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下誅仙陣:通天教主因何拿廣成子做擋箭牌?太上老君一氣化三清
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的闡、截兩教,紛爭難息之際,太上老君出面本想調停此事。
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豈又是太上老群的一番勸說言辭就可定分止爭的。
太上老君勸告師弟通天教主:賢弟,不要再違天命,逆天行事,還是收回誅仙惡陣吧!
通天教主則稱太上老君:道兄!為何不責怪自己弟子,反來怪他!
話不投機半句多,太上老君繼續勸說,不過語氣變得沉重,多少還帶有狠話。
「如不趁早回頭省悟,拿你到師父面前,將你貶入六道輪迴,就永不能回碧遊宮,到時後悔都來不及……」
通天教主也著了急:李聃!休要再偏心護短,難道我不如你?有本事就來破陣吧!
通天教主,情急之下,連太上老君的名字都喊了出來。
「源易緣」注意到,通天教主的解釋中,也是有調解的條件的,那就是將廣成子遣送至碧遊宮,然後還得聽他的隨便發落。
「送廣成子至碧遊宮,等我發落,我便甘休!」這便是通天教主的原話。
那麼,為何通天教主要拿廣成子做為「擋箭牌」,或拿廣成子開刀呢?
結合《封神演義》原著,「源易緣」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廣成子的身份特殊
元始天尊的12金仙弟子分別是: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黃龍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靈寶大法師、懼留孫、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
看到沒有,廣成子不僅在金仙弟子中排名第一,還是元始天尊的最為器重的弟子之一。
民間傳說,廣成子像他的大師兄「南極仙翁」一樣,是個長壽星,曾活到了1200歲。
因此,還留下了「黃帝問道廣成子」的傳說。
通天教主拿元始天尊的得意弟子做為條件,應該就是想殺闡教的威風,壯截教的聲勢。
二、廣成子曾三謁碧遊宮
按道理講,元始天尊的大弟子是南極仙翁,也有厲害的燃燈道人,還有在終南山得道的雲中子等;
可通天教主都沒有拿他們說事情!偏偏要將廣成子做為「不可調和」的資本!這裡應該還有深層次的一些原故!
「源易緣」注意到,兩教相爭的初期,火靈聖母不聽師父通天教主的話,先行捲入封神之爭,既打傷了龍吉公主,還差些將姜子牙打死。
是廣成子祭出番天印,讓火靈聖母喪了修行已久的道行,魂上封神臺!
出於好意,廣成子上謁碧遊宮,進獻火靈聖母的金霞冠。不曾想,此舉惹得截教門人對他咬牙恨齒。
若不是通天教主的公道處事,幫廣成子安全下山。面對截教弟子的伺機報復,廣成子能不能安全回到西岐都是個大問題!
當時,廣成子雖然當時安全退出,可由此成為眾矢之的,成了大家攻擊的目標。
三、廣成子遭多寶道人的誣陷
「話不在多在於精,一言勝過萬千兵」。
廣成子走出碧遊宮後,通天教主的弟子多寶道人曾說了一句惡言的話。
看到自己的徒弟被番天印害死,多寶道人對通天教主說:「他罵吾教是左道旁門,不分披毛戴角,溼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
正是這句挑拔離間的話,才使通天教主勃然大怒,當即給了多寶道人「誅仙」、「戮仙」、「陷仙」、「絕仙」四把先天寶劍。
後來,「源易緣」注意到,通天教主在向太上老君解釋他為何擺下「誅仙陣」時,通天教主就曾說:廣成子三進碧遊宮,面辱吾教惡語辱罵,犯上不守規矩……
讀至此就會懂得,以訛傳訛的威力和挑撥離間的厲害了!
廣成子並沒有說過此話,也沒有想著以下犯上,惹師叔心情不高興。可他卻一番好意,卻莫名其妙的成了「冤大頭」。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互動。
參考資料:《封神演義》、《中國神話》、《中國道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