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名單

2020-12-14 搜狐網
  金像獎簡介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繁榮,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

1982年與香港電臺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評判團由香港資深電影人擔任,同時邀請世界知名導演、演員擔任評獎嘉賓。最初只設立了五項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本獎」、「最佳男、女演員獎」,以後又陸續增設了「最佳男、女配角獎」、「最佳新演員獎」、「柯達特別大獎」、「最創新意獎評判團大獎」、「有特別表現影片評判團大獎」等,1990年,又設立了「終身成就獎」,以上獎項全部授予香港攝製的影片。另外,為了擴大金像獎的影響和規模,評判團還設立了「十大華語片獎」和「十大外語片獎」。1996年(第十六屆),金像獎制定了新的評獎規則:提名獎(第一輪投票)中的最佳影片獎由所有電影從業人員投票選出,其他專業獎項由各電影專業團體分別選出,身兼數職的電影製作人員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但最佳影片獎只能投一次票;第二輪投票確定最終獲獎的名單。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開始舉行,並於1993年12月正式註冊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有限公司。金像獎董事局由十個本港專業電影協會派員組成,包括電影雙周刊,香港影業協會、香港電影導演會、香港戲院商會、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公會、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香港演藝人協會、香港電影美術學會及香港電影剪輯協會。董事局每月召開常務會議,解決會內的決策性問題,至於跟進、執行工作和協會內外的行政及管理事務則交由金像獎秘書處負責處理。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為一非牟利團體,只靠每年的電視臺、電臺廣播版權費及海外發行收入來維持日常基本開支。

  歷屆金像獎獲獎名單

  第一屆(1982年)

  最佳影片:《父子情》

  最佳導演:方育平《父子情》

  最佳編劇:張堅庭《胡越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許冠文《摩登保鏢》

  最佳女主角:惠英紅《長輩》  

第二屆(1983年)

  最佳影片:《投奔怒海》

  最佳導演:許鞍華《投奔怒海》

  最佳編劇:邱戴安平《投奔怒海》

  最佳男主角:麥嘉《最佳拍檔》、洪金寶《提防小手》

  最佳女主角:林碧琪《靚妹仔》

  最佳新人:馬斯晨《投奔怒海》

  最佳攝影:黃嶽泰《夜驚魂》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投奔怒海》

  最佳動作指導:洪金寶林正英元彪《敗家仔》

  最佳音樂:鮑比達《再生人》  

第三屆(1984年)

  最佳影片:《半邊人》

  最佳導演:方育平《半邊人》

  最佳編劇:張堅庭《表錯七日情》

  最佳男主角:梁家輝《垂簾聽政》

  最佳女主角:葉童《表錯七日情》

  最佳新人:鄭裕玲《長城》

  最佳攝影:黃仲標《長城》

  最佳美術指導:宋洪榮《垂簾聽政》

  最佳動作指導:元彪林正英《奇謀妙計五福星》  

第四屆(1985年)

  最佳影片:《似水流年》

  最佳導演:嚴浩《似水流年》

  最佳編劇:孫良《似水流年》

  最佳男主角:李修賢《公僕》

  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最佳男配角:林威《省港旗兵》

  最佳女配角:梅豔芳《緣份》

  最佳新人:顧美華《似水流年》

  最佳攝影:黎萃明《等待黎明》

  最佳美術指導:章叔屏《似水流年》

  最佳動作指導:成家班《A計劃》

  最佳音樂:林敏怡《傾城之戀》  

第五屆(1986年)

  最佳影片:《警察故事》

  最佳導演:張婉婷《非法移民》

  最佳編劇:陸劍明鄧榮錄《錯點鴛鴦》

  最佳男主角:鄭則仕《何必有我》

  最佳女主角:王小鳳《錯點鴛鴦》

  最佳男配角:孟海《皇家師姐》

  最佳女配角:葉德嫻《花街時代》

  最佳新人:陳婉麗《女人風情話》

  最佳攝影:潘恒生《生死線》

  最佳美術指導:陸樹遠《平安夜》

  最佳動作指導:成家班《警察故事》

  最佳音樂:梅洛迪?班克《殭屍先生》  

第六屆(1987年)

