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說,你是真的認識漢字嗎?

2020-12-21 搜狐網

  你真的認識漢字嗎?

  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說話、寫字,而說話寫字都離不開文字,有人會說,

這些字我早就認識了,還需要學習嗎?這還真不一定。認字和識字是有很大區別的。

  認

  認的意思是被動的接受,有不情願的感覺,它表示的有慢、遲鈍、不願意的意味。比如,認錯、認罪、認輸、六親不認,而沒有聽說識錯、識罪、識輸的。所以牽扯到不好的感覺的時候,會用認來表達。

  識

  而識字呢,則是知道的含義。比如共識、常識、知識,所以認是初級階段,識是高級階段。認有面對困難的含義,識有增長智慧的含義。

  我們了解一個字,不僅要了解它今天的用法,還要了解它過去的用法,不僅要了解它的衍生義,還要了解它的本來義。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實現對漢字從「認」到「識」的飛躍。

  所以說,一字一智慧,一字一乾坤。

  認識漢字,才能發現每一個漢字背後邏輯的支撐,歷史的演化,從而找到漢字的脈絡,重新發現漢字的魅力。

  尋找中國人的根

  漢字,這個看似最基礎的東西,實則是一種文化的核心。重新認識漢字,已經不單單是兒童識字開蒙的問題,而是關乎國人文化自信的問題。

  漢

  字

  現在中國,有很多人對自己的文字沒有基本認識,整體的語文能力下降,當然,我們也開始意識到漢字、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國學熱」的原因。

  可是大多國學班學的都是皮毛、架勢,基礎建設一直做得不夠。讀經班,最後也去講茶藝、要麼就雞湯化。而正宗的傳統文化,只有真正的學者了解。

  我們常常講中國人的根。

  中國人的根是什麼的,究其源泉,還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漢字。

  漢字就是我們的根,成為一個有根的人,

把這個根立住,做人做事才有自己的獨立判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

  「根文化」傳播者:胡赳赳

  在中國,就有這樣一位重視「根文化」傳播的學者。他叫胡赳赳。

  胡赳赳先生家學淵源,其曾祖父師從熊十力、馬一浮,民國時為復性書院教務長,是馬一浮學派的中堅力量。胡赳赳秉承家學,幼年時即習詩學文,少年時代學醫,大學畢業後投身傳媒界,先後任職國內重要媒體,出版有隨筆集《北京的腔調》、《北京的味道》、《中國的倒影》;藝術批評集《空,歡喜》;另有詩集《玄的弦》等。

  由其所撰的文章《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會說漢語?》及《現代人為什麼要學國學?》切中時弊,在網上流傳甚廣。

  他並不是一味的「復古」,也沒有故作姿態地強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而是針對現代化以後的中國人如何「安身立命」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

  2014年,胡赳赳先生主持修復出版了「百年語文第一書」《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使這部距今110多年的小學語文教科書重新回到世人面前。他為此撰寫了重要的導論《回到原典》。

  他指出,對於漢字的啟蒙教育而言,清一代的訓詁、小學傳統不能停留在學術研究領域,而應該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現在,經過數月的潛心打磨,這部漢字類節目《赳赳說字》終於在喜馬拉雅FM正式上線。主講人正是這位新近剛剛從《新周刊》總主筆職務上卸任的中國著名詩人、漢語言研究者胡赳赳先生。

  每天讀懂一個「字」

  《赳赳說字》以《千字文》為底本,每天八分鐘,講透一個字的來龍去脈、前世今生,從字根上延展開來:講述造字的故事,和漢字的智慧。

  胡赳赳先生認為,《千字文》最適合進行說字類節目的使用,「無一字重複,四字一句,朗朗上口,入口即化」。而在第一期節目中,他將從《千字文》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中的「天」字說起,相信你聽完定會對這個字從文化層面上有新的感悟和體會。

  李建推薦赳赳說字《赳赳說字》開播,陳丹青、龔鵬程、姚晨、黃磊、李健等人紛紛予以支持。

  黃磊:讓「赳赳說字」成為我們每天生活的早自習……

  陳丹青:家長和老師也都應該聽「赳赳說字」……

  龔鵬程:希望「赳赳說字」培養幾個未來的讀書種子……

  《赳赳說字》敬意上線!

