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繪畫為什麼比寫實的色彩明亮,莫奈說這裡有科學,值得一看。
很多喜愛油畫的朋友都見過印象派油畫和寫實油畫的原作,大家發現,除去畫面主題的表現不同,單從色彩的明快方面,印象派繪畫也比古典寫實的油畫顏色上要明快很多,這裡面有所用顏色的原因,但不是這麼簡單,還有一些我們容易忽視的方面,造成了大師莫奈的色彩不僅比古典寫實的顏色要鮮亮,而且也比現代的寫實油畫顏色更鮮亮。這個問題要解決,才能解決好大家的色彩問題,筆者研究發現,這問題就出在怎麼畫的手法上,希望大家認真分析,看是否能尋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古典寫實油畫作品
想提高色彩水平,必須要充分分析大師作品,很多人喜歡印象派繪畫,卻是按照寫實繪畫的手法調色,因此,畫面顏色昏暗晦澀,則不足為怪。只有找出顏色背後的科學性,才能做出本質上的改變。以大師莫奈為代表的印象派畫家在色彩的問題上確實造詣深厚,值得借鑑。
我們都知道,印象派大師莫奈在調色的時候,並不是把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出現第三種顏色,這麼簡單。他往往並不把這準備兩種顏色,真的混合在一起,而是通過類似點彩這種方式,只是把它們並列的點在畫布上而已,讓觀眾在欣賞作品的時候,與畫面保持一定的距離,由於在這段空間中,利用色彩錯覺,從而產生第三種顏色,與調出來的顏色,同樣好看,但當我們近距離地看著畫面的時候,發現,這兩種顏色其實沒有混在一起,只是距離很近的緊靠在一起。
那麼,莫奈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好處,這就要從光學特性談起了,大家都知道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這三種顏色的光如果混合後,形成的光就是白顏色,因為,光的三原色調和,是增加明度的,每兩種顏色的光調和在一起,形成第三種顏色的光,而這個光要比剛才的任何一種顏色的光都要亮一倍。因此,光的調色是逐漸增加亮度的。
顏料的三原色,原理正好相反,它們的調和是減亮度的。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當這三種顏料混合在一起的時候,它的顏色就是黑色,這裡要注意,它與光的的三原色,正好相反,光的三原色組合是白,顏料的三原色組合是黑,這個大家要明白。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任意兩種顏料調和,得出的第三種顏色的亮度都要比單獨的原色要暗一個層次,這就是顏料的特性。
莫奈正是基於這個原因,他想保持畫面顏料的明亮感覺,因此,在調色是的時候,耍了一個花樣,他沒有把原色真的調和在一起,而是採用並置的方法,利用空間來產生第三種顏色,這樣,既有了第三種顏色,而顏色的亮度,並沒有改變,所以的他畫的色彩,就會比其它畫家的明亮很多。
我們看上面畫中的草垛,旁邊的天空非常明亮,有很強的光感,莫奈正是利用了,顏料的這個原理,而沒有將它們直接調和在一起,而是採用點彩的方式,利用了空間調色,從而保證了顏色的明亮度,才有了陽光的效果,如果真的把它們調在一起,就要暗下去很多,因此,必然不再像光了,如果在顏料裡多加白,那麼雖然看似能亮一些,但是,色彩就會沒有這麼鮮豔了。
正因如此,古典寫實的顏色都是調出來的,所以它們的顏色勢必都要暗一個層次,所以就出現大家看到的情景,如果與印象派作品放在一起,就更明顯了。
莫奈的畫中,從不用黑顏色,那他是怎麼畫黑暗的地方,這個是很多朋友一直好奇的地方。根據顏料的特性,物體亮面的顏色中,大師莫奈會採用一些帶有原色的顏色,這樣可以增加明度,因此在暗影中則會採用這些原色的互補色,這樣會形成一種對比關係,原本莫奈畫中經常採用冷暖對比來代替明暗,表達黑白的素描關係,現在加上互補對比的這一層關係,效果更加明顯。
這樣一來,又出現一個巧合,就是,印象派繪畫是光源部分,通常會用,紅和黃組成的暖顏色,這裡就有兩種原色,而陰影中,則會出現明顯的互補色,即綠和藍,在冷暖關係中,綠和藍,本身就比紅和黃要冷,因此符合冷暖表達明暗的原則,而綠和藍本身的明度就比黃和紅要暗很多,因此,則非常巧合地表達了明暗關係,因此,莫奈幾乎不用黑,因為他用不到黑,就可以表達這種明暗關係,畫面中既然不用黑,那麼整個畫面自然就會偏於明亮,而且色彩還更加豐富,如果用了黑顏色,不但色彩度減弱,而且畫面也會暗很多,這就是莫奈的畫鮮亮的原因。
上面這幅作品的局部,莫奈畫天空的晚霞由於光線的照射而非常明亮,莫奈用的偏黃的暖色,而低空的幾朵烏雲,莫奈用的是暖黃的補色,藍紫色來表示,但是給大家的視覺效果卻是很暗的,很多人不相信這是紫色,因為它太像黑色了,但它的確是紫色,這就是色彩的神奇,也是科學的神奇。
我們知道,在很多寫實畫家中,不獨指古典寫實繪畫,即便是現代的寫實繪畫,大家在畫面中是很廣泛地使用黑顏色的,因此,畫面整個就會昏暗很多,色彩度也會弱很多,這些都是與顏料的科學特性有關係,只有深入地研究以後,才能想出辦法來提高色彩度。
偏重於寫實的繪畫,與莫奈的印象派繪畫在用筆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莫奈的畫筆只是把顏色弄到畫布上,就完成了,他的畫筆更像是一個鏟子,只是運輸顏料的工具,這也是後來為什麼有油畫刀的原因,顏料一旦到畫布上,就不再做修補。
而偏於寫實的繪畫,他們的畫筆則真的是畫筆,他們通常為了畫面平滑的過度,而注重對畫筆筆觸進行修飾,甚至是抹去筆觸的痕跡,這樣一來,畫面中的顏色,又進行了一個混合的過程,因此,顏色就更灰暗了,這個建議大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一直畫不好色彩的人,要檢查一下自己在作畫過程中是不是有經常塗抹的過程,如非必要,建議改掉這個習慣,它無形中會影響畫面的色彩鮮豔度。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所謂寫實繪畫的這些人,為了使降低色彩的純度,會經常在調色過程中加入一種赭石顏色,這個是非常不好的,因為你的顏色本來就是充分調和了,比原色已經暗了,如果再加入一種顏色,三次調和,那麼這個顏料基本上就非常昏暗了,筆者個人認為,除非必須,否則不要在畫中添加赭石,這種沒有冷暖傾向的顏料,實在是影響效果。
綜上所述,嚴格意義上來說,印象派繪畫其實也是寫實繪畫,本文中的「寫實」是狹義的寫實,僅指筆觸細膩,追求素描關係的這種繪畫,希望廣大朋友不要有歧義。
上面這三個顏料和光學的科學規律因素,決定了印象派繪畫的色彩,要比寫實繪畫的色彩鮮豔明快很多,許多在色彩方面想要提高的朋友,在繪畫過程中,建議參考一下大師莫奈的手法,你的色彩必然會有明顯的變化。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