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7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是一個極為擅長「演戲」的詐騙團夥,成員個個是「體驗派」:撞車、丟錢、迷了路,各種劇情他們信手拈來。
不少路人都被他們精湛的演技迷惑,懵懵懂懂地掏出了錢……
他們最喜歡扮演的角色就是
——需要幫助的「香港人」
近日,光明打掉一個在街頭上演"苦情"戲碼,藉此實施詐騙的團夥。據悉,該團夥流竄在深圳各區,隨機挑選市民下手,小到20元,大到上萬元,利用市民的同情心頻頻得手。
012018年9月,市民馬女士下班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一對衣著光鮮的男女突然出現,跑到馬女士面前尋求幫助。只聽男子說道,膩好,稜不稜請膩幫蝦忙啊?……
馬女士使勁聽了半天才聽懂,原來是這兩人遇到困難,需要幫助。見兩個普通話不大標準的陌生人主動搭訕,馬女士本來沒想理他們。但女子又比著手勢,焦急地說了一通,馬女士才搞明白,這兩人開車從香港來,不小心撞傷了行人,傷勢嚴重,車子也被扣押了,身上只有港幣,想找馬女士借錢給傷者付治療費。
雖然上述言論毫無邏輯,但馬女士非常善良,一聽到有人受傷就立刻放下顧慮,用微信套現2700元,全部給了這對男女。"借款"到手,陌生男女急促地進行一番道謝後,留下一個手機號迅速離開了。
回家路上,馬女士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撥通了對方留下的電話,對方卻一直拒接,意識到被騙的馬女士趕忙報了警。
02接警後,馬田派出所立即成立專案組對案件展開調查,發現現場並沒有發現所謂的"車禍",涉案男女也並非香港人!一切只是他們為了騙取錢財隨口編造的故事……經過深入的調查研判,一個詐騙團夥漸漸浮出水面。
在調查中,民警發現該團夥在各區出沒,屬於流竄作案。其中2名嫌疑人於12月5日落網,12月上旬,專案組再次將涉案的歐某、劉某、紀某、蔡某及王某五名嫌疑人當場抓獲。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均對其實施詐騙的事實供認不諱。
據嫌疑人交代,他們會挑選路人作為目標,隨口編好各種理由、故事,博取市民同情後趁機騙取錢財。其中,歐某、劉某及紀某為一組,擅用「沒錢吃飯,在線乞討」作藉口;王某與妻子紀某雲(在逃)搭檔,以女性為目標,「先遭車禍再丟錢包」是他們常用的藉口;蔡某單獨行動,靈活運用各種話術騙錢。
經過近一個月的追查,兩名在逃涉案嫌疑人目前被網上追逃,抓獲的5名嫌疑人均已被警方依法處理,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看到這,有人可能有疑問,真的有人把幾千元「借」給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嗎?
事實上,馬女士的2700元並不是被騙金額中最大的,受害人中有人甚至被騙去上萬元,被該團夥以沒錢吃飯、借錢買車票、錢包掉了等理由騙取幾十元的更是比比皆是。許多筆騙來的「幾十元」積少成多,甚至成為該團夥的「主要收入」。
警方提示這類詐騙案件的特點是外表光鮮的騙子冒充香港人(有的冒充臺灣人、韓國人),外出尋找獨行路人。以手機不能使用、香港銀行卡不能取款等為由,假意尋求幫助,實則騙錢。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類似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將自己的銀行卡號、密碼和手機號透露給他人,也不要將自己的現金隨意借出!
遇到所謂香港人求助等可疑人員和事件,可以直接撥打110報警。
如果你真的想幫助別人
也請先理性判斷,謹慎行動
不要讓寶貴的愛心被利用!
(原標題《預警!衣著光鮮的香港人車禍後找你借錢?別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