  最佳影片:《英雄本色》

  最佳導演:方育平《美國心》

  最佳編劇:邱戴安平黎傑《地下情》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張艾嘉《最愛》

  最佳男配角:秦沛《癩佬正傳》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地下情》

  最佳新人:劉玉娟《美國心》

  最佳攝影:杜可風《老娘夠騷》

  最佳美術指導:黃仁達《癩佬正傳》

  最佳動作指導:程小東《奇緣》

  最佳音樂:羅永輝《夢中人》  

第七屆(1988年)

  最佳影片:《秋天的童話》

  最佳導演:林嶺東《龍虎風雲》

  最佳編劇:羅啟銳《秋天的童話》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龍虎風雲》

  最佳女主角:蕭芳芳《不是冤家不聚頭》

  最佳男配角:梁朝偉《人民英雄》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人民英雄》

  最佳新人:林國斌《省港旗兵續集》

  最佳攝影:鍾志文詹姆斯?海曼《秋天的童話》

  最佳美術指導:奚仲文《倩女幽魂》

  最佳動作指導:成家班《A計劃續集》

  最佳音樂:戴樂民《倩女幽魂》  

第八屆(1989年)

  最佳影片:《胭脂扣》

  最佳導演:關錦鵬《胭脂扣》

  最佳編劇:聶宏風邵國華陳嘉上葉廣儉《三人世界》

  最佳男主角:洪金寶《七小福》

  最佳女主角:梅豔芳《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張學友《旺角卡門》

  最佳女配角:李麗蕊《學校風雲》

  最佳新人:吳大維《今夜星光燦爛》

  最佳攝影:鍾志文《七小福》

  最佳動作指導:成家班《警察故事2》

  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旺角卡門》

  最佳音樂:黎小田《胭脂扣》  

第九屆(1990年)

  最佳影片:《飛越黃昏》

  最佳導演:吳宇森《喋血雙雄》

  最佳編劇:張之亮陳錦昌《飛越黃昏》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阿郎的故事》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不脫襪的人》

  最佳男配角:梁朝偉《殺手蝴蝶夢》

  最佳女配角:葉童《飛越黃昏》

  最佳新演員:江華《但願人長久》

  最佳攝影:鮑起鳴《不脫襪的人》

  最佳美術指導:司徒衛鏞《不脫襪的人》

  最佳動作指導:成家班《奇蹟》

  最佳音樂:魯世傑《八兩金》  

第十屆(1991年)

  最佳影片:《阿飛正傳》

  最佳導演:王家衛《阿飛正傳》

  最佳編劇:陳文強《廟街皇后》

  最佳男主角:張國榮《阿飛正傳》

  最佳女主角:鄭裕玲《表姐?你好》

  最佳男配角:吳孟達《天若有情》

  最佳女配角;劉玉翠《廟街皇后》

  最佳新演員:劉玉翠《廟街皇后》

  最佳攝影:杜可風《阿飛正傳》

  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阿飛正傳》

  最佳動作指導:程小東《笑傲江湖》

  最佳音樂:顧家輝戴樂民《秦俑》  

第十一屆(1992年)

  最佳影片:《跛豪》

  最佳導演:徐克《黃飛鴻》

  最佳編劇:麥當雄蕭若元《跛豪》

  最佳男主角:曾志偉《雙城故事》

  最佳女主角:葉童《婚姻勿語》

  最佳男配角:關海山《雷洛傳Ⅱ》

  最佳女配角:葉德嫻《與龍共舞》

  最佳新演員:梁錚《黑貓》

  最佳攝影:鮑起鳴《九一神鵰俠侶》

  最佳美術指導:奚仲文《九一神鵰俠侶》

  最佳動作指導:袁信義袁祥仁劉家榮《黃飛鴻》

  最佳音樂:黃沾《黃飛鴻》  

第十二屆(1993年)

