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王階運)靜板書,屬陝西地方曲種,是秦嶺山區一些地方流傳的這種民間藝術形式,目前在商洛市洛南縣仍有班社活動。據老藝人吳招金等人講:洛南靜板書早在清朝道光年間(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到處盛行,藝諺傳說:「道光年間唱靜板,瞎子手裡端金碗。」說明靜板書是洛南土生土長的民間曲種。
洛南靜板書的顯著特點,是一人可操六種樂器,融彈、敲、打、說、唱於一身,一人頂七人,一人便是一臺戲,它簡便易行,田間地頭,家庭院落,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即可。說唱時在桌子兩側各豎一根竹竿,再用兩條繩子牽連,上繩吊掛大鑼、小鑼,下繩緊靠鑼邊,防止打擊鑼體搖擺。桌上用麻繩圈仰放小銅鑔,桌腿上捆著腳踏梆子,說書者膝蓋下綁著四片竹製螞蚱板,懷抱三弦,自彈自敲,自打自唱,說唱時停下其他樂器,只用腳踏梆子打擊節奏,說唱清晰、溫文爾雅,故稱「靜板」。
舊時,靜板書多是盲藝人求生餬口的手段,說唱以求神、謝土地和為莊戶農家紅白喜事助興取樂為主。上世紀50年代以來,洛南縣宣傳文化部門組織民間藝人學習培訓,挖掘整理傳統書目,編寫反映現實生活、宣傳時事政治的新書目,並且培養了一大批青年新秀,經常深入鄉村開展惠民活動。靜板書,這一民間藝術逐漸走上舞臺,而且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縣文藝匯演。1990年,洛南靜板書被錄入《中國民間藝術大辭典》,《陝西日報》《陝西農民報》《商洛日報》《文化藝術報》《商洛文化》等媒體先後報導,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陝西電視臺、陝西廣播電臺、市、縣電視臺多次播放老藝人演出實況。2008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洛南靜板書藝人在「陝西館」表演傳統節目《四大京》《拜丈家》《怕老婆》《小夥做夢》等,演出7天49場,深得遊客的青睞和多家媒體的關注。演出結束後, 三位民間藝人被上海浦東開發區一家大型娛樂公司聘用,籤訂了演出合同。隨後,靜板書走進西安世園會,八次參加全國性曲藝匯演,四次進京演出,並參加臺灣國際文化節展演,使這一古老的民間傳統曲種大放異彩。
洛南靜板書主要以說唱七字句韻文的傳統書目為主,內容大體有:神話傳說、歷史演義、公案傳奇、忠臣孝子、男情女愛等。書目形式有:大本書、中篇書、章回書以及三、二十句的小書帽。大本書可說唱幾天幾夜、小書帽詼諧幽默僅三五分鐘,多是用於開場招徠聽眾。
洛南靜板書大本書有:《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封神榜》《隋唐演義》《三國志》《楊家將》。中篇書有:《二十四孝》《八仙傳奇》《唐王探秦瓊》《拉荊芭》《馬前潑水》。小書帽有:《尿床王》《小女婿》《性子急》等大小書目500多本(回)。
洛南靜板書主奏樂器為三弦,輔助樂器有:大鑼、小鑼、銅鑔、腳踏梆子、螞蚱板。
洛南靜板書還根據地域口音之故,自然形成東路、西路、北路三種不同形式的說唱風格。
東路靜板書:古樸、粗獷,說唱時弦樂運用上中下三個韻律,反覆演奏三遍,並根據節目情節發展,時帶拖腔、時不帶拖腔。代表書目有:《三戰呂布》、《楊八姐遊春》、《朱洪武封官》等90本(回),主要流傳洛南與河南盧氏接壤的三要地區一帶。
西路靜板書:唱腔注重音韻宏亮、剛柔相濟,普遍帶有拖腔,尾音較長。代表書目有:《五子登科》、《大鬧天宮》、《拉荊芭》、《老鼠告貓》等本(回)百部以上。主要流傳本縣的永豐、景村地區一帶。
北路靜板書:唱腔力求語言輕巧、吐字清晰、注重抒情、不帶拖腔。代表書目有:《合家歡》、《梁祝記》、《杜康選酒》等90多本(回)。主要流傳本縣的靈口、石坡地區一帶。
