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300勇士」,「亞歷山大」把波斯黑成翔!真實的歷史是這樣嗎?

2020-12-11 迦藍baby

「斯巴達300勇士」,「亞歷山大」兩部大片,都把波斯帝國、波斯人、波斯軍隊黑成翔!真實的歷史是這樣嗎?

斯巴達300劇照
亞歷山大大帝

波斯帝國,徵服了兩河流域裡的所有民族和國家,並且徵服了印度的一部分,和整個埃及。對於地中海文明來說,居魯士大帝,就是它們文明的千古一帝。

居魯士大帝

他所創建的國家疆域遼闊,從愛琴海到印度河,從尼羅河到高加索。地中海文明,在文明階段上,迎來了它的最高峰。和之前的野蠻人不同,居魯士是一個文明人。他不像亞述人那樣,徵服了異族馬上就砸人家神廟和屠城,也不像埃蘭人那樣強迫症一樣的喜歡抓走別人的國王。

斯巴達300裡演繹的波斯軍隊

他不砸神廟,也不屠城,所以很多敵國甚至開城門,自願接受居魯士的統治,對於很多長期飽受戰火的民族來說,他就是一個地中海文明的救世主。居魯士大帝迎合了地中海文明圈裡人民對和平的渴望和呼聲,他要用戰爭,消滅所有的戰爭,帶來永久的秩序與和平。波斯帝國,是印歐人第一次站在地中海文明之巔。

居魯士可不是這個德性

居魯士大帝和他的子孫們,就是一群受情懷驅使的人。他們打算繼續向西擴張,對黑暗的歐洲,對那些還在吃草的歐洲人,進行文明輻射。波斯帝國的大軍向西進發,向歐洲擴張的第一線,就是陸上徵服馬其頓人,海上徵服希臘人。此時,全歐洲的蠻族都在吃草,而希臘人和馬其頓人,多少還是能看到一些地中海文明燈塔餘輝的兩支蠻族。馬其頓人在陸上並無法和波斯帝國相抗衡,選擇了臣服。而在海上,作為傳統的陸上強權,雖然在陸上作戰,希臘人完全不是對手,但波斯帝國的海軍短板,讓他們一時半會拿希臘人這群愛琴海對岸的原始人沒什麼辦法。

希波海戰

波斯帝國並不是一個波斯人為主體民族的帝國,而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拼盤帝國。這種多民族搭夥過日子的帝國,一個很不穩定的地方就在於,大家只能有福同享,不能有難同當。一旦國家出現困難,那麼就會飛快的分崩離析。波斯帝國向歐洲方向的擴張受阻,誘發了埃及的獨立運動。緊接著,各地的民族都開始蠢蠢欲動要脫離波斯帝國,帝國內部也陷入了宮廷鬥爭和內戰。這讓波斯帝國很快陷入了衰落。

所謂的古希臘人,並不是一個血統意義上的民族。而是這裡一小撮,那裡一小撮,幾百個不知道是什麼民族的部落組成的原始人聯盟。他們的土地非常貧瘠,不適合耕種,而且地形多山閉塞,這決定了它們的支柱產業,是種植橄欖,跑船運和做海盜。所謂的特洛伊戰爭和伯羅奔尼撒戰爭,都是這群海盜去搶城裡人的財富。米諾斯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更是和希臘半島上的雅典斯巴達們八竿子打不著,它們根本就不是什麼古希臘文明。它們只是古波斯文明的邊緣輻射帶。就更不要說什麼「古希臘帝國」了,一群種橄欖為生的摳腳大漢,跟帝國這個詞,無論如何也沒法聯繫在一起。

斯巴達人訓練

古希臘人,不怎麼喜歡冼澡。他們喜歡運動,他們跑步的時候,就在身體上塗滿橄欖油,運動完了,等汗水充分混合著橄欖油和身上的汙垢,再用小木片之類的工具,把它們一下下的全刮下來。這就算是冼澡了。雖然他們已經很原生態了,可是他們瞧不起北方的馬其頓人。認為馬其頓人更野蠻。

