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浦島眺廣州圓 太古倉尋文藝範
太古倉碼頭伯捷舊居廣州圓大廈太古倉碼頭大洋網訊 少人問津的城市百年建築「廣州白宮」、佇立江邊的「水輪車」、原木圖騰柱……遊讀水巴第三期,記者搭乘航線S9白蜆殼-白鶴洞和S13黃沙-南浦錦繡半島,走訪太古倉、大阪倉、白鶴洞和南浦錦繡半島區域的新舊建築和文創產業,欣賞沿途美景,搜羅有趣見聞,更探尋吃喝玩樂新玩法。
-
創想課程|印第安圖騰柱
教學目標:1、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圖騰柱的特點,嘗試用誇張變形的線條表現柱子上圖騰的形象。2、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使之大膽的搭配圖騰柱上的色彩。3、讓孩子初步了解圖騰柱的涵義,感受原始部落的神秘奇特的文化,體會不同異國風情。
-
西北印第安的圖騰柱,是歷史和事件的見證
西北印第安的圖騰柱,是歷史和事件的見證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交界之處,有一處著名的印第安古文化遺址海達博格。除了保留的房屋村落,最令人稱奇的,莫過於數以百計的圖騰柱。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都肯定了圖騰的兩個最突出的特點:一是某個群團的成員一致感到與圖騰物有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二是圍繞著圖騰而設置的種種禁忌。我們通常用來概括這種現象的圖騰一詞,最早就起源於北美印第安人阿昆琴部落Totem的音譯,791年由英國人類學家朗格介紹出來的。基本上,現代的人們無論在理論文章還是商業炒作中都常常會使用到這個詞,似乎已是家喻戶曉,不過多半是作為成千上萬詞彙中的一個來使用的。
-
維多利亞印第安圖騰柱,古老的建築,私人博物館
雷鳥公園是一處大型的戶外印第安文化展示區,公園內矗立著許多印第安圖騰柱,以及一排長型的木製矮屋,這是印第安傳統的建築,稱為「長屋」。在上個世紀40年代,雷鳥公園內的印第安圖騰柱全是博物館中的館藏,為了營造印第安人生活的情境,而被展示在館外的空地上。如此過了10年左右,為避免這些珍貴的藝術品長期遭受風吹雨淋,當局決定將真品擺入博物館中,另外重新雕刻一模一樣的圖騰及擺設,放置在公園內供人參觀。
-
太古倉50年祭
今日太古倉,倉房依然是幾十年前的建築,卻早已經過改造, 最近,我太太跟一個中學時期的閨蜜聊天,說起我寫了一本新書,新書裡還描繪了太古倉的武鬥。 廣州的中心現在已經逐步東移了,但是在千年廣州的城頭,曾經的中心應該是天字碼頭附近,也就是北京路的位置。而太古倉。這是大英帝國太古集團在廣州通商口岸建立的一個最大的碼頭基地,是廣州市區的一個遠洋貨輪碼頭。太古倉坐立在美麗白鵝潭的一個犄角上,在離廣州城最近的一個三江水道分岔的岸邊。太古倉在珠江河南,對面是珠江河北的廣州,另一個對面是芳村。
-
浪漫碼頭,這裡有酒,有詩,有遠方—廣州太古倉碼頭
太古倉碼頭太古倉碼頭建於1908年,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是廣州比較完整的倉儲碼頭。太古倉碼頭由3座丁字型棧橋式混凝土碼頭和7幢磚木結構倉庫組成,2005年被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你感受的太古倉,除了在保留他原有味道基礎上,還逐漸改建成集酒吧、影院等等為一體的創意園。太古倉電影庫
-
廣州太古匯商場2015聖誕節活動介紹
更多精彩 蓄勢待發 「聖誕季邂逅瑰麗流星雨 太古匯開啟星際旅程」之「一起來看流星雨」精彩預告 地點: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商場M層中庭 日期:2015年11月28日至2016年1月3日,每周四至周日 ★場次
-
圖騰柱上看包容
在加拿大溫哥華機場下了飛機,一入關,就看到了兩個巨大的木雕。乍一看,木雕上各種張牙舞爪、色彩斑斕的奇鳥怪獸相互「糾結」,讓人產生一種「猙獰」的感覺。這是什麼新潮古怪的藝術流派呢?我暗想。 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校園裡,我又看到了很多類似的木雕,一問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加拿大著名的圖騰柱。
-
廣州旅遊元旦跨年活動好去處附行李寄存攻略
廣州旅遊元旦跨年活動來啦,廣州周末好去處.廣州旅遊需要寄存行李箱和背包搜索 存知己寄存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一、聖誕元旦賞雪時間:12月19日、12月24日、12月25日 19:時間:12月31日票價:160元-480元地點一: MaoLivehouse(廣州店)地點二: TU凸空間3、雲門NEW PARK西南門戶外,聖誕元旦都有活動
