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進校園 孝道教育潤心田

2020-12-14 騰訊大閩網

12月23日下午,由福建省居敬孝道文化交流中心、中華孝道國際網絡書院、福建理工學校、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我們還年輕》欄目等共同發起的弘揚中華孝道文化活動,在福建理工學校舉行。

陳國樑(福建省九屆人大常委、省水利廳黨組原書記、廳長、教授級高級農經師、省居敬孝道文化交流中心創始人),馬照南(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文明辦主任),海內外著名學者朱高正(歐洲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客座教授),陳振華(原省紀委駐水利廳紀檢監察專員),林子利(原福建省老乾局副局長),張秋強(福建工貿學校校長);學校黨委書記兼校長鄒雄偉,副校長陳鴻章,校辦公室、學生科、公共科等部門負責人,以及我校部分師生代表與會。活動圍繞「海峽兩岸新時代傳承與弘揚中華孝道文化」這一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與交流。活動由陳國樑主持。

福建理工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鄒雄偉同志代表學校致辭,對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和嘉賓表示歡迎。他向來賓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和發展現狀,用「四個懂」即懂禮讓、懂感恩、懂助人、懂守紀,全面概況了學校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的特色成效,並表示學校將以「孝道文化進校園」活動為契機,將孝道文化傳承和發揚光大。

活動現場,朱高正博士將國學經典的精髓通過樸實的語言一一呈現。援引他對康德哲學和《易經》的研究理論,闡釋中華孝道文化是連接兩岸的精神紐帶,闡述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展現了新時代優秀中華傳統的地位和作用,帶領現場觀眾共同體會和領略文化自信的豐富內涵。

馬照南在《牢記孝心踐行孝道》主旨發言中,闡述了「密碼」「硬核」「關鍵」三個關鍵詞,揭示了孝道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綿不絕的「密碼」之所在、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硬核」之所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關鍵」之所在。同時還結合朱熹關於孝道的主張,談學校師生中如何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倡導將孝道文化納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納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納入師生的行為養成。

陳振華以「國際網絡書院為平臺,傳承與弘揚中華孝道文化」為題,介紹了中華孝道國際網絡書院依託網際網路現代媒體平臺,在推動孝道文化上的有益探索和嘗試。

福建理工學校的教師代表們也分別介紹了在語文教學和德育教學中融入孝道文化的教學實踐,分享了參會感悟。她們表示專家學者們對於孝道文化的闡釋既高屋建瓴,意義深遠,又很接地氣,領略了中華哲學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動最後,陳國樑進行了總結。他指出舉辦本次活動是孝道文化走進校園的有益嘗試,對福建理工學校在推廣孝道文化方面給予充分肯定。希望學校在運用傳統方式推廣孝道文化的基礎上,利用已建成「全國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這一重要資源,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創新和豐富孝道文化的宣傳教育載體和途徑。

同時,活動上還明確了「孝道文化進校園」下一站的活動主題,即「傳承和發揚中華孝道文化,建設美麗校園」,以孝德為本為目標,以學生和教師為參與主體,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共同發力,實現中華孝道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共同建設和打造美麗和諧校園!