  學習漢字,是一件很基本但容易被忽視的事情,胡赳赳先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對於「文化重建」,儘自己的一份責任。

  不同於國內娛樂性大於嚴謹性,曲解、戲說、歪批的成份居多的漢字類節目,《赳赳說字》在確保節目趣味性的同時,

把知識性的傳遞和智慧性的解讀放在了第一位。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改變了人們攝入知識的習慣,《赳赳說字》通過每天8分鐘的語音,充分利用你的碎片時間,讓你「玩著玩著就學到東西」。每天不到1塊錢,每天讀懂一個漢字,成為漢字專家。

姚晨推薦赳赳說字

  這是一個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聆聽,重新認識中華漢字的精髓的節目。對於提高漢語認知水平、寫作水平有需求的青少年,更多大有助益。

  原價260元/年,折扣價199元/年。現在購買,胡赳赳先生還為你準備了送菜、送書、送籤名等各種福利!

  1.前一百位購買者,贈送有機蔬菜品牌「蟲子吃剩下的菜」一箱(5斤,限北京地區)

  「菜者,採也。義人採薇而食。」《赳赳說字蔬禮》市場價150元。綠色品牌「蟲子吃剩下的菜」監製。

  2.9月28日-30日,每日整點對已購用戶進行回饋,隨機抽取一名贈送【赳赳說字蜜禮或茶禮一份】

  「蜜者,泌也。辛勤勞作,如出甘飴。」《赳赳說字蜜禮》市場價238元。神農架野巖中華蜂蜜,全真草堂監製。

  「茶者,荼也。荼者,苦也。人在草木間只是戲說。」《赳赳說字茶禮》市場價308。布朗山曼瀾古樹紅茶。蜜蜂書店監製。

  《赳赳說字》

  9月28日孔子誕辰日,敬意上線!

  我相信,通過胡赳赳先生的漢字講解,不僅僅是學習漢字,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將成為一把開啟智慧、激發悟性的鑰匙。

  現在立即掃碼,學習漢字,提升自我(也可以進入喜馬拉雅FM,搜索《赳赳說字》)

cul.sohu.com false 喜馬拉雅fm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k5NTIwMQ==&mid=2650685066&idx=3&sn=1fdba180fdf39bed8603cdb75d072108&mpshare=1&scene=1&srcid=0928trRuplRgXWf3ehyPhoAS#rd report 4291 你真的認識漢字嗎?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說話、寫字,而說話寫字都離不開文字,有人會說,這些字我早就認識了,還需要學習嗎?這還真不一定。認字和識字是有很大區別的。認認

