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新增18個省級文保單位 此次入選數量列全省第一

2020-12-09 中國江蘇網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姜鋒實習生高清揚)日前,省政府公布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蘇州18處入選,分別是廣福村遺址、樊村涇遺址、印應雷墓、蔡少漁舊宅、遂高堂、藹慶堂、普濟橋、範氏義莊舊址、中和橋、周宮傅祠、支塘姚廳、月河橋、天福三橋、馮桂芬故居、葉聖陶墓及執教處舊址、景海女子師範學校舊址、王淦昌故居和徐公橋鄉村改進試驗區舊址。

  「這些文保單位類型比較豐富,涉及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涵蓋了文保單位的大部分類別;分布平衡,有姑蘇區、吳中區、吳江區、常熟市、崑山市、太倉市等;數量也比較多,在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中,蘇州入選的數量名列全省第一。」市文廣旅局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申報省文保單位前,蘇州市文物部門做了大量紮實的研究和調研,請專家一一去實地考察,並對各文保單位本體清單做了清晰的認定。「列入省文保單位名單,對我們修繕和保護這些文保單位增添了很大的助力,也將進一步增強公眾保護文物的意識,同時對市文物部門提出了更高的保護要求。」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市文物部門將聯合相關部門儘快確定這些文保單位的「兩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並進行一系列宣傳。

日前,省政府公布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蘇州18處入選,分別是廣福村遺址、樊村涇遺址、印應雷墓、蔡少漁舊宅、遂高堂、藹慶堂、普濟橋、範氏義莊舊址、中和橋、周宮傅祠、支塘姚廳、月河橋、天福三橋、馮桂芬。故居、葉聖陶墓及執教處舊址、景海女子師範學校舊址、王淦昌故居和徐公橋鄉村改進試驗區舊址。」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市文物部門將聯合相關部門儘快確定這些文保單位的「兩線」 (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 ,並進行一系列宣傳。

日前,省政府公布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蘇...

