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次叫車7次來了「馬甲車」,網約車漏洞怎麼堵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近期的價格戰使網約車市場熱鬧起來,隨之而來的是亂收費、繞路、拋客、拒載、秒回等投訴增多

  9次叫車7次來了「馬甲車」,網約車漏洞怎麼堵

  乘客在網約車平臺上看到的來車信息,顯示車牌為滬E·75DF7,而實際駛來的「馬甲車」,除了車牌的省份變為了「蘇」,車牌的其他數字、車型、顏色完全一致。車佳楠 攝

  繼美團打車登陸上海後,高德、攜程等也紛紛推出網約車業務,滴滴、易到等各家平臺還推出各種乘車優惠、司機返利政策,一時間平靜的網約車市場熱鬧起來。

  與此同時,網約車市場也出現不少令人困惑的問題。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臺上,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最近一個月,有關網約車方面的投訴就有600餘條,其中有投訴黑車的,有投訴司機無網約車資質的,有投訴亂收費、繞路、拋客、拒載、秒回的……其中最多的要數投訴「馬甲車」。市民陳先生稱,他叫了9次車,7次來的是「馬甲車」。對此,上海職能部門加大查處力度。4月3日起,執法部門陸續在全市多個執法點展開非法客運專項整治行動現場執法,監管部門對網約車平臺開出頂格罰單,同時下發了限期整改通知書……

  網約車市場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馬甲車」?漏洞出在哪裡?記者為此進行了一系列明察暗訪。

  外牌「馬甲車」有很多藉口

  「又是一輛『馬甲車』,這星期叫了十幾次車,大部分都是這種情況。」4月8日下午5時,在普陀區西鄉路附近工作的張女士下班了,她通過滴滴出行APP呼叫快車前往滬太路附近。叫車頁面顯示,算上贈送的抵用券14元,預計路費約0.7元,張女士覺得好便宜。不到10秒,平臺就分配給她一輛車牌為滬A·GH668的車。沒過1分鐘,司機打電話告訴張女士,即將到達附近路段,要求她看見後趕緊上車。張女士看到遠處有輛打著雙閃燈的白色車輛駛來,但車牌卻是蘇C·6U279。她迎上去打開車門與司機確認,果然就是這輛車。行駛過程中,1公裡路程繞來繞去走了半小時。她與司機交涉,對方卻稱是按照導航駕駛。「滴滴和美團都要增加車源拓展自己的業務範圍,『車牌不對』的情況屢見不鮮。」張女士很無奈,她每次都會向滴滴平臺投訴,但客服在讓其提交司機車牌信息後往往沒了下文。

  而在外環,「馬甲車」現象更是常見。陳先生經常在浦東新區周浦鎮附近通過美團平臺叫車,誇張的是,他數了數最近9次約車經歷,7次來的都是「馬甲車」。司機的「套路」是「在離乘客不遠處時,打電話告訴乘客來車時會靠邊開雙閃燈。面對乘客質疑,司機往往稱手機上顯示號牌的車輛或在家,或是送去維修了,或是恰巧被別人借走了。陳先生曾經在美團打車平臺上叫到一輛牌照為滬C牌的黑色別克君越車,但實際來的卻是一輛車齡超過15年的普桑,車牌號為川BPT296。「乘客擔心自己不上『馬甲車』的話,司機會有過激行為,再次叫車取消時也要被收取費用。因此一般情況下,還是會選擇坐上『馬甲車』。」他向美團上傳過冒牌車營運的照片作為憑據,但美團似乎並未採取有效懲處措施,他調取行程記錄,發現這名司機的訂單完成數量還在增長。

  記者發現,專門投訴遭遇「馬甲車」的來電並不是很多,大部分投訴是因為遭遇繞路、拋客等情形後,才「順便」一起投訴的。一般只要安全抵達目的地,乘客不會主動投訴車牌不符的情況,這也給了「馬甲車」生存的空間。

  自有車牌被他人冒名註冊

  一邊是「馬甲車」活躍,另一邊司機平臺也狀況不斷。

  曾經做過優步司機的徐女士看到兩大網約車品牌又出現「補貼大戰」,也想趕上這波利好。4月3日,她下載了滴滴打車司機版APP,在上傳完自己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等信息後,竟被提醒她的滬L車牌號已被註冊。徐女士想,自己從來沒把個人車牌信息透露給親友和優步以外的其他平臺,因此斷定是信息洩露了。她連忙撥打客服電話,對方讓其上傳行駛證、身份證、汽車保單等信息以便核查,但此後再沒有回覆。徐女士懷疑,打車平臺在審核身份圖片信息的環節存在漏洞。