  最佳影片:《籠民》

  最佳導演:張之亮《籠民》

  最佳編劇:張之亮黃仁達吳滄洲《籠民》

  最佳男主角:梁家輝《92黑玫瑰黑玫瑰》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廖啟智《籠民》

  最佳女配角:馮寶寶《92黑玫瑰黑玫瑰》

  最佳新演員:袁詠儀《亞飛與亞基》

  最佳攝影:恒生《阮玲玉》

  最佳美術指導:樸若木《阮玲玉》

  最佳動作指導:袁和平《男兒當自強》

  最佳音樂:小蟲《阮玲玉》  

第十三屆(1994年)

  最佳影片:《新不了情》

  最佳導演:爾冬陞《新不了情》

  最佳編劇:爾冬陞《新不了情》

  最佳男主角:黃秋生《人肉叉燒包》

  最佳女主角:袁詠儀《新不了情》

  最佳男配角:秦沛《新不了情》

  最佳女配角:馮寶寶《新不了情》

  最佳新演員:吳興國《誘僧》

  最佳攝影:鮑德熹《白髮魔女傳》

  最佳美術指導:馬磐超《白髮魔女傳》

  最佳動作指導:元奎元德《方世玉》

  最佳音樂:韋啟良劉以達《誘僧》  

第十四屆(1995年)

  最佳影片:《重慶森林》

  最佳導演:王家衛《重慶森林》

  最佳編劇:杜國威《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重慶森林》

  最佳女主角:袁詠儀《金枝玉葉》

  最佳男配角:陳小春《晚九朝五》

  最佳女配角:羅冠蘭《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最佳新演員:劉雅麗《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最佳攝影:杜可風《東邪西毒》

  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東邪西毒》

  最佳動作指導:劉家良成家班《醉拳Ⅱ》

  最佳音樂:雷頌德胡偉立黃英華《梁祝》  

第十五屆(1996年)

  最佳影片:《女人,四十》

  最佳導演:許鞍華《女人,四十》

  最佳編劇:陳文強《女人,四十》

  最佳男主角:喬宏《女人,四十》

  最佳女主角:蕭芳芳《女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羅家英《女人,四十》

  最佳女配角:莫文蔚《墮落天使》

  最佳新演員:巫啟賢《慈雲山十三太保》

  最佳攝影:杜可風《墮落天使》

  最佳美術指導:馬磐超《夜半歌聲》

  最佳動作指導:唐季禮成龍《紅番區》

  最佳音樂:陳勳奇羅爾.A.加西亞《墮落天使》  

第十六屆(1997年)

  最佳影片:《甜蜜蜜》

  最佳導演:陳可辛《甜蜜蜜》

  最佳編劇:岸西《甜蜜蜜》

  最佳男主角:鄭則仕《三個受傷的警察》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甜蜜蜜》

  最佳男配角:曾志偉《甜蜜蜜》

  最佳女配角:舒淇《色情男女》

  最佳新演員:舒淇《色情男女》

  最佳攝影:馬楚成《甜蜜蜜》

  最佳美術指導:奚仲文《甜蜜蜜》

  最佳動作指導:唐季禮《簡單任務》

  最佳音樂:趙增熹《甜蜜蜜》  

第十七屆(1998年)

  最佳影片:《香港製造》

  最佳導演:陳果《香港製造》

  最佳編劇:杜國威《南海十三郎》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春光乍瀉》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宋家皇朝》

  最佳男配角:姜文《宋家皇朝》

  最佳女配角:梅豔芳《半生緣》

  最佳新演員:李燦森《香港製造》

  最佳攝影:黃嶽泰《宋家皇朝》

  最佳美術指導:馬磐超《宋家皇朝》

  最佳動作指導:董瑋《神偷諜影》

  最佳音樂:蘭迪.米勒喜多郎《宋家皇朝》  

第十八屆(1999年)

  最佳影片:《野獸刑警》

  最佳導演:陳嘉上林超賢《野獸刑警》

  最佳編劇:陳嘉上《野獸刑警》

  最佳男主角:黃秋生《野獸刑警》

  最佳女主角:吳君如《洪興十三妹》

  最佳男配角:譚耀文《野獸刑警》

  最佳女配角:舒淇《洪興十三妹》

  最佳新演員:謝霆鋒《新古惑仔之青年激情篇》

  最佳攝影:黃嶽泰

  最佳美術指導:何劍雄《風雲之雄霸天下》

  最佳動作指導:成龍《我是誰》

  最佳音樂:陳光榮《風雲之雄霸天下》  

第十九屆(2000年)

