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科創||聽知名建築師談懷柔科學城的城市設計

2021-01-08 澎湃新聞

月6日

HUAIROU

SCIENCE CITY

懷柔科學城

DESIGN

藍綠交織、秀美典雅的城市風貌

以人為本、特色突出、活力開放的公共空間

「一心、兩帶、多節點」的空間結構

... ...

在懷柔科學城的建設中

城市設計是我們普通人關注的一件大事

空間結構、生態布局、風格定位

都有可能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

那麼建築師在建設懷柔科學城時會考慮什麼呢

一起來聽聽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總建築師、建築與城市設計院院長徐聰藝

來講講他眼中的懷柔科學城城市設計

徐聰藝代表作品:西安曲江文化創意大廈、大明宮遺址公園中軸廣場及中央博物館、麗澤金融商務區城市設計、中鋁科學技術研究院、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總體規劃、中國園林博物館、中關村國際交流與技術轉移中心、北京房山蘭花文化休閒公園主展館、北京雁棲湖生態發展示範區規劃景觀綜合提升設計、2016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總體規劃、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低碳生活館、長安街公共空間環境規劃提升設計等。

01 考慮城市使用者體驗的多樣性

城市的使用者,實際上是一個很寬泛的內容。存在於城市中的人雖然同屬一個族群,但卻有著不同的背景,其宗教背景、年齡、存在的空間和時間、行為、需求,甚至是隨著時間變化的需求,都會帶來很多不同的體驗需求。

02 考慮科學城使用者體驗的獨特性

在懷柔科學城的100k㎡範圍內,預估將生活26-28萬人(現有人口為4萬)。這樣一個特殊的城市群體究竟是哪些人?他們在做什麼?他們在時間的維度上發生了什麼?這是我們最近一兩年到現在都在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研究發現,科學城的使用人群可以分為:頂尖科學家、科研工作者、年輕學生、短期訪問學者、科學家家眷、城市服務者。

科學城人群結構及需求分析-整體人群

科學城人群結構及需求分析-科研人群

我們對其行為方式做了分析研究。從概念設計開始,我們始終關注著一個題目——「科學家的一天」,也可稱為「科學城的一天」。我們已經做了幾版關於科學家的研究,比如科學城人群結構及需求分析、科學家群體24小時城市體驗矩陣及科學家群體行為模式規律總結。

科學家群體行為模式規律總結

03 藍綠交織能否孕育科學靈感

界定族群、時間維度及行為的實際手段比較多,但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藉助大數據的可能性,這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第一個體驗應該是人的體驗,人和城市應該是一個尺度感。下圖所示範圍約是1500k㎡,科學城大概是100k㎡,北京二環大概超過60k㎡。在這樣一個尺度感之下,去建造或發展一個城市,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山水本底涵育營城之基

另一個體驗是人與這個城市之間的「上帝」視角關係。下圖是在長城上,看我們未來幾十年要建設的一個場景。

歷史文化沉澱人文底蘊

好的自然風貌和個人之間,尤其是環境與科學家之間的關係,是我們關注的重要體驗,同時也包括這裡面的風景和生活的人。我們通過四級開放空間體系將山水與森林層層引入,使科學城在100k㎡ 範圍內,藍綠空間佔比不低於60%,建設用地中藍綠空間比約為15%。通過提供暢想的場所讓自然激發靈感,建造舒適的環境讓風景觸發活力,設置全域綠道系統,讓公園帶人回家。

森林入城,複合公共空間體系

全域綠道系統

04 複合功能是否能激發城市活力

城市的功能體驗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人在城市中生活,需要一個很複雜的生態體系。在時間維度上,我們嘗試把不同功能在不同尺度上進行不斷混合,在不斷混合的過程中,試圖感受人在城市生活中的體驗並分層次謀劃城市功能。

首先,是城市網絡的構建。因為人是要行動的,人的行動與城市建立關係則可能會導致大多數現有問題的出現。在這樣一個範圍之內,我們試圖以2-3k㎡或者1-3k㎡的尺度,作為這個城市切入點。