  相較於徐女士被冒名註冊,顧先生更是哭笑不得。他成為網約車司機沒過3天,就收到美團通知,稱他持有的滬A車牌的車輛存在違規行為,被扣去44元作為罰款。顧先生聯繫客服要求告知具體違規信息,但對方卻不予受理。4月1日,顧先生出車時,發現他的帳號因「人車不符」被封號。苗先生也遇到同樣情況,明明持有本市號牌的網約車駕駛證,不過1天,也被告知「人車不符」,其持有滬牌被認定為外牌假冒,還被封號2年,直至2020年4月1日。「可以看出平臺在力圖甄別 『馬甲車』,但被冒牌的車輛卻被封停,平臺為何不能先行聯繫再做判斷呢?」

  平臺審核不嚴,管理混亂,或許也是網約車市場「馬甲車」猖獗的原因之一。

  500元外牌改滬牌審核「秒過」

  郭先生做了一年多網約車司機,在朋友圈中發現不少打著「代辦滴滴易到美團」註冊的黃牛。他說,黃牛們進行套牌時煞費苦心,一般選擇相似車號、車型和顏色的車源匹配外牌車輛,以降低被乘客投訴的風險。而且黃牛們可謂神通廣大,一般正常申請網約車營運資質需要三四個月,而如果交給他們註冊,從提交材料到開始接單,一兩個小時就能搞定。

  記者根據郭先生提供的線索,找到一個名為「上海網約車租賃」的QQ群。入群後,記者詢問是否有改牌業務?立即有位黃牛表示「可以」,並要求加其微信。加了微信後,記者假稱有輛浙牌車,想改成滬牌車跑單。對方表示,可直接在自己的帳號上添加一輛滬牌車,但指定記者提供滴滴平臺帳號密碼、車子照片、行駛證照片和身份證號碼。「暫時不做美團的,查得嚴。」黃牛開價500元,承諾一兩個小時可以搞定。記者試圖討價還價,對方稱「要找人查套牌車資料,也要給他們費用」。

  難道不能直接P成「滬」嗎?黃牛稱,沒這個本事,現在P的車牌審核都通不過了。為了讓記者信服他們渠道的可靠性,黃牛給記者發送兩張微信對話截屏,顯示其登錄申請人的滴滴帳號進行操作後,申請人在1分鐘內收到通過審核的簡訊通知,「滴滴現在不用提交人車合影,也可以『秒通過』,美團現在不好說,審核一個星期都說不準」。

  這個帳號能一直用下去嗎?對方稱,一般情況下沒事,先前給辦的,開了一個多月也沒見有事;但確實「也有四五天出問題的,看自己運氣。」黃牛說「出問題」的車,一般都是遭到乘客投訴。「但即使有人投訴也問題不大,因為添加的車輛信息都是真實車牌,網約車平臺不能甄別線下實際駕駛人到底是誰,只會封停一段時間,換個帳號還能繼續開。」

  「人像認證」審核為何存漏洞

  記者了解到,較早進入網約車市場的滴滴平臺,在審核司機註冊信息時,要求車主提供身份證、駕駛證和車輛行駛證信息,剔除可能威脅乘客安全的人員進入平臺;再通過「人像認證」,應用人臉識別技術對司機身份信息進行二次確認。但記者在採訪網約車司機時發現,在實際註冊中,「三證驗真」的環節能證實身份信息真實有效,而「人像認證」似乎已被「無所不能」的黃牛突破,即便不是你自己的臉,黃牛也有渠道破解或繞過認證環節,套上其他的車牌照,在滴滴平臺上「秒通過」。

  美團打車告訴記者,公司自查「套牌車」整治措施:增補人車合影照片、5月份將引入圖像動態識別技術等方式,對司機、車輛進行隨機強制動態識別。記者比對4月4日和4月9日美團打車司機版的註冊界面,原來系統提示註冊只要提交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和車身45°照片信息,以及「非必填項」的網約車從業資格證,現在新增「手持身份證」一項,需要司機提供本人照片和本人身份證信息。此外,還增設一條消費者舉報「鼓勵金」。

