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又一「共享空間」對外開放!

2020-12-19 瀟湘晨報

作為江蘇路街道曹家堰居民區「佳鄰睦鄰點」的延伸空間,近日,「佳鄰共享屋」正式啟用。

昭化東路77弄小區是一個已經建成近40年的老公房,鄰裡關係和睦,其中80%的小區居民都是這裡的「老土地」。在江蘇路街道黨工委領導下,曹家堰居民區黨總支不斷夯實黨建工作基礎,聚焦居民的真實需求,以創建和美家園為契機,促進曹家堰居民區自治組織蓬勃發展,引導居民參與社區的自治服務及自治管理,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今年,「佳鄰睦鄰點」還榮獲「上海市長寧區社區老年人示範睦鄰點」稱號。

在街道的支持下,曹家堰居民區黨總支從居民的需求出發,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力、組織力、協調力,促進居民區黨建聯建共同治理,凝聚社區力量,解決社區問題。通過發動社區黨員、挖掘社區志願者,組建社區自治團隊,動員社區居民參與「佳鄰共享空間」微空間打造,組織居民共商對小區空間微改造的需求,以共享圖書角、共享客廳、共享器具為目標,改造車棚邊的廢棄空間,打造「佳鄰共享屋」活動點,將小屋打造成一個集娛樂性、實用性、觀賞性、便捷性於一體的共享空間。

未來,「佳鄰共享屋」將持續開展系列節日主題活動,鼓勵兒童認領小區花壇內的植物,優化小區環境,營造兒童友好氛圍,利用「佳鄰共享屋」作為鄰裡間的共享屋、孩子間共享讀書角、居民間的共享議事廳,挖掘居民自身潛力,進一步和睦鄰裡關係,提升助人自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曹家堰居民區黨總支持續挖掘小區力量,盤活樓組長、轄區單位等資源,豐富黨建工作內涵,還在昭化東路77弄小區原有的志願者隊伍基礎上先後組建「鄰裡一家親」睦鄰點、弄管會和車管會三支隊伍。

「鄰裡一家親」的睦鄰點自治團隊秉持鄰裡互助、傳播正能量的宗旨,熱心服務居民,愛心奉獻社區。睦鄰點負責人印永熙生活在黨員家庭,她定期組織開展「聊吧」活動,圍繞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舉辦主題活動,鼓勵小區老人走出家園、甚至走出國門等,豐富晚年生活。

昭化東路77弄弄管會自治小組由樓組長、黨員志願者等組成,主要排查小區安全隱患,優化小區環境,定期開展滅火器檢查、車棚整治等行動。弄管會對昭化東路77弄的公共綠化空間進行設計和改造,提升小區綠化環境。

弄堂車管會由8位機動車車主組成,主要加強對小區內的車輛管理及小區安全建設。由於小區內部空間有限,進出的閒雜車輛較多,車管會封閉小區半扇大門,由車主自行管理小區內的停車空間及活動空間,為老人小孩營造安全寬敞的小區環境。

