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條湖底隧道主體工程完工!東安湖有望本月蓄水~

2020-12-10 澎湃新聞

成都首條湖底隧道主體工程完工!東安湖有望本月蓄水~

2020-06-04 0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5月31日下午

伴隨著轟轟烈烈的禮炮聲

大運會重要配套項目

——東安湖公園下穿隧道主體結構

結束最後階段的澆築如期完工

趕在汛期前順利轉入防水護牆和回填施工

東安湖公園湖底隧道是成都市第一條湖底隧道,是連接CAZ片區和大運會主場館片區的交通要道,隧道全長為1.715千米,雙向4車道,全線採用城市主幹路設計標準,設計時速為60千米/小時,建設內容涵蓋電氣工程、給排水、消防工程、交通工程、景觀工程等。項目建成後將與東安大道(原車城大道)、桃都大道等周邊道路形成完整的區域路網結構,極大提升大運會主場館東安湖片區市政配套水平。

2020年1月

進場實施基坑開挖

2020年3月底

完成了150萬方土石方開挖

2020年4月

開始主體結構的施工

2020年5月底

完成了約10萬方混凝土的澆築,主體結構全面完成的同時已進入大面積回填作業。

2020年6月下旬

預計完成湖區回填後開始蓄水

2020年10月

預計全面竣工

走進東安湖公園下穿隧道施工現場

建築工地上機器轟鳴

一輛輛貨車穿梭在工地

工人們正在忙著開展防護護牆和隧道回填施工

在現場負責人的指揮下

施工現場忙碌而有序

「湖底隧道是東安湖公園建設中最關鍵的一部分,必須要趕在汛期來臨之前完成隧道的主體結構施工,才能確保東安湖區順利蓄水。但工期計劃因新冠疫情爆發處於停滯階段,現場施工人員無法到位。為了不耽誤工程進度,在疫情發生後,我們第一時間派專車200餘車次到工人家中將他們接回工地。在2月9日全面復工後,不斷調整施工進度安排、倒排工期,加大人機材的投入,每天組織近百臺挖機24小時作業,人員按三班倒日夜不停搶抓工期,高峰期間現場作業人員達2400人次,最終把因疫情耽誤的工程進度搶回來了。」中國五冶東安湖項目一項目施工經理徐才林告訴見證哥,隧道底部基坑地質情況複雜,為確保基坑的安全性,施工方前後經過數次專家論證後確定以水泥攪拌樁加強基坑支護和CFG樁進行基底處理,經過25天的高強度作業,最終完成9800根CFG樁的灌注施工,為後續施工提供了切實的保障。