  網約車平臺為何不能利用大數據信息來甄別部分行車軌跡可疑的帳戶呢?比如能否通過對實際車輛所處位置和套牌車行車位置的實時比對、車輛是否存在繞路等異常軌跡記錄等來進行研判?記者就此向滴滴詢問。對方回應稱:「滴滴只能獲取已註冊帳號的車輛位置情況,無法獲取實際行駛的「馬甲車」的位置信息,實時比對不現實。只有乘客舉報有套牌車嫌疑的車,滴滴稍後才會要求司機重新到平臺上進行認證。」

  美團打車新增的人車合影、手持身份證信息確實比以往提高了審核門檻,但滴滴的「人像認證」沒能成功阻擋黃牛作假,讓人們對美團的這項措施只能謹慎樂觀。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關鍵因素還是在於審核的「人」。網約車的業務部門有考核要求,為了衝訂單交易量和市場佔有量,有時「人像認證」「人車合影」也是擺設,沒有也能通過註冊。在「業績」壓力之下,指望平臺通過自查消除冒牌車「有點懸」。

  各方說法

  市交通委:督促平臺提高審核門檻

  記者從市交通委了解到,「馬甲車」等違規行為一出現就引起上海市交通委的警覺。繼3月21日約談「美團打車」,敦促平臺將所有數據接入監管部門後,4月5日又向「美團打車」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美團打車」清理所有平臺內註冊的不合規車輛和駕駛員,將所有駕駛員、車輛註冊信息及營運數據如實上傳至行業監管平臺,停止目前以補貼為名的不正當低價競爭行為。

  4月10日,上海市交通委、運管處、執法總隊等針對4月12日美團打車責令改正到期當天的複查方案進行討論。市交通委初步計劃,於4月12日當天上戶複查,結合現場執法,對平臺數據的接入完整性、準確性進行實時核查;同時,也會根據美團打車提供的廣告覆蓋點位核查其是否還在全市投放違規的廣告內容。

  如何讓「馬甲車」退出市場?上海市交通委執法總隊法制科科長王旭峰表示,在要求平臺自查的基礎上,交通執法部門將利用這些已註冊平臺的數據信息,展開實時靜態或動態的監管。在市中心區重點軌交站、商圈、小區等地方開展不定期不定時執法整治,展開持續性街面動態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已查處310起違規營運車輛。4月12日之後,市交通委將利用接入的平臺動態數據,展開常態化的監管抽查。

  此外,市交通委正在加緊研究對偽造、塗改車輛信息行為的甄別辦法,督促網約車平臺提高審核門檻與技術。市交通委表示,將繼續嚴格準入網約車營運牌照,對不按要求整改的網約車平臺予以行政處罰、吊銷營運資格。監管部門也將在今後許可、監管的工作中,嚴格要求相關平臺,嚴把準入關,落實平臺管理主體責任。市交通委表示,將繼續責令滴滴出行等平臺企業,切實落實平臺主體責任,嚴把網約車車輛及駕駛員準入關;對提供違法違規經營服務的網約車平臺企業予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吊銷營運資格。

  業內專家:別讓漏洞拉低行業水平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分析,當下的網約車大戰,採用的是價格優惠策略,在網約車的需求未充分開發時,這樣的補貼大戰可以理解;但服務水平和效率要跟上,不能讓平臺審核機制的漏洞拉低行業水平。現在有個不好的現象是,補貼大戰似乎演變成「競次」模式:誰擅長打政策擦邊球,誰就能快速佔領市場。越來越多的企業燒完融資、提高市值、退出市場,在提升技術及安全門檻方面毫無作為,甚至滋生灰色產業鏈。

  城市管理者在與網際網路平臺信息共享的同時,要打破數據壁壘,實現各種問題、風險的及時智能化處理。要善於借力,發揮多主體作用,提高智能化應用能力,用好市場化體制。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消除管理空白點,解決管理脫節。(見習記者 車佳楠)