【來源:上海長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長寧:「腔調」之意
    漫步長寧,愚園路是一條不得不提的馬路。這條馬路並不寬闊,東起靜安寺,西至中山公園,卻囊括了萬國建築群。 愚園路的變遷,只是長寧建築的縮影。 建築可閱讀,需要每個人透過鋼筋水泥的外表,進入有血有肉的內裡,裡面有建築所承載的歷史文化與上海這座城市的情感連結。
  • 共享閱讀辦公、藝術展、咖啡館 豐臺新增一處文藝範城市共享空間
    12月11日,位於豐臺區盧溝橋鄉萬豐路上的萬開公共空間正式對外開放。它由文化藝術展廊、多功能共享辦公空間、葡萄文化酒廊、咖啡館和水系花園庭院5個公共空間組成,為這條著名的餐飲街增添文化藝術氛圍。在寒冷的冬日,不論是入駐企業員工還是周邊市民都可以走進來欣賞藝術展覽,坐下來讀一本書,品一杯咖啡,遠離城市喧囂,享受城市共享空間的溫暖。萬開公共空間是由北京文化創新工場萬開基地籌建的 「文化及共享辦公空間」。
  • 共享閱讀辦公、藝術展、咖啡館,豐臺新增一處文藝範城市共享空間
    社群活動小編 30萬豐臺人在這裡 拆遷規劃大事小情 關注 12月11日,位於豐臺區盧溝橋鄉萬豐路上的萬開公共空間正式對外開放
  • 日夜長寧·文化與生活共鳴|創新模式!長寧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除了《電波》之外,芭蕾舞《白毛女》、舞劇《朱䴉》都在長寧常演常新,也讓「曼舞長寧」成為被人所熟知的文化名片。舞蹈藝術欣賞季:依託國際舞蹈中心的資源優勢,開展曼舞長寧、舞空間、荷花獎、市民舞蹈大賽等等一系列的品牌活動。美術作品導覽季:市民朋友可以在劉海粟美術館、程十髮美術館、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等展館欣賞到大師力作真跡。
  • 上海長寧發布重要規劃公示 揭曉最新空間規劃
    記者從長寧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了解到,本次規劃明確了長寧區至2035年的發展目標願景,將進一步優化空間結構,撬動長寧東西「兩翼」聯動發展,構建完善的「生活+專業」公共中心體系,並建設生氣盎然的公共開放空間。此次規劃範圍為長寧區行政轄區,面積約37.18平方公裡。
  • 長寧這些地方別有味道,值得一遊!
    阿拉長寧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轄區的10個街鎮各具特色,每個街鎮都有自己專屬的人文行走路線,「五一」小長假期間,一起漫步長寧,領略建築和歷史人文的魅力吧~本期小編向你推薦程家橋街道、北新涇街道、新涇鎮的人文行走路線。
  • 這位《夢想改造家》的「空間魔法師」來長寧了!此行目的是……
    10月15日下午,由市臺協長寧區工作委員會、華陽路街道、中國臺灣青年設計師實踐發展基地舉辦,上海馬克滬眾創空間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創意無界,融合共生」城市微更新兩岸青年設計師分享薈在長寧舉行。活動期間,上海新浪樂居平臺、上海長寧APP同步直播,吸引了近30萬粉絲的關注。分享薈上,上海市臺辦副主任王立新等領導嘉賓共同啟動兩岸青年創新同行計劃。長寧區委常委陳志奇致辭祝賀。
  • 上海長寧發布城市更新總體方案 重點建設宜居社區
    未來五年,長寧將重點建設宜居社區、重塑商務片區、提升歷史風貌區,發展城市低碳生態和開發利用地下空間也被明確列入其中。  據長寧區虹橋辦主任袁祥慶介紹,長寧城市更新工作將圍繞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標,通過改造提升既有建築與街區,使城市歷史文脈得以更好保護,為城區發展創造優質的空間,促進經濟空間與文化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有機統一。
  • 長寧這裡又將多一個高品質生活空間!
    光大安石日前在商業年會中正式發布其旗下新產品ART PARK大融城,將更年輕、更時尚的運營模式賦予商場之中,這個產品目前在全國僅有3個項目正在籌備,位於長寧的光大安石虹橋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致力於為時尚年輕家庭和城市創造性階層人群提供一個相遇、發現和分享的多維空間。
  • 紅谷灘未來空間·未時綜合館今年年底可對外開放
    12月10日,記者從紅谷灘區城投公司了解到,位於江西南昌紅谷灘區九龍湖公園湖畔的未來空間·未時綜合館自今年8月開工建設以來,現已基本完成內部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可對外開放。據介紹,該館分上下兩層,總面積1700平方米,共有智能咖啡、閱讀文創、兒童科普區、DIY手作、商務洽談、網紅直播、共享功能七大區域。一樓包含智能咖啡區、閱讀文創區、兒童科普區三大板塊。二樓包含DIY手作、商務洽談、網紅直播、共享功能四大板塊。值得一提的是,該館重點打造了美書閱讀文創區。
  • 長寧這個藝術節辦了17屆,引來全國媒體爭相報導……