記者:劉佳

原標題:《成都首條湖底隧道主體工程完工!東安湖有望本月蓄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成都首條湖底隧道主體工程完工
    東安湖公園是成都大運會的重要配套項目,而湖底隧道是東安湖公園項目建設中最關鍵的一個部分。6月2日,記者在項目施工現場看到,湖底隧道的主體工程已經澆築完工,目前正在進行隧道的防水施工和基坑回填。據了解,東安湖公園湖底下穿隧道不僅是連接大運會主會場館片區和CAZ中央活力區的交通要道,更是成都市的首條湖底隧道。項目建成後,將與東安大道(原車城大道)、桃都大道等周邊道路形成完整的區域路網結構,極大提升大運會主場館東安湖片區市政配套水平。
  • 歷時120天 大運會湖底隧道主體完工
    昨天,中國五冶東安湖公園項目部傳來喜訊:成都大運會東安湖公園下穿隧道主體結構已於5月31日結束最後階段的澆築,宣告如期完工
  • 成都東安湖湖型已基本形成:開始植綠 6月具備蓄水條件
    從本月開始,整個東安湖的植綠工程正式全面展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昨日從龍泉驛區獲悉,東安湖湖型已基本形成,6月就會具備蓄水條件,主體工程有望年底完工。  據了解,目前,整個東安湖公園示範段已初具雛形。高大喬木勾勒出植物天際線,而連接CAZ片區與體育場館的下穿隧道將穿湖而過。
  • 「少荃湖隧道」主體工程完工 合肥最長湖底隧道
    11月29日,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文忠路下穿少荃湖隧道主體工程順利完工,作為合肥迄今為止最長的一條湖底下穿隧道,該工程建成後將大大完善新站區的路網交通,方便市民出行。據了解,文忠路(磨店街-荃湖北路)工程位於新站區,為城市主幹道,全長2.3千米,是穿過北外環高速後繼續向北延伸的通道。工程於去年8月開工,包括道路、下穿隧道2座,少荃街人行天橋1座、荃湖南路跨線橋1座、荃湖北路人行地道1座、控制管理中心1處等工程。其中少荃湖隧道為雙向8車道,長約1200米,是目前全市最長的湖底隧道。
  • 龍泉驛東安湖計劃6月下旬開始蓄水
    根本原因是東安湖是一座「人工湖」而非自然湖,一切都要等待相關建設進度「達標」後才能開始蓄水,類似簡州新城的龍馬湖中心公園一樣。東安湖東安閣昨天,中國五冶東安湖公園項目部傳來喜訊:成都大運會東安湖公園下穿隧道主體結構已於5月31日結束最後階段的澆築,宣告如期完工。
  • 一周熱榜:川航3U8633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公布,成都首張籃球館分布圖...
    成都9個大運會倒計時裝置布點完成。近期,位於太古裡、天府廣場、大運村、東安湖,天府大道、雙流機場、火車南站和火車東站等9個點位的大運會倒計時裝置已全部安裝完成。倒計時裝置整體色彩以紅、黃、藍、綠為主基調,裝置燈光,紅綠黃藍四色交錯,構成了強烈、豐富而持久的視覺衝擊,釋放濃鬱喜迎大運的城市氛圍,契合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辦賽理念。
  • 話題丨東安湖來了,你對未來生活有哪些想像?
    話題丨東安湖來了,你對未來生活有哪些想像?政務 今日話題東安湖來了
  • 成自高鐵天府機場下穿隧道主體工程完工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攝影報導12月31日,隨著天府機場下穿隧道進口洞門最後一模砼澆築完成,標誌著成自高鐵天府機場下穿隧道主體工程完工,距離通車目標又近了一步。與人們常見的高鐵隧道不同,成自高鐵天府機場下穿隧道拱頂完全暴露在外,可以清晰看到隧道外觀和走向。「未來天府國際機場要實現高鐵、地鐵、航站樓無縫換乘,隧道就不能挖的太深。」四川路橋鐵路工程分公司成自鐵路天府機場5標項目經理杜召林說,「如果採用傳統暗挖,埋深太淺的話容易導致塌方、冒頂,所以我們採用明挖施工。」然而,明挖明洞隧道也有不小的建設難度。
  • 成都東安湖湖底下穿隧道故事:遇見最美的你
    東安湖湖底隧道故事:遇見最美的你從此,西江河上再無小木橋,只留下一灣河水和一個小湖泊(現在的東安湖)。時間到了2019年,東安湖的面積有所擴大,人們根據英子這個美麗的傳說,結合東安新城的發展,在英子化成石像的地方,決定不在湖面架橋,只修湖底下穿隧道,保持湖面的原生模樣,等待李南的歸來。經過一年建設,東安湖湖底下穿隧道終於建成(是成都首條湖底隧道)。
  • 安徽首條湖底電纜隧道投運
    央廣網合肥12月8日消息(記者梁明星)12月7日,經過24小時的安全試運行,位於合肥巢湖市的湖光路電纜隧道正式投運。這是安徽電網首條湖底電纜隧道,同時也為目前本省最長、最深的電纜隧道。它的及時投運,進一步提升了巢湖城區供電可靠性,助力經濟社會和環巢湖旅遊發展。
  • 東安湖湖水「清澈見底」的秘密
