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夏向臺灣張氏總會、臺灣張廖簡總會贈送「揮公旗」,向濮陽「2019年中華張姓拜祖大典」贈送書法長卷「揮公精神」

2021-01-10 張華夏語絲


張華夏向臺灣張氏總會、臺灣張廖簡總會贈送「揮公旗

向濮陽「2019年中華張姓拜祖大典」贈送書法長卷「揮公精神」


        28日中午,由濮陽市政協主辦的「2019年中華張姓拜祖大典暨海峽兩岸張氏宗親聯誼活動」閉幕盛會在濮陽「揮公園會館」隆重舉行,濮陽市政府張宏義副市長致詞。張華夏向臺灣張氏總會、臺灣張廖簡總會贈送「揮公旗」,向濮陽「2019年中華張姓拜祖大典」贈送了書法長卷「揮公精神」。

        臺灣張氏總會會長張啟雄,臺灣張廖簡總會會長張正雄,濮陽「2019年中華張姓拜祖大典」總司儀、濮陽市第六屆政協副主席張建國,同臺接收。海內外參會代表兩千多人共同見證。

       「揮公精神」,是圍繞弓箭發明所形成的揮公之「創新精神」、「協作精神」、「擔當精神」、「忠孝精神」,及數千年來張氏族人繁衍、郡望形成的張姓歷史上著名堂號、家風、家訓等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內涵豐富。去年4月,張華夏在濮陽拜祖大會論壇上,概括並闡述了「揮公精神」的四大內涵。

        歷史呼應現實。創新,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主線,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興盛的主線。創新,也是「揮公精神」的核心。擔當,是大國責任,是「一帶一路」傳遞的重要思想。融合發展,是處理兩岸關係的重要方針。忠孝精神,與「家國情懷」一脈相承。

        今年3月20日,張華夏總策劃的「首屆揮公文化論壇」在國家會議圓滿舉行,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張揮文化委員會」宣告成立。2位首長、15位部長、12位將軍,及全國各省,包括港、澳、臺張姓代表300多人參會,其中一位首長宣布開幕,9位非張姓部長和一位首長圍繞揮公精神及其現實價值發表了演講,港澳臺代表發表感言,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全國所有主流媒體現場報導。「揮公精神」落地定性。

        論壇主題「傳承揮公精神,鑄魂文化自信;攜手張姓後裔,圓夢民族復興。「也是「中國張揮文化委員會」的創會指導思想。

          文以載道。這次贈送濮陽的書法長卷內容是「揮公精神」與我們的創會宗旨。

        

         「揮公旗」主色調「紅、黃」兩色,紅底色,黃色徽標;基本元素是弓箭與「張氏」書法合體字 。設計思想突出中國元素,體現中國特色,彰顯「揮公精神」。

        「張、氏」,二字合體,以「張」為主體,借代筆畫,把「氏」合於其中。「長」字橫劃筆勢向上,取昂首挺胸之意,「氏」字捺筆延長,取闊步向前之意,再以書法形式體現,二字如一字,結構講究,主次分明,突出「中國元素」,體現「文化自信」,承載思想內涵。寓意:張氏團結,同根同夢。

        弓箭,區別於其它兵器的典型特點是弓箭不分離,體現「協作精神」。弓,現代設計風格,箭,傳統具象設計風格。二者體現「繼承傳統,勇於創新」。箭指天狼星,寓意維護安寧。

        習總書記提出,要用「中國元素」,講好「中國故事」,「影響世界、領導世界」。我們講好自己的先祖故事,服務於民族復興的大故事。把單一族群的「揮公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接,提升到「民族復興」的共同價值觀。

         3月10日,習主席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加大兩岸文化交流力度。增進臺灣同胞對民族、對國家的認知和感情。

         「揮公旗」,是中國張揮文化委員會的會旗,設計突出中國元素,體現中國特色,彰顯「揮公精神」,贈送臺灣同胞「揮公旗」,意義深刻。「兩岸同根,四海同夢」。  

        大會期間,臺灣張氏總會張啟雄會長向張華夏、張仁和頒發了「榮譽會長」聘書。


      (4月28日於大廣高速返京途中)