分層次謀劃城市功能

其次,是行走網絡的構建。大概在7-8公頃的範圍內,我們建立了名為為街區客廳的第三層網絡,通過一套整體的邏輯體系,以800m為半徑,使人的網絡體驗更直接。

2-3平方公裡的複合功能街區

5-6公頃的複合功能街坊

05 關注人本網絡構建宜人空間

在設計中,我們採用了300m範圍的集束式步行尺度,這種公共空間網絡的體驗應該完全貫徹到城市肌理中去,能夠把混合功能與城市肌理有效銜接。

小街區、密路網是現在較為流行的做法,需要在更小的尺度上建立人行走之間的關係。我們發現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尺度是60m×240m,從中間穿過實際上是120m左右。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小街區的尺度如果能控制在70-80m的範圍是比較好的。

公共空間網絡

在懷柔科學城項目中,我們嘗試從各類交通和城市功能入手,在一個較為舒適的尺度下把人之間的行進距離做到最優化。理想化的狀態是在全域範圍內設置慢行網絡,推窗見綠,全域遊憩步道穿織城區與郊野,下樓5min內即可進入綠色生態網絡。

街道空間網絡

全域慢行網絡

藉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我們設計了一些親水空間網絡,通過和諧共生的水岸為野生動物創造友好的棲息環境,以此提升自然和生態系統的體驗。

在南水北調實施之後,懷柔地區的地下水位有明顯的提升。在100k㎡範圍內就有三條主要河流,長度約為60km,這樣一個大尺度的水脈利用,人與水之間的體驗也是要著力關注的範疇。其在城市中可能會是分階段來實現的,但是總體來講,人與水的互動體驗非常關鍵。

親水空間網絡

06 資源整合創新實施模式

作為建築師、一線實踐的設計者、城市的建設者,在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最重要問題就是如何真正意義上更有效地去推動城市的發展。所謂人的體驗,不僅是我們自己的體驗和那些建設者的體驗,而體驗本身也是一個體驗。

這個地塊面積不足7公頃,區域毛容積率在0.8-1之間,要容納的信息量很大:至少包括5個項目,有著不同的科研院所、不同的投資主體,還要承擔很多城市功能。我們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建設問題都在這裡呈現,包括用地的劃分、投資的主體、建築的形象、功能的使用、建設的周期等等。

第一步是對用地的劃分,這是建立體驗的重要過程。在眾多條件的制約之下,我們仍然能夠在這裡面建設與原來規模同樣大小的五到六個主體,同時為城市公共空間省下了約1公頃的用地作為城市的公共服務空間。

集約用地布局

第二步,是面對不同投資主體以不同的建設時序進入之後的平衡。每塊用地面積約為10000㎡,容積率超過了1,每個科研院所的地上面積都超過了10000㎡,這裡面5個項目包括5個地下車庫、5 套人防系統、6 個地下車庫出入口,最小的一個地下室停車18 輛。

面對這一情況,我們嘗試著去整合,嘗試在現有投資主體、建設時序、城市形象等眾多複雜要求之下,做出正確的城市設計實踐和嘗試。我們的做法是:試圖把一部分公共設施拿出來,比如公共或者市政等相關人防的配套設施作為該區域的部分服務主體,並通過這樣的方法嘗試去做第六個或者第七個項目,來達到一個優化的集約的結果。這個項目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磨合和探索,去達到更好的城市和人的體驗。

設計優化策略

整合公共空間

作為一個設計者,或是一個城市不斷前進過程中的參與者,我們應該更多地去感受不同的人在不同時段的不同體驗,也許這個出發點會提供更有趣的價值和感受。

聽了徐聰藝建築師的詳細分析

你有沒有對懷柔科學城的城市設計多一點了解呢

這樣的城市設計

是你腦海裡勾畫的懷柔科學城嗎?

轉載來源:懷柔科學城HSC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來 聽聽知名建築師談懷柔科學城的城市設計~》,詳見"閱讀原文"

看官可有什麼想與國曉薇分享的?