");}

相關焦點

  • 巜丅丶灬屮丌丨…這些真的不是亂碼,是漢字!你認識嗎?
    如果你用過手寫輸入法,就會發現很多奇奇怪怪的字,它們看上去明明就是亂碼或者某種神秘符號,但是字典不會說謊,它們千真萬確,真的就是漢字! 看到有人寫「巜」,你多半會以為它是書名號的左半邊「《」。錯了!它是一個漢字哦,讀作kuài。
  • 認識自己真的很難嗎?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你了解你自己嗎?
    【如何真正地認識自己】在古希臘的一座廟宇裡,寫了這樣一句話,「認識你自己」。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說:人一定要認識自己的無知,認識自己的無知是成長的開始。這個學員想了想,蛋生下了雞,雞是蛋孵出來的,應該是先有蛋。所以就跟老師說,老師先有蛋。
  •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這些漢字你都認識嗎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其他三大自源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瑪雅文字已逐漸被取代,漢字成為其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漢字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 抖音生僻字是誰唱的完整歌詞分享 那些漢字中的生僻字你都認識嗎?
    抖音生僻字是誰唱的完整歌詞分享 那些漢字中的生僻字你都認識嗎?時間:2018-12-11 16:07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生僻字是誰唱的完整歌詞分享 那些漢字中的生僻字你都認識嗎? 最近,抖音上有一首歌突然就火了,這首歌就是《生僻字》。
  • 鱻、猋、麤、羴……這些漢字你都認識嗎?
    鱻、猋、麤、羴……這些漢字你都認識嗎? 中文語言日 為紀念漢字始祖倉頡 聯合國選定每年的4月20日為
  • 去香港旅遊,不要說外國人,就連你都會不認識這裡許多的漢字!
    (去香港旅遊,不要說外國人,就連你都會不認識這裡許多的漢字!)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旅遊,只為了一睹這裡的燈紅酒綠和林立的大廈,發達就是這裡的代名詞。小夢同樣也不能免俗,在經歷過長達幾個月的積累,終於來到了這裡——Hong Kong,來這玩玩樂樂之後,終於餓了,來到了一家飯店,點餐的時候,小夢第一次感到多認識兩個字是多麼的重要。
  • 漢字俄羅斯方塊《一字不落》拆分開來你還認識嗎?
    作為以中文為母語的華夏人,相信大家對於自己的中文都很自信吧,漢字於我們而言有一種天生的熟稔感,九妹現在就來出道題考考大家,刀刃丒屻岃刕屶亗,這幾個字都認識嗎,是不是除了前兩個,其餘的都是兩顧相無言呢,其實這一串既陌生又熟悉的生僻字,就出自一款文字消除休閒遊戲《一字不落》。
  • 你認識「一」字嗎?
    你認識「一」字嗎?看到我提出這麼簡單而幼稚的問題,很多人會非常好笑。現在即使大文盲,也不至於連個「一」字也不認識啊!從漢字的寫法而言,「一」字有「一」、「壹」、「弌」等三種寫法。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公元58-147年),字叔重,召陵(漢屬汝南郡,今河南偃城縣東)人,官至太尉南閣祭酒。曾從賈逵(公元30-101年)受業,博通經籍,當時的人稱讚他「《五經》無雙許叔重」。
  • 說漢字:最形象的漢字,你認識哪些呢?
    說漢字,聊文化。小夥伴們,大家好。在中國的漢字系統裡,有許多有趣的漢字。這源於漢字的起源是象形符號化的結果。與西方英文不同,漢字多是具象化的事物,經過抽象化的加工而形成的。所以,在世界範圍內,只有漢字有書法藝術。
  • 這些漢字你雖然認識,但大部分人都會讀錯,你能讀對嗎?
    漢字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瑰寶,也是人們賴以交往的書寫工具。漢字也是極少數的漢字,只能用短音節閱讀。據報導,中國有85,568個漢字,常用漢字有5000個,正是這5000多個常用漢字完成了99%的人們的文字交流。
  • 你真的認識漢字嗎?了解漢字前世今生 不光「認」字,還要「識」字
