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立過秋了,但溫度還比較高,當下的一些時令蔬菜都還有,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許多人都會買些應季蔬菜吃,葫蘆就是常見的一種,特別是家住鄉村的可能自家就種了葫蘆。葫蘆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比較豐富,炒著吃清脆爽口,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但是才4歲的小孩卻因吃了炒葫蘆最後送醫搶救,好在送救搶救及時,最後沒有危及到生命安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葫蘆不能吃?還有哪些蔬菜吃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下面醫生跟大家具體說一下,蔬菜雖好,但也要吃對了才有益健康。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孫子在爺爺奶奶家,鄰居家裡種了葫蘆,送了一個給他們,中午也就炒了吃了,4歲的孫子可能不太愛吃,大人就給餵了湯喝,兩位老人吃了菜。但飯剛吃完沒多久,就發現娃臉色白了,嘴唇發青,爺爺奶奶嚇壞了, 趕忙帶去看。
孩子還在檢查身體指標,兩位老人也開始不舒服了,也隨即了進行的檢查,孩子的奶奶吃的葫蘆比較多,不適感更重些,爺爺還好,但也有待觀察。最後發現罪魁禍首竟然這盤炒葫蘆,因吃了它引起了食物中毒!
在此醫生提醒大家,葫蘆在一定的條件下會產生一種毒性物質——葫蘆素,而且毒性非常強。誤食後,輕則引起噁心、腹瀉,重則會食物中毒,威脅到生命安全,如果發現得晚,後果很嚴重。
看到這可能很多人就問了,如何分辨葫蘆有沒有毒呢?有毒的葫蘆和沒毒的外觀看上去差別並不是很大,可能比較難辨別,我們可以通過味道來區分,吃葫蘆之前,先把葫蘆削皮,可以用舌頭先舔一下削好的葫蘆,嘗到苦味了最好別吃,以免中毒,扔掉為好,最好連切菜板和菜刀都要及時清洗,防止苦味附到其他食物上。
除了葫蘆,醫生還提醒大家,還有3種蔬菜如果吃著有苦味,最好也別吃了,可能有毒性,跟葫蘆相似,都是屬於葫蘆科的植物,第一種蔬菜是瓠子、第二種是絲瓜、第三種是甜瓜,這三種也是人們生活中食用次數較多的蔬菜,還都是時令蔬菜。
一般來說,這幾種蔬菜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是不會產生大量葫蘆素的,但在生長過程中,如果收到溫度的影響,或者瓜藤爛了,就不好說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吃起來有苦味的食物都不能吃,比如說苦瓜,雖然吃著苦,但沒有毒,是可以放心吃的,而且還能清熱解毒,對降糖也有好處。
除此之外,生活中還有一些很常見的蔬菜,吃的時候也要注意點,以防食物中毒,比如說爛掉的生薑,很多人不愛吃生薑炒菜時放點只是為了調味,所以即便爛了一點也會覺得沒事,鍋裡一炸就沒事了,但其實可能卻沒那麼容易,產生的毒性太強。
西紅柿生吃熟吃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吃青色的西紅柿,不僅吃起來澀澀的,其中可能也會產生有毒物質,建議別吃青色的。
通過以上的認識,相信大家已經對葫蘆這類葫蘆科的蔬菜有了更多的了解,吃之前一定要嘗下味道,一旦發苦了,為了全家人的健康,快扔掉別繼續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