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繪畫比寫實繪畫光感強很多,莫奈色彩裡的科學,神奇又簡單

2020-09-09 畫裡畫外的水之木

印象派繪畫為什麼比寫實的色彩明亮,莫奈說這裡有科學,值得一看。

很多喜愛油畫的朋友都見過印象派油畫和寫實油畫的原作,大家發現,除去畫面主題的表現不同,單從色彩的明快方面,印象派繪畫也比古典寫實的油畫顏色上要明快很多,這裡面有所用顏色的原因,但不是這麼簡單,還有一些我們容易忽視的方面,造成了大師莫奈的色彩不僅比古典寫實的顏色要鮮亮,而且也比現代的寫實油畫顏色更鮮亮。這個問題要解決,才能解決好大家的色彩問題,筆者研究發現,這問題就出在怎麼畫的手法上,希望大家認真分析,看是否能尋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古典寫實油畫作品

想提高色彩水平,必須要充分分析大師作品,很多人喜歡印象派繪畫,卻是按照寫實繪畫的手法調色,因此,畫面顏色昏暗晦澀,則不足為怪。只有找出顏色背後的科學性,才能做出本質上的改變。以大師莫奈為代表的印象派畫家在色彩的問題上確實造詣深厚,值得借鑑。

1並置的原色,形成的間色比調出來的亮一個層次

我們都知道,印象派大師莫奈在調色的時候,並不是把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出現第三種顏色,這麼簡單。他往往並不把這準備兩種顏色,真的混合在一起,而是通過類似點彩這種方式,只是把它們並列的點在畫布上而已,讓觀眾在欣賞作品的時候,與畫面保持一定的距離,由於在這段空間中,利用色彩錯覺,從而產生第三種顏色,與調出來的顏色,同樣好看,但當我們近距離地看著畫面的時候,發現,這兩種顏色其實沒有混在一起,只是距離很近的緊靠在一起。

那麼,莫奈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好處,這就要從光學特性談起了,大家都知道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這三種顏色的光如果混合後,形成的光就是白顏色,因為,光的三原色調和,是增加明度的,每兩種顏色的光調和在一起,形成第三種顏色的光,而這個光要比剛才的任何一種顏色的光都要亮一倍。因此,光的調色是逐漸增加亮度的。

顏料的三原色,原理正好相反,它們的調和是減亮度的。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當這三種顏料混合在一起的時候,它的顏色就是黑色,這裡要注意,它與光的的三原色,正好相反,光的三原色組合是白,顏料的三原色組合是黑,這個大家要明白。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任意兩種顏料調和,得出的第三種顏色的亮度都要比單獨的原色要暗一個層次,這就是顏料的特性。

莫奈正是基於這個原因,他想保持畫面顏料的明亮感覺,因此,在調色是的時候,耍了一個花樣,他沒有把原色真的調和在一起,而是採用並置的方法,利用空間來產生第三種顏色,這樣,既有了第三種顏色,而顏色的亮度,並沒有改變,所以的他畫的色彩,就會比其它畫家的明亮很多。

我們看上面畫中的草垛,旁邊的天空非常明亮,有很強的光感,莫奈正是利用了,顏料的這個原理,而沒有將它們直接調和在一起,而是採用點彩的方式,利用了空間調色,從而保證了顏色的明亮度,才有了陽光的效果,如果真的把它們調在一起,就要暗下去很多,因此,必然不再像光了,如果在顏料裡多加白,那麼雖然看似能亮一些,但是,色彩就會沒有這麼鮮豔了。

正因如此,古典寫實的顏色都是調出來的,所以它們的顏色勢必都要暗一個層次,所以就出現大家看到的情景,如果與印象派作品放在一起,就更明顯了。

2亮部有原色的時候,陰影中有原色的補色,即使不用黑色,也可以很暗

莫奈的畫中,從不用黑顏色,那他是怎麼畫黑暗的地方,這個是很多朋友一直好奇的地方。根據顏料的特性,物體亮面的顏色中,大師莫奈會採用一些帶有原色的顏色,這樣可以增加明度,因此在暗影中則會採用這些原色的互補色,這樣會形成一種對比關係,原本莫奈畫中經常採用冷暖對比來代替明暗,表達黑白的素描關係,現在加上互補對比的這一層關係,效果更加明顯。

