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之前,給大家看看寶貝。做鳳眼文玩這麼多年,沒有一絲一毫的厭倦,反而興趣越來越深。一切都是因為這一顆顆小珠子太過迷人,玩法又頗多,總也不會膩。
然後今天,給大家講講鳳眼菩提的另一種「美容」方式——硃砂供。
硃砂供沒什麼可說的,就是硃砂原石研磨成粉,然後將其粉末調一調溶於水中。緊接著放入鳳眼進行染色,最終就變為硃砂供鳳眼。
錯錯錯!
硃砂供
關鍵詞:古法工藝 低溫浸染
藥材著色 並非做舊
硃砂供的工藝是來源於漢地的煉丹技術,唐朝的僧人把這個技術傳到藏地,然後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藏地硃砂供製作工藝,
我國自漢以來的各個時期,一直就是利用藏紅花中的紅花素來提純和染紅。著名農學著作《齊民要術》中,有對民間紅花染料工藝的詳細描述。玩友們有感興趣的,可以沒事自己具體查查。
硃砂供藏藥配方分為藥和色;
其中藥大致如下:
藏紅花、雪蓮、紫草茸、藏茴香50克、八角蓮、藏紫鹽、老山檀、肉豆蔻、牛黃、藏木香、白礬、艾蒿、普洱、小葉紫檀、紅曲
其中著色材料大致如下:
普洱、小葉紫檀、硃砂、酥油
老硃砂供念珠顏色都略有區別,主要原因是每位僧人所掌握並傳承的所需藏藥材或調配比例不盡相同。
硃砂供的顏色,不是一個單一的顏色,而是經過多味藥材浸泡調和,形成的獨具魅力的硃砂紅。每顆珠子都需要經過反覆的揉捻、浸泡等多道工序,因此從選料到製作完成,一串依照古法製作的硃砂供念珠,怎麼說也得3個月左右時間。
浸泡念珠使用的藥泥,每一味選料都經過種種考量和測試,過多發烏、濁感明顯,過少珠體顏色不到位。
這樣精挑細選製成的藥泥才能在浸染時既改變珠體的本色,又不會破壞珠體本身,最終成品顏色紅而不僵,潤而不豔。隨著盤玩時間的增長,越發具有一番滋味。
關於硃砂有毒,硃砂供的珠子都不能佩戴把玩這個說法:此古法工藝,其中硃砂的含量甚微,其浸染著色主要靠藏紅花及其他中草藥,玩家無需過多擔心。只要不入手化學品染色的珠子即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