    協同奮進推進長三角區域文化共享共贏長寧區在公共文化建設領域積極主動與長三角其他地區進行對接,在獲得了第四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的資格後,2018年又牽頭倡議並成立長三角地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合作機制,並於藝術節期間開展「繽紛長三角 共圓中國夢」長三角地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優秀原創群眾文藝作品展演,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為主題,展示城市精神風貌
  • 以文創賦能 長寧打造上海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
    無論是由存量空間改建的園區,還是由老文化地標更新後改造而來的文化消費空間,長寧正為上海時尚創意產業發展凝聚更多可能和潛在「爆點」。  對於輕資產、知識密集型的時尚創意類企業,長寧區通過不斷推動政府職能創新,為年輕產業中的年輕企業提供穩定發展的「底氣」。
  • 百年老建築裡體驗沉浸式戲劇 萬科進一步探索城市更新共建共享
    由萬科更新改造的上生·新所對外開放兩年來憑藉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如8月每周一場的開放式露天電影、上海書展期間舉辦的廣場讀書會等,逐漸成為城市活力新地標。演出《米歇爾的幽魂》的是19號樓大客廳「上生·新所新片場懸疑戲劇展演周」是首次在一個文創園區內,在不同建築空間裡集中推出戲劇演出的嘗試,由上生·新所、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上海現代人劇社共同完成,讓戲劇藝術走出劇場
  • 品區·五年|長寧:反轉與再反轉
    (一)艱難的收官之年 眼前這個人人都在問「世界怎麼了」的2020年,長寧所面臨的挑戰與衝擊就像是「十三五」的收官大考。考驗,存在於方方面面。今年3月23日,很多人都收到了一條推送:攜程創始人梁建章直播帶貨。
  • IM Shanghai長寧國際體驗中心揭幕 劇透未來商業空間新趨勢
    繼6月正式亮相後,上海長寧國際發展廣場(簡稱IM Shanghai 長寧國際)迎來最新進展。11月13日,IM Shanghai長寧國際體驗中心揭幕,以與眾不同的方式印證著對市場的引領,深刻闡述「Innovation Mix創新與多元化的融合」的核心精神。
  • 豐臺區盧溝橋鄉萬開基地打造「文化 辦公」城市共享空間
    12月11日,位於豐臺區盧溝橋鄉的萬開公共空間正式對外開放,市民在這裡不光可以免費參觀文化藝術展覽,還能在共享空間裡品味優質閱讀、進行便捷辦公,此外咖啡廳、紅酒空間、戶外庭院一應俱全。萬開公共空間是由北京文化創新工場萬開基地籌建的「文化及共享辦公空間」,也是利用自有區域打造的公共文化設施及城市共享空間,其由文化展廊、共享閱讀及辦公空間、葡萄酒文化空間、咖啡館及水系花園庭院五個獨立區域組成,並全部面向周邊市民及入駐企業員工開放。
  • 今天,一場盛事在長寧啟幕!
    兩場盛會合併舉辦為長寧的夜色增添了無窮魅力。(點擊連結可查看展演劇目詳情以及預約購票:舞動長寧·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現已開票!)·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的舉辦,打響了長寧舞蹈品牌,提升了城區文化軟實力。
  • 幸福的長寧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公共文化「盛宴」
    近日,CCTV發現之旅頻道《紀錄東方》欄目播出了長寧紀錄片《藝匯長寧 樂享生活》,15分鐘帶大家感受到了長寧的文化魅力。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走進長寧這座文化藝術殿堂吧。
  • 長寧這家新開的大食堂將為60歲以上長者免費提供送餐服務!
    長寧這家新開的大食堂將為60歲以上長者免費提供送餐服務! 位於東諸安浜路127號的江蘇路街道社區大食堂膳寧坊於近日開啟試運營,大食堂圍繞健康膳食與社區服務,提升為老助餐品質,打造鄰裡共享空間
  • 由點連線再到腹地,蘇州河的長寧段亮點真不少|新年看蘇河①
    不僅如此,沿線還有新型透光材料的星空驛站、智能互動燈光……這樣的「黑科技」正和長寧智能網聯產業的發展密不可分,也令市民漫步在蘇州河畔,不僅可以嗅到花香,更能感受到科技發展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從河畔沿線到橋下空間,重建它們與人的關係蘇州河從上海的市中心穿流而過,河上也有著諸多橋體,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橋下空間除了變身停車場或綠化帶,也翻不出多少「花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