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叄裡河
作者:吳錦清
綠街(Green Street)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一條主要的校外街道。以前這裡分布著商店和餐館,基本都是兩層樓高的建築。但在過去幾年,這裡不斷出現 15 層高樓,這是為外國學生提供的豪華宿舍。
UIUC 隸屬伊利諾州大學系統,是伊利諾伊大學三個分校之一,同時長年佔據美國國際學生最多的大學榜單前列。2018 年,UIUC 擁有在讀學生 48,216 名,其中國際學生就佔了 23.2%,達到 11,198 名。因為工科優勢,UIUC 也備受中國留學生歡迎。在國際學生裡,中國學生佔據一半以上,達到 6,295 人,大約是所有在讀學生數量的 13%。
有些中國留學生還特意選擇 UIUC 作為留學目的地,因為這裡中國留學生多,生活方便,文化差異相對較小。
除了 UIUC,還有許多美國公立大學擁有數量可觀的國際學生。
2019 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顯示,在國際生最多的前 25 所大學中,竟然有17所是公立大學,包括大家熟悉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以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這些學校的國際學生比例都在 23.9% 以上。
如果是私立大學,有這樣高的留學生比例並不奇怪,因為私立大學本身就以學生學費、捐贈、商業收入等為主要收入來源。但作為以政府財政資助為主要經費來源的公立大學,這個國際學生佔比就有點意外了。
按照傳統,美國公立大學長期得到各級政府的財政支持,政府財政補貼在學校經費來源上的佔比很高,因此主要為州內學生提供高性價比的優質高等教育。如果外州或國際學生想要進入該州的公立大學,需要支付州內學生 2 倍甚至 3 倍的高昂學費。
仍以 UIUC 為例,2018/19 學年,州內學生平均學雜費是 17,293 美元,州外或國際生學雜費為 34,719 美元,大約是州內學生的兩倍。可以說,除了為本州培養人才,公立大學也承擔著維護教育公平的職能。
然而《華盛頓郵報》發現,在 100 所著名的公立大學中,超過 70% 都出現了州內入學人數出現下降的現象。其中阿拉巴馬大學的降幅最大,在 2004 年至 2014 年間下降了 36%。這些本該保護州內學生受教育機會的公立大學似乎一步步背離初衷,開始招收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來自政府的財政資助在減少。
二戰後到 20 世紀 80 年代初是公立高校發展的黃金時期。由於受到來自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撥款資助,美國公立大學幾乎無須擔心辦學經費問題。但 1983 年後,各州經歷了周期性財政危機,同時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高等教育越來越昂貴,導致政府對高等教育資助的態度發生轉變,投入也越來越低。從數據上看,州政府撥款佔公立大學經費比例,從 80 年代初的超過 45%,降低到 25% 以下。
美國預算與政策優先中心 (Center on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 數據顯示,在國際學生熱門目的地之一的加州,2016 年公立高等教育的人均經費比 2008 年下降了3%。還有兩大熱門 -- 德州和紐約州,則分別有 17% 和 6% 的削減。
削減的政府財政資助給公立大學帶來了不小的財政壓力,於是紛紛通過提高學費收入、爭取慈善捐贈、利用學術創收、開展商業化社會服務項目等增加收入。特別是學費收入,國家高等教育執行官員協會(SHEEO)年度國家高等教育財政報告顯示,在 2018 財年,共有 27個州的學費收入佔其教育總收入的 50% 以上,而在 2016年,只有 25 個州。
想要靠提高州內學生學費來增加學費收入顯然沒那麼容易。
伊利諾伊大學系統今年 1 月份批准了近 6 年來州內學生學費的第一次上漲。根據計劃,香檳分校和芝加哥分校下個秋季學年入學新生學費上漲1.8%,Springfield分校上漲 1%。即便上漲 1.8%,跟國際學生的學費還是相去甚遠,需要多招幾個州內學生才能抵得過一個自費的國際學生。州內學生學費利潤小,那就只能靠大量招收支付高昂學費的國際學生了。
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18/2019 學年共有超過一百萬國際學生在美國留學,比上一年增加 0.05%。國際學生佔美國高等教育人口總數的5.5%。同時,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18年國際學生共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47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了5.5%。
數量最多、增長最快的國際學生非中國留學生莫屬。中國學生從 80 年代開始慢慢進入美國學校,並在 21 世紀頭十年大量湧入美國。目前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已經超過 36 萬,這個數字已經與馬裡蘭州的學生數量大致相當。從招生規模計看,馬裡蘭州在全美排名 19 位。
大量擴招國際學生也確實給公立學校帶來了不菲的收入。根據為國際學生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 SelfScore 調研顯示,僅在 2015 年公立大學就從國際學生那裡收取了 90 多億美元的學雜費,這大約是當年學費收入的 28%。
運營越來越依賴國際學生學費收入而不是財政撥款,從這點上看,美國公立大學已經變得越來越像私立學校了。按照政治正確的說法,教育全球化讓公立大學的州內學生不離開家鄉就能體會到文化多樣性。
雖然擴招國際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校財政緊張問題,但教育全球化引發的反對聲也越來越大。反對者認為,國際學生的湧入搶佔了原本屬於州內學生的位置,不僅影響了教育公平,也使得公立大學的使命變得模糊。看起來仍然繁榮的國際學生市場,增速開始放緩。
整體環境就是不利因素之一。
川普上臺後一再縮緊留學生政策讓 UIUC 非常不安。為了避免因失去留學生生源而導致學費收入下降、引發學校財政危機,UIUC 工程學院和商學院在 2017 年與保險公司籤訂了一份為期三年的保險合同。根據協議,學校每年給保險公司支付 42.4 萬美元保費,「如果因為籤證限制、重大疫情和貿易戰等超出控制範圍的事,引發兩個學院中來自中國留學生的收入在一年內降低 20%,保險將啟動賠付,賠付額最高可達 6000 萬美元。」
