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周碧嬌報導:13歲的李東東是宜春實驗中學七年級學生。在學校裡,他是勤奮刻苦、思維敏捷、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社會上,他是不畏強暴、關心社會、充滿愛心的好少年。幫困助學、捐贈衣物、走訪福利院……小小年紀的他,有著大大的能量。他感恩老師和父母,讓他在成長的道路上成為一個勤奮好學、誠實善良、充滿愛心、樂觀向上的新時代好少年。
品學兼優興趣廣泛
「從書本中可以學到很多知識,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幸福。」李東東從小就喜歡閱讀,每天睡覺前,他都要捧著書靜靜地看一會兒。
六年前,李東東開始學習國學,現在他能全文背誦《三字經》《弟子規》《朱子治家格言》《大學》《中庸》《孝經》,以及大部分《論語》《詩經》等國學經典名篇。
「品學兼優,勤奮刻苦,思維敏捷;敢於提問,善於質疑,對所學知識能理解掌握;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甘於付出,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是班上同學的表率;隨和大方,熱心助人,人緣好,同學們有困難,只要能做到的,他都會伸出熱情之手竭力提供幫助。」這就是老師們眼中的李東東。
除了學習,李東東還有很多興趣愛好:鋼琴、遊泳、藍球、主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些廣泛的興趣愛好,陶冶了他的情操,啟迪了他的智慧,使他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孩子。
李東東獲得過很多榮譽:江西省第五屆少工委委員、宜春市優秀大隊幹部、宜春市優秀少先隊員,連獲兩屆袁州區文明學生稱號;他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類知識競賽、朗誦比賽等活動,擔任宜春市首屆「少兒春晚」、宜春市「唱響中國夢」六一晚會、宜春市教體系統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等10多場活動主持;曾榮獲全國少年才藝大賽最佳表現獎、獲得2019年全省語文素養大賽一等獎,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今年7月,他入圍宜春市「新時代好少年」候選人名單。
不畏暴力見義勇為
校園是每一位學子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地方,這裡承載著學子們的夢想,記錄著他們的成長足跡,但是,建設一個和諧平安的校園往往需要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
近年來,隨著新聞媒體的曝光,大家對校園欺凌有了更多的認識。給同學起外號、嘲笑同學、辱罵同學、強行跟同學要錢要物、故意損壞同學的書本、對同學拳打腳踢……這些都是校園欺凌現象。如何保護自己,對校園欺凌說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要學習的重要課程。
去年5月,在校外偏僻路段,李東東看到4名高年級學生在對同學實施暴力欺凌。遇到這種情況,他沒有慌亂也沒有默然走開,而是勇敢地站了出來。
「你們不能再欺負同學了!」李東東上前喝止,由於年紀小,路旁行人也少,他最後受傷了。後來,派出所民警趕到,李東東仍帶傷協助民警找到一夥長期在校外實施攔路搶劫的高年級學生,讓他們得到了應有的處罰。
「早就聽說我們學校很多同學都被他們欺負,就是因為大家害怕不敢反抗,才縱容了校園欺凌的不斷發生。沒碰到這些人的時候我就想,如果是我,我一定要跟他們作鬥爭。」李東東說。
李東東敢於直面校園不良風氣,與校園欺凌英勇作鬥爭的事跡在校內廣泛傳播,為此,該校公開表彰了李東東的英勇行為,並號召全體學生向他學習。
關心社會奉獻愛心
慰問老人、扶貧助弱、垃圾分類、走訪福利院……每年,李東東都會隨父母參加各種志願服務活動;詩歌朗誦、主持活動、表演節目、書法捐贈……他也會熱心參加各種愛心公益活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李東東覺得自己應該身體力行做點什麼,就主動向紅十字會捐出自己的壓歲錢,通過網絡向同學們發出倡議,發揮特長製作短視頻宣傳防疫知識;他還和同學一起創作了「致武漢的一封信」朗誦視頻,作品發布在「學習強國」中央平臺、央視視頻網站、宜春市廣播電視臺公眾號、宜春文藝等媒體上,播放量超過5萬次;他踴躍參加宜春市微愛公益「共抗疫情·愛在宜春——微愛小書桌」活動,向鄉村孩子捐贈愛心書桌。
「很欣慰兒子能這麼懂事,理解我們的行為,並有積極參與的願望。我們考慮再三,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實踐教育機會,就同意了他的要求。」疫情初期,當父母報名參加社區黨員志願活動時,李東東也提出了參加志願服務的意願。
加入志願服務隊伍後,李東東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和父母在宜陽小區參與疫情防控。在父母的引導下,李東東對過往行人提示測體溫、提醒戴口罩、為小區居民分揀並配送果蔬、宣傳防控知識……
「平時總不理解怎樣才是愛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通過疫情期間的一系列志願活動,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什麼是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李東東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一名醫護人員,在國家危難時刻能夠挺身而出,與祖國同命運、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