  最佳影片:《千言萬語》

  最佳導演:杜琪峯《槍火》

  最佳編劇:張艾嘉關皓月《心動》

  最佳男主角:劉德華《暗戰》

  最佳女主角:羅蘭《爆裂刑警》

  最佳男配角:狄龍《流星語》

  最佳女配角:吳家麗《流星語》

  最佳新演員:張栢芝《星願》

  最佳攝影:黃嶽泰《紫雨風暴》

  最佳美術指導:文念中《心動》

  最佳動作指導:董瑋《紫雨風暴》

  最佳音樂:金培達《星願》  

第二十屆(2001年)

  最佳電影:《臥虎藏龍》

  最佳導演:李安《臥虎藏龍》

  最佳編劇:陳果《榴槤飄飄》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花樣年華》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花樣年華》

  最佳男配角:吳鎮宇《公元2000》

  最佳女配角:鄭佩佩《臥虎藏龍》

  最佳新演員:秦海璐《榴槤飄飄》

  最佳攝影:鮑德熹《臥虎藏龍》

  最佳動作指導:袁和平《臥虎藏龍》

  最佳剪輯: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譚盾《臥虎藏龍》

  最佳音響效果:Eugene Gearty《臥虎藏龍

  最佳電影歌曲:《月光愛人》、《臥虎藏龍》

  終身成就獎:白雪仙

  專業精神獎:袁和平  

第二十一屆(2002年)

  最佳電影:《少林足球》

  最佳導演: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男主角: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女主角:張艾嘉《地久天長》

  最佳編劇:岸西《男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黃一飛《少林足球》

  最佳女配角:林嘉欣《男人四十》

  最佳新演員:林嘉欣《男人四十》

  最佳攝影:黃嶽泰《幽靈人間》

  最佳剪接:鄺志良《特務迷城》

  最佳美術指導:婁中國、嚴沾林《遊園驚夢》

  最佳服裝設計:楊凡《遊園驚夢》

  傑出青年導演: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何崇志《麥兜故事》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終身美麗--鄭秀文《瘦身男女》

  最佳動作設計:董瑋、成家班《特務迷城》

  最佳音響效果:曾景祥《少林足球》

  最佳視覺效果:《少林足球》

  最佳亞洲電影:《千與千尋》(日本)

  終身成就獎:張徹  

第二十二屆(2003年)

  最佳影片:《無間道》

  最佳導演:劉偉強、麥兆輝《無間道》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無間道》

  最佳女主角:李心潔《見鬼》

  最佳男配角:黃秋生《無間道》

  最佳女配角:劉若英《雙瞳》

  最佳新人:原麗淇《三更之回家》

  最佳編劇:麥兆輝、莊文強《無間道》

  最佳攝影:杜可風《英雄》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譚盾《英雄》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無間道》(曲:伍樂城,詞:林夕,唱:梁朝偉、劉德華)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和田惠美《英雄》

  最佳美術指導:霍廷霄、易振洲《英雄》

  最佳動作設計獎:程小東《英雄》

  最佳視覺效果獎:潘國瑜、MurrayPope、RichardSchlein、LukeO′Byrne《英雄》

  最佳音響效果:陶經《英雄》

  最佳剪接獎:彭發、彭正熙《無間道》

  傑出青年導演獎:羅志良《異度空間》

  最佳亞洲電影:《我的野蠻女友》

  專業精神獎:石堅、曹達華  

第二十三屆(2004年)

  最佳電影:PTU

  最佳導演:杜琪峯、韋家輝(大隻佬)

  最佳男主角:劉德華(大隻佬)

  最佳女主角:張栢芝(忘不了)

  最佳男配角:梁家輝(大丈夫)

  最佳女配角:何超儀(豪情)

  最佳新演員:安志傑(少年阿虎)