相關焦點

  • 美團打車馬甲車是什麼意思?什麼是馬甲車?
    最近,很多美團打車用戶聽到了馬甲車,但是對於什麼是馬甲車還不太清楚。那麼美團打車馬甲車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詳細介紹,希望能幫助到你。其實這個理解非常的簡單,就是你們在預約車輛的時候出現的車牌號碼、屬地等等,和真正載你們的車的車牌、屬地不符!這種車子就叫馬甲車!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臺上,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最近一個月,有關網約車方面的投訴就有600餘條,其中有投訴黑車的。
  • 哈囉順風車上線了 5次叫車4次失敗
    獵雲網在其中三座城市體驗了下哈囉順風車,結果——打車5次,失敗4次。哈囉順風車,花兒等謝了在上周五,也就是哈囉順風車上線的第一天,獵雲網做了兩次打車嘗試,等得花兒都謝了,一場空歡喜。第一次叫車選擇哈囉出行的總部上海,從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到郭沫若故居,準備17:05出發。16:41確認預約之後,頁面顯示「暫無順路訂單,請下拉刷新」。刷新之後,顯示有10位順路車主,但是從出發時間、順路與否、推薦車主與打車乘客的出發與終點距離等因素來看,匹配度高的依然太少。
  • 36氪專訪|萬順叫車:網約車新業態新模式幫助司乘實現共贏
    一、萬順叫車的商業模式與多維探索36氪:萬順叫車和其他網約車平臺的區別有哪些?萬順叫車:整體大同小異,主要區別是萬順叫車有線下渠道。萬順叫車根據《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在運營城市設立分支機構,面對面為司機和乘客服務。
  • 有人用網約車來整蠱:孕婦天天被約車去火葬場
    而她本人和滴滴公司都對此束手無策,怎麼回事呢?  「據報料人張女士透露,從5月14日開始,自己每天都會接到多個陌生電話,這些電話全部都是網約車司機打來的,而原因就是有一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每天都幫她預約網約車。」  見到記者,苦主張女士就忍不住大吐苦水。
  • 成都推網約車司機雙軌管理,3次違章沒處理就會被交管部門傳喚
    網約車內參訊(文/康二聰)近日,成都交警三分局透露,為加強對網約車管理力度,將聯合轄區63家網約車公司,建立網約車司機「雙軌制」管理模式。所謂雙軌模式,就是網約車公司、交管部門雙重監管。其二,是交警部門通過相關法律法規以及交警部門的技術手段,監察到網約車新增交通違法達到3次以上時,會向網約車公司發出預警通報,讓公司及時通知該車司機到交警部門處理,如果一定時間內沒來,交警部門會進行傳喚。郭戰表示,雙軌道並行可以加強對網約車的管理力度,讓網約車司機不能違法,不敢違法,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出行環境。
  • 退役軍人在萬順叫車書寫網約車司機的責任與擔當
    萬順叫車「退役軍人先鋒隊」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鄧師傅只是萬順叫車5000個退役軍人的縮影。這些退役軍人,分布在萬順叫車全國200多個分公司,有高管也有普通的合伙人。在萬順叫車,他們用軍人的嚴格要求書寫網約車司機的責任與擔當。
  • 春節期間網約車難打,專兼職網約車思路或許解開此道難題
    在春節期間滴滴快車雖然每單都加了1~9塊不等的春節服務費,可還是一車難求。不管是大中城市打滴滴快車都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甚至叫不到車。在北京有的乘客為了能夠達到滴滴專車,加價100塊錢才有司機接單,北京在年前剛剛嚴厲打擊了無雙證司機和違規黑車,哪怕過年北京城比平時人要少得多都不容易打到網約車。
  • 網約車灰色空間將進一步壓縮 貓鼠大戰仍在上演
    進入7月以來,不少北京網約車用戶在網上吐槽,以往叫車響應很快,如今網上叫車都要排隊等候。7月19日下午,法治周末記者進行體驗,在北京市海澱區皂君廟區域點擊呼叫快車,滴滴出行App界面顯示「排隊14人,預計等待10分鐘」,不過等待10分鐘後,依然沒有車接單;最後選擇了「拼車」模式,但依然等了15分鐘才有司機接單。
  • 空姐搭滴滴順風車遇害,網約車亂象如何破解?
    二、漏洞暴露,滴滴亂象已然滋生滴滴目前主要的出行方案有4種,包括順風車、計程車、快車及專車。其中順風車的價格是最便宜的,而且計費根據路程來定,上車時即支付車費,下車後點擊確認,不會受到堵車等特殊情況的影響。
  • 滴滴公司宣稱對人車不符現象零容忍 治理黑產責無旁貸