這樣一來,又出現一個巧合,就是,印象派繪畫是光源部分,通常會用,紅和黃組成的暖顏色,這裡就有兩種原色,而陰影中,則會出現明顯的互補色,即綠和藍,在冷暖關係中,綠和藍,本身就比紅和黃要冷,因此符合冷暖表達明暗的原則,而綠和藍本身的明度就比黃和紅要暗很多,因此,則非常巧合地表達了明暗關係,因此,莫奈幾乎不用黑,因為他用不到黑,就可以表達這種明暗關係,畫面中既然不用黑,那麼整個畫面自然就會偏於明亮,而且色彩還更加豐富,如果用了黑顏色,不但色彩度減弱,而且畫面也會暗很多,這就是莫奈的畫鮮亮的原因。

上面這幅作品的局部,莫奈畫天空的晚霞由於光線的照射而非常明亮,莫奈用的偏黃的暖色,而低空的幾朵烏雲,莫奈用的是暖黃的補色,藍紫色來表示,但是給大家的視覺效果卻是很暗的,很多人不相信這是紫色,因為它太像黑色了,但它的確是紫色,這就是色彩的神奇,也是科學的神奇。

我們知道,在很多寫實畫家中,不獨指古典寫實繪畫,即便是現代的寫實繪畫,大家在畫面中是很廣泛地使用黑顏色的,因此,畫面整個就會昏暗很多,色彩度也會弱很多,這些都是與顏料的科學特性有關係,只有深入地研究以後,才能想出辦法來提高色彩度。

3莫奈的顏色塗在畫布上即可,從不重複塗抹

偏重於寫實的繪畫,與莫奈的印象派繪畫在用筆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莫奈的畫筆只是把顏色弄到畫布上,就完成了,他的畫筆更像是一個鏟子,只是運輸顏料的工具,這也是後來為什麼有油畫刀的原因,顏料一旦到畫布上,就不再做修補。

而偏於寫實的繪畫,他們的畫筆則真的是畫筆,他們通常為了畫面平滑的過度,而注重對畫筆筆觸進行修飾,甚至是抹去筆觸的痕跡,這樣一來,畫面中的顏色,又進行了一個混合的過程,因此,顏色就更灰暗了,這個建議大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一直畫不好色彩的人,要檢查一下自己在作畫過程中是不是有經常塗抹的過程,如非必要,建議改掉這個習慣,它無形中會影響畫面的色彩鮮豔度。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所謂寫實繪畫的這些人,為了使降低色彩的純度,會經常在調色過程中加入一種赭石顏色,這個是非常不好的,因為你的顏色本來就是充分調和了,比原色已經暗了,如果再加入一種顏色,三次調和,那麼這個顏料基本上就非常昏暗了,筆者個人認為,除非必須,否則不要在畫中添加赭石,這種沒有冷暖傾向的顏料,實在是影響效果。

綜上所述,嚴格意義上來說,印象派繪畫其實也是寫實繪畫,本文中的「寫實」是狹義的寫實,僅指筆觸細膩,追求素描關係的這種繪畫,希望廣大朋友不要有歧義。

上面這三個顏料和光學的科學規律因素,決定了印象派繪畫的色彩,要比寫實繪畫的色彩鮮豔明快很多,許多在色彩方面想要提高的朋友,在繪畫過程中,建議參考一下大師莫奈的手法,你的色彩必然會有明顯的變化。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見解。

