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號級、印級茶到八八青、大白菜,未來的普洱茶將會如何發展?

2020-12-19 百家號

喝茶無非兩種,自己喝茶和看別人喝茶,點擊關注看看有意思的喝茶~

如今,普洱茶越陳越香這個道理是整個茶界都供認不諱的事實,或者換句話來說,普洱茶越陳越貴。因此,無論是茶客還是茶商,對於陳年的老茶都有種近乎執著的追求,這種執著似乎既關乎對味覺的追求,又關乎對普洱茶背後所存在利益價值的追求。但以前的茶人們並沒有意識到普洱茶「越陳越香」這一道理,自然也就不會意識到陳茶背後的價值。那時候的狀況是—新茶一出,陳茶在市場上就沒有立足之地了。因此,那個時期的陳茶通常是以各種手段被處理掉,很少能被保留下來。

到了一個時期,或者說從普洱茶聲名鵲起開始,人們發現,陳茶的滋味似乎更勝一籌,而且懂得了「越陳越香」、「越陳越貴」這一規則。可是,這時候市場上的老茶已經難尋蹤跡,就算是尋找到了蹤跡,或許也是在某個茶葉「發燒友」的私人倉庫裡,而且價格高得嚇人。既然說到陳茶擁有如此魅力,普洱茶之中,以下幾個時期的陳茶是絕對不能錯過的。

號級茶

有一種茶,號稱是普洱茶金字塔的尖端,甚至被供上神壇,封為「神茶」。想必大家都猜到了,這茶便是清末光緒年間到解放後1956年之間所產的「號級茶」。這種茶,既被封為「神茶」,大概很少有人見過其真身,要說嘗一嘗,對普通的茶友而言怕是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

這一時期私人制茶的茶莊眾多,各個茶莊出產的茶葉均以「號」命名,後人便將這一時期所產的茶統一命名為「號級茶」。「號級茶」主要以石磨壓制而成的圓茶為主,每餅350克,七餅為一桶,外部用筍葉包裝,每桶頂部有制茶商號標誌。茶餅為裸餅,沒有內票,但有內飛,上面記錄著宣傳文字和商號負責人姓名。主要的商號有宋聘號、同慶號、同興號、同昌號、福源昌號等。其中,宋聘號有紅票與藍票,同慶號以龍馬和雙獅為經典;福元昌有紫票、紅票、藍票。

值得一提的是,號級茶的發祥地正是名震天下的六大茶山,而六大茶山之中則以易武為尊,也有人認為如今市面上所流傳的茶多以易武茶為主。正如史料記載的一般,普洱茶在清朝時期被選為貢茶之後,從此走向輝煌。當時的六大茶山作為雲南的知名產茶區,一時間商號雲集、茶莊遍布,如知名的同慶號、同興號、福元昌等等,這些商號成就了六大茶山的輝煌,也見證了六大茶山的榮辱興衰。

印級茶

號級茶往下,便是印級茶。要說印級茶,便要從當年赫赫有名的中茶公司說起。從1939年開始,中茶公司首次生產紅印圓茶,一直到1972年間,期間生產的茶被稱為印級茶,主要以勐海和下關兩大茶廠生產的茶品為典型。與號級茶不同,號級茶根據商號的不同而被命名為某某號。印級茶的命名就顯得比較普通了,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樣,根據當年中茶商標顏色的不一樣,紅色的被稱為紅印,藍色的就是藍印,綠色和黃色就如各位所想為綠印和黃印。當然,印級茶到黃印也就截止了,並沒有其他橙印、青印之類的。

這一時期的印級茶品類還是比較豐富的,如我們所熟知的紅印圓茶、無紙紅印、綠印圓茶、無紙藍印(綠印)、大(小)字綠印圓茶、黃印圓茶、圓茶鐵餅等。或許是六大茶區開始衰敗、勐海茶興起的緣故,當時生產印級茶所用的原料大多來自勐海茶區,從此開啟勐海茶區的新紀元。