  最佳編劇:韋家輝、遊乃海、歐健兒、葉天成(大隻佬)

  最佳攝影:黃嶽泰(戀之風景)

  最佳剪接:陳祺合(千機變)

  最佳美術指導:雷楚雄(千機變)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奚仲文(千機變)

  最佳動作設計:甄子丹(千機變)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金培達(忘不了)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長空(無間道Ⅱ)

  最佳音響效果:曾景祥(千機變)

  最佳視覺效果:黃宏顯、餘國亮(千機變)

  最佳亞洲電影:黃昏清兵衛(日本)

  新晉導演獎:彭浩翔(大丈夫)  

第二十四屆(2005年)

  最佳影片:《功夫》

  最佳導演:爾冬陞《旺角黑夜》

  最佳編劇:爾冬陞《旺角黑夜》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2046》

  最佳女主角:章子怡《2046》

  最佳男配角:元華《功夫》

  最佳女配角:白靈《餃子》

  最佳新演員:田原《蝴蝶》

  最佳攝影: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2046》

  最佳剪接:林安兒《功夫》

  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邱偉明《2046》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張叔平《2046》

  最佳動作設計:袁和平《功夫》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Peer Raben、梅林茂,《2046》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Pancakes-《麥兜菠蘿油王子》

  最佳音響效果:StevenTicknor、SteveBurgess、RobMackenzie&PaulPirola,《功夫》

  最佳視覺效果:鍾志行、馬永安、譚啟昆、洪毓良,《功夫》

  最佳亞洲電影:《原罪犯》韓國

  新晉導演獎:黃精甫《江湖》

  中國電影世界光輝之星:李小龍

  專業精神獎:成龍、餘慕雲  

第二十五屆(2006年)

  最佳影片《龍城歲月》

  最佳導演杜琪峯(《龍城歲月》)

  最佳編劇遊乃海、葉天成(《龍城歲月》)

  最佳男主角梁家輝(《龍城歲月》)

  最佳女主角周迅(《如果·愛》)

  最佳男配角黃秋生(《頭文字D》)

  最佳女配角毛舜筠(《早熟》)

  最佳新演員周杰倫(《頭文字D》)

  最佳攝影鮑德熹(《如果·愛》)

  最佳剪接邱志偉(《三岔口》)

  最佳美術指導奚仲文、黃炳耀(《如果·愛》)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奚仲文、吳裡璐(《如果·愛》)

  最佳動作設計甄子丹(《殺破狼》)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金培達、高世章(《如果·愛》)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如果·愛》(《如果·愛》)作曲:金培達填詞:姚謙主唱:張學友

  最佳音響效果曾景祥(《頭文字D》)

  最佳視覺效果黃宏顯、黃宏達、張仲華(《頭文字D》)

  新晉導演畢國智(《海南雞飯》)

  最佳亞洲電影《可可西裡》(中國)

  專業精神獎汪長智  

第二十六屆(2007年)

  最佳影片《父子》

  最佳導演譚家明《父子》

  最佳編劇譚家明、田開良《父子》

  最佳男主角劉青雲《我要成名》

  最佳女主角鞏俐《滿城盡帶黃金甲》

  最佳男配角吳景滔《父子》

  最佳女配角周迅《夜宴》

  最佳新演員吳景滔《父子》

  最佳攝影劉偉強、黎耀輝《傷城》

  最佳剪接鄺志良《墨攻》

  最佳美術指導霍廷霄《滿城盡帶黃金甲》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奚仲文《滿城盡帶黃金甲》

  最佳動作設計袁和平《霍元甲》

  最佳音響效果Nakom Kositpaisal《鬼域》

  最佳視覺效果吳炫輝《鬼域》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金培達《伊莎貝拉》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菊花臺《滿城盡帶黃金甲》作曲:周杰倫填詞:方文山主唱:周杰倫

  新晉導演吳彥祖(《四大天王》)

  最佳亞洲電影《千裡走單騎》中國

  專業精神獎文潤玲

  世紀成就大獎邵逸夫

(責任編輯:CL)