相關焦點

  • 法國印象派繪畫大師克勞德·莫奈,一生都在探索光與影的繪畫技法
    克勞德·莫奈肖像我們回顧一下歐洲繪畫藝術史就會發現,始於文藝復興的近代繪畫,確立了科學的素描造型體系,把明暗、透視、解剖等知識運用到了造型藝術之中。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繪畫的《吉內夫拉·德本奇像》而印象派則是完成了繪畫中色彩造型的變革,將光與色的科學觀念引入到繪畫之中,革新了傳統的固有色觀念,創立了以光源色和環境色為核心的現代寫生色彩學。
  •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
    對美的理解不同,決定了畫家表現的內容不同,印象派畫家一反傳統繪畫的觀念,創造出了新的藝術形式,給繪畫藝術開闢了嶄新的領域,賦予了繪畫以新的活力,給世人呈現出來美麗的色彩。我們後世學畫人,欣賞莫奈的色彩魔力,羨慕他神奇的畫筆,如果大家也想畫出印象派的顏色,就要先從他的畫作中探尋大師心靈軌跡,以給我們啟迪。印象派繪畫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革新。
  •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從莫奈名畫中探尋印象派繪畫的不同視角,揭開你心中的迷霧。所有的藝術都是為了喚醒人心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美的理解不同,決定了畫家表現的內容不同,印象派畫家一反傳統繪畫的觀念,創造出了新的藝術形式,給繪畫藝術開闢了嶄新的領域,賦予了繪畫以新的活力,給世人呈現出來美麗的色彩。我們後世學畫人,欣賞莫奈的色彩魔力,羨慕他神奇的畫筆,如果大家也想畫出印象派的顏色,就要先從他的畫作中探尋大師心靈軌跡,以給我們啟迪。印象派繪畫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革新。
  • 「莫奈」作品,中西方繪畫的對比
    「克勞德·莫奈」法國著名畫家,印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創作了非常多的作品,印象派的創始人雖然是「馬奈」但印象派的發揚光大卻是由莫奈完成的,莫奈積極的探索了光與影的的表現手法,打破了西方寫實風格為代表的格局,莫奈可以說是西方近現代繪畫藝術的開創者。
  • 印象派繪畫中的科學,色彩的問題,終於找到原因了,不能只靠天賦
    印象派繪畫中的科學,色彩的問題,終於找到原因了,不能只靠天賦。印象派繪畫一直是喜歡色彩的人們關注的焦點,特別受很多色彩方面小有才華的人的鐘愛,有很多人認為印象派畫家色彩感覺好是天生的,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因為根據現有的文獻都沒有記錄印象派畫家天生就有多好的色彩感覺,但是很多資料的記錄是,印象派畫家們經常聚會,經常組織在一起寫生,共同探討,他們經常互相交流,我想這才是印象派畫家們的色彩好的原因。
  • 印象派繪畫中的科學,色彩的問題,終於找到原因了,不能只靠天賦
    印象派繪畫中的科學,色彩的問題,終於找到原因了,不能只靠天賦。印象派繪畫一直是喜歡色彩的人們關注的焦點,特別受很多色彩方面小有才華的人的鐘愛,有很多人認為印象派畫家色彩感覺好是天生的,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因為根據現有的文獻都沒有記錄印象派畫家天生就有多好的色彩感覺,但是很多資料的記錄是,印象派畫家們經常聚會,經常組織在一起寫生,共同探討,他們經常互相交流,我想這才是印象派畫家們的色彩好的原因。
  • 動漫——印象派繪畫光和色彩元素運用的延伸
    什麼是「印象派」?從藝術觀點上看,印象派畫家反對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繪畫,主張注重對光與色的表現和描繪,認為只有捕捉瞬息間光和色的變化才能揭示自然的奧妙。動漫則是印象派繪畫光和色彩元素運用的延伸。常常用藍色、白色、粉紫色和橙色等色彩來描繪天空的顏色。無論是深邃蔚藍的天空,映透著夕陽的天空還是黎明破曉前涇渭分明的天空,新海誠都以一種「印象派」色彩去勾勒描繪。新海誠的「新海風」動畫作品從配色變化上深受印象派創始人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的影響。
  • 光的藝術 | 印象派大師莫奈的色彩作品
    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並非準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由於它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有位批評家就借用此畫的標題,嘲諷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創造的青年畫家為「印象主義」,這一畫派以此得名。這幅畫在1874年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這幅作品是莫奈畫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
  • 印象派繪畫是怎麼來的?其實「印象派」和「印象」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其中,印象派一直都是焦點人物,從來都不缺少關注。哪怕是對西方藝術稍有了解的人,提到莫奈、塞尚、梵谷也都不會陌生。 不過印象派的發展,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又包含了很多細分的流派,今天就順著印象派的發展,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 印象派繪畫風格和主題多樣性——莫奈、雷諾瓦、馬奈