    《法制日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最初,網約車黑產主要是註冊虛假司機帳號,接單套取平臺補貼,後來網約車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馬甲車」,即實際信息與註冊信息不符的網約車。不過,隨著監管打擊力度不斷加大,網約車黑產問題正逐漸好轉。
  • 北京又陷打車難,「京人京車」令99%網約車司機出局?
    計程車需等待3小時,滴滴快車排隊228位,凌晨到達北京南站的王小姐,忍痛接受平常3倍的車費,終於約上了專車。 打車難、黑車多、司機漫天要價……近日,北京南站、首都機場尖峰時段計程車運力難以滿足乘客需求的問題再度曝光,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南都記者了解獲悉,今年7月起,北京嚴查網約車司機資格,對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 ...不到不得已一般不打車」,杭州65歲阿姨:網約車都是子女代叫
    她以前常陪90多歲的母親看病,對打車難記憶猶新,「醫院門口攔車的人很多,如果剛好碰到計程車交接班時間,根本打不到車。好幾次,我只能推著輪椅走幾公裡,把我媽媽推回家的。他們都說,滴滴叫車好了,於是我下了一個滴滴軟體,但一開始沒怎麼用,小輩哪個有空,幫忙叫一下,自己沒叫過。」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你不知道的車企合作
    也許,您會說這是像大眾與西雅特、日產與雷諾這類的車企間「深層次」共享平臺研發、設計的結果,那麼,刨除這些原因,背後就沒有故事了嗎?實際上,有些時候廠商間的「淺層」合作也會導致「雙胞胎」的誕生,亦會令車型散發出不一樣的「氣息」。● 福特也愛桑塔納?  這次想和您聊這個話題的初衷有些機緣巧合之意。
  • 網約車司機額外收費?消費者與滴滴出行對簿公堂!
    網約車司機額外收費?消費者與滴滴出行對簿公堂!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網際網路時代,網約車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 案例分析,網約車司機救人闖紅燈,客戶拒絕佐證,怎麼看?
    案例分析,網約車司機救人闖紅燈,客戶拒絕佐證,怎麼看?.艾先生是網約車司機。到了客戶門口。上了車客人上了車。過一會發現小孩出現了情況緊急,口吐白沫的情況。於是他就加快的開車速度,中間碰到幾個紅燈,乘客說闖闖,快點,結果連續違章。事後交警他跟警察聯繫,解釋像短期連續違章事出有因,三個違章18分,處罰是非常重的,搞不好要吊銷執照。他把這個情況反映給交警大隊。有交警大隊說你可以請乘客幫你作證。
  • 網約車司機發現車不翼而飛 租車公司疑似「關門謝客」
    想接單,卻找不到車  網約車司機發現:過了一夜,車就不見了  3月16日,網約車司機許先生早晨起來,和往常一樣,準備接網約車的單子去開車時,卻發現車沒了。「昨天晚上給它充滿了電,早上過來開車,車沒了。」
  • 網約車司機要懂人文曉地理會外語
    2016年12月5日,廈門率先組織了首場網約車司機從業資格考試。《法制晚報》記者梳理發現,時至上月底,除廈門外,杭州、寧波、北京也相繼開始這一考試。此外,《廣州市網約車司機從業資格區域科目考試大綱》也於近日正式發布。
  • 網約車不來錢?虛擬跑單刷起來——合肥網安打掉一個利用網約車平臺...
    網約車駕駛員通過搭載乘客賺取費用本無可厚非,但是有些不法司機卻動起了歪腦筋,利用平臺漏洞,虛擬搶單,不拉乘客,只進行空跑或是利用手機軟體模擬跑單,以此套取錢財。自今年9月份以來,合肥網警輾轉安徽、廣東、福建等多地省市,成功抓獲一群利用網約車平臺漏洞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抓獲嫌疑人7人,涉案金額近百萬元。
  • 網約車共享單車 老人「愛你」不容易
    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網約汽車……時下,拿一部智慧型手機,人們就可以使用各種交通工具了。但部分老人,面對隨處可見的共享交通工具和網約車,卻犯了愁:「看別人騎著那麼方便,我怎麼連掃碼都不會呢?」  記者體驗1  使用共享單車APP 老年人有些摸不到頭緒  如今,共享單車成了眾多市民便捷的出行工具。
  • 「車主日常」我後悔了,底盤是真的低提車十天颳了7-8次了
    【懂車之道 車主日常】坐公交和地鐵的時候總是羨慕有車,但是自從自己買了車後,尤其是用車之後,才知道痛苦才剛開始。如果你想避免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你就要多看看,這些有車人每天都在遇到些什麼事情。他們最後都怎麼解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