八八青和水藍印

雲南的七子餅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929年的貢茶制度,當時叫圓茶。在上世紀50年代,是一款深受僑胞喜愛的僑銷圓茶。到1973年,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雲南茶葉進出口分公司應香港客戶要求,雲茶司組織老茶葉專家譚自立、吳啟英、王星銀等人,研製和恢復七子餅茶的生產。

經過重新調整配方,勐海茶廠、下關兩個茶廠開始重新生產七子餅茶。為統一規範,當時生產的產品都有一個統一的「嘜號」,如「7542」。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這個生產於1988年~1992年間的7542,成為了後來鼎鼎有名的「八八青」。

這裡所說的「八八青」,本是勐海茶廠以4級茶青為主要原料,嘜號為7542的普洱茶常規產品,後因滯銷的原因留在了雲南的倉庫之中。機緣巧合之下,被香港聯合國際的陳強以每片不到7元的價格收購帶回香港,後又以10港元的價格賣給陳國義的那批7542。這批因幹倉儲存,後期陳化良好的「7542」,最終被發覺。因滋味、口感、香氣皆為上乘,受到茶客眾多茶客的追捧,成為在普洱茶界赫赫有名的「八八青」。

八八青之後,便為「水藍印」。作為七子餅茶中的佼佼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的減少,水藍印也越發顯得彌足珍貴。之所以叫「水藍印」,是因為在其外包裝上的「茶」字,是明顯的水藍色,與其他的紅色、黃色、綠色區別,也因此得了這麼個別致的名字。

白菜系列

水藍印之後,當屬何氏兄弟一手創造的「白菜系列」。坊間傳言,此「白菜」名為白菜,卻不是白菜價。白菜系列當中,357克、400克一餅的叫大白菜,250克一餅的叫小白菜。若是從小範圍來講,白菜系列代表的是班章茶,正如茶界流行的那樣:要懂班章茶,先喝「白菜」。經典茶品有:2000年的大二號、特二號熟茶;2003年孔雀五星六星、2004年茶王、超珍藏等。而後因種種原因,白菜停止了生產。何氏兄弟創立了福今,期間也生產了不少口碑不錯的好茶,也算是延續了經典吧!

大益烏金號、巖韻時代

大益的烏金號和巖韻時代這兩款大益的經典茶均出自著名普洱茶人李文華之手。大益的烏金號圓茶可以說是一款備受爭議的茶,爭議的點不在於茶的口感,而在於它的價格攀升的速度實在太快。烏金號圓茶具有獨特的松煙味,口感濃鬱而強勁,也正是因為那股煙味使得它在出廠之初一路低迷。然而,也正是這煙味再次成就了烏金號,隨著時間的流逝,烏金號的那份煙燻味道逐漸散去,顯現出來卻是濃鬱厚重的野茶風味。當人們開始發覺之時,市場上的烏金號已被人大量收購,價格也已開始大漲。

2006年大益首發巖韻,到現在這款名字頗為獨特的茶葉,在東和茶葉上的參考價已經到了94萬/件。拋開價格,從茶料的生長環境和製作來看,這些條件都成為巖韻無法被複製的理由。也因此,稀有和獨特也成為巖韻吸引茶客追捧的重要原因,當然,這份期待是漫長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從號級茶、印級茶,到八八青、水藍印、大白菜,再到大益的烏金號、巖韻時代,在2011年出了大益再出金大益。我們看到的是普洱茶精彩紛呈的表現,雖然處於不同的時代,但卻可以看到傳承和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已經成為經典的將會被永遠銘記,卻不知普洱茶的下一個經典會由誰創造?讓我們共同見證,未來可期!