    論印象派繪畫風格及主題的多樣性 ——以莫奈、雷諾瓦、馬奈為例印象派發軔於19世紀70年代,馬奈是他們的精神導師他留下了不少關於水的繪畫,最出名的《日出·印象》,《格勒努耶爾》,《青蛙塘》和《阿爾讓特依大橋》,向世人展現了光水相遇的奇妙變幻,莫奈致力於對純視覺形式的探索,譜出了一首首光色氤氳的美妙樂曲。
  • 在繪畫裡尋找光的一生——莫奈
    我曾以為,留住光,就可以留住你。法國印象派主要畫家,印象派運動領袖人物。作為印象派這一影響巨大的先鋒團體的先行者,莫奈對自己創作的題材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審美觀和情緒反應。儘管他一直嘗試不少新的繪畫技巧,可他從不把自己的作品建立在藝術理論之上。
  • 探索印象派畫家莫奈的色彩理論,莫奈最著名代表作品欣賞!
    他突破了傳統繪畫"固有色"的表現,用鮮明的色彩和筆觸直接描繪陽光下的物象,形成了以"條件色"表現物象新的色彩觀念。由於風格創新、超越舊制,為抽象表現主義畫家開拓了新道路,因此他被尊稱為"印象派領袖"。莫奈突破了傳統繪畫原來以褐色調子為主的基調,採用鮮明的色彩和筆觸直接描繪在陽光下的物象,表現微妙的變化。
  • 印象派大師莫奈,如何抓住光與影?
    (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這是個簡單的行動,但莫奈在繪畫技巧上,對光和色進行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並認識到色彩的變化是由色光造成。
  • 藝術大師黃建南·印象派繪畫是西方美術史上一次重大的突破和創新
    ,對西方繪畫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印象派是西方繪畫從寫實轉向寫意,從古典走向現代的過渡畫派,具有非常明顯的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西方繪畫的分水嶺。始終要記住,玩轉色彩和光影是印象派油畫的核心。油畫藝術發展的幾百年時間裡,誕生了許許多多風格不同的畫派,比如,崇尚理性的新古典主義、追求個性解放的浪漫主義、冷靜務實的寫實主義,以及夢幻的印象主義,也叫印象派,那麼如何繪畫好「印象派油畫呢?」
  • 印象派繪畫為何能在當時大獲成功,明白這3點,你更接近藝術真諦
    在當時是屬於革命性的創新藝術道路,卻能取得非凡的成功,實屬不易,我們後世熱愛畫畫的人,是否想過,他們成功的關鍵之處在於什麼,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鑑和研究的地方,在看慣了古典寫實繪畫中的莊嚴形象後,印象派的色彩是怎麼被人們接受的。帶著這些問題,請看以下分析。
  • 印象派繪畫為何能在當時大獲成功,明白這3點,你更接近藝術真諦
    1畫面中真實的場景,是印象派繪畫用色彩主觀創造的印象派繪畫色彩的真實效果是大師創造的,很多人不肯接受這個事實,說印象派畫面上的色彩就是在自然中看到的,大師只是把它畫出來了。這樣說,其實就把的大師的色彩成就抹平了,是對大師藝術的矮化。
  • 印象派,西方近代繪畫的標誌
    某位藝術評論家,借用畫家莫奈的一幅名為《日出-印象》的作品諷刺這些畫家為「印象主義者」,印象主義或印象派的名稱由此而來。那麼印象主義畫家追求的是什麼呢?他們認為,大自然一切色彩都來源於光,由於光是瞬息變化的,只有在畫面上捕捉對光和色的瞬間印象才能結識大自然的美。當然,這種追求是與傳統繪畫的方法背道而馳的,因為這樣一來。
  • 論印象主義繪畫中的光與色
    本文以印象派最重要的畫家莫奈為主線,以他的作品為分析對象,來探索印象派畫家在色彩的探索道路上勇於打破傳統的作畫方式,進而發現印象派對繪畫光與色的研究。在色彩表現上,他們接受浪漫主義對色彩的研究成果。每一個藝術流派的出現都有前輩們的藝術鋪墊,不可能憑空產生。浪漫主義中,尤其德拉克羅瓦通過對色彩的強調逐漸發現了色彩的互補原理,不過,這只是感性的。對於色彩科學的突破得追溯到17世紀60年代,那時,牛頓對光色的認識已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對畫家們的影響極其深遠,有科學文獻作鋪墊,印象主義畫家對光色的研究更加得心應手。
  • 蔣勳:印象派和後期印象派
    工業革命帶來對科學的崇信,人類對自然有了審視的底氣和審美的機能。此前的寫實主義突出客觀,繪畫在照相機發明後,需要尋求新的表現方式和用武之地。印象派認識到色彩因為光而產生,對光的研究和表現特別注重。印象派主張到戶外去,在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強調以瞬間的印象作畫,努力去捕捉大自然色彩、光線及氣氛和現場感,將視覺、聽覺等官能全方位打開。色彩是質料對光的反射,沒有光就沒有色彩。印象主義畫家因光分為橙紅黃綠藍靛紫七色,沒有黑色,他們就一反傳統繪畫,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來畫陰影。
  • 簡述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印象派是19世紀晚期在法國興起的一種藝術風格,強調捕捉轉瞬即逝的印象,常以自然為主題,色彩純正、用色斷斷續續,形成明烈而幻化的效果。印象派畫家一改前人忠實於原物的傳統,而抓取一個稍縱即逝的瞬間在頭腦裡留下的獨一無二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