相關焦點

  • 全球1.2億人的張姓人祖根地濮陽,中華張氏祭祖大典引人關注
    張姓遍天下,祖根在濮陽。4月28日,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國內各個省、市、自治區的1200多名張氏宗親代表齊聚河南省濮陽縣揮公陵園,淨手焚香,鞠躬行禮,參加在這裡舉行的「2019中華張氏拜祖大典」。2006年,中國調查百家姓次序,經過省籍,地區,縣市三級人口比例的統計排定發現:李、王、張三個大姓人口均接近1億人,都超過中國總人口的7%。張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起源於遙遠的傳說時代,人們對張姓起源的諸多問題知之甚少、爭論頗多。1987年,濮陽縣西水坡出土了「中華第一龍」,全國考古、史學界的專家學者聚焦濮陽上古文化,民間張姓起源濮陽的傳說進入專家的視野。
  • 北京張氏文化聯誼會向世界張氏總會獻書法長卷
    原標題:北京張氏文化聯誼會向世界張氏總會獻書法長卷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日訊 5月28日晚,世界張氏總會第七屆墾親大會"世張之夜"慶典晚會在清河張氏祖庭萬人宴會廳盛大舉行,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加拿大,港澳臺地區以及中國大陸20多個省份的170多個團體,6000多位張氏後裔歡聚一堂,共敘血脈親情。
  • 2019年中華張氏祭祖節暨華夏張氏祖庭祭祖大典
    上午9時,中華張氏祭祖節組織委員會主任、清河縣人民政府縣長韓愷宣布己亥年華夏張氏祖庭祭祖大典開始。全體張氏後裔向始祖揮公行鞠躬禮。在樂舞祭拜環節,由36名少年表演的《長弓舞》,通過橫空出世、天下一統、再創輝煌三個部分,頌揚了揮公發明弓矢、造福後人的曠世功勳;在200名男女青年齊聲高唱《揮公頌》的歌聲中,己亥年華夏張氏祖庭祭祖大典結束。
  • 河南濮陽市委領導會見臺灣張廖簡宗親總會張陸雄先生
    你好臺灣網4月29日消息 2010年4月28日,濮陽市隆重舉行「2010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受封得姓紀念大會暨中國濮陽張姓研究會成立十五周年」慶典活動,臺灣張廖簡宗親總會首席會務顧問張陸雄先生一行3人應邀參會。此前,濮陽市委副書記盛國民,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海鷹在濮陽迎賓館會見了張陸雄先生一行。
  • 河北清河舉辦庚子年張氏祭祖大典 海內外張氏宗親網上祭祖
    裴海潮 攝中新網邢臺5月28日電 (張鵬翔 裴海潮)28日,河北清河縣舉辦「庚子年華夏張氏祖庭(網絡)祭祖大典」,海內外70餘萬名張氏宗親通過網絡收看現場直播,並通過網絡與活動主會場進行交流互動,拜謁天下張姓共同的始祖——揮公。36名少年表演《長弓舞》,頌揚揮公發明弓矢、造福後人的功勳。
  • 中華張姓的祖根地在濮陽
    作者:杜勇 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張姓枝繁葉茂,人口眾多,是中華四大族姓(張王李趙)之一。追本溯源,張姓為黃帝裔氏,本為姬姓,張為其氏。後世姓氏不分,張氏亦稱張姓。且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揮」不宜稱張揮,但為張姓始祖不為無據。 揮公為張姓始祖,其祖根地何在?今有山西太原、河北清河、河南濮陽諸說。《通志·氏族略》:「晉國有解張,字張侯,自此晉國世有張氏,則因張侯之字以命氏,可無疑也。」
  • 中國張氏、北京張氏年度座談會暨《漁陽太守張堪》出版通報會」在...
    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張揮文化委員會(中國張氏)、北京張揮文化發展中心(北京張氏)年度座談會暨《漁陽太守張堪》出版通報會日前在京舉行,活動以「對接歷史,服務現實,繼承祖德,報效國家,凝思聚智,繼往開來」為主題,與會人員就「根祖文化」、「文化自信」、「人民信仰」、「家風家訓」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 正本清源,明晰宗旨,團結一心,共謀發展——告天下張姓同胞書
    是2017年認定濮陽縣為「中華張姓祖根地」的主要專家之一,是2020年濮陽中華張姓拜祖大典接受河南衛視專訪闡述濮陽為張姓起源地的嘉賓專家。(2)張曉明,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2020年濮陽中華張姓拜祖大典」接受河南衛視採訪明確認定濮陽為張姓起源地。(3)張政烺,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拜祖大典結碩果 濮陽引資8億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映 通訊員 李春英 王瑩4月27日,2020中華張姓拜祖大典暨海峽兩岸張氏宗親聯誼活動招商項目籤約儀式在濮陽舉行。聯誼活動以「現場+網絡+分會場」形式舉辦,主會場設在濮陽,分會場設在福建福州和臺灣臺中,來自海峽兩岸的張氏宗親通過現場視頻連線祭拜揮公、祈福中華。同時,本次活動線上簽約2個項目、線下簽約2個項目,項目總投資8億元。
  • 海峽兩岸張氏宗親在濮陽舉辦聯誼活動
