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麼叫修道?傳統養生內鍊氣功,古醫家名修真,道家名修道,儒家名修身,釋家名修行,它們名不同實同,都是說的修性修命。
我從「真言」引起一些聯想:
——如果鼓勵大家都來挖掘、搶救古文,或丹道經籍,繼承和發揚氣功學術遺產,把氣功從現在只談治病強身,或只供欣賞的水平上,提高到性命雙修的人體科學,以光復它的本來面目該多好。
——對氣功愛好者來說,您首先要了解氣功有幾千種,真象汪洋大海!所以不能輕聽輕信,一概而論。可以博學,但必須結合審問、慎思、明辨、擇善而從,才可望彼岸同登,否則難免出偏,弄得不好得不償失。
——《修道真言》(以下簡稱「真言」)確屬傳統養生內鍊氣功的真諦真傳,包括功理功法訣竅都談到。但因傳統受封建保守清規加神權的束縛,如《參同》說的只許「深藏守,不傳文」,「真言」也不例外,即文字上不敢明言,必循規才能「一脈相傳」。雖說「可以意會」,實則既未受傳、又怎能意會?不就是丹經上說的「道在眼前人不識」嗎!
為了挖掘、搶救高層次傳統氣功理論,把氣功學術提高一步,作為勉算殘存的識途老馬,我責無旁貸地應對「真言」這類丹道經籍,重點作畫龍點睛的破奧,以助於愛好氣功的同道們實習或科研。
二
張紫陽在《悟真》中談道「萬卷仙經理總同」。又說「教雖分三,道乃歸一」。就是說丹經道佛書儘管很多,但作為正道正法來說,都有一個總同的理,並且言理就包含氣。道儒釋教雖分三,作為內修工程的道體,即竅道來說,由於是生理形成,所以他們都有一個殊途同歸的「一」,不過「一者以掩藏,世人莫得知」而已。
「真言」開頭便談到「玄宗」的「玄」、難從性宗下手的「性」,二而一也,說的正是總同的理、殊途同歸的「一」。
什麼叫玄?從字義講玄就是深遠;從不敢明言的實質講,玄就是指開始練功時凝神的玄關竅。真言說不可言傳的道,在古人的章句中隱隱存焉。這個古人也包括他自己,他的章句中求則可得。
真言說「大道(指傳統內功)之妙,全在凝神處」。又說「凡學此道的人,都要領會此意」。繼言「凝神得竅,勢如破竹,節節應手,否則面牆而立,一步不得進」。說明得竅凝神,是煉功的第一著。
那麼這個凝神的竅在何處?有些什麼作用?真言自己隱藏的答案就是「目前春庭新雨,四壁寂然」的「目前」:兩眼之間鼻梁處。他說此處「草木含春,暗藏長養」,這就是畫龍點睛之處!
在晚清道家傑出代表,開明逾於前賢的黃元吉祖師著《道德經注釋》以前的丹道書,對下手凝神一竅玄關,都只能用「目前、眼前」來暗示,真言也不例外,我也把這個「睛」給點出。
「目前」首出醫經,即目內眥、睛明,後來《外經》直名腦、泥丸、上丹田。學術由「歧黃」而「黃老」,《老子》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後之學者顧此地有如通玄入妙機關而名「玄關竅」,成為「玄宗」。就生理機制言,它就是主宰人體性命的性源所在。
此處看來是「寂然不動」,通過練功,就會「感而遂通」,有如春庭新雨,生機盎然。故喻為草木含春,潛滋暗長。
依法凝神此處,是為修性,由修性盡性以至於命,就會陽生藥產,採集即可結丹、還丹、煉丹。就層次言即先上後下,上下統一,再由下返上,是謂性命雙修。這裡上下均指丹田。
三
氣功領域長期來因故形成「兩從」:大多唯動是從,與內功領域的唯下丹田是從。真言除首重上丹田、玄關已如上述外,在動與靜兩者間是這樣論述:「定其心神,方可言道。要入玄關,須用定力。定則靜,靜則生;不但靜中能靜,必須動中能靜,方見功夫。」又說「神定內一著,氣定外一著。下學要緊處全在定氣安神,忘心守口而已」。
真言這些論證不是一家之言,它既直接引用儒家「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的邏輯,更符合傳統內練氣功的最高原理——廣成子給黃帝講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無思虛營營,乃可長生。」
這一整套,即以玄關竅為首的「三關九竅」養生內鍊氣功,直傳到建國時才告失傳,幾年後從唐山北戴河,才由劉貴珍師徒同時起用動靜功法於醫療而名氣功,才以九竅之一的下丹田取代一整套;更多是動功外功,在「生命在於運動」口號下,發展到幾千功種。就養生、探索性命雙修的人體科學來說,即使僅以強身卻病、康復延年說,是不是這「兩從」能適應?