波希戰爭並沒有傳說中的什麼給波斯帝國帶來致命一擊,它只是一個導火索,誘發了埃及獨立運動和國內的內戰。曾經戰無不勝的人,突然一次失手了,搭夥的人,難免對帝國的前途和命運心理預期會大降,這並不難理解。隨著波斯帝國的衰落,另一邊,在戰爭中吸收了波斯人文明的馬其頓人,對波斯人也在進行著軍事突破。

升級一個文明系統很難,但是升級一個攻破一個文明系統的木馬程序並不難。歷史上的規律,大都如此,文明人和蠻族打仗,一開始是蠻族失敗,然後蠻族開始吸收軍事科技,單維度的在軍事上進行軍事突破,而文明人要防禦這個木馬,則要進行全系統升級。這是一場不對稱的競賽。

因為西方人沒有信史,關於古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爭,馬其頓人和古波斯人的戰爭詳細戰鬥過程,都是後來的歐洲人腦補出來的。所以關於戰爭的描述,和戰術運用,都十分令人懷疑。比如,幾十個古希臘摳腳大漢,戰勝了50萬波斯大軍這種腦補情節,比比皆是。還有馬其頓人4萬大軍,戰勝了波斯人100萬人大軍,馬其頓軍團的超級無解威力,也都是腦補出來的。

馬其頓方陣

首先,波斯帝國不可能有50萬軍隊,更不要說是100萬軍隊了。根據漢朝使臣的記載,後來的波斯王朝安息帝國的軍隊人數是兩三萬左右。隋書和記載,中國使臣在波斯看到的波斯軍隊,是兩萬人。可見,更早期的波斯帝國,公元前3世紀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滿打滿算,軍隊不會超過5萬。一個大帝國的軍隊規模尚且不可能超過5萬兵力。而希臘,馬其頓那邊原始社會的蠻子流寇軍,人數也更不可能有4萬人這麼多。鑑於這些原始人聯盟的人口規模和軍備能力,能有幾千人就不錯了。西方人總喜歡通過誇大波斯帝國軍隊的人數來襯託古希臘人和馬其頓人的以少勝多的光榮和英勇。

再看看被西方人吹成花的馬其頓方陣。人手一根長棍子,上面裝了個尖頭。近了就刺,遠點就當標槍投射。現在的非洲原始部落,狩獵的時候,也是這麼做的。希臘密集陣與馬其頓方陣,和非洲原始部落,唯一的區別就是,雖然他們手裡也一樣拎著帶尖頭的長棍子,但是出現了有組織的陣型排列。好歹懂點戰術了。

波斯戰車

而波斯軍隊,則是以騎射為主。如果馬其頓方陣沒有防護盔甲,弓箭顯然要比標槍射的更遠,那麼這個機動性極差的刺蝟陣對騎射兵而言,就是射固定靶,明顯是一個挨打的戰術。如果有防護,據歐洲人腦補說當時出現了古希臘重裝步兵。那麼問題就很矛盾了,即便波斯軍隊射殺不了希臘的重裝騎兵,那麼他們騎著馬就跑了,笨重的希臘重裝騎兵是如何追擊並全殲波斯騎兵的呢?

要解釋波斯帝國為什麼會敗於希臘馬其頓聯軍,根本原因應該是波斯帝國軍備廢弛,和施行了僱傭軍制度。波斯帝國的騎射戰術,和古希臘人這種原始人軍隊,高了好幾個代差。以至於,他們覺得稍微武裝一些蠻族當僱傭軍,就可以幫他們進行軍事擴張。而當更落後的蠻族,也學會了波斯人的軍事技能和戰術思想,那麼這個代差就消失了。和古希臘人,馬其頓人作戰的,更可能是蠻族僱傭軍。

波斯帝國的滅亡,更主要的是亡於內部。首先,它是一個多民族拼盤國家。那麼民族矛盾就是一個定時炸彈,隨時會因為國家有難而變成一盤散沙。其次,它沒有解決好接班人問題,總是在皇位繼承上發生激烈鬥爭甚至內戰。第三,最關鍵的是,它沒有治理這麼大版圖帝國的政治能力。波斯帝國,是地中海文明的那個時代,所能擴張到的極限。第四,統治階層出現了變得享樂保守和腐化,不再奮發進取。第五,他們軍備廢弛,任用了蠻族僱傭軍。第六,內戰把整個帝國撕碎。