相關焦點

  •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而2016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翌日,就是清明節。真是既諷刺,又尷尬。有望擺脫尷尬麼?不可能了。市場已然北移,港片產量難以回升,沒貨沒米,矮子裡拔將軍,就只能繼續雞肋,繼續尷尬,繼續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提名和獲獎單子。
  •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辦以來它們獲獎最多!!!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辦以來它們獲獎最多!!!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那個年代哪些作品獲獎最多吧!
  • 2020第39屆「香港金像獎」獲獎名單
    今天下午3點,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名單以網絡直播的形式揭曉,19個獎項的歸屬總算塵埃落定。儘管受新冠疫情影響,沒有紅毯沒有頒獎典禮的本屆金像獎實在是星光黯淡,但從提名到最終公布的獲獎名單來看,仍不乏亮點。
  • 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屆最佳男配角得主,個個都是影帝級的人物
    更有意思的是,像吳孟達這樣的實力派配角演員,從來沒擔任過主角,但全盛時期片酬比主角還高的;而金像獎上也發生過自認為是主演,而拒絕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提名的,有《殭屍先生》中的許冠英,《辣手神探》中的梁朝偉。綜合來講,香港電影金像獎上,能拿到最佳男配角的,基本都具備影帝的實力。看看過往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這些影帝級的最佳男配角吧!
  • 第25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公布獲獎名單,《三夫》獲三大獎項
    1月14日,第25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公布獲獎名單,其中《三夫》獲得最佳影片,該片導演陳果和女主角也分獲最佳導演和最佳女演員。《淪落人》的主演黃秋生獲得最佳男演員,編劇陳小娟也獲得最佳編劇。拿到多項提名的《無雙》、《G殺》均為獲得獎項,只名列五部推薦電影當中。
  • 梁鵬飛:獲獎者越來越老,香港金像獎越來越封閉?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梁鵬飛】 最新出爐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四個主要演員獎項得主平均年齡高達58歲,自2010年以後,金像獎就越來越老,金像獎的獲獎名單一直是那幾個熟悉的面孔。這背後反映的是金像獎的評選思維越來越固步自封,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自娛自樂。長此以往,金像獎恐怕最終只有死路一條。
  • 第37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葉德嫻《明月幾時有》 附金像獎完整獲獎...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最佳女配角葉德嫻《明月幾時有》。 這是她獲得的第三個金像獎寶座。我要多謝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尤其是幕後的工作人員。 ​第37屆金像獎獲獎名單出爐,古天樂影帝!毛舜筠影后!
  • 少年的你金像獎提名海報曝光:關於香港金像獎的二三趣事
    4月29日,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再度曝光四張「提名巡禮」海報,三位主角均來自電影《少年的你》,分別是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新演員提名的易烊千璽,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周冬雨,最佳導演提名的曾國祥。據悉,香港金像獎全部獎項將於5月6日下午3點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呈現,網友到時可準時收看~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隨著疫情的肆虐橫行,39歲的金像獎不得不改為線上直播,所有獎項將會在30分鐘內頒發完畢,曾經在金像獎的老面孔也將首次出席這一專業獎項。港片式微的年代,金像獎的含金量也受到質疑,它在華語電影界的地位遠不如從前。正因為如此,那些留在金像獎歷史上的珍貴畫面更加讓人難忘。
  • 資料: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歷屆獲獎名單(圖)
    第2頁:1994年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得獎名單 第3頁:1995年第二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得獎名單 第4頁:1996年第三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得獎名單 第5頁:1997年第四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得獎名單
  • 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年最佳歌曲 太多經典無法遺忘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的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參選人,須為該部影片而全新創作及撰寫(包括曲、詞),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有權要求參選人提交音樂清單(music cue sheet)或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的音樂作品通告,以確認原創性。如參選人未能提供資料證明,金像獎保留取消其參選資格的權利。金像獎屬會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投票(佔積分20%)。
