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回復【報名】,快來加入微信成長俱樂部
文|子安·主播|萬一·編輯|詩的月亮
這年頭,誰還沒點拖延症呢。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就是個拖延症患者。比如,周六要交個文件。周一的時候,我想著,我一定要漂亮的完成它,對完成任務有一個很高的預期。等到周四晚上的時候,連個草稿都沒有,然後越來越著急。周五早上心態就變了,覺得自己還有整整一天的時間。然後開始熬,熬到晚上開始動筆。寫到半夜,才算完成。
這不,為了克服拖延症,完成「抗拖大業」,我就找來了《拖延心理學》一書,準備好好治療一下自己。這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兩位心理學博士,研究拖延症25年,幫助無數人改善了自己的拖延症。
No.1
不是所有拖延都是拖延症,有的純粹是懶
在「治病」之前,咱得先看看自己的症狀到底是不是拖延症。拖延症有三大表現:
第一,做事拖延
這就不用說了,你要是周四的任務,周一就完成了,還說自己拖延症,怕不是要被打死哦。
第二,心理上感到焦慮
這裡,我們就要區分一下「拖延症」和「懶」了。不是每個做事拖延的人都是拖延症,有的人做事也經常拖延,但是他心理不難受、不自責、不焦慮。這就不是拖延症,純粹是懶。拖延症的人,他是忍受不了自己完不成任務的,對拖延行為本身非常焦慮,甚至會出現一些身體上的反應,比如:頭疼、失眠等。
第三,想改變,做不到
「懶」人是不想改變的,但拖延症的人想改變,但又常常無能為力。於是,總是陷入這種糾結之中,甚至毀掉自己的生活。
只有符合了以上三條,才算是一個標準的拖延症患者。同時呢,拖延症也有程度之分。像我,那就是輕度拖延症,畢竟最後還是完成了任務。重症拖延症就比較慘了,他在截至日期之前,覺得完不成了,就會直接放棄。時間久了就陷入一種自我攻擊、自我毀滅的狀態。
No.2
拖延症的三大成因
拖延症的第一個成因就是生理本能。換句話來說,拖延是人類的本能。要是不拖延,才不正常呢!
我們人類進化了這麼久,沒定居之前,祖先們只有兩個追求:找到食物,找到對象。進化給我們的本能就是「吃」和「睡」。除此之外,就沒奮鬥目標了啊,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減肥、讀書、努力工作,那都是現代社會教育我們要做的,這是靠理智驅動的。
克服拖延症,就是在用自己的理智控制本能啊,這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對此有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的本能就像一頭大象,我們的理智就像騎象人。當大象想去哪的時候,騎象人是拉不住的。
拖延症的第二個成因就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看似是個好事,但是也要分思想上的完美主義和行動上的完美主義。行動上的完美主義,他會先做一個初稿出來,然後不斷改進,不斷優化,爭取做出一個最棒的作品。
而思想上的完美主義,他在腦海裡構想出一個完美的作品,實際上這是無法完成的。他腦子裡一直想著那個完美的畫面,一旦看到現實中的作品,他就煩,因為理想太過豐滿,現實就顯得很骨感了。
思想上的完美主義會導致這樣的結果:每次做事之前,都有很好的構想,就是遲遲不肯行動;等到截止日期到來,他還沒有結果。這件事情結束了以後,他會告訴自己,我下次一定能做出更好的作品。然後下次接到任務時,再提出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於是就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目標越高導致行動越差;行動越差導致目標更高。在這種循環中,人變得越發沒有行動力,越發嫌棄自己。
拖延症的第三個原因就是害怕失敗。害怕本來是一種很有用的保護機制,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肯定都活不了多久,被進化淘汰了。拖延症的人往往有一種固定思維模式,把失敗等同於自己沒價值,自己能力不行。為了避免失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去做,故意拖著把事情搞砸。
這樣,如果失敗的話的,就可以告訴自己:你看我不是沒能力,我只是沒全力以赴罷了。這樣就不會打擊到自己的價值。
No.3
六招幫你克服拖延症
既然知道原因了,那麼對症下藥就好了嘛。
拖延症本質上是理智幹不過本能,那我們就拉拉偏架,降低本能的動力,增強理智的力量。
第一,減少環境中的誘惑
孩子的本能是最強的,我們可以看看孩子們的表現:對於一個孩子,你把糖果擺在他面前,他肯定要吃啊;你讓他邊看電視邊寫作業,他肯定寫不好。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當你想讀書的時候,就把手機裡的遊戲卸載了。
第二,確立一個合理的目標
一個好目標應該符合SMART原則:
Specific——具體,不能含糊地把目標定為:我要停止拖延。而要定為:我要讀完本書前10頁。
Measurable——可測量,不要把目標定為,我要減肥,而要明確我要減幾斤。
Achievable——可實現,定目標不能好高騖遠,如果你定了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自然會無限拖延,比如讓你掙它10個億。
Relevant——相關,把類似的事情結合起來做,就會大大提高效率了。
Timeline——有明確期限。截止日期才是第一生產力啊。達爾文寫《物種起源》,就因為沒有截止日期,拖了20年。
第三,降低自己的預期
針對完美主義,我們就告訴自己:我要做一個做差的作品出來。拖延症往往對事情有個很高的預期,我們降低預期就好了。
第四,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
告訴自己,失敗是必然的,失敗並不代表我能力不行。
第五,只幹五分鐘
你一定有這種體驗——「萬事開頭難」,一旦開始做了,就能一直做下去。所以不要為難自己,告訴自己我只做五分鐘。然後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了。
第六,學會獎勵自己
能獎勵自己的人,才能堅持得更加持久。
為什麼玩遊戲特別容易上癮?因為獎勵設計的太巧妙了。首先,只有在遊戲裡,你才會付出總有回報;其次,遊戲的獎勵很及時。你殺死對手,就能進階。打贏每一場,都有滿滿的成就感。
但是你讀書的獎勵就是不及時的。現在讀一本書,可能後面一輩子也用不到。所以,如果獎勵自己,每讀完一本書就旅遊一次,買個心動很久的禮物。那麼讀書就更容易堅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