這些原因疊加在一起,波斯帝國像一盤散沙一樣的從內部崩潰了,轟然倒塌。而馬其頓人,只是一群跑過來進食波斯帝國這個巨大屍體的禿鷲。並不是他們正面摧毀了波斯帝國,而是波斯帝國倒下之後,它們撲上去食腐。馬其頓人把波斯帝國所有繁華的城市都冼劫一空,還對耶路撒冷,巴比倫,波斯波利斯等地中海文明的主要大城市,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城。他們不是一群為地中海文明帶來秩序與和平的文明之師,他們是一群來自歐洲的黑暗力量的蠻族逆向擴張。文明崩潰,流寇湧入,歷史上,向來都是如此。

相關焦點

  • 波斯大帝薛西斯一世出擊希臘,火燒雅典,擊敗斯巴達300勇士
    說起薛西斯一世,我們似乎不太了解,但看過《斯巴達300勇士》的,肯定知道這個人。這部電影就是以薛西斯一世出擊希臘為故事背景的。馬拉松一戰,波斯失敗後,大流士一世回到了波斯,不久後就去世了,他的兒子薛西斯順理成章成為新的王。薛西斯一世為了完成父親大流士一世的遺願,決定再次遠徵希臘。
  • 被美國《斯巴達300勇士》野蠻化的波斯雄主——薛西斯
    看過《斯巴達300勇士》的朋友想必對片中的大反派薛西斯都不會陌生,在影片中,這位波斯帝國「萬王之王」只穿了個褲頭,男性特徵十分明顯;他的上衣由一條條花裡胡哨的金鍊子編成,禿腦瓜子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還有三哥特產鼻環加持,活脫脫一副野蠻人造型,隨便哪個非洲酋長都比他靚麗些。
  • 《斯巴達300勇士》一部看了熱血沸騰的電影
    以前有看過一部關於斯巴達的電影。裡面的主角全都是一群清一色的肌肉男動作場面浩大,讓人看了不禁熱血澎湃。這部電影就是《斯巴達300勇士》。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氣質高昂的波斯王。企圖徵服希臘的各個城邦。他派使者到斯巴達去要求他們臣服于波斯王國。使者到了斯巴達用高傲的語氣說道你們如果不誠服於我們波斯王國就要受到巨大的毀滅。
  • 斯巴達300勇士對決百萬大軍
    沿途小的國家直接派使者勸降,但是使者在斯巴達直接被殺,薛西斯聽後狂怒號稱要把斯巴達男人殺光,女人全部為奴隸。斯巴達是一個好戰民族,男人出生就接受各種訓練,王子成年後直接扔到深山洗禮。所有當波斯使者要求歸降後直接全部被殺。但是斯巴達國家有長老會同意才能發兵,國王要求發病時遭到長老們拒絕不能發兵,原因是有長老已經被薛西斯勸降,國王沒有辦法只能帶著自己的300名護衛隊出發對抗波斯500萬大軍。
  • 斯巴達300勇士:一部滿滿荷爾蒙電影,還記得希臘的溫泉關戰役嗎
    就像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這部《斯巴達300勇士》滿屏幕的都是肌肉男。打鬥很美。但兩種美不一樣,張藝謀的《英雄》是飄逸,《斯巴達300勇士》是寫實。對了,如果用畫來比喻的話就是《英雄》是水墨畫,《斯巴達300勇士》是油畫。《斯巴達300勇士》由扎克·施奈德執導,講述的就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
  • 戰爭片《斯巴達300勇士》大步登北美票房冠軍(組圖)
    《斯巴達300勇士》《尋找夢奇地》  以波斯帝國進攻希臘的悲慘歷史戰役為題材的冒險戰爭片《斯巴達300勇士》,本周末首映以7000萬美元的亮麗成績大步登上北美票房冠軍。這也是2007年開年迄今北美地區新片首映周末最佳票房收入。
  • 斯巴達溫泉關300勇士力抗波斯大軍很悲壯?記載:其實至少幾千人