加州大學系統大量招收外州學生也被詬病。在過去 20 年,州外學生入學人數暴增 432%,而本地學生僅增加了 10 %。因此加州立法機構決定,如果加州大學系統不同意降低非加州學生數量將不向大學撥款。於是 2017年,加州大學理事會宣布將於2017/2018 學年開始修改學校對州外學生和國際學生的招生上限——9 所分校中 5 所學校,州外學生與國際學生的招生上限從 20% 降至 18%。而已經超過 18% 的 UC Berkeley、UCLA、UCSD和UCI 維持原狀,但比例不再增加。
新冠疫情也給公立學校帶來了巨大壓力。
學校需要支付教職員工薪酬、承擔取消項目帶來的收入損失,還得加大線上教育投入,並給已經受到疫情影響的學生退還部分學費。雖然 2 萬億的紓困金已經通過,但其中撥給高等教育的只有 140 億,再劃到公立大學頭上的不知道還有多少。對照 2018 財年四年制公立研究型大學花費的 528 億美元研究費用和僱傭的 110 萬教職員工,這點錢根本就不夠花。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經濟學教授迪克·斯蒂茲(Dick Startz)對疫情可能對美國大學造成的損失進行了測算。全美範圍內,國際學生學費損失可能高達 25 億美元。加州有超過4億美元的風險,紐約州超過 3 億美元,麻薩諸塞州超過 2 億美元。只有阿拉斯加和懷俄明面臨的風險低於 100 萬美元,但也只是略低於 100 萬美元。而且在他看來,大部份學費損失將由公立大學來承擔。
更嚴重的是美國大學評級正在下降。前不久,穆迪將美國高等教育債券評級從「穩健」下調到「負面」。「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招生不確定性,多重收入來源風險,以及資產負債表上潛在的財產流失。」雖然目前眾多美國大學已經發出了今年秋季入學的 Offer,但 9月份有多少國際學生能夠入學,誰也無法預測。
不過,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海量留學生對公立大學的需求並不亞於後者對前者錢包的渴望。拿我國來說,儘管有基礎教育上的優勢,高等教育的進步也有目共睹,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國民追求多元化教育尤其是高等程度的優質教育,普遍還需要產品的進口和學生的出口來完成。因為疫情暫時失學的留學生,尤其是臨近畢業和申請的學生來說,他們也同樣需要美國大學。
有意思的是,在《福布斯》看來,新冠病毒有可能讓今年的美國本土高中生提供了一個難得窗口,進入頂尖大學可能比以往要更加輕鬆。去年已經有超過 500 所大學向美國大學招生顧問協會報告了招生缺口,有些大學迫於財政壓力甚至不得不從候補名單中招生。
《福布斯》對註冊國際學生人數超過 500 的大學進行了排序。在國際學生最多的前 100 所學校中,排除野雞大學和音樂、美術院校,不乏公私立名校,比如有 41% 國際學生的卡內基梅隆大學、30% 的 MIT 以及 23% 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如果高佔比的國際學生不能到位,那空缺學位一定會給本土學生,這樣大學至少還能收到學費。
類似的情況,相比同樣受到疫情衝擊的留學產業大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也有出現。美國大學和國際留學生,誰更需要誰?
參考資料:STATE HIGHER EDUCATION FINANCE: FY 2018Colleges Get Billions in Coronavirus Relief, but Say Deal Falls Short of Needs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5/us/politics/colleges-universities-coronavirus.htmlThe Globalization of America’s Collegeshttps://www.theatlantic.com/education/archive/2015/11/globalization-american-higher-ed/416502/U.S. Universities Fear Los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https://www.governing.com/topics/education/gov-university-illinois-champaign-foreign-students.htmlInternational students are now 『subsidizing' public American universities to the tune of $9 billion a year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foreign-students-pay-up-to-three-times-as-much-for-tuition-at-us-public-colleges-2016-9Should U.S. Public Colleges Accept Mo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r Not?https://www.forbes.com/sites/cartercoudriet/2016/11/11/should-u-s-public-colleges-accept-more-international-students-or-not/#75b6fbb91ce4Coronavirus will harm America’s international students—and the universities they attendhttps://www.brookings.edu/blog/brown-center-chalkboard/2020/03/17/coronavirus-will-harm-americas-international-students-and-the-universities-they-attend/美國公立大學的「私營化」轉向:根源與問題Coronavirus Silver Lining: Easier To Get Into Many Top Collegeshttps://www.forbes.com/sites/schifrin/2020/03/22/coronavirus-silver-lining-easier-to-get-into-many-top-colleges/#116c1a6f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