文殊閣裡傳出嘹亮的國歌和悠揚的三寶歌,第二十屆生活禪夏令營正式拉開帷幕。來自海內外300多名營員、義工來參加了此次夏令營,他們將在柏林禪寺體驗出家人的生活,度過為期七天的智慧禪修之旅。  生活禪夏令營的理念由已故上淨下慧老和尚於1991年首先提出,1993年柏林禪寺成功舉辦了第一屆「生活禪夏令營」。
  • 福州五大禪林之一——青牆黛瓦林陽寺
    林陽禪寺,和湧泉寺、西禪寺、崇福寺、雪峰崇聖寺並稱福州五大禪林。其位於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石碑村,從福州市區出發,走繞城高速,經桂湖,再沿嶺壽線山路繞行,不久便能到達。路上車少,駕駛頗為暢快。因為寺廟在瑞峰山麓,故在入口有一巨大牌坊,上書「瑞峰古剎」。
  • 東華禪寺舉辦「東華禪」文化交流會
    東華禪寺如期舉辦「東華禪」第八屆禪文化交流會,同時,慶祝祖國70周年華誕。東華禪寺本屆交流會旨在加強大家對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的認知,指導大家如何在紅塵中踐行信教愛國、服務大眾的理念。同時,完善自我,圓滿佛果。
  • 福州五大古剎之一,又醉美林陽賞梅時
    南方的冬天不曾凜冽,在北國冬意最濃時,福州卻迎來了又一季的花開。一月,幾是福州最冷的時節,卻也是奼紫嫣紅的開端。這是賞梅的季節,從金雞山到鼓山,再到永泰的滿山白梅,依次盛開的各種梅花迷醉了福州的早春。林陽寺,一座唐代古剎,也承包了一座城的賞梅美圖。
  • 雲賞•閩中伽藍,福州怡山西禪寺
    美麗之約 近年來,中國佛教協會倡導建設和諧寺院、文化寺院和生態寺院。我會自媒體平臺將以圖片或視頻形式徵集省內的美麗寺院(團體、院校)影像,擇其佳者陸續刊登,誠邀共賞。福州怡山西禪寺 ☼ 怡山西禪寺坐落於福州市西郊祭酒嶺山脈怡山之麓
  •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大紅袍祖庭,堪稱「茶禪一味」的典範
    天心永樂禪寺,按官方介紹始建於唐代,初名山心庵。扣冰法師曾在此結茅修證。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路過武夷山病倒,被僧人以茶治癒。永樂十七年,明成祖賜封禪茶為「大紅袍」,敕名「天心永樂禪寺」。名寺聳立於名山之樞極,縱覽總領群峰中的寺觀廟宇。
  • 河北柏林禪寺第二十三屆生活禪夏令營正式開營
    柏林禪寺第二十三屆生活禪夏令營正式開營23屆生活禪夏令營緩緩拉開了帷幕。河北省市統戰部、民宗廳及趙縣當地政府的領導、美國法界佛教總會董事會主席恆實長老、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柏林禪寺方丈明海法師、護法居士代表、義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240餘名營員出席了第二十三屆夏令營開幕式。第二十三屆夏令營主題為「父母恩重」,恭請了來自海內外的法師大德普設法筵,結合豐富多彩的內容,踐行「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生活禪宗旨。營員們將在這七天中經歷一場心靈之旅。
  • 海內外高校學子體驗柏林禪寺「生活禪」修行
    河北省佛學院副院長、柏林禪寺監院明影法師就本屆生活禪夏令營主題「自淨其意」為營員們作開示。  上午9:00,河北省佛學院副院長、柏林禪寺監院明影法師就本屆生活禪夏令營主題「自淨其意」為營員們作了開示。明影法師從佛陀修行悟道的經歷入手,結合真實生動的佛傳故事,詳細闡釋了「五利使」與「五鈍使」的內涵。「五鈍使」包括貪、嗔、痴、慢、疑等五種感性認識上的妄想,「五利使」包括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理性認識上的妄想。
  • 回顧 第十五屆柏林禪寺生活禪夏令營紀錄片(上)
    第十五屆柏林禪寺生活禪夏令營紀錄片(上)  參加夏令營活動的營員一般年齡都在十八歲到三十歲之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每屆人數都控制在二百五十人左右。在七天的寺院生活中,針對青年人的心理特徵,柏林禪寺常住為他們精心安排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如佛學講座、早晚課誦、學唱佛教歌曲、出坡、普茶、坐禪、行腳、傳燈等。
  • 大金山禪寺:「自在禪悅」周末禪修營
    大金山禪寺:「自在禪悅」周末禪修營 以「自在禪悅」為主題的周末禪修營,是江西撫州大金山禪寺舉辦的公益性專業禪修活動。禪修營主要內容領略臨濟宗的精神和特質,感悟禪者的慈悲及灑脫,讓眾多人分享佛法的智慧和光明,同時超越世俗,關注當下,清淨自居,和諧自他…… 禪修時間:5月13日至15日(周五至周日)三天,即農曆四月初七、初八、初九。 禪修地點:江西省撫州市雲山鎮大金山禪寺 報名人數:名額30人,報滿即止。本次活動針對30歲以上60歲以下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