    通過電影《斯巴達300勇士》,了解歷史上真實的溫泉關戰役。在希臘德摩比勒隘口(俗稱溫泉關)旁邊的紀念碑上寫了這麼一句話「異鄉的過客啊,請帶話給斯巴達人,說我們踏實地履行了諾言,長眠在這裡。」這是古希臘詩人西摩尼得斯為了紀念溫泉關戰役中死去的斯巴達人而寫的一句詩。
  • 《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描述了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之一
    歷史上的波斯國王薛西斯是醬紫醬紫....歷史上的薛西斯雖然好大喜功,暴虐殘酷,但是人家還是非常厲害的軍事家,政治家。ok,說回我們故事。這不大軍來犯嘛,肯定是要迅速派兵抵禦波斯幾十萬軍團的入侵。然後呢,斯巴達的國王列奧尼達氣不過傻逼祭祀,一怒率領本城300精兵死守溫泉關。來一個劈一個,來兩雙劈一對,簡直不要太勇猛。整個戰爭整整持續了2天,最後列奧尼達和他的300精兵全部陣亡。歷史也永遠銘記住了這斯巴達300勇士。
  • 斯巴達三百勇士力戰幾十萬波斯軍,到底是神話杜撰還是歷史事實?
    古希臘時期,著名的斯巴達勇士力戰波斯軍的故事代代相傳,影視劇中也有很多展現斯巴達勇士的勇敢和好戰,讓人心生敬仰和敬畏。但是一個300人的軍隊能夠和幾十萬的大軍抗衡,這難道是科幻小說嗎?顯然不是,史學家在研究了古希臘時期的大量資料表明,所謂的斯巴達300勇士可能是後人為了展現斯巴達士兵的勇氣和民族氣節,故意將參戰人數減少。其實根據當時戰爭的數據統計顯示,波斯參戰人數達幾十萬,雖然斯巴達人數較少,但也不至於是300人,實際上有七千人左右。如此大規模的戰役,斯巴達為啥只有傳說中的三百人呢?這要從歷史上有詳細記載的溫泉關戰役說起。
  • 波斯「不死軍團」,戰無不勝橫掃歐亞非,最後敗於亞歷山大之手
    看過《斯巴達300勇士》的,肯定對你們的波斯不死軍記憶猶新,電影裡,波斯的「不死軍」各個兇神惡煞、面目猙獰,如同「半人半魔」,不用說交戰了,光看就已經嚇怕了。那麼,歷史上真正的波斯「不死軍」是這樣的嗎?當然,波斯的「不死軍」肯定沒有電影裡那麼玄乎和誇張,充其量只能算作是特種兵。
  • 揭秘斯巴達人的宿敵——波斯不死軍團
    【軍武次位面】superflanker編譯整理  你了解波斯不死軍團嗎?  大家應該都看過《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吧。在電影中,有一種波斯軍中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帶著面具的波斯不死軍團。雖然電影中,不死軍團被開了掛的斯巴達人虐成了渣渣,不過事實上波斯不死軍團是歷史上極負盛名的軍隊。今天我們就一探波斯不死軍團和波斯軍隊的秘密。
  • 十大古代戰爭電影,《斯巴達300勇士》僅排第3,第1名難以超越
    他所發動的每一次戰爭都是在鋪就永久的和平之路,該片大膽、真實的剖析了亞歷山大的一生以及他身邊親友錯綜複雜的關係,同時還依照年代順序拍攝了亞歷山大如何從懷揣夢想的少年,成為萬古流芳的傳奇人物。本片娓娓道出了亞歷山大當年成為一代君主的故事,也證明了命運之神眷顧著大無畏的人TOP8:《亞瑟王》2004年上映,IMDB評分6.4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亞瑟通過戰爭手成功的建立了大不列顛王國,創作了英國的歷史。
  • 電影斯巴達勇士300人對戰50萬波斯軍隊之古典時代背景
    歷史文化之古希臘時期(四)-古典時代第一階段、希臘波斯戰爭550BC,波斯帝國建立,希臘在向周邊地中海沿岸擴張的同時,波斯帝國也日益強大起來。之後波斯開始攻擊希臘在小亞細亞沿海的城邦國。499BC,希臘在小亞細亞島上的各諸邦國發動起義,這些希臘小國請求希臘的最大城邦國斯巴達支援,斯巴達拒不出兵,此時雅典出兵支援,結果雅典因路途遙遠,遠徵出戰再加上波斯帝國的強大,所以希臘戰敗。490BC,後波斯報復雅典,最終經歷馬拉松戰役,希臘使用空城計,在海上打敗波斯。
