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本周低調開播,和其低調出場的節奏不同,很多觀眾看完第一集,就被本劇的高品質給驚豔到了。該劇上線一天,就有超過一萬七千人在豆瓣打分,其中五星評論佔到50%以上,已成為2019前半年評分最高的古裝劇。
《長安十二時辰》由著名導演曹盾執導,主演陣容包括易祥千璽、雷佳音、周一圍、蘆芳生、韓童生等人。劇情以唐朝長安城為故事發生地,講述上元節之夜,一幫心懷不軌的外族針對長安城進行破壞,身陷囹圄的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天才李必合作,在12個時辰(也就是24小時)內成功解除長安城危機,將壞人逐一擊殺。
本劇開場不到半小時就直接進入超快節奏模式,隨著人物一個個出場,劇情線路變得千絲百結,劇情邏輯卻又環環相扣,讓觀眾絲毫沒有喘息之機。這部劇不光是劇情極為吸引人,從情節、臺詞、造型、道具、剪輯、鏡頭調度等方面,幾乎都達到電影級的水準。這等製作水平在近年的古裝戲中較為罕見,也是令人感到驚豔的地方。
亮點一:快節奏劇情打破古裝劇固有印象
緩慢地對話、緩慢地走路、緩慢地行禮,幾乎是各種古裝劇的通病,而這一毛病在《長安十二時辰》裡完全沒有。從劇情開始男主角張小敬被提出牢房臨危受命,到各種劇情線索逐一展開,《長安十二時辰》只用了不到半集劇情。第一自然是因為《長安十二時辰》是古代版的反恐,講究爭分奪秒;第二也是製作上的用心,為了減少對話產生的冗長感,劇中人物的對白有大量簡約的半白半文對話;第三是多線的劇情交叉敘事,使劇情節奏既然緊張又密不透風,漏掉任何一節都會中斷線索。
雖然故事和人物上都是唐朝風味,可是敘事節奏卻非常具有美劇風格。哪怕是看慣了快節奏美劇,相信也不會挑出《長安十二時辰》的毛病。想一想,上個月才經歷了《封神演義》這種古裝戲的折磨,本月又沒有給力的古裝戲,《長安十二時辰》真可算得上解救劇迷於水火了。
亮點二:道具和造型審美符合大唐風貌
古裝戲的道具和人物造型非常考驗審美,近幾年的古裝戲,全都是青一色追求仙氣飄飄卻毫無質感的白色,而像《重耳傳奇》則是追求大紅大綠的膚淺顏色,說到古裝戲簡直是一場審美災難。《長安十二時辰》再次解決了這個問題,劇中除李必的道士身份,一身淡青,仙氣飄飄。其他人的造型,全部根據身份特徵,打造出符合其身份的造型。無論是袍服、冠冕全得宛如唐朝壁畫中走出的人物。
另外,在道具上,無論是酒具、茶具、兵器,全都是根據唐人風格所造,甚至連街上的路人甲乙丙丁,也都分外用心,走入街市,宛如進入真正的盛唐。
亮點三:鏡頭調度和剪輯極度舒適
快節奏的影視劇,編導經常會使用頻繁轉的的短鏡頭,搞得觀眾體驗十分差勁,而一些古裝劇呢,則多是一個鏡頭定在那裡拍攝乾巴巴的對話。《長安十二時辰》在視聽上頗下了功夫,它破天荒地使用了大量長鏡頭,有些情節直接一鏡到底,快節奏的劇情伴隨著行雲流水的長鏡頭,觀劇體驗極為舒適。
亮點四:雷佳音的演技真的贊到哭
《長安十二時辰》用千璽配雷佳音,就是流量+實力派組合,看點就是有顏又有料。千璽面對一幫戲骨,演戲很努力,儘管李必這個角色暫時不需要大幅度的演技,千璽還是把李必的堅持、自信,以及面臨錯綜複雜線索時的猶豫很好地表現了出來。而飾演張小敬的姐夫哥雷佳音演技真的無可挑剔。張小敬外表粗獷,內心卻極為狡猾;行為處事看似油膩,卻鐵血柔情;時而顯示出吊兒浪蕩,實則果決犀利,加之骨子裡的血性和身負的悲苦,讓他擁有一種獨特的魅力,雷佳音詮釋這個人物時,入魂附體一般的真誠,極為走心。
亮點五:馬伯庸腦洞大 詩人彩蛋讓人會心一笑
馬伯庸向來以腦洞大著稱,《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裡就是馬親王腦洞大開的產物。由於故事發生在唐朝,馬親王就布置了很多詩人彩蛋。比如靖安司創始人何監,他在劇中詠自己的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其實這首詩是唐朝詩人賀知章所作,何監的原型就是賀知章。
而關在牢中的話嘮話人程參,揶揄的是另一個唐朝詩人岑參;劇情開始不久就被曹破延擰斷脖子的老頭焦遂,也有真人,是唐朝一個愛喝爛酒的文人,與賀知章是朋友;而劇中反派人物右相林九郎,其創作原型就是著名詩人張九齡,根據劇中時代背景,張九齡剛好在唐玄宗手下當過宰相,和劇情中的人物相反,真實的張九齡是個賢相,完完全全的正面角色。
這麼多的著名詩人,被馬伯庸拉到創作中,也讓整個劇充滿了找「彩蛋」的樂趣。
總之,《長安十二時辰》優點太多,說它是2019年最亮眼的古裝劇絕不誇張。雖然目前該劇只播出了十二集,相信剩下的十三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