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遊曉鵬 實習生 周瑞娟
1月8日下午,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2019年度文物好新聞評選結果在京揭曉,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副局長關強出席儀式。大河報憑藉《鄭州商城遺址的烏克蘭志願者》一文入選,連續第二年獲此殊榮,也是河南省內唯一獲譽媒體。
文物好新聞推介活動於2017年開始舉辦。在2020年1月8日舉行的2019年度文物好新聞推介暨媒體座談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宣布了2019年度全國文物好新聞評選結果。
據介紹,此次評選共從全國徵集到177件作品,經專家評委評議,最終共推出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網絡(媒體融合)以及特別推薦四類共計59件作品入選文物好新聞,大河報為省內唯一獲譽媒體。
入選作品《鄭州商城遺址的烏克蘭志願者》一文,由大河報記者康翔宇採寫並刊發於2019年6月22日,講述了烏克蘭人卡特琳娜在河南的志願者生涯,同時也通過這次「國際交流」活動,傳達出河南省考古行業開放的態度和強大的自信,社會反響強烈。這也是繼2018年大河報記者李巖採寫的《開發商不怕"風水寶地"了》後,大河報第二次獲此殊榮。
在揭曉儀式上,劉玉珠對新聞工作者關注支持文物事業發展表示衷心感謝。他說,2019年是文物大事之年,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成效逐步顯現,文物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大幅提升,驕人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文物工作者的求實創新、凝心聚力,也離不開媒體記者的全情投入、鼓勁助威。
劉玉珠強調,2020年是新時代文物事業改革發展深入推進的關鍵之年,文物新聞宣傳工作要圍繞文物事業改革發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博物館事業發展、讓文物活起來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世界遺產大會、文物保護法修訂、文博機構隊伍建設等展開。他希望新的一年,新聞工作者繼續密切關注文物事業發展,加強輿論監督,共同推動文物工作的好政策、好消息、好聲音,唱得響、走得遠、傳得廣,為文物事業傳播正能量、堅定主心骨、匯聚精氣神。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趙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