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由福建省居敬孝道文化交流中心、中華孝道國際網絡書院、福建理工學校、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我們還年輕》欄目等共同發起的弘揚中華孝道文化活動,在福建理工學校舉行。
陳國樑(福建省九屆人大常委、省水利廳黨組原書記、廳長、教授級高級農經師、省居敬孝道文化交流中心創始人),馬照南(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文明辦主任),海內外著名學者朱高正(歐洲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客座教授),陳振華(原省紀委駐水利廳紀檢監察專員),林子利(原福建省老乾局副局長),張秋強(福建工貿學校校長);學校黨委書記兼校長鄒雄偉,副校長陳鴻章,校辦公室、學生科、公共科等部門負責人,以及我校部分師生代表與會。活動圍繞「海峽兩岸新時代傳承與弘揚中華孝道文化」這一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與交流。活動由陳國樑主持。
福建理工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鄒雄偉同志代表學校致辭,對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和嘉賓表示歡迎。他向來賓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和發展現狀,用「四個懂」即懂禮讓、懂感恩、懂助人、懂守紀,全面概況了學校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的特色成效,並表示學校將以「孝道文化進校園」活動為契機,將孝道文化傳承和發揚光大。
活動現場,朱高正博士將國學經典的精髓通過樸實的語言一一呈現。援引他對康德哲學和《易經》的研究理論,闡釋中華孝道文化是連接兩岸的精神紐帶,闡述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展現了新時代優秀中華傳統的地位和作用,帶領現場觀眾共同體會和領略文化自信的豐富內涵。
馬照南在《牢記孝心踐行孝道》主旨發言中,闡述了「密碼」「硬核」「關鍵」三個關鍵詞,揭示了孝道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綿不絕的「密碼」之所在、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硬核」之所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關鍵」之所在。同時還結合朱熹關於孝道的主張,談學校師生中如何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倡導將孝道文化納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納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納入師生的行為養成。
陳振華以「國際網絡書院為平臺,傳承與弘揚中華孝道文化」為題,介紹了中華孝道國際網絡書院依託網際網路現代媒體平臺,在推動孝道文化上的有益探索和嘗試。
福建理工學校的教師代表們也分別介紹了在語文教學和德育教學中融入孝道文化的教學實踐,分享了參會感悟。她們表示專家學者們對於孝道文化的闡釋既高屋建瓴,意義深遠,又很接地氣,領略了中華哲學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動最後,陳國樑進行了總結。他指出舉辦本次活動是孝道文化走進校園的有益嘗試,對福建理工學校在推廣孝道文化方面給予充分肯定。希望學校在運用傳統方式推廣孝道文化的基礎上,利用已建成「全國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這一重要資源,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創新和豐富孝道文化的宣傳教育載體和途徑。
同時,活動上還明確了「孝道文化進校園」下一站的活動主題,即「傳承和發揚中華孝道文化,建設美麗校園」,以孝德為本為目標,以學生和教師為參與主體,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共同發力,實現中華孝道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共同建設和打造美麗和諧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