相關焦點

  • 郟縣開展孝道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 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
    核心提示:為加強對師生的孝道文化教育,郟縣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孝道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敬父母,尊長敬老,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加強對師生的孝道文化教育,郟縣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孝道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
  • 傳統文化潤心田校園藝術繪新春 2020《傳承的力量》春節篇即將播出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傳統文化潤心田校園藝術繪新春 2020《傳承的力量》春節篇即將播出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記錄著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凝結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學校作為 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陣地,為了更好的傳承中華文化,創新引進傳統文化進校園,讓青   原標題:傳統文化潤心田校園藝術繪新春 2020《傳承的力量》春節篇即將播出
  • 書法傳承進校園,翰墨飄香潤心田 車道學區開展「送書畫進校園」
    書法傳承進校園,翰墨飄香潤心田——車道學區開展「送書畫進校園」活動。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興趣,規範漢字書寫,2020年11月20日,環縣老年書畫協會主席賈繼宗、名譽主席李仕彥及部分成員在縣文聯主席文璟和教育局幹事餘立義的帶領下,赴車道學區開展「送書畫進校園」活動。
  • 銅陵「傳承孝道 唱響黃梅」校園文化藝術節舉行 孝道教育根植少兒...
    銅陵「傳承孝道 唱響黃梅」校園文化藝術節舉行 孝道教育根植少兒心中 2017-06-05 08:31:00
  • 書畫進校園,翰墨潤心田—泌陽縣文學藝術界名家走進光亞學校
    中國畫和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飽含著中華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誌。為進一步培育學生學習傳統藝術的熱情,打造濃鬱的書畫藝術校園氛圍,泌陽縣光亞學校於5月22日下午隆重舉辦「書畫進校園,翰墨潤心田—泌陽縣文學藝術界名家進校園」活動。
  • 弘揚孝道文化,倡導孝道教育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打造校園文化亮點,加快構建特色學校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真正成才,近日,新集小學組織456年級學生前往小姬莊孝道廣場開展孝道教育活動。在小姬莊孝道廣場,學生按順序分列在廣場孝道牆兩側,新集小學名譽校長張立培,優秀教師劉爽飽含深情地為同學們娓娓講述了「二十四孝」裡的小故事,尤其重點講解了《孝感動天》、《齧指痛心》、《臥冰求鯉》等故事,並結合身邊的事例告訴學生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啟迪學生悟「孝」,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
  • 客家人詹松鎮的社會擔當:讓孝道文化融進校園
    客家人詹松鎮的社會擔當:讓孝道文化融進校園
  • 傳承孝道文化 弘揚孝德傳統
    當前,全國各地通過多種舉措將孝道注入未成年人心中,還注重樹立典型發揮孝道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同時孝道基地的建設也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的孝意識,但孝道的回歸不應當僅僅是傳統孝道的複製粘貼,更是傳統孝道精華與時代精神的交融。
  • 孝親尊師 孝行天下 湖北孝道文化進校園活動拉開序幕
    (原標題:孝親尊師 孝行天下 湖北孝道文化進校園活動拉開序幕)
  • 恩慈教育進校園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
  • 安徽亳州: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更是滋養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的土壤,校園則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安徽省亳州市始終以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教育部、省教育廳等有關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文件精神為指導,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深入開展,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讓學生了解、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主動傳承、
  • 全省「好習慣伴一生」孝心孝行兒童行為教育公益活動暨孝道進校園...
    10月20日上午,全省「好習慣伴一生」孝心孝行兒童行為教育公益活動暨孝道進校園活動在襄城縣啟動。省政協副主席、民建省委主委龔立群,許昌市委副書記郭元軍,市政協副主席張巍巍等出席啟動儀式。
  • 戲苑花開綻校園,傳統文化潤心田
    呂劇是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我們每一個山東人引以為豪的家鄉戲。為了弘揚家鄉曲藝經典,增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濟南高新區漢峪小學二年級級部聯合開展了「呂劇進校園」活動,邀請濟南市呂劇院走進校園,為學生奉上了一場傳統文化的視聽盛宴。
  • 江西撫州東鄉區傳承「孝道文化」打造特色校園
    學生們在圖書室讀孝道文化書籍王早年攝  該校以弘揚中華傳統孝文化為總抓手,把培養學生孝心、愛心、誠心作為教育目標,切實加強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感恩教育,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尊老敬老主題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傳承孝道文化新風尚。
  • 海滄興祥社區攜手華夏高級技工學校舉辦中華文化孝道教育公益講座
    公益中國人廈門訊(夏勁松) 為培育當代學生的孝心、愛心,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1月19日下午,在福建華夏高級技工學校操場舉行精彩的「中華孝道文化進校園」活動。本次活動由廈門海滄新陽街道興祥社區居委會、福建華夏高級技工學校主辦;祥社區以三社聯動為契機,以「中華文化聖賢《醒來》孝道文化進校園」為主題;指導單位由廈門海滄新陽街道紀工委;協辦由廈門義工聯合會、福建廈門施善義工志願服務大隊;活動邀請了中華文化聖賢國學教育傳播者柯於堯先生為華夏學校學生授課,傳遞孝道文化,傳播正能量。
  •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永遠在路上
    在緊張的一天活動中,書畫家言傳身教,一展所長,幫助孩子們領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美,提升文化道德素養,培育民族精神。  此次嶽西縣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得到了菖蒲鎮黨委政府和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菖蒲中心學校也對葉智平先生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校園師生的熱情讓葉智平先生一行不僅深受感動,更是看到了學校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渴望之情。
  • 傳統文化進校園 翰墨飄香潤心田
    新城民族學校副校長謝志堅說,國畫班主要是提高學生們欣賞美、審美的能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使我校形成全面發展加特色加的教育,加特長的教育理念。(記者王壤田野)【來源:辛集市人民政府】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李和平: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李和平: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全國政協委員李和平表示,要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重點面向青少年群體開展相關教育,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愛國情懷。
  • 江門鶴山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炎炎夏日,走進鶴山市各中小學校,無論晨、午、晚讀時間,還是課間休息或課前三分鐘誦讀,學生脫口而出,皆是詩篇,為文明美麗校園再添幾分儒雅氣質。這是該市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生動寫照。近年來,鶴山各中小學校積極推進大閱讀,引導學生「悅讀『賢書』」,感受經典魅力。
  • 傳統文化進校園 傳承才是最好的發展
    他建議,教育主管部門編制針對各年齡段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大綱和教材,使各級各類學校傳統文化教育既有章可循,又具有針對性。良好的師資是傳統文化成功進校園的關鍵。黃德寬委員呼籲在各級各類教師教育中,增加傳統文化內容。「尤其是師範類高校,一定要加大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培訓與學習,因為他們的傳統文化素養將直接影響到下一代青少年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