    近日,資深媒體人,作家胡赳赳以《千字文》為範本基礎,寫了一本《赳赳說千字文》。他從字的字根延展開來,講述字的本義,造字的故事,和漢字的智慧。他追本溯源,教人「認」「識」漢字,從漢字的本義開始,到演變過程中的衍生義,再到現如今的引申義一一為你講解一個字的前世今生。與市場上其他解字的書不同,胡赳赳不僅講解了每個字的誕生、演變,更從考據(科學)、義理(哲學)、辭章(美學)三個重要角度來說字,著重體現出「一字一智慧,字裡有乾坤」對生命的偉大影響。
  • 你認識這些生僻字嗎?它可是漢字的瑰寶
    整首歌都是用中國生僻漢字組成,很多人聽完歌懵了: 歌詞裡都是些什麼字,我怎麼都不認識?感覺自己十幾年的學白上了。有人說:這是史上最難的中文歌吧,語文老師都要聽到懷疑人生;有人看完歌詞,直接覺得腦瓜疼!下面是摘錄歌詞中的一些詞語,如果不標拼音的話你能讀懂幾個呢?魃魈魁鬾,在今日頭條搜索欄搜索看看你是否讀對了?
  • 這些「雙胞胎」漢字,你能準確無誤的認識它們嗎?
    中國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不乏「長相相似」的漢字,然而差之毫厘謬以千裡。荼和苶、畲和畬、崇和祟、壼和壺、薜和薛、汩和汨、贏和嬴和羸、戊和戌和戍…這些「雙胞胎」漢字,你都能分清嗎?不愧是人民日報總結的,這麼一看,我跟文盲沒什麼區別,幾乎都是每一次只認識一個
  • 魯迅先生說:漢字不滅,中華必滅。魯迅說的話是真的廢除漢字嗎?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很多人談論魯迅先生所說:「漢字不滅,中華必滅」的話題,各種激烈評擊和評論的什麼都有。小編看了心裡難受,小編用歷史眼光看待這個問題,小編是不會斷章取義的,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告訴大家。「漢字不滅,中華必滅」,小編真不敢相信自己崇拜和尊敬的偉人怎麼會說出這話呢?小編不解,想了一段時間才明白魯迅先生的意思,細聽小編分析。魯迅先生出生於清朝光緒七年即是1881年,到1912年清朝滅亡魯迅先生此時32歲,封建王朝生活32年的魯迅先生當然了如指掌封建社會文化。
  • 這些居然是漢字,不是亂碼!你認識幾個?
    這些居然是漢字,不是亂碼!你認識幾個?它是一個漢字哦,讀作kuài。在古代的意思和「澮」一樣,都是指田間的小水溝。然而現在「澮」都沒多少人認識了,更別提它啦。02看到「丅」,你一定會下意識地當成是英文字母「T」的高仿吧?
  • 副教授指出筆畫最多的漢字 64畫你認識嗎?
    昨天,鄒開華告訴記者,網上盛傳由56畫組成的「biang」字是筆畫最多的漢字,其實真正的第一,應該是四個龍字組成的「zhe」(音)。64畫的漢字你認識嗎1962年出生的鄒開華,現為重慶教育學院書法專業副教授,曾在各種書法大賽中獲獎72次,其中20次獲得全國性比賽一等獎,出版有《基礎書法概論》、《名人格言鋼筆書法欣賞》、《歇後語行書字帖》、《小學生寫字》等書著、字帖和教材80餘本。重慶地區數十萬學生使用的《寫字》教材均為鄒開華編寫。
  • 這些漢字一看就認識,卻有六成人會讀錯,你能讀對嗎?
    因為有很多漢字,而它們又有不同的讀音,所以為了讓人們能夠清楚地知道每個漢字的讀音,先輩們發明了漢字拼音。因為漢字是短音節讀音文字,而它的字數又很多,所以有不少漢字的讀音是共用的。而也正是因為有很多漢字需要共用拼音,所以有很多漢字的讀音會經常被讀錯。例如,下面的這些漢字,雖然很多人一看就認識,但卻依然有約六成人會讀錯。
  • 孔乙己說「回」字的四種寫法你會嗎?這些字你認識嗎?
    那麼,作為中國人,你認識這些漢字嗎?先做個熱身,「茴香豆」的「茴」字下面的「回」的四種寫法:回字的第一種寫法回字的第二種寫法回字的第三種寫法那第四種寫法是什麼?一、似曾相識的漢字看著見過,可就是不認識。這個字不是「kou」,而是「guo」二聲。意為國家。這個字不是「hu」,而是「jin」一聲。不是「ye」,而是「mie」一聲。
  • 重新認識漢字:你熟悉的漢字其實是陌生的
    是的,網絡的出現極大的顛覆了人們讀書的觀念,碎片化閱讀使得文字變成了流量,被不停的消費,知識似乎從來沒有在這個時代變得那麼廉價,海量的信息鋪面而來,只要你喜歡,永遠有看不完的內容。你需要的只是輕輕點一下滑鼠。
  • 這8個有趣的漢字,你認識幾個?
    說起中國的漢字文化,那真是傳承數千年的寶貝。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漢字,在古代不一定就是這個樣子,也未必是如今的發音。經歷了無數次的改革和創新,也許很多漢字早已跟原字相差萬裡,不僅字形、發音可能發生改變,就連漢字的含義都有可能「變了味道」。都說提筆忘字,有時候長時間「不見面」的漢字,或許你都認不出來了。今天不聊別的,筆者就帶大家看看這10個非常有趣的漢字,看您能認識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