  • 《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表達了怎樣的情緒?
    看過《斯巴達300勇士》的小夥伴們一定會被其血腥、暴力、情色的尺度所震撼。這部2007年上映的影片,一出場便受到了一眾好評。講述的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全片感情基調較為灰暗,是一部冷兵器時代講述侵略與反侵略之間的故事。全片對感情敘述的較少,除了小篇幅的描述了國王與王后之間的情感外,大篇幅描繪的是政治鬥爭與軍事衝突。
  • 號稱俄羅斯版《斯巴達300勇士》,咋樣?看一下
    今天說的是一部戰鬥民族的電影,據說是一部讓人熱血沸騰的、根據傳說改編的影片,該片甚至在當年打廣告的時候號稱是俄羅斯版的《斯巴達300勇士》!到底咋樣?瞧一瞧。片名:《怒戰狂心》大家都知道,《斯巴達300勇士》對抗成千上萬的敵人,而這部俄羅斯的史詩電影,則更加厲害,17人人對抗一整支軍隊,不愧是戰鬥民族!故事講述在13世紀,成吉思汗的鐵蹄踏遍幾大洲,他的孫子拔都汗率領數千勇士徵服歐洲大片領土,所到之處,讓人聞風喪膽!
  • 電影與史實:2006年版本《斯巴達300勇士》背後的史實和虛構
    2006年版的斯巴達三百勇士 其實就細節層面而言,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是其反映出來的斯巴達的英雄氣概,則十分值得一看,無論是精彩的戰爭打鬥場面,還是斯巴達人的精彩修辭,都是電影的看點。在整體史實和虛構上,電影基本上是七實三虛,以看電影學歷史的同學,基本上可以相信電影的主要情節。
  • NO.409|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
    「輝煌的希臘,偉大的羅馬」——電影背景是遙遠的亞平寧半島、遙遠的溫泉關,一個君主帶領300私兵,奔赴一場必敗的戰役;電影的基調凝重、旁白深沉——300勇士的驕傲和英勇,300勇士的死亡和毀滅,伴隨著浪漫和詭計的渲染,讓人血脈賁張。(一)從一出生,每個斯巴達人都要經歷自然選擇和社會選擇,因為弱者不具備生存的資格。
  • 溫泉關之戰300勇士青史留名,那位詭異波斯君王最終結局怎麼樣?
    其中只有一位能成為波斯之主,他就是薛西斯。薛西斯繼承王位毫無懸念,他的母親是大流士的王后,也是波斯開國之王居魯士的女兒。在所有波斯王子中,薛西斯是最尊貴的一位。因此在公元前485年,血統尊貴的薛西斯成了波斯第四代皇帝。有一部經典的好萊塢電影《斯巴達300勇士》,拍得非常精美,品質俱佳。
  • 斯巴達國王和三百勇士為何求死?因皆一個神靈的預言
    因此,列奧尼達決定在這裡阻擊波斯大軍。薛西斯率軍到達溫泉關後,第一天便派一萬名輕步兵攻擊溫泉關,列奧尼達將300名斯巴達勇士布陣於最前方,用斯巴達人最著名的長槍陣將波斯軍隊擊敗。戰鬥持續到了傍晚,波斯的一萬名輕步兵死傷殆盡。第二天一早,暴跳如雷的薛西斯派出了他的精銳「不朽者」重步兵。
  • 《300勇士》前傳發布設計圖 波斯王形象曝光
    波斯王「薛西斯」   時光網訊 黑馬漫畫公司(Dark Horse Comics)日前放出著名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的新漫畫《薛西斯》(《Xerxes》)首張設計圖,而《薛西斯》將被導演扎克·施奈德改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