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腔《打鎮臺》經久不衰,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好官形象
秦腔《打鎮臺》是秦腔舞臺上經久不衰的一個傳統劇目,清官王震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成為人們心中好官的傑出代表,和包青天一樣,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著不同凡響的影響。秦腔《打鎮臺》劇照《打鎮臺》是秦腔傳統劇《秋江月》之一折,今以折戲流行。
-
秦腔《打鎮臺》《下河東》兩段,旬邑公務員劉琨演唱
秦腔《打鎮臺》《下河東》兩段,旬邑公務員劉琨演唱【 秦腔藝術】秦腔,流行於我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 所以又叫「梆子腔」 。【 秦腔起源】秦腔( 英譯為Qinqiang Opera ,或Qinqiang )又稱亂彈,亂彈,源於西秦腔,流行於我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 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 。
-
貟宗翰:為秦腔鬚生唱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貟宗翰:為秦腔鬚生唱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貟宗翰 1940—2015 陝西鹹陽人 一級演員 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
-
「蝴蝶君」一部盛演不衰的劇
該劇以日本為背景,敘述女主公喬喬桑與美國海軍軍官平克爾頓結婚後空守閨房,等來的卻是背棄,最終以喬喬桑自殺為結局。該劇於1904年5月在義大利的布雷西亞公演,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空前成功。從此,普契尼的這部抒情歌劇便成為世界歌劇舞臺上盛演不衰的劇目之一。電影【蝴蝶君】就是以歌劇【蝴蝶夫人】作為顛覆的原型創作而成。
-
秦腔鬚生演員演不好這幾齣戲算不上好鬚生
基於行當特點和細分的原則,做為秦腔鬚生演員,必須要會演這樣幾齣戲,那就是《殺廟》、《出棠邑》、《打鎮臺》、《轅門斬子》。《打鎮臺》中王鎮這一角色,就是典型的紗帽鬚生,最具有代表性。其考驗的是演員臺布功夫和整體人物造型的儒雅氣質。還有前輩藝術家在蒲劇借鑑而來的帽翅功是秦腔紗帽鬚生的絕活亮點。可以說學會了秦腔《打鎮臺》,在加上前面《出棠邑》中鞭子鬚生的技巧,像《法門寺》、《八件衣》等劇目中的鬚生戲份就是手到擒來。
-
閩劇"貽順哥"演繹中國"老葛朗臺" 60年盛演不衰
中新社福州3月14日電 題:閩劇「貽順哥」演繹中國「老葛朗臺」60年盛演不衰 作者 林春茵 「貽順哥燭蒂」,用福州方言來說,就是一句挖苦人「吝嗇、算計、到頭一場空」的話。而這也是一出60多年來盛演不衰的經典閩劇。
-
秦腔傳承人攜弟子古城亮嗓 西安人民劇院連演
演出中還將舉行一個拜師儀式,為秦腔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培養造就更多的秦腔人才,讓秦腔藝術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2006年秦腔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保護秦腔、傳承藝術成為振興秦腔的重要任務。
-
論秦腔名家之鬚生篇
而秦腔無疑是屬陽的。而最能表現秦腔的那種陽剛,那種慷慨,那種悲壯的無疑是秦腔中的鬚生,紅生以及淨角了。所以我們今天就先來扒一扒近當代的幾位鬚生名家吧! 太過遙遠的那些名家咱們就不說了,因為沒有看過,也說不好。我就從八九十年代的幾位鬚生名家開始說起。NO.1 焦曉春。女鬚生,可沒有一絲雌聲。老先生的《葫蘆峪》和《轅門斬子》唱的都好。
-
戲迷朋友注意啦,大武口有四場大型秦腔現代劇邀您免費觀看!
為迎接石嘴山市建市60周年,展示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建設發展的成就和風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豐富群眾精神生活,促進全區廣大群眾為大武口區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大武口區文化旅遊廣電局特邀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為戲迷朋友送來優秀劇目展演!
