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這個免費景點 與成都一著名景點紀念同一人 人氣卻相差很大
陝西這個免費景點曾經失火 後來重建 有幾株300年梅花
古都西安,長久以來,在這裡生活過的,與這裡有關聯的,給這裡掀起波瀾的……被歷史記載或為人傳頌的名人浩如星河。在西安及周邊行走,常會在某一處遇見和歷史名人有關的地方,有的成了人們慕名而來,爭相一睹風採的熱門旅遊地,有的則沉浸在落寞裡,比如,筆者要提到的杜公祠。
杜公祠在陝西西安遠郊的少陵塬畔,交通很是便利,但知曉或前往的人並不多。杜公祠紀念的歷史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詩人杜甫。紀念杜甫之地不只西安杜公祠這一處,很多人熟悉的成都著名景點杜甫草堂也是。到成都旅遊,大多會將杜甫草堂列入行程單,即使淡季去成都,杜甫草堂依然充滿吸引力,常是熱鬧的景象。
提起與杜甫有關的地方,不少人第一反應大概是成都,因為成都和「草堂」曾是杜甫居住過的地方。然而,論杜甫在成都,時間並不算長,只有大約四年的光陰,更多時間,杜甫的居住之地卻是西安,具體說來就是在杜公祠所在的少陵以及樊川這一帶,杜甫也因此有了「少陵野老」這一別號。
少陵塬畔的杜公祠始建於明代,一開始就是為了紀念杜甫而建,只可惜明代的杜公祠保護不善,毀於一場火災,現在看到的杜公祠是火災後於清代重建的,歷史不短,其中有關杜甫詩作及各朝各代碑刻、著作等藏品大量保存,是了解杜甫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那段歷史的重要遺存,非常珍貴。
杜公祠免費開放,如果想參觀,只需帶著身份證,即便如此,也是門庭冷落。其內環境清幽,這多半是人少的緣故。每每感嘆杜公祠的落寞,轉念又慶幸它的落寞,站在園子裡,看著古木參天,聽著鳥鳴,原為尋幽訪古,卻頓生一種踏破時空的錯覺。這種感覺,永遠無法生發在遊人如織的環境裡。到一個城市,渴望親臨名勝古蹟是常情,但偶爾走進一方小眾之地,往往能發現一抹亮色。
冬季的杜公祠更為清幽,園裡或含苞或綻放的幾株臘梅給杜公祠增添了幽長的古韻。且不說杜公祠是個尋古憑弔之地,只是為了賞梅,到此也不枉一行。杜公祠堂前的臘梅數量不多,不是那種曼妙的花海,卻是長達三百年的綻放。這樣說一點兒也不誇張,因為這幾株臘梅樹齡約有300年,據說在西安所有古老的臘梅中,論資排輩,絕對可以佔據前列。只是幾株臘梅,盛放之時,在園子裡已然絢爛漫天,暗香浮動,只因它們生得繁茂高大,顯露出盎然生機,也顯露出歲月痕跡。
杜公祠不大,卻非常適合緩緩遊覽,度過難得的靜謐時光。如有時間,還可以探訪杜公祠附近另兩處冷門人文景點,楊虎城陵園和牛頭禪寺,各有僻靜,也各具特色。
文|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 提子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