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贊青島老企業搬遷:騰籠換鳥 希望在前

2020-12-08 青島新聞網

    一個城市,主城區看不見高聳的煙囪、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該是多麼的愜意。對於多年來飽受「工業圍城」之擾的青島而言,這樣美好的願景無疑值得去嘗試。

    由此,青島近年來大動作頻繁。散布主城區的110家老企業,被列入搬遷範圍或已實施搬遷。遠離主城區的各縣區,成為老企業集聚升級的新土壤。用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的話說,「實現全域統籌,優化空間布局,是青島打造發展新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但是,對這場被稱為「騰籠換鳥」的變革,外界有讚譽,也有質疑。是政府借搬遷之名賣地?是異地簡單複製?是往農村轉移汙染?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到青島,看一看、問一問、算一算。

    是否「土地財政」驅使?

    全力扶持企業,提升城市功能

    這個時節,走進青島海晶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老廠區,再也聽不到機器的轟鳴。去年10月31日,這家有著66年歷史的企業全面停產,開始搬離主城區。騰退出來的500畝土地,交付青島市土地儲備整理中心。初步估算,500畝地一經拍賣,至少是35億元。按照常理,這筆錢大部分要落進政府的腰包。要說政府「賣地生金」,似乎一點都不冤枉。

    「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扣除必須上繳國家的稅費,錢全部返還給我們,怎麼開發由我們主導。」海晶化工總經理左志遠替政府喊起了「冤」,「新廠區一二期投入35億元,資金負擔不算重,就是因為有這塊地的收益託底。」

    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起說,要抓好成本核定、土地出讓、資金籌措、人員安置等關鍵環節,有序推進企業搬遷,特別是用好土地級差收益返還這一政策,讓企業搬得快、搬得好。

    有關部門算了一筆帳:單體搬遷企業的原址土地按照規劃用途拍賣後,除上繳國有土地收益資金、農業土地開發資金外,其餘80%返還給搬遷企業,成片搬遷則以土地評估價的90%為標準返還。另外,地方收取的地鐵建設基金、交通建設基金,對實施搬遷並能夠實現升級改造、轉型發展的企業,經審核後再獎勵返還。

    企業搬走了,稅收減少了,賣地錢也拿不到,政府會心甘情願?就說由原市北區和四方區合併的新市北區,這次搬遷涉及54家企業,佔全市搬遷企業總數的60%,一年下來光稅收就要減少2億到3億元。區委書記惠新安也明白,這幾年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土地騰退並不帶來直接收益,老企業搬遷對我們而言是一個損失。」

    不過,痛歸痛,希望也在眼前。「籠」騰出來,可以養更多更漂亮的「鳥」。

    利用原第四印染廠的老廠房,市北區植入新的發展要素,打造出化工橡膠行業的產學研示範基地。花園式的環境,引來158家橡膠行業科技企業和中介服務機構。去年,園區實現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人民幣,電子交易平臺實現交易額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

    國棉六廠、同步帶廠、黃海橡膠等19家企業搬遷後,山東省最大的鐵路客運樞紐站青島北客站順利竣工,帶動形成1.9平方公裡的交通商務區,已落戶11家大型服務企業,預計2020年區域生產總值可達500億元。

    「不看眼前看長遠,改善城區環境,培育新的業態,提升城市功能,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益。」惠新安信心滿滿。

    是否異地簡單複製?

    推動轉型升級,再振企業活力

    主城區環境改善了,汙染排放會不會轉移遷入地?始建於1958年的青島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搬遷計劃一出臺,就引發不少質疑聲。

    「我們的幹部職工以後也要在這裡工作生活,要是把汙染帶過來,那不是害自己嗎?」青島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海波說,「如果只搬遷,還像原來在老城區那樣簡單複製,就是不負責任,不如不搬。」

    青鋼新廠區的環保項目投入超過18.5億元,佔到總投資額的近12%。原有的400萬噸產能,淘汰、消化250萬噸落後產能,搬遷、轉移狀態良好的150萬噸生產工藝裝備,整合、改造工藝技術水平。做環評時,青鋼專門邀請遷入地的幹部群眾代表參加,詳細了解項目情況。