相關焦點

  • 泉州新增9處省級文保單位
    早報訊 (記者張素萍)日前,福建省政府公布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全省共有65處(含6處擴展項目)保護單位入列,其中泉州有9處榜上有名。此次公布的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包括後崎山遺址等古遺址8處、韓偓墓等古墓葬4處、疊石關隘等古建築21處、永寧海防石刻等石刻及雕像1處、南雁山閩江口南岸炮臺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5處、桂峰蔡氏宗廟等擴展項目6處。
  • 惠州新添17處省文保單位 東坡井、王朝雲墓等在列
    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攝  日前,廣東省政府批准並公示了136處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其中,惠州共有17個項目入選,數量創歷年單批入選之最,並成為此次全省的掛牌大戶。至此,惠州省級文保單位已增至36處。
  • 菏澤92個單位,全省第一!還有16個人獲省級榮譽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1-4批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單位公示名單,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開展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各市按照有關要求,對轄區內的省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進行了認真核對,共提交了86個項目保護單位調整或變更資料。
  • 南平市新增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20日訊 據大武夷新聞網報導 18日,記者從市文旅局獲悉,福建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我市有5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61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19處。
  • 省級文保單位羅源中房旗杆林「重生」
    福州晚報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洪映 肖丹 文/攝36根木質旗杆柱高高挺立,與歷經數百年風雨的18對旗杆碣一起,立於羅源縣中房鎮林家祖廳前。這是重修後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房旗杆林,也是目前全省保存最完整、旗杆碣數量最多的旗杆林。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三明擬新增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你去過嗎
    近日,福建省文物局公示了65處擬公布的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三明市有19處文物保護單位列入,新增數量佔全省擬公布的29.23%,數量居全省首位。至此,三明全市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將達到128處。
  • 湖州新增16處省級文保單位 你去過嗎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 蘇州省級眾創空間增68家 認定總數居全省第一
    日前,省科學技術廳公布2020年省級眾創空間備案名單。蘇州被認定的省級眾創空間達68家,認定總數位列全省第一。據市眾創空間協會介紹,2020年,蘇州眾創空間提檔培育工作成效顯著,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19家、市級眾創空間49家、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1家、省級眾創社區4家。截至目前,蘇州共有市級眾創空間252家、省級及以上眾創空間280家(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69家)、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2家、省級眾創集聚區4家、省級眾創社區11家,整體規模領跑全省。
  • 廈門同安區12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保護單位,祥平街道佔3個
    臺海網11月2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公布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同安區共有12個項目入選,祥平街道轄區的錫雕、薄餅製作技藝、大籠甜粿傳統製作技藝榜上有名,數量在同安區各鎮(街)中排名第一。
  • 廈門同安區12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保護單位,祥平街道佔3個
    臺海網11月2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公布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同安區共有12個項目入選,祥平街道轄區的錫雕、薄餅製作技藝、大籠甜粿傳統製作技藝榜上有名,數量在同安區各鎮(街)中排名第一。今年6月以來,省文化和旅遊廳對全省579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開展檢查和調整工作。
  • 東湖旅店等19處文保單位入選
    市政府日前公布第七批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處文保單位入選其中古文化遺址1處古墓葬1處古建築10處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7處我市各地、各部門將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文物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
  • A級景區和旅行社數量居全省第一
    我市成功獲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文化事業投入年均增長27.4%  五年間,全市公共文化設施面積由29萬平方米增加到37萬平方米  全市共有12個項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法人單位
  • 全省共增補86處!達州5處入選
    我市5處革命文物入選第九批省級文保單位全省共增補86處省政府日前同意文化和旅遊廳提出的增補86處革命文物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州5處革命文物名列其中。圖片由網友「筆輝巴渠」提供此次達州入選的增補革命文物分別為
  • 好消息,建寧新增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日,福建省文物局公布了65處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三明市有19處文物保護單位列入,新增數量佔全省擬公布的29.23%,數量居全省首位。話不多說,先來看看這次建寧新增的兩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哪裡?
  • 晉江12鎮入選淘寶鎮 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晉江新聞網8月7日訊 近日,阿里研究院發布2019年「中國淘寶鎮(村)」名單,截至6月底,阿里研究院在全國發現4310個淘寶村、1118個淘寶鎮。值得注意的是,晉江今年共有12個鎮入選「中國淘寶鎮」名單,75個村獲得「中國淘寶村」稱號;淘寶鎮、村數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成為福建省最大的淘寶村集群。
  • 浙江首發全省域文化地圖 18個溫州元素入選其中
    ,包括了155個浙江標誌性文化元素。其中,江心嶼、樂清雁蕩山、紅十三軍軍部舊址、永嘉楠溪江古村落等18個溫州文化元素入選該文化地圖。  這份浙江省文化地圖由浙江省委宣傳部編制出版,包含了全省11個地市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地標、文化景觀、歷史文化名人、文化旅遊景點等。跟一般的地圖不同,這張地圖很容易看懂,每一處文化要素都用手繪的形式呈現。
  • 東莞這些國家級科技企業的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東莞企業又是一個第一】目前東莞全市孵化載體共203家,孵化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在職企業數超過3800家,帶動就業超過5.4萬人,湧現出47個國家級、69個省級載體品牌,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位居全省地級市第一。孵化項目正拔地而起,快速發展。
  • 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泉州晉江市三處入選!
    日前,福建省公布了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和保護範圍,全省共有65處(含6處擴展保護單位)保護單位入列。在公布的名單中,泉州晉江市有3處入選該名單及保護範圍,一起來看下吧。其中,古建築入選的是池店鎮池店村的江上塔,其坐落於晉江南岸,為古代船舶進入晉江水域的重要航標,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始建,塔身通高12.5米。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入選的是新塘街道梧林社區的梧林近代建築群,作為旅菲蔡氏華僑在20世紀30年代回鄉建造的西式建築,由朝東樓、德鑨樓、順意樓組成。
  • 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三明新增省保位居全省首位
    近日,福建省文物局公布了65處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三明市有19處文物保護單位列入,新增數量佔全省擬公布的29.23%,數量居全省首位。至此,三明全市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至128處。
  • 入選數量全省第一!我市11條森林旅遊特色線路和12個新興品牌地獲省...
    入選數量全省第一! 近日,省林業局、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廣東省100條森林旅遊特色線路和100個森林旅遊新興品牌地,其中,韶關有11條線路和12個品牌地入選,數量全省第一,這是我市以全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充分發揮生態資源稟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