投個稿告訴我吧~

原標題:《懷柔科創||聽知名建築師談懷柔科學城的城市設計》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懷柔科學城樣板間「城市客廳」開工!
    這便是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項目!!!12月2日,懷柔科學城建設又有重大進展!作為國內外科學家的國際化公共服務中心、懷柔科學城的對外展示樣板、科學研究與科技產業的活力中心,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項目三個地塊中的核心地塊A地塊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懷柔科學城首個綜合性、國際化公共服務配套項目正式啟動建設,為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建好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添磚加瓦。
  • 中國科學院大學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正式入駐懷柔科學城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暨魏橋國科研究院在懷柔科學城創新小鎮正式入駐。聯合國環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雁棲湖辦公室、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中機恆通聯合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智能成像中心等一批創新型智庫與項目以及一批科創項目服務機構於當日入駐研究院。
  • 懷柔全力推進「百年科學城」建設
    今年5月,創業黑馬在懷柔建立了科創加速總部基地。「國家真正的未來、創業真正的未來,在科創,創業黑馬正在從雙創服務向科創服務轉型。」牛文文說,「懷柔科學城是著眼於未來的基礎科學平臺,我們希望幫助懷柔打造一個科學到科技再到產業的孵化生態鏈條。」具體怎麼做?
  • 【聚焦·懷柔科學城】懷柔科學城青年路等3條道路工程可研獲批
    近日,懷柔科學城永樂北三街(懷豐公路-雁棲東七路)、青年路(永樂大街-永樂北四街)及新城安平東路(祥瑞路-前進路)3條城市道路項目取得市發改委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為提升懷柔科學城、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基礎設施水平邁出關鍵一步。
  • 北京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開工,2023年初建成投用
    昨天(2日),懷柔科學城建設又有重大進展。作為國內外科學家的國際化公共服務中心、懷柔科學城的對外展示樣板、科學研究與科技產業的活力中心,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項目舉行開工儀式,預計2023年初建成投用。
  • 懷柔科創||長城腳下 雁棲湖畔 科學之城 揚帆起航
    此後的三年,國家和北京市在懷柔科學城布局的五個大科學裝置和24個科技研發平臺加快建設,科技創新生態加快構建,高精尖產業業態加快培育,新型城市形態加快完善。到2020年,懷柔科學城作為「科學+城」的城市框架紮實起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成效初步顯現。
  • 「以懷柔之大氣鑄國之大器」奮鬥每一天,全力建設懷柔科學城
    懷柔科學城肩負著建設與國家戰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的使命,肩負著服務首都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重任,是名副其實的國之大器。在建設百年科學城的徵程中,需要我們用懷柔人的大氣,鑄造好國之大器。以懷柔之大氣鑄國之大器,需要我們胸懷大局。懷柔科學城是振興懷柔的難得機遇。
  • 懷柔新城、懷柔科學城、雁棲湖國際會都將成懷柔「一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8日消息,懷柔分區規劃8日起公告。至2035年,懷柔區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55萬人以內。將構建「一心、兩線、多節點」的空間結構,其中,「一心」為懷柔新城與懷柔科學城、雁棲湖國際會都交融發展的中心地區。
  • 豐富科學城配套 國內最大高樂雅咖啡店懷柔開業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全球知名餐飲品牌高樂雅咖啡落戶懷柔科學城。11月20日,位於懷柔科學城有色金屬研究院的高樂雅咖啡懷柔旗艦店正式開業,這也是該品牌國內面積最大旗艦店,將為科技人才和居民提供休閒消費場所。
  • 一批中科院院所入駐、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懷柔科學城加速建設
    「城市客廳」啟動建設、一批中科院院所入駐、全市第五個新型研發機構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掛牌組建運行……2019年10月17日,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懷柔科學城規劃(2018年—2035年)》,今年是該規劃印發實施的第一年,一批重大項目和重點工作將展開,懷柔科學城進入城市框架全面展開、紮實起步的新階段。
  • 8家國際頂尖團隊設計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這才是真正的視覺衝擊
    以流暢線條連接各處功能區打造「科學之眼」、「生態客廳」融合「立體客廳」概念、在地塊中央打造造型搶眼的「公共活力環」……來自8家國際大師級團隊的設計方案正在競逐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項目,一起看下這八套方案,給你喜歡的設計投票!