    青島市老城區企業搬遷辦主任陳勇坦言,實施搬遷的企業普遍存在技術裝備相對落後、能耗相對較高、安全生產隱患較多等問題。「搬遷就是引導企業更新生產技術和產品結構,推動轉型升級。市裡出臺了21個重點經濟功能區發展規劃和55個工業產業集聚區布局規劃,每個區域發展都要按規劃來,否則就不給土地指標、不享受優惠政策。」

    其實,搬遷這事,青鋼已經籌備了8年。老廠區緊挨膠濟鐵路和重慶路,早就沒了發展空間。物流就是個難題,鐵礦石到了碼頭,得用汽車往廠裡運。一年下來,光花在路上的錢就讓人心直疼。

    王海波算了算帳,「先不說設備更新,同等產能下,光物流成本一年就減少5億到6億元,節能方面預計要減少成本9.6億元。在產能不增加的情況下,年出口量將從現在的20萬噸增加到120萬噸。」

    再看全市,已啟動搬遷的100戶企業,新址項目計劃總投資550億元,是搬遷前固定資產原值的2.3倍;全部達產後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300億元,較原來提高60%。初步測算,110戶企業通過生產工藝改造和技術創新,搬遷後汙水、固廢和COD等主要汙染物單位產值排放指標平均下降30%以上,單位產值能耗下降15%以上。

    是否讓農村做出犧牲?

    帶動縣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

    從青島市區出發,經海底隧道,約兩個小時車程,便到了黃島區的泊裡鎮。

    鎮子不大,以前偏安一隅,少人問津。但眼下,這裡卻是青島最熱鬧的大工地。因為地處董家口經濟區的核心,小小的泊裡鎮一夜之間大項目雲集。青島港、青鋼、海晶化工、雙星等青島原有的大企業,在這裡濟濟一堂。

    眼前的景象著實熱鬧,可當地幹部群眾有憂慮:這麼多企業搬來,主城區倒是漂亮清淨了,老百姓有什麼好處?會不會是為了城市含金,讓農村做出犧牲?

    說起得失,鎮委書記密德生列了一組數據,「以前幾乎沒什麼工業基礎的泊裡鎮,一年多時間就新引進總投資30多億元的27個項目,實現到帳外資1636萬美元,同比增長45%。有了錢就能改善民生,讓老百姓過更好的日子。」

    在老城區企業搬遷過程中,青島市跳出主城區,建設「大青島」,統籌城鄉發展,注重引導企業、資金向縣域地區布局。已啟動搬遷的100戶企業,2/3落戶縣域四市及原膠南市。通過給予資金扶持獎勵,青島市還引導老城區企業向省級開發區、工業經濟功能區、產業集聚園區搬遷,形成集聚效應。

    沉寂已久的縣域經濟,正因此迎來發展的春天。

    原本散布在市區的企業,搬遷改造後產生集聚效應。南車集團的城陽動車小鎮,軟控股份的膠州裝備產業園等,都已形成規模效應。青鋼搬遷後,直接拉動董家口經濟區工業產值增加300餘億元;雙桃精細化工、青島鹼業等企業投產後,可增加當地工業產值超過100億元。

    作為黃島區區長,萬建忠見證著董家口經濟區每一天的變化。這個明清時期曾以「日出千杆旗,日落萬盞燈」的盛景而名揚四海的小漁港,如今已成為青島邁向深藍的起航地。「雖然面積只有3個鎮大小,但預計5年後,這裡的經濟總量將超過一個縣域的規模。」

