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索菲,也是個寶媽!每天堅持分享家庭教育經驗、育兒優質內容,喜歡的請關注!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數學能力高低的並不是實際的運算能力,而是他的數學思維強弱。家長不要光知道「題海戰術」、打好基礎,而是要摸清孩子學習數學的一些思維方法,逐個擊破。
首先家長需要明確,學習數學應該培養什麼能力?
1、運算能力
這是學習數學的基礎,也是一切數學題目中都會涉及到的技能,而這與孩子的細心程度和耐心程度都有關係。
2、空間想像能力
孩子在幼兒園時就會接觸到圖形,小學時期就開始進行物體面積和長度的計算,到了初中和高中則會開始學習立體幾何。
如果缺乏空間想像力,幾何題無疑會變成一種相當抽象、而且無論別人怎麼教都不可能真正理解知識,因為孩子不能在大腦中構建起這和幾何體,更別提計算了。
3、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不會讓孩子的數學成績有多大的提高,但會讓孩子的思維高度高出同齡人一大截。假如一個孩子有求異思維,敢於反其道而行之,更有打破常規的意識那就相當於他比別人多了一種解題思路,也更有發散性思維。
4、邏輯思維能力
這項思維是證明題和推導題的關鍵點,歸納、總結、推理、觀察、實驗、比較、猜想、歸納,如果孩子沒有掌握這些能力,也不懂得歸納總結,那他就只能老師教一道題會一道題,不能掌握其中真正的規律。
5、數形結合互相轉化的能力
代數和幾何是小學到高中都非常重要的兩大數學分支,如果孩子可以做到數形結合、互相轉化、建立解題聯想,這才能成為真正的數學高手。
6、研究、探討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分為差異性、探索式、優化式及否定性,它可以讓孩子有超常規、反常規的方式去解決、看待問題,讓孩子可以從多角度考慮。
孩子可以如何增進自己的數學思維?
1、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老師,給自己答疑解惑
家長需要知道,別人教的東西永遠是別人的,只有孩子理解吸收的知識才能真正變成自己的。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在做完數學題後講講這道題的解題思路、用了什麼公式和方法,像老師一樣的解題。一來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和思維邏輯能力,二來可以讓孩子做到真正的融會貫通。
2、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首先要告訴孩子數學知識浩如煙海,數學題目是做不完的。因此數學學習並不在意做題目的量的多少,而在意做題目的精細。何為做題的精細呢?即是摳出題目中的細節,觸類旁通,會一道題就能掌握所有和它類似的題目,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3、學會從錯誤中學習
家長需要知道錯題分為三種:一是做錯的題,做錯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粗心、概念不清、邏輯問題;二是孩子不會做的題,無論是不理解題意還是不會用解題方法;三是孩子做得慢,沒有在規定時間做完的題。
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遇到錯題的時候掃一遍答案後很快就能看懂,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建立錯題本,這個錯題本的大小薄厚都不必在意,也不用逼迫孩子每天達成多少改錯量。但孩子一定要把所有他拿不準、做錯的題都呈現在上面,以便他隨時翻閱,把自己的錯處進行歸納總結,才能真正做到進步。
4、別忽視益智遊戲和推理遊戲對於培養數學能力的作用
對於一些低齡孩子來說,或許上述提到的方法過於複雜,但其實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一些益智類和邏輯推理類遊戲就非常適合了。
如魔方可以鍛鍊孩子的空間想像力、數獨可以鍛鍊計算能力、拼圖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連貫的思維體系、偵探推理遊戲可以讓孩子從細枝末節處發現真相。
給大家分享一套《全世界孩子都愛做的2000個思維遊戲》。其中有包括數獨遊戲、火柴棍遊戲在內的2000個思維遊戲。
這套書共有8冊,分別從分析力、邏輯力、判斷力、計算力、觀察力、記憶力等8個方面全方位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獨立思考問題,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從多種方面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孩子會越玩越聰明。
在遊戲的過程中,家長不但可以高效便捷的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還能和孩子一起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索菲,90後、倆娃媽,專注家庭育兒內容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