原創聲明:本文由「清心論茶」獨家原創。如需轉載,不得刪減,請註明出處。

也可在微信、今日頭條搜索「清心論茶」並添加,隨時隨地提問哦。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普洱茶的斷代盤點,號級茶、印級茶、七子餅茶……如何劃分?
    普洱茶經歷過百年斷代,在以前那些年月裡,很多普洱茶都以外銷為主。內地很多人都不了解普洱茶,那麼,普洱茶百年歷史,如何斷代劃分?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談談普洱茶的斷代劃分。
  • 歷史上的號級普洱茶都是拼配茶!
    自普洱茶有記載以來,可以說是經過了這幾個階段:號級普洱茶、印級普洱茶、七子餅級普洱茶、山頭與微產區普洱茶……當下非常流行的是山頭普洱茶與純料古樹普洱茶,行業或者是用戶都非常反感拼配茶,認為喝普洱茶的話,喝到純料古樹就是喝到了極致。
  • 號級、印記茶是傳說級別的存在,那麼廖義榮收藏的茶品質如何?
    在與普洱茶有關的各種消息中,號級茶與印級茶一直是普洱茶中傳說級別的存在。市面上各種各樣號稱自己收藏著號級茶與印級茶的茶商中,手中十個茶餅九個假。與這兩種茶相關的騙局也是令人目不暇給,防不勝防。即便如此,大家對號級、印級茶的熱情依舊分毫不減。那麼,到底什麼是號級茶,什麼是印級茶呢?今天小約就和大家分說一二。
  • 臺灣的廖義榮收藏的號級、印級茶真偽品質如何?
    不論是「號級茶」,還是「印級茶」,都是說的可以喝的「古董茶」,原材料是普洱茶。「號級茶」具體是指清朝年間的那些老字號茶商留存下來的老茶,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而「印級茶」是興於50年代、60年代,普洱進入計劃經濟國營茶廠所生產的一批產物。
  • 甲級藍印-印級茶「衣缽」傳承者
    眾所周知,普洱茶的歷史一般分為號級茶、印級茶、七子餅。而隨著時光流逝,歲月久遠,號級茶在市場上幾乎難以尋到,印級茶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難以尋到。印級茶的地位在於它在普洱茶歷史上的高度,印級茶的出現把普洱茶推上了新的歷史舞臺。
  • 茶友必知:什麼是號級普洱
    前言:喝茶的都知道,普洱茶內裡學問多多,分辨方法五花八門,分山頭、年份、生熟、克數、原料……但這只是普通茶的基本分辨法,像「上了年紀」的老茶,用的就是另一種分法了,這種分法,叫做分號級。今天泠泠就是來和大家聊一聊,什麼是號級。
  • 鄧時海福綠圓茶品鑑會,暢談普洱茶未來,先做好茶再做品牌!
    在經過深入思考與詳細調研之後,鄧時海依照號級古董茶的茶韻,選用優質喬木老樹茶青,採用號級普洱茶傳統的季節特色拼配而成,成功監製福祿圓茶。他希望福祿圓茶如同宋聘號那樣,能給普洱茶歷史留下深刻的印跡,為現代普洱茶搭建一座橋梁。
  • 資深茶人告訴你:這些普洱茶不能買
    古董級永興祥號首先是由鄧時海定義的古董級茶和印級茶,古董級茶又稱號級茶,是指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後期之前私人商號出品的普洱茶。當時的私人茶莊均以「號」來命名,所以生產出來的普洱茶統稱號級茶。號級茶的典型代表有永興祥、宋聘號、福元昌號、鼎興號、同慶號、車順號等。
  • 廈門迎來首家普洱茶文化館 恆溫恆溼茶倉可供市民存放
    廈門網訊(記者 沈偉彬)普洱茶貴在陳,好的倉儲,可以促進普洱茶的價值提升。7月22日,廈門迎來首家普洱茶文化館。
  • 盤點:改制前國營勐海茶廠3個巔峰時期,致敬紅印、88青、大白菜
    從1940年代正式創辦,到2004年改制之前,勐海茶廠生產了無數經典茶品,如群星閃耀般絢爛了整個普洱茶歷史。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和大家聊一聊,改制前勐海茶廠的三個巔峰時期及其代表茶。
  • 如何投資購買普洱老茶?行家總結了這3個心得!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0年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大白菜等珍品老茶;還開闢了《老茶講堂》欄目,發布在威: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一、普洱老茶的概念和分期所謂的「普洱老茶」,實際上並沒有十分準確的定義,一般是指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的普洱茶,包括號級茶、印級茶和七子餅茶等。1、號級茶:出現於清朝末年至上世紀50年代的茶品。