-
新時代陝西秦腔 「十大名生」簡介及參賽劇目
為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陝西戲曲藝術的深厚魅力,展示秦腔專業青年演員在創作表演上取得的優異成績,推動文化的傳承、發展、創新、傳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陝西廣播電視臺《秦之聲》傳媒聯合中國藍田西北家具工業園共同舉辦 「新港杯」——新時代陝西秦腔「十大名生」「十大名旦」專業戲曲電視大賽。
-
「唱響大秦之腔喜迎全運盛會」 2020年灞橋區秦腔展演活動圓滿落幕
秦人秦韻唱灞橋文旅融合譜新曲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展示好、傳承好、發展好秦腔文化,喜迎十四運的到來,日前,相約西安 築夢全運「唱響大秦之腔喜迎全運盛會」2020年灞橋區秦腔展演在華陽城順利舉行,25名優秀秦腔表演者帶來20個節目,為戲迷朋友們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戲曲盛宴。
-
秦都區2020年第二屆秦腔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舉行
12月18日,鹹陽秦都區2020年第二屆秦腔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麗彩萬達劇場舉行,此次比賽分老年組(60歲以上)、中年組(40-59歲)、青年組(18--39歲)、少兒組(17歲以下)四個組別,共23名參賽選手同臺競技,讓廣大秦腔戲迷在展示才華的同時讓觀眾們享受到豐盛的「文化大餐」,進一步弘揚秦腔表演藝術,豐富群眾業餘文化生活。
-
全國先進工作者李梅:秦腔要主動走市場 站上風口
「只有真正走到了老百姓中間、唱到了老百姓的心裡,腳下的路才能無比堅實,步伐才能愈加輕盈,越走越遠。」李梅一直是這樣認為的,也是一直這樣做的。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李梅第一時間帶領劇院以藝戰疫,錄製以秦腔宣傳疫情防控的節目,在三秦大地很多村子通過大喇叭播放,她還自掏腰包捐出10萬元,聯繫在陝西鹹陽的朋友,想盡辦法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四處收購蔬菜,最後購買了500箱蔬菜捐贈給西安市碑林區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疫情發生後,李梅為西安市碑林區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捐贈蔬菜。
-
西北戲劇高亢來襲 吉林傳統戲劇節教您「吼秦腔」
這是陝西秦腔膾炙人口的曲目《三滴血》中的唱詞。8月26日上午,綠園區文化館新時代傳習所內曲音嘹亮,在場近百名社區居民熱情地跟著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的演員們學唱起來,全場掌聲陣陣,氣氛熱鬧非凡。    秦腔是中國西北最古老的戲劇之一,寬音大嗓,直起直落,「吼秦腔」正反映了陝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義的性格和淳樸敦厚、勤勞勇敢的民風。整臺表演精彩紛呈,高潮迭起,表演團不僅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陝西戲劇的文化和歷史,還獻演了碗碗腔、眉戶、老腔等形式各異的精彩演出,引得現場觀眾連連叫好。
-
古調譜新韻 秦聲動京華:西安秦腔晉京展演再掀高潮
整場演出以優秀板胡演奏家米春勝獨奏的《秦腔曲牌》開場,極具秦風神韻的板胡獨奏一經響起,就用其千迴百轉的獨特韻律將首都觀眾帶入了廣袤的西北大地,體驗千年流傳的獨特風情。 有經典、有創新,這臺演出過癮 作為西安秦腔劇院成立以來首次攜兩家百年劇社共同晉京的一次獻禮演出,當晚的名家演唱會集結了西安秦腔的最佳演出陣容,為各界朋友再次奉獻了一道秦腔大餐。
-
秦腔演員張寧演折子戲《花亭相會》中張梅英
陝西省秦腔中青年演員第二場演出張寧專場將於12月30日晚在西安人民劇院上演,優秀青年秦腔演員張寧將聯袂李小鋒、樊建瑜、徐松林等為大家帶來秦腔《花亭相會》、《蘇三起解》和《金玉奴》三個折子戲。 張寧是廣大戲迷非常喜歡的優秀青年秦腔演員,她祖籍陝西高陵,從小聰明好學,善於鑽研,她學習演唱的秦腔《花亭相會》中的張梅英頗具已故秦腔名家蘇蕊娥「蘇派」的神韻,為秦腔「蘇(蕊娥)派」藝術傳承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貟宗翰昨離世
本報訊(記者肖雪)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陝西省秦腔研究會副會長貟宗翰昨日下午因病離世,享年75歲。貟宗翰是陝西鹹陽人,生於1940年。他自幼酷愛秦腔,12歲就進入西安三意社學員班學戲,師承秦腔名角張朝鑑、李天堂、李慶增等。
-
秦腔名家有多少,任哲中快板表一表
魏長生老人家是英雄,他把秦腔帶進北京。 北京人看後都高興,才知道秦腔是祖宗。 「麻子紅」名叫李雲亭,《拆書》《殺驛》最有名。 劉立傑人稱「木匠紅」,《八義圖》中演程嬰。 還有一個高天喜,五雷碗摔的人稱奇。
-
把西北「秦腔」 弘揚到歐洲的湖南土家湘妹子
秦腔的唱腔,寬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渾厚深沉、悲壯高昂、慷慨激越的風格,同時又兼有纏綿悱惻、細膩柔和、輕快活潑的特點,悽切委婉、優美動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有一個來自湖南省湘西土家族地道的湘妹子___孟雲歷經近二十年磨礪,不僅將秦腔藝術向全國推廣,更將秦腔藝術弘揚到的歐洲,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