    據測算,已啟動搬遷的100戶企業,全部投產後將拉動縣域工業總產值增加1000億元以上。110戶企業全部完成搬遷後,預計可使縣域工業產值在全市比重上升13個百分點,新增就業4.8萬人。(徐錦庚 宋學春 卞民德)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騰籠換鳥 鳳凰涅槃
    今天,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階段,經濟進入發展速度換擋、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增長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也以「兩隻鳥論」,指明方向。 所謂「兩隻鳥論」,即用「騰籠換鳥,鳳凰涅槃」8個字,形象準確地說明「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大意義和方向路徑。 轉方式、調結構,從「九五」計劃時就提出,到現在即將進入「十三五」時期,始終是改革發展中一道必須破解的課題。
  • 青島加速騰籠換鳥 搬遷企業年底全關停
    記者昨日從市調結構穩增長抓落實現場推進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了解到,我市以轉型升級、騰籠換鳥為手段,積極協調、全力推進,確保完成老城區企業環保搬遷的預期目標任務。截至目前,規劃確定搬遷的110戶企業中,已啟動104戶,企業新建項目竣工59戶、在建24戶、待開工21戶,累計完成投資359億元,2015年底基本可以實現全部關停的預期目標。
  • 「騰籠換鳥」,動能轉換不止步
    10多年來,浙江持續「騰籠換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增長動力、發展路徑、資源配置的「三大轉變」。而今,「騰籠換鳥」的精彩故事還在繼續。  吳偉見證了拱墅「騰籠換鳥」的歷程:搬遷了500多家工業企業,打造重點產業平臺,培育數字經濟,發展高端服務業……最華麗的轉身要數杭鋼集團。2015年底,建廠59年的杭鋼半山基地全線關停。緊接著,組建了環保集團,實現了從「黑金剛」到「綠巨人」的轉身。不久的將來,杭鋼半山基地將建設成為創新型特色基地。  不破不立,吐故納新。
  • 省屬企業94個「騰籠換鳥」項目亮相杭州
    10月26日,竹葉青酒之江之約暨山西省屬國有企業「騰籠換鳥」項目資本對接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本次資本對接會由山西國資運營公司和浙江股權投資行業協會聯合主辦、汾酒集團和竹葉青產業公司承辦,吸引了90多戶浙江企業和金融機構代表參會。山西省屬企業進行項目路演,6個項目現場籤約,籤約額31.2億元。
  • 聊城:騰籠換鳥,「換」來生機無限
    3月份……盤活閒置資源,實現「騰籠換鳥」,進而為先進位造業和新興產業打造發展空間。騰籠換鳥,「換」來的是生機無限。陽穀漢河電纜是陽穀「騰籠換鳥」、盤活閒置資產的典範破立之間實現 「騰籠換鳥」軸承產業是臨清市的特色支柱產業。
  • 騰籠換鳥 新興工業園重塑鹹陽紡織輝煌
    同時,將位於市中心的西北一棉、西北二棉、陝棉八廠等企業合併為鹹陽紡織集團,入駐新興紡織工業園,新建廠房,更新設備,在加快技術研發投入的同時,淘汰落後產能,提升產品競爭力。  搬進產業園區前,西北一棉、西北二棉在老廠區生產中,還有不少1954年的老舊機器,無論是生產環境還是機器設備,都已遠遠落後行業先進水平。新興紡織工業園的建立,為老企業煥發新貌鋪好道路。
  • 長沙市天心經開區「騰籠換鳥」記:一進一退天地闊
    一進一退天地闊——長沙市天心經開區「騰籠換鳥」記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福芳12月2日,我省第一塊「人工智慧產業園」的牌子,掛到了長沙市天心經開區。一年多前,一場長株潭「綠心」區工業企業退出戰役在這裡打響。按照要求,這裡361家工業企業必須全部退出。為了「綠心」,天心經開區以「退」為「進」,給園區來了場「騰籠換鳥」。
  • 騰籠換鳥,四方舊貨市場關停迎新生
    借「三年行動」勁風,開福區消除重大消防安全隱患,「重大火災隱患督辦單位」摘牌——  騰籠換鳥,四方舊貨市場關停迎新生  關停拆除後的四方舊貨市場原址,消除重大安全隱患後將「騰籠換鳥」迎來發展新機遇。 陳飛 攝
  • 醫改「騰籠換鳥」騰什麼換什麼
    所謂頑症還需猛藥,國家醫保局成立後,實施了帶量採購,在規範醫療價格鏈條上利益相關者的各種行為的同時,藥品費用得以大幅降低,節約了大量的醫保費用,此所謂的騰籠。騰籠有兩層含義,一是節約醫保費用,二是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去除了整個醫藥鏈條上的不合理的費用,這些費用主要有藥品價格水分、耗材價格水分、不合理的檢查費用。
  • 老糧坊:「騰籠換鳥」變身文化名片
    椒江閒置的舊沙門糧庫,通過「騰籠換鳥」,注入文化創意產業,變身為引領潮流的文化名片。   這天一大早,從事外貿生意的宋鏐來到老糧坊文化創意產業園招商辦公室,與老糧坊運營總監孫鶯籤訂入駐合同,計劃在這裡開辦一家韓國品牌榨汁機體驗店,這也是入駐老糧坊的第43家經營戶。
  • 一個中部縣城的「騰籠換鳥」樣本