  • 北京懷柔科學城系列項目開工 推進建設新型城市形態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北京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A地塊項目正式開工,標誌著懷柔科學城首個綜合性、國際化公共服務配套項目正式啟動建設。當天,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項目同步開工,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封頂。
  • 詹啟敏一行調研北京大學懷柔科學城項目
    詹啟敏指出,北京大學與懷柔科學城、與密雲的合作是雙贏。一方面,有利於推動北大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業轉化等方面的發展,以及「雙一流」建設;另一方面,會給密雲的發展帶來輻射效益,給密雲生命與健康科學小鎮融入更多生物醫藥研發成果,包括醫療設備、材料、康養和相關的大數據、信息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密雲全面發展。
  • 北京懷柔科學城2019年啟動項目40個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樊攀、陳鍾昊)記者28日從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點項目發布會獲悉,北京懷柔科學城2019年共啟動項目40個,總投資約300億元,其中科學設施平臺項目19個,總投資約106.3億元;2020年計劃開工項目28個,總投資約288.6億元,其中科學設施平臺項目
  • 聚焦高端科學儀器 懷柔科學城開建「科儀谷」
    5月17日,懷柔科學城促進科學儀器產業創新發展暨「懷柔科儀谷」建設發布會舉行。當天,北京懷柔儀器和傳感器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懷柔科學城將打造高端科學儀器投資、研發、設計、製造、展示和交易的產業高地,計劃於2030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儀谷」。
  • 【行走十六區感受改革開放四十年】懷柔篇:新綠掩映科學城
    2009年6月12日,中國科學院北京懷柔科教產業園成立,雁棲經濟開發區從此與科學結下不解之緣,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此後的近10年間,懷柔科教產業園科研與轉化基地已有22個項目投入運營。如今的懷柔,一座瞄準世界一流水準的科學城,建設步伐不斷提速。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等一大批科學裝置和交叉科學研究平臺陸續開工建設,為懷柔科學城提供核心支撐。
  • 北科建翡翠華府 科學城正中 雙國匠 著啟懷柔高品質元年
    中關村向北,燕山餘脈南麓,大美懷柔之地,近年來隨著雁棲湖國際會都的擴容、中國懷柔科學城的落地,一時之間名聲鵲起,成為中國北京最具吸引力的區域之一。懷柔未來 科學城腹地中關村一線北進,「懷柔就是科學城,科學城就是懷柔」。帶來了全面超越懷柔老城區的生活配套,101中學懷柔分校、實驗二小分校、中國科學院附屬懷柔醫院…..因為看見,所以相信。
  • 科學網—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將落戶懷柔科學城
    會上透露,北京市又一個新型研發機構——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將落戶懷柔科學城;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也將於今年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據懷柔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伍建民介紹,今年懷柔科學城將積極培育科技創新生態,爭取承接國家實驗室建設;支持懷柔科學城高校院所和企業積極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推動建立一些新型研發機構,為將來承接國家實驗室準備條件。
  • 中科院北京納米所將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今年內,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將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並投入試運行,該所將成為懷柔科學城建設以來首個整建制遷入的研究機構。據介紹,該研究所是中科院和北京市共建的新型科研單元,2018年被納入北京市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名單。
  • 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將落戶懷柔科學城 —新聞—科學網
    會上透露,北京市又一個新型研發機構——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將落戶懷柔科學城;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也將於今年整建制遷入懷柔科學城。 據懷柔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伍建民介紹,今年懷柔科學城將積極培育科技創新生態,爭取承接國家實驗室建設;支持懷柔科學城高校院所和企業積極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推動建立一些新型研發機構,為將來承接國家實驗室準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