洛南靜板書名老藝人有:李志清、張志學、李志明、安爭耀、劉金祥、何振華、何連成、張順項、席英賢、王彥財、陳寶子、白林瑞、孫三友、何家緒、史治法、吳招金、梁金明、白祥雲、劉興沛、張連玉。現在傳承人有:李貴存、屈金蟬(女)、李惠芳(女)、陳淑娥(女)、張書勤、任銀鋒、郭鳳玉、任六寅、劉扣住、楊群山、張結實、李金鋒、張存山等130多名。
洛南靜板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其主要價值有以下方面:
1、 強烈的人民性。書目中滲透著愛憎分明、有褒有貶,歌頌光明、鞭撻黑暗。表達了人民意願,傾吐著人民心聲。
2、 豐富的知識性。傳統書目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前朝後代,魚蟲鳥獸,花草樹木,山川湖海、宇宙萬物,無不通過藝術人的說唱,把生物、歷史、典故、知識傳達給聽眾。
3、 極高的藝術性。書目故事性強,結構完整,人物形象逼真,生活氣息濃烈,語言簡練生動,詞彙豐富,雖屬民間文學,但也加插古詩古詞,更使它增強了藝術色彩。
4、 極強的教育性。書目中的傳說故事,歷史風雲、宮廷鬥爭、家庭矛盾、鄰裡關係,矛盾激烈地展開,巧妙地化解,有助於引導寬宏處事,社會和諧,使聽眾在寓教於樂、潛移默化中受到啟迪。
5、 其他藝術創作的借鑑性。傳統書目中的許多故事傳說,被作家、藝術家改編成其他藝術形式,為傳承民族民間文化,豐富人民文化生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6、 民間藝術獨特的地域性。它的說唱形式奇特,地方色彩濃鬱,既有秦人的豪爽,又有江南風情的委婉,似如姊妹藝術的類同,又有別具一格的新穎。
2009年3月,洛南靜板書被陝西省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23日,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1月,洛南靜板書劇目《八項規定正黨風》參加「中華頌」第五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賽,奪得劇目銀獎和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藝術指導獎、優秀表演獎等多項大獎。2019年11月,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洛南靜板書名列其中。
儘管如此,因靜板書藝人學藝多是「口傳心授」,許多優秀傳統劇目沒有完整的文字版本,加之受「傳內不傳外」等規則及大眾觀賞視角的影響,靜板書的生存狀況仍處於低迷階段。2005年以來,洛南縣「靜板書保護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靜板書老藝人座談會,加強學習培訓、交流研討,建立藝人藝術檔案,收集整理文字、音像材料,徵集演出器具,並以老帶新,培養了大批青年男女傳承人,將靜板書的保護、傳承工作不斷引向深入。我們期待洛南靜板書能夠早一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人物簡介:吳文娜,女,陝西洛南縣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曲藝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商洛女子詩社副社長,洛南縣曲藝家聯合會城區分會會長,洛南淨板書管理委員會秘書長。長期致力於民間文化藝術研究與傳承工作,創作歌曲單曲9首,作品獲得陝南民歌大賽二等獎。其中與秦歌第一人十三郎合作創作洛南音樂小鎮方言民歌《合家歡》、與全國著名歌手周鵬、李思宇合作的歌曲《等你》榮登央視音樂頻道全球音樂榜中榜。創作編導多部情景劇、舞臺劇、快板、淨板書等曲藝節目。榮獲2019年商洛優秀文藝人才志願者)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