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隱田園: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式生活

2020-12-21 不求甚解說歷史

南山之腳,有幾間茅草屋。院子用籬笆圍了起來,院內開滿了菊花。院中有一人閒坐,左手一本書,右手一杯酒,偶爾抬頭,欣賞山間的美好。那人驀然起身,走到籬笆下面,採了一朵菊花,忽而抬頭,望見夕陽欲歸南山,天空中,幾隻鳥兒爭相回巢,景色十分美好。忽然想起人生的意義,卻不知如何表達。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他,就是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厭倦官場,隱居田園。結廬人境,無車馬喧。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看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問此中有無真意,欲辨已忘言。

他的狀態,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傳》)

他的理想生活,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誤入塵網中

他公元365年出生在官宦世家,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馬,祖父陶茂曾、父親陶逸也做過太守、縣令。但是到他這一代,家境已經逐漸沒落。他年輕時向其他讀書人一樣,渴望建功立業、造福一方,奈何朝廷昏庸,才華得不到施展。直到他29歲時,才做個江州祭酒(一個小官職,也不知是做什麼的),之後也僅做過參軍、縣令等一些小官。為官期間,爾虞我詐的官場讓他認識到社會黑暗一面。在他40出頭的年紀,終於辭去了僅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歸隱田園。

歸去來兮

歸隱田園中

歸隱田園之後,他不再被官場的汙濁,不再受世俗的束縛,田園成為他寄託理想,是他的守志不阿。

《歸園田居(其一)》就是他對此的詮釋,是他的明志。年少時沒有隨俗氣韻,對自然的熱愛是天性使然。誤入了仕途的大網很多年。向籠中鳥兒、池中的魚兒一樣熱愛著山林和故淵。在南野開荒,守著田園。有幾畝田地,有幾間草屋,種些榆柳桃李,村中雞鳴狗叫,生活已是一種美好: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浮躁的現代人

現在的社會,手機電腦網際網路成為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信息爆炸式的傳播,各種思想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這個時代已變得物慾橫流,人們的心也已經浮躁不堪,失去了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想我們迫切希望能有一種讓我們寧靜下來的力量,於紛亂中守護內心的寧靜,於浮躁中留住自己的初心。

信息爆炸的時代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讀陶淵明的詩,遠離塵世的喧囂,于田野間感受大自然,內心會變得平靜,不再浮躁。這或許就是很多人喜歡大自然,喜歡登高遠觀和在海邊眺望的原因吧。

結語

「我想再我老了的時候,回到鄉村,有一個院子,種上我喜歡的花花草草。養一條土狗,幾隻雞鴨,幾隻兔子,有一畝田地,親手為自己種糧食。」這是很多在城市打拼的人的想法,也包括我。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間,是我老後嚮往的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撫平內心浮躁的良藥。

相關焦點

  • 田園詩人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逸情懷
    田園詩人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逸情懷 陶淵明是魏晉時期東晉的著名大詩人,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先生」。 相信一提起陶淵明很多人都會想起,他寫於《飲酒》中的著名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在採菊東籬,悠然見南山下,感受陶淵明的開放
    《飲酒·其五》--魏晉·陶淵明解放路在人民境內,沒有車馬喧囂。問你何能爾?遠離心臟。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上的空氣日夜都很美,鳥兒們也會互相回報。這是真的,但如果你想分辨,你已經忘了你的話。--欣賞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感受陶淵明的開放性這首詩主要有兩種意境,這首詩的前四句是一層,描述了詩人擺脫世俗煩惱的願望,後六句描述了作者在田園中的收穫,《好好玩》還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高潔的個性。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看陶淵明悠然自樂!
    《飲酒·結廬在人境》宋朝文學家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首詩以平靜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形式和內容達到了高度的一致,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的景色,還是寫歸隱之後悠然自得的生活,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詩的意境可以分為兩層,第1層就是前4句為一層,寫出了詩人有擺脫世俗煩惱的感慨,他厭倦了官場的生活,不想與統治者同流合汙,後六句為一層主要就寫出了南山美好的景色,詩人在南山生活中獲得了無限的樂趣,表達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情感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我呀本來是採菊釀酒的,可是我一見到菊花仿佛就聞到了酒香。在這半醉半醒的悠然間,悠然的南山映入我的眼帘。還帶來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我眼前,山澗雲霧繚繞,仿佛人間仙境般,歸鳥們唱著歌兒把家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 閒章閒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方印文內容好,取自是再也熟悉不過的陶淵明《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是著名的文學家,寫下了很多有膾炙人口的田園詩歌,被譽為田園隱逸詩人開山鼻祖。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回歸本心,歸隱田園
    陶淵明便是其中最絢麗奪目的一抹亮色。初涉官場,陶淵明還不知世道昏暗,昂首挺胸地懷著「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裡雖遙,孰不敢至!」的理想,毅然踏上徵程。誤入塵網的陶淵明性情閒淡,與官場上的爾虞我詐格格不入。幾番考量之後,陶淵明將理想束之高閣,回到家中過起了閒適的田園生活。
  • 陶淵明的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式的生活,是我這個俗人所嚮往的生活方式。紅塵繁雜,有太多的事情令人苦惱,難捨難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醉心於山水之間而無車馬喧囂,種自己的荒地,住自己的茅草屋,閒暇時刻,寫兩句詩詞來慰藉自己的靈魂,何嘗不是一種美事?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能讀懂幾種悠然?
    這樣的詩句已經奠定了菊花高潔的形象,然而真正知菊、愛菊、懂菊的還得數一代田園詩宗陶淵明先生,他是真正把菊花文化發揚光大的重要人物。,做了不足百天,因「不願為五鬥米折腰」再次離職,回到廬山腳下,種菜、種菊、飲酒、吟詩,過上了他嚮往中的田園生活。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隱士的代表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這句詩可謂是傳頌度很高的詩句,他的這句詩表明了他想歸隱山林的心志,不想與世俗打交道,不想與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同流合汙,只想在哪清靜自然的南山下,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生活。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作者 採菊東籬下是哪個詩人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作者是陶淵明,他是