    東安湖公園從今年6月開始蓄水,5個多月後的第一份專業「體檢報告」表明,作為成都大運會重大配套項目、龍泉驛區公園城市建設的重要表達,在多項水環境治理的嚴格措施下,東安湖將不負眾望,在明年8月為全世界呈現一湖碧水,盡顯公園城市生態之美。
  • 合肥市首條湖底電纜隧道投運
    12月7日,經過24小時的安全試運行,位於巢湖市的湖光路電纜隧道正式投運。這是我市電網首條湖底電纜隧道,同時也是目前安徽省最長、最深的電纜隧道。據介紹,新建設的巢湖大橋與110千伏西銀線、巢旗線等多條城市供電「動脈」路徑重合。
  • 合肥懷寧路下穿天鵝湖工程北岸準備施工 湖底隧道已開建(圖)
    合肥懷寧路下穿天鵝湖隧道工程 合肥懷寧路下穿天鵝湖隧道工程一直受到市民關注,建成後,所帶來的意義十分之大。那麼,現在該工程進展到哪一步了?6月19日,通過現場探訪發現,天鵝湖北岸已擺滿各類施工用具,準備開始動工,湖底隧道正在挖掘。據悉,懷寧路下穿天鵝湖隧道工程,北起南二環,下穿天鵝湖後南接祁門路。線路全長約959m,其中暗埋段隧道長447m,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幹路。本項目實施期間,為保障天鵝湖水系貫通,分兩期實施,一期為南二環至天鵝湖湖中段,一期完成進行體系轉換後實施二期,總體工期為360天。
  • 安徽電網首條湖底電纜隧道投運
    12月7日,巢湖市110千伏湖光路電纜隧道正式投運,這是安徽電網首條湖底電纜隧道。它的及時投運,進一步提升了巢湖城區供電可靠性,對環巢湖旅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湖光路電纜隧道全長達 780米、深度為42米,在後期運維方面,採用了國內先進的智能化在線監測系統等技術。據介紹,新建的巢湖大橋與110千伏西銀線、巢旗線等多條城市供電「動脈」路徑重合。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快速推進,同時進一步提升區域供電可靠性,我省同步規劃和建設了這條電纜隧道,將此前位於湖面上方的高壓線路遷改入內。
  • 蘇錫常南部高速太湖湖底隧道最新進展,24小時連續施工
    南泉段的湖底隧道施工圍堰大堤打樁預計在本月底結束,隨後湖底隧道主體工程建設工作將會展開。施工人員在5月前將把南泉段大堤破除,然後在大堤下方進行隧道主體結構的圍護結構施工,這項工作爭取在9月之前完工,然後再將原有大堤恢復。
  • 42米深湖底,直徑3.5米!安徽首條湖底電纜隧道投運
    12月7日,經過24小時的安全試運行,位於合肥巢湖市的湖光路電纜隧道正式投運。這是安徽電網首條湖底電纜隧道,同時也為目前本省最長、最深的電纜隧道。據介紹,這條專用隧道設計使用年限達100年,後期運維將採用智能化在線監測系統等技術。它的及時投運,進一步提升了巢湖城區供電可靠性,助力經濟社會和環巢湖旅遊發展。
  • 探秘湖底隧道,湖中出現一個亭,10分鐘連接太湖新城、蘇州
    今天,小馬帶大家探秘湖底隧道:全長10.79KM的太湖隧道,兩側行車孔單孔淨寬17.45米,淨高7.25米,為國內在建的最長、最寬的湖底隧道。想想馬上就要在太湖底下穿梭,還是有點小激動。開車進入隧道,內部燈光還未全部打開,但路面清晰,整個內部空間已經成型。我們駕車行駛了將近3公裡,封閉的隧道內十分安靜,隧道頂部距太湖水面約4米左右,完全感受不到頭頂的太湖。
  • 湖底隧道是怎樣建成的?
    湖底隧道是怎樣建成的?10分鐘,就可以從越城區迪蕩新城穿越到袍江新區,這是平江路隧道給市民帶來的交通便捷。5月3日,平江路隧道試運行的第三天,記者採訪了這條隧道工程項目的相關負責人,聽他們講述隧道背後的故事。為這10分鐘花了5.5個億  ●記者 徐霞鴻  5月1日,「五一」小長假的最後一天,紹興首條湖底隧道——平江路隧道宣告通車。
  • 安徽電網首條湖底電纜隧道投運 提升巢湖城區供電可靠性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7日,經過24小時的安全試運行,位於合肥巢湖市的湖光路電纜隧道正式投運。這是安徽電網首條湖底電纜隧道,同時也為目前本省最長、最深的電纜隧道。它的及時投運,進一步提升了巢湖城區供電可靠性,對於經濟社會和環巢湖旅遊發展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場館全部開工 東安湖蓄水1000餘畝
    10月22日,四川省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來到成都東部新區大運會主會場項目等地點,開展集中視察活動,了解成都東部新區規劃建設推進情況及大運會籌備情況。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目前大運會所有場館都已全面開工,預計2021年4月底前完工投入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