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無垢淨光舍利塔(也稱瀋陽塔灣塔)位於瀋陽市皇姑區塔灣街45巷15號,建於遼代1044年,為北方契丹族修建,是一座距今有千年歷史的古塔。1640年清朝皇太極時期重修並在塔旁建一廟,現已無存。該塔因佛塔內供藏1548顆「舍利子」,得名無垢淨光舍利塔。
瀋陽無垢淨光舍利塔
無垢淨光舍利塔雄偉壯麗,歷史久遠,從古至今景色不減,是瀋陽市現存較古老的建築之一。1985年公布為瀋陽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前,古塔所在東連昭陵,南臨沼澤,古色蒼然,是城內佳景之一,以"塔灣夕照"被列為盛京八景之一。
該塔為13層密簷八角形磚塔,高約33米,為瀋陽地區最高的古塔。塔身結構上可分地宮、塔座、塔身、塔簷、塔剎五個部分。地宮在塔座下,乃埋舍利之處;塔座為八角形仰伏蓮須彌座,通體均為磚砌,周嵌石條。塔身每面闢有佛龕,龕上雕有卷草、海棠花紋圖案及造型美觀的傘蓋、飛天等。龕內凸起的蓮座上有身披袈裟的坐佛,龕兩側立有協侍。塔簷下有磚雕鬥拱,上有瓦壟,角脊有套獸、坐獸,13層塔簷層層內收,最後成八角攢尖的塔頂。塔頂立前金屬剎杆,串有葫蘆形寶珠,以8條鐵索連著角脊。全塔挺拔壯觀,威嚴厚重。在1985年維修時,還發現此塔內部為空心,為全國同類建築中之唯一。
塔內還曾出土大量珍貴的文物,包括鎏金佛、舍利子、經卷、瓷器等;並還發現圓形地宮一處,上有天花,下有地板,四壁有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畫阿難、迦葉、護法神等。塔中出土大型石函,蓋上刻有"維南贍部洲大契丹國遼東瀋州西北豐稔村東重熙十三年次甲申四月大壬辰朔冥生十五葉藏"及建塔人姓名、職務等,為研究建塔和遼代歷史的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舍利塔公園附近還建有著名的盛京碑林,陳列明清至民國時期的石碑118通,內容涉及文化教育、廟宇維修、慈善募捐、人物紀事等,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瀋陽的歷史沿革、地理風貌、商貿發展、宗教風土等。另外,館內還收藏和保存著碑首、碑座、殘碑,以及建築構件等200餘件,可供了解瀋陽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
瀋陽「盛京碑林」
此外,古塔所在的塔灣公園內還有一座古詩:回龍寺。傳回龍寺為唐代所建,清代時重修,舊時稱舍利寺,為瀋陽地區最古老的寺廟。寺院建築規模氣勢恢宏,與塔灣舍利塔相得益彰,遙相輝映,構成瀋陽塔灣公園遊覽觀光的兩大園區。
【來源:關東有雪】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