  • 從古董茶、印級茶到七子餅,盤點普洱茶包裝的演變之路
    ▲百年宋聘號·普洱藏家魯文鋒珍藏二、從印級茶到七子餅的包裝到了1950年代生產的紅印系列、藍印系列,開始在每一片茶餅外,再包上一張棉紙,並且和古董茶一樣,以七片為包裝,並用竹殼做為筒身,以竹篾捆綁。接續生產的黃印系列、小綠印、七子餅除了沿用同樣的包裝方式外,再以竹殼或是鐵絲捆綁。▲73小黃印·普洱藏家魯文鋒珍藏一直到2003年前後,很少有過度包裝的茶品,也很少在單片茶餅的外包裝紙上用上多種顏色,大部份民營廠都採用單色或是雙色印刷的簡單包裝。
  • 普洱茶中期茶是多少年的茶?為什麼說現在市面上沒有真號級茶?
    我們都知道,普洱茶可以存,越陳越香,但似乎,普洱茶用來表達年份的詞有點多:新茶,老茶,還有什麼中期茶,號級茶。手裡一款11年份的茶,這篇文章說是「老茶」,那篇文章又說是「中期茶」,名詞太多,傻傻分不清楚。
  • 印級普洱茶與七子餅普洱茶的區別有哪些?包裝上這些區別要注意!
    談及普洱茶,接觸普洱茶的消費者,一定都聽過紅印、藍印、黃印等印級茶的名號!那麼印級茶的七子餅茶包裝上有何區別?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0年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大白菜等珍品老茶;還開闢了《普洱老茶講堂》欄目,發布在微信公眾號: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 細數那些百萬千萬的「古董級」普洱茶
    近年號級茶、印級茶、七子餅茶等普洱茶拍賣屢破紀錄,百萬級千萬級普洱茶藏品多有出現,以下與藏友共賞。」2.印級茶(50年代至70年代)號級茶往下,便是印級茶。從1939年中茶公司成立後,生產首批紅印圓茶為開始,至1972年,在這期間生產的茶品為印級茶。印級茶的產生起源於勐海茶廠成立之初,以在茶葉包裝上印有不同顏色的茶字而得名,紅印為第一批,綠印為第二批,黃印為第三批。當然,印級茶到黃印也就截止了,並沒有其他橙印、青印之類的。
  • 普洱老茶綜論:多少年的茶可稱為老茶?老茶存放的難點是什麼?
    老茶又如何保存呢?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談談普洱老茶。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0年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大白菜等珍品老茶;還開闢了《老茶講堂》欄目,發布在: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 仁易說茶:普洱茶的文化歷史是大家美好嚮往的,號級茶標準是什麼...
    我說你的茶,你自己和我視頻泡,拍照片看茶。能評出什麼?古樹,天然,有機,生態,農殘,拼配,純料,是否傳統曬青工藝,能否越陳越香,準確度70%行不行?——茶說話。茶友提供的福元昌號級茶,從這餅茶可以看出,當年的茶都是以實用性為基礎的說出這個標題的時候,很多茶友會有一種錯覺,普洱茶源於雲南,是不是我們要讓大家去過原始生活?
  • 普洱茶之印級茶的含義和歷史,你了解多少
    一提到普洱老茶,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號級茶和印級茶;號級茶指的是清朝年間的那些老字號茶商,所留存下來的老茶,至今已有過百年的歷史;而印級茶興於50,60年代,指的是普洱茶進入計劃經濟時代,國營茶廠生產的哪些茶,但這兩者由於存世量稀少,如今只出現在故事裡和傳說中,往往所能見到的情況,也無非是博物館裡或者拍賣會上
  • 歷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印級茶和號級茶(收藏)
    同期也利用泰國的茶箐,生產普洱茶供應東南亞市場,堪稱普洱茶歷史上的第一個龐大的「普洱帝國」。鴻泰昌茶莊在倚邦的總部一直延伸到解放初期,消失於人民公社成立後,而設在泰國的分公司至今仍然存在,是一個孤懸海外的普洱茶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