-
溫哥華原住民圖騰柱
位於溫哥華市北段的斯坦利公園(StanleyPark)聞名世界,北臨巴拉德灣(Burrard Inlet),西臨英國灣(EnglishBay),總面積為六千七十畝,是北美地區最大的市內公園,公園中聳立著原住民所制的圖騰柱(TotemPoles),手工精細,文化氣息濃厚。加拿大西北沿岸原住民的木雕藝術成就卓越,而圖騰柱的雕刻藝術尤為突出。
-
【創意繪畫】-圖騰柱
說起圖騰柱,大家可能覺得陌生,記不記得去逛天安門的時候,天安門的兩旁邊矗立的華表,它就屬於圖騰柱。圖騰柱是記錄祖先崇拜和家族文化,利用雕刻和繪畫記錄家族歷史,有一定的故事神話在裡面。有人說圖騰柱是源自於非洲或者美洲印第安部落,其實不然,在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的地方都有圖騰柱,比如苗族、布依族、瑤族、水族等等。
-
漫享繪畫《圖騰柱》
【 圖 騰 柱 】人類最原始的文明符號之一粗礦 \ 古樸 \ 神秘 \ 奇異 圖騰起源於非洲,有一個部落叫印第安部落 印第安部落多居住在深山裡,一到晚上就會有兇猛的野獸來攻擊,人們為了嚇跑野獸,就在柱子上刻下威猛的人物或動物形象,這種帶有圖騰圖案的柱子就叫圖騰柱。祈求得到圖騰神像的保護。柱子一般立在屋前,後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圖騰柱成了民族的象徵。
-
【老王海外遊蹤】加拿大風情(27):加西圖騰柱風採
印第安人原住民歷來就有刻木紀事的傳統。圖騰崇拜出現以後,本部落的圖騰形象便被族人雕刻在木柱上,樹立在村落裡。最初的圖騰柱並不高。印第安人原住民部落一般在三種情況下會豎立新的圖騰柱。一是為了展示某位身份顯赫的部落成員在一生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二是記錄部落遇到的某個超自然現象;三是對慷慨捐助的人表示感謝。
-
印第安的排簫
他們穿著印第安動物圖案的手織毛衣,深棕的長髮上繫著彩色的髮帶,手腕上掛著印第安式樣的護腕,護腕上還飄著長長的流蘇。他們簡單的樂器還有一面羊皮鼓、一串小小的掛鈴和沙錘。 在另一座我居住了10年的加拿大城市卡爾加裡,每到午餐時間,最繁華的商業區也有一對印第安街頭音樂家。他們表演的樂器同樣是排簫,大概因為它的聲音最清越,最具穿透力。
-
美術大組—圖騰柱
圖騰柱是一種古老的人類文明,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比較陌生的,因比它就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可以幫助幼兒開闊眼界,感受異域文化。其次它又是一種特別的藝術表現形式,與中國的京劇臉譜有許多相似之處,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
太古匯方所8月3日免費講座推薦
【導語】:太古匯方所8月3日免費講座推薦:聽編輯們說編輯部的故事——臺灣《印刻文學生活志》總編輯初安民、香港文學雜誌《字花》主編黃靜,以及《天南》文學雙月刊主編歐寧齊聚方所,暢談文學雜誌的編輯、出版及現狀。
-
下周(12月15日)起到太古匯欣賞LV160周年靜態展
下周(12月15日)起到太古匯欣賞LV160周年靜態展【導語】: LV在品牌成立160周年之際,六位知名藝術家及設計師欣然接受路易威登的合作邀請,向標誌性的Monogram獻禮致敬。12月15日起,到廣州太古匯來欣賞LV160周年靜態展吧。
-
屠戮印第安人後,卻又追認印第安文化是加拿大傳統,是幸還是悲?
特別是圖騰柱,踱步其旁,抬頭望去,覺得它們真是擎天之柱,仿佛置身遠古的印第安叢林部落,震撼之感由心而生。敬佩之餘,再想像他們在殖民時代所遭受的屠戮,讓人對印第安民族文化和傳統的衰敗深深扼腕。正如社會心理學大師弗洛姆所說:「人類在孩提時代感到與大自然是和諧為一的…,但人類越是脫離原始的紐帶,就越疏遠自然世界,而尋找擺脫孤獨途徑的需要也就越強烈。」對於加拿大這個移民國家而言,建國史才不過區區幾百年,而僅佔總人口約3%的印第安人的居住歷史卻已超過一萬五千年,所以在加拿大找尋自身底蘊時,印第安人文化就成了填補傳統薄弱的最佳對象。
-
耿好的印第安人圖騰飛起來了!
《來到加拿大》這是建築創客——加勒比海歷險記的第二節內容,課程目標是了解加拿大地理位置和環境特色,認識印第安人風俗環境文化特色;從北美洲中找尋最大面積的國家——加拿大,從國旗到地圖,讓小朋友對這個國家有了基本的認識,在原汁原味的印第安人身上找尋不同的特質,開拓小朋友的眼界;理解「圖騰」的特殊文化知識。
-
太古匯方所11月9日免費講座:《魔戒》的中國之旅
【方所"創作者現場"第136期】鄧嘉宛、杜蘊慈:《魔戒》的中國之旅 時間:11月09日 周六 15:00-17:00 地點:廣州 天河區 天河路383號太古匯商場地鐵上層MU35>>>特別推薦:廣州周末免費玩樂好去處(11月4日-11月10日) <<<+ 相關閱讀: + 推薦文章:11月廣州哪裡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