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傳來了評書大師單田芳獲邀赴《百家講壇》開講林則徐的消息,一時間輿論譁然。其實易中天等人開講時,已被一些圈內人評為「說書人」,但他的真實身份畢竟還是廈門大學教授。可現在,職業說書人正在獲得到《百家講壇》開講的機會。
單老開講林則徐以史為據
昨日,單田芳老師證實了他正在為參加《百家講壇》做準備。他告訴記者,邀請他的是《百家講壇》所屬的央視科教中心。單老當說書人那會兒,說過《三國》、《隋唐》,也說過《明英烈》,唯獨沒有碰過清史。而這次,單老決定有所突破,他將開講的題目定為《單田芳眼裡的林則徐》。
據稱,最近一段日子,單老正在為把自己變成一個學者而努力。他以前說書,喜歡「演繹」,說幾個笑話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在《百家講壇》上講課,必須以史實為依據,因此他不得不翻閱大量資料,「我現在看的資料摞起來恐怕有一尺多高了,林則徐的事大概要錄12講,當然,這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決不是虛構出來的。」
非學者陸續登陸「百家」
儘管單老的《林則徐》尚未經過央視的驗收,《百家講壇》欄目組也沒向單老發出正式邀請,但是最近有關《百家講壇》的「異動」,已經引起了種種猜測。單田芳並不是第一個與該欄目扯上關係的說書人。幾個月前,湖北的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已先期應邀到《百家講壇》試錄《水滸》,節目雖然至今還沒有播出,但何祚歡顯然走得比單田芳還遠。而河南公務員李蕾則成功登陸,她講了4天《紅旗渠的故事》。
無論單田芳和何祚歡最終能否登陸成功,《百家講壇》正在醞釀變革,這一點似乎是沒有任何懸念的。前不久現身上海書展的易中天向記者表示,在《品三國》之後,他的任務是休息,還有就是編自己的文集,至於重返《百家講壇》,「還真沒想過」。講了《論語》和《莊子》的於丹,近期也沒有重返的計劃。而對於《百家講壇》火爆功不可沒的劉心武,在近期「重返」了一次揭秘《紅樓夢》,也不太可能再度出山。
欄目定位仍是「學者講歷史」
一代功臣正在隱退,而新一代名嘴還沒有出現,這就是《百家講壇》所面臨的現狀。因此,醞釀改變,通過轉變來保持不敗之地,也就非常迫切了。如此來看,單田芳和何祚歡與《百家講壇》傳出「瓜葛」,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百家講壇》的工作人員似乎對「變臉」一說相當謹慎,他們表示,「學者講歷史」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所以必定仍然是主流,至於偶爾換人,改變一下口味,那也只是權宜之計,不會影響欄目的整體定位。
《百家講壇》之三次「變臉」
開辦之初「文化品位、科學品質、教育品格」的定位,使「百家講壇」成為「百科講壇」,收視率幾乎為零。2004年9月,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的講座《清十二帝疑案》創造了「百家講壇」0.57%的收視率,《百家講壇》從此明確了「只講歷史」的路子。
2005年,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歷史老師紀連海登陸《百家講壇》講《歷史上的和環》,創造了當時該欄目的最高收視率。紀連海也成為欄目改版後第一個非學者主講人。
2006年,最先傳來評書名家何祚歡赴《百家講壇》試錄《水滸》的消息,接著就是公務員李蕾亮相講《紅旗渠的故事》,現在單田芳又表示他在為登陸《百家講壇》而努力。《百家講壇》究竟是否會成為「書場」,觀眾拭目以待。(文/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