真言說「修道總要煉性。有天命之性,有氣質之性。本來虛靈,是天命之性。日用尋常,是氣質之性。今天命之性,都被氣質之性所掩蔽。如煉去氣質之性,則出現天命之性而得道矣。」又說「先天一炁,本屬無形,妙能生諸有形,所以為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根本,而道之源頭在此」。
什麼叫天命之性?本來虛靈,如何落實人體?怎麼能生天地萬物而成為道的源頭?
《書經》把天命之性叫作「天之明命」處。此處何在?用朱熹的解釋為「目在茲」,即目前。本來虛靈,即生身之本,寂然不動的玄關。儒家教人要「顧諟天之明命」,即道家的垂簾守竅——迴光返照兩眼間。
要說明人體天命之性,這得用《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公式,也就是《周易》無極太極,五行八卦的哲理才能解釋。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這個物是什麼?老子說吾不知其名,而字之曰道,強名曰大,即「大道」,即大無不包之道。
道生一,一是什麼?一作為數學既是一,旋迴又是○,即一切的起頭,哲學上把它叫作無極。無極無形,卻無中含有,故無形能生諸有形,這就是先天虛無之炁、物理上的清空一炁。
如何落實到人體?這就是一生二,二生三。無極就是靜極、陰極。作為物質,它就是清空一氣,所以說它無形而生諸有形。人們午夜亥時置身曠野,混混沌沌,什麼都沒有,而萬物涵育其中,故強名無極,或先天一炁。物理的自然規律,靜極必動,陰極陽生,陽極陰生,於是就會一生二:無極生太極。
有了太極所含的陰陽,陰陽擁抱就會二生三:生男育女,是謂三才。有了天地人三才,則萬物滋生矣。
落實到人體,就叫天人相應,也就是宇宙與人體的統一,成為醫道儒哲整套獨特理論體系中「小天地」的概念。
這個天人合一的焦點是什麼呢?——人體本身也是從無到有。未生我時有沒有我?有。他就是由無極而太極的陰陽,說具體一點就是我已生或未生的父母。他們一旦結合,就會使父精母血媾成,出生我體,即胎圓氣足後哇哇墮地而形成。
已生未生的初成點是什麼?這就是腦中泥丸的上丹田——玄關竅,所以成為傳統內鍊氣功不可取代的門徑一竅的生理如此。
上述是根據人道順行的邏輯。順行就相生,就會生生不已。相生的本身就含相剋,學理名「害生於恩」。所以相生相的結果,也就是害生於恩的結果就是老病死苦。
我們的祖先——上古天真,從中發現發明「順者逆之」的返本還原法,這就是傳統養生內鍊氣功,「真言」叫作的玄宗、性命雙修工程。工程的主要原則就是逆——返還。返還的標誌就是「藏而不洩」,也就是無視無聽,抱神以靜的靜修方法的形成。
四
根據總同的理,殊途同歸的一的實習方法已系統公開發表,現把初層功一分三式簡介如下,供學者選用:
1.正規:照已公開的「八句訣」、或「十六句訣」不動。即利用在床上自然盤腿扣手,心平氣和後開始垂簾守竅,即迴光返照,持久練功,就會久坐必有禪,產生所期望效果。為提高利用擴大煉功實效,特增加以下兩式非正規練功法。
2.獨立守神法:從容站立,兩手靠背,十指連結,心平氣和後,按正規功法中的垂簾(自然放下眼帘)守竅(用點兒意念默默地存照兩眼之間的玄關竅)即可。此法可用於大庭廣眾集體練功。
3.椅上凝神法(即椅子禪):姿式是兩手靠背,十指連結,坐在適合的椅凳上,仍垂簾守竅便可。也可用於大庭廣眾集體練功。
以上三式除核心是垂簾守竅外,都不能在有風處練。收功時都將手搓熱,幹沐臉閉竅,以防感冒。
注意事項:①應以正規為主,才能久坐以利深造;②如高血壓、肺氣喘逆、陽亢引起的偏頭痛三病,應先意守,即垂簾返照臍下約二寸處的下丹田,使壓降、喘平、亢息後再按正規練功以治本;③練功時選不直接朝風方向,不頂舌,不調息,聽自然,從容不迫,不急不躁,勿忘勿助為宜。(梅自強)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