  • 金像獎觀察:三地電影人看香港電影何去何從
    金像獎觀察:三地電影人看香港電影何去何從   中新社香港4月14日電 (盧哲 吳鍾春)《一代宗師》橫掃第33屆香港金像獎12項大獎,這部由香港導演執導、兩岸三地影星出演的又一部合拍片,刷新了香港電影的輝煌。
  • 2020奧斯卡獲獎名單 92屆奧斯卡獲獎電影完整名單
    2020奧斯卡獲獎名單 92屆奧斯卡獲獎電影完整名單  美國時間2020年2月9日(北京時間2020年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頒獎典禮,《小丑》、《1917》、《好萊塢往事》、《寄生蟲》等多部熱門影片對24個獎項展開角逐,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仍未設置主持人。眾明星亮相紅毯和頒獎禮,星光熠熠。
  •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完整獲獎名單
    眾所周知,今天是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的日子,頒獎典禮在洛杉磯杜比劇院舉行,24個類別的學院獎將依次頒出。 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可謂看點頗多,在熱門影片方面,儘管DC電影《小丑》以11項提名領跑,但由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和由薩姆·門德斯執導的《1917》卻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引人矚目的兩個衝獎選手——
  • 歷屆詹天佑獲獎名單_2020年曆屆詹天佑獲獎名單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歷屆詹天佑獲獎名單專題為您提供歷屆詹天佑獲獎名單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歷屆詹天佑獲獎名單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第十六屆詹天佑大獎評選,是從139個申報的優秀項目中,評選出了30個獲獎項目。這些項目在工程設計、綠色環保技術、生態環保技術、歷史文化保護、工程安全監測等方面都具有多項技術創新。
  • 奧斯卡金像獎第85屆獲獎名單花落誰家
    奧斯卡金像獎第85屆獲獎名單花落誰家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一項表彰電影業成就的年度獎項,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那麼2013年第85屆金像獎獲獎的導演、電影是哪些呢?
  • 歷屆獲獎歌手名單、簡歷、照片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歷屆獲獎歌手名單、簡歷、照片 歷屆獲獎歌手名單:36    來源:搜狐音樂 頁面功能【我來說兩句()】【 收藏本文】【熱點排行】【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關閉】   歷屆獲獎歌手
  • 2020年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5月6日,一年一度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名單終於出爐,與往年不同的是,由於疫情原因,本次首次採用線上網絡直播的方式進行。著名導演爾冬陞在二十分鐘的時間裡公布了全部十九個獎項,黑馬電影《少年的你》獨攬8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 2015年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名單出爐 完整版公布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共有22部香港本土電影以及5部兩岸合拍作品入圍,《竊聽風雲3》拿到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在內的11項提名,成為本屆提名數最多的影片,許鞍華執導的《黃金時代》拿到10個獎項提名緊隨其後。影帝方面,劉青雲憑《竊聽風雲3》、《暴風語》獲兩個提名,曾江和方中信也憑藉《竊聽風雲3》中的出色表演,同時入圍最佳男配角。
  • 【獨家】香港電影金像獎薪火相傳,承先啟後
    意思是講木柴本身燃燒會有燃盡的一天,但如果以火延續,火種是沒有燃盡的一天的但是看完昨晚的金像獎頒獎典禮後,我想其實應以下八個字為主題.才更貼切香港電影的現狀.------  「星火相喘,空前絕後」  我不是在唱衰香港電影,沒打算,也不應該詆毀香港電影金像獎.假如將來奧斯卡和香港金像獎同一天舉行的話,我想我肯定是寧願坐在電視機前聽雞同鴨講的滿口白話,都不會去選擇看番邦異族的鬼話連篇.因為奧斯卡就像華麗完美的聖誕節氫汽球,高高掛起,虛浮而自誇,讓人不願企及;而香港電影金像獎則如溫暖溼潤的情人節保險套.緩緩套入,親民而自戀,讓人情非得已
  • 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公布嘉賓名單 曾志偉領銜司儀團
    據香港媒體報導 「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將於4月13日晚上7時30分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隆重舉行,據香港媒體報導,昨日下午,本屆頒獎典禮主持人林家棟先生、林曉峰先生,與及金像獎董事局成員代表進行了傳統的入臺拜神儀式,祈求頒獎禮演出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