    來源:中國經營報一個中部縣城的「騰籠換鳥」樣本本報記者/吳靜/盧志坤/鄭州報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地處黃河北岸,與省會鄭州僅一河之隔。面對日益緊缺的土地資源,讓低效能、高汙染的工業廠房「騰籠換鳥」,成為當前最迫切推動的任務。以往,靠環保督查、投資強度和稅收要求等行政幹預方式進行「騰籠換鳥」、轉型升級,效果不佳,現有企業抗性較大,工作一度陷入僵持階段。
  • 「網紅直播地」廣州白馬市場將「騰籠換鳥」!
    廣州白馬市場將「騰籠換鳥」廣州白馬市場將「騰籠換鳥」租金昂貴 繁華和雜亂並存站在人行天橋往下望,路兩旁的批發大廈鱗次櫛比,天馬、白馬、紅棉、國貿城緊緊相依。廣州白馬市場將「騰籠換鳥」白馬服裝市場大門前的站南路,街頭常常堆積大袋小袋的貨物,人流量大,地面垃圾也不少,略顯髒亂。
  • 調查|河北望都騰籠換鳥 低效用地「活」起來
    騰籠換鳥 低效用地「活」起來——看望都縣如何用好存量建設用地拓展發展空間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對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河北省自然資源廳高度重視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通過「騰籠換鳥」等舉措,使存量低效土地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充分釋放出發展新空間,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全國第三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便是憑藉「騰籠換鳥」這種方式,闖出了一條自然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之路。
  • 臨海邵家渡:「騰籠換鳥」 換出發展新空間
    今年以來,臨海市邵家渡街道通過排摸閒置土地資源,整合信息,加強對接等方式,推進「騰籠換鳥」,為街道發展開拓新空間。   在浙江永強集團邵家渡廠區,新上馬的火爐桌項目進展順利。從進場到即將投產,企業前後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據了解,這個項目原本計劃落戶寧波,當時,邵家渡街道的一家企業因經營問題致使8萬多平米的廠房「空巢待嫁」。
  • 汊河開發區企業幫扶中心助力 「騰籠換鳥」企業成功籤約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1億元,投產後預計年銷售收入6.5億元,年稅收2500萬元,是安徽金元素有限公司擴大再生產,也是開發區「騰籠換鳥」工作的重要舉措。為爭取該項目早日落地,開發區企業幫扶中心經與金元素公司多次協商調整,成功解決所需地塊範圍內圍牆及回填土賠償事宜,並根據園區招商引資政策,給予企業不超過2000萬元廠房代建扶持資金。
  • 【聚焦】固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做好騰籠換鳥大文章
    【聚焦】固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做好騰籠換鳥大文章 2020-12-14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評論:山東國企轉調創升級騰籠換鳥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山東省關於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意見即將出臺。這意味著佔市場經濟主體較大的國企通過轉調創升級,通過鳳凰涅盤、騰龍換鳥走出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山東省關於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意見即將出臺。這意味著佔市場經濟主體較大的國企通過轉調創升級,通過鳳凰涅槃、騰籠換鳥走出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 巧奏「騰籠」、「築巢」、「換鳥」三步曲
    作者:王玉華   「這次到南方學習考察過程中,三市有幾點做法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善於用改革精神、創新思維謀劃經濟社會發展,二是良好的營商環境,三是培育新興產業的經驗做法,四是企業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
  • 北冰洋在京第二基地落戶昌平 老鑄造廠「騰籠換鳥」迎老字號
    昨天,西六環外的一處老廠房內,50多名工人正緊鑼密鼓地忙碌著——老字號北冰洋正在這裡安新家。5月1日,首條生產線就將投產。去年12月,北冰洋生產線啟動搬遷。受疫情影響,春節後復工比計劃時間推遲了一個月。天氣漸漸轉熱,為了迎接汽水銷售旺季,生產線安裝快馬加鞭趕進度。
  •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鐵腕關停顯擔當 騰籠換鳥譜新篇 江蘇:破解...
    長江常州段是江蘇沿江八市岸線最短的,只有25.8公裡,最多時卻聚集了127家化工生產企業。當記者來到這裡時,正好遇到沿江1公裡內的一家化工企業正在拆除,負責拆除安全督查的園區書記,正是二十年前招引這些企業入駐的園區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