    2017年4月27日至28日,臺灣張廖簡宗親總會、臺灣桃園市張廖簡宗親會一行31人來濮尋根祭祖,參加了張氏拜祖大典、百忍文化論壇、海峽兩岸張氏宗親(濮陽)聯誼等活動。  28日上午9點30分,2017中華張氏拜祖大典正式開始。
  • 清河張氏宗親關於濮陽張姓「三會」「告天下張姓同胞書」的聲明
    、濮陽華夏張姓文化研究會、濮陽縣張姓研究會的名義,聯合發表系列長文,指名道姓詆毀張姓祖源文化,詆毀我縣張氏群體和個人,詆毀各地宗親,造成惡劣影響。為澄清事實,維護團結穩定大局,特聲明如下: 一、關於華夏張氏祖庭與相關文化園地 當年,河南濮陽在建設揮公紀念設施時,世張總會會長及一些領導曾給予資助。後經數年索考,世張總會又組建世張控股公司,到我縣投入巨資,復建了華夏張氏祖庭。世張創會會長還另捐巨款,專塑始祖雕像。這一曲折過程,已充分彰顯「世張總會」及廣大宗親對祖源地的確切肯定。
  • 淺談「揮公精神」
    我們為濮陽獨享殊榮而祝賀餘,更為國家領導人對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而喝彩點讚。事實上,國家領導人在張姓祖根地栽植紀念樹,這不僅僅在於對張姓祖根地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對認真研究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姓氏文化給予極大的支持,也是對民間開展孝賢文化特別是尋根敬祖等活動的一種鼓舞與鞭策。作為張姓族人,我們無不為之感到驕傲和自豪。
  • 濮陽為張姓祖根地的證據
    張姓祖根地在濮陽古帝丘張姓祖根地在濮陽古帝丘,歷史從2005年在濮陽立了揮公像,又建了揮公墓後開始發展,濮陽張氏就按自己的意思修改譜,請了專家和當地政府、河南省姓氏祖地與名人裡籍研究認定中心,按他們的所寫的認定濮陽為張姓祖根地,又把唐朝578年的公藝成立的百忍堂立為張姓總堂。
  • 明開州張公指南晉主入祠儀式在揮公陵園舉行
    禮請濮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濮陽市縣兩級張姓研究會永久名譽會長張禮傑;中原油田石油勘探局原副局長、世界張氏總會副會長張明功;濮陽市日報社原社長、濮陽華夏張姓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張滿飈;世界張氏總會副會長、中國濮陽張姓研究會會長張躍進;中國濮陽張姓研究會永久名譽會長、訓達糧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同訓五位宗長敬獻花籃
  • 河北清河舉辦庚子年張氏祭祖大典 70萬海內外宗親網上祭祖
    中新社邢臺5月28日電 (張鵬翔 李曉偉)河北清河縣28日舉辦「庚子年華夏張氏祖庭(網絡)祭祖大典」,海內外70餘萬名張氏宗親通過網絡收看現場直播,並通過網絡與活動主會場進行交流互動,拜謁張姓共同的始祖——揮公。
  • 「世張」認定所謂「祖根」是個怎樣的大笑話——笑評濮陽《書》六
    本節執筆/張濟海濮陽《書》)聲稱:「濮陽為張姓祖根地……從2002年世界張氏總會籌建起就一直被世界張氏總會認同。」如濮陽《書》所說:「2019年4月28日,濮陽要舉行『2019中華張姓拜祖大典』,同時舉辦『首屆中華張姓孝賢文化論壇』。世界張氏總會會長張慶信在會前欣然題賀:『熱烈祝賀首屆中華張姓孝賢文化論壇在張姓祖根地濮陽隆重舉行』……慶信會長是代表世界張氏總會題的詞,確認『濮陽張氏祖根地』是代表總會的一貫看法」。
  • 2020海峽兩岸張氏宗親聯誼活動舉行
    為更好地暢敘海峽兩岸張氏宗親親情友情,緬懷始祖揮公功德,今年海峽兩岸張氏宗親聯誼活動以「現場+網絡+分會場」形式舉辦,主會場設在濮陽,分會場設在福建福州和臺灣臺中。臺灣國民黨十七、十八、十九屆中常委、臺灣春保鎢鋼集團總裁廖萬隆,世界張氏總會永久名譽主席、華夏張姓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張建國,臺灣張廖簡宗親總會會長廖德淘,福建姓氏文化研究會張姓委員會會長張湖頭,以及來自海峽兩岸的張氏宗親70餘人通過現場視頻連線祭拜揮公、祈福中華。
  • 3900餘張氏後裔河北清河祭祖(圖)
    上午9時,中華張氏祭祖節組織委員會主任、清河縣人民政府縣長王俊紅宣布丁酉年中華張氏祭祖節大典開始。全體人員凝神肅立,19響禮炮響徹雲霄,鐘鼓聲和著號角聲在祖庭四周縈繞。丁酉年中華張氏祭祖節,海內外張氏後裔向始祖揮公上香。 李鐵錘 攝  鐘鼓齊鳴,號角吹響,鐘鼓各五聲後,兩位禮生開啟揮公堂正門。
  • 己亥年張氏祭祖大典:逾5000名海內外張氏後裔聚首清河
    海內外張氏後裔向始祖揮公上香。張鵬翔攝中新網邢臺5月2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28日,來自海內外155個代表團、79個張氏宗親組織,逾5000名海內外張氏後裔聚首河北省清河縣華夏張氏祖庭,己亥年張氏祭祖大典敘親情。
  • 中華張姓祖根地濮陽召開張姓根親文化培訓班籌備會議
    自2002中華張姓拜祖大典暨海峽兩岸張氏宗親聯誼活動舉辦以來,該活動在實現弘揚祖德、弘揚文化的基礎上,又達到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目的,多次得到市委、縣委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目前,已被河南省政府列為37項重要節慶活動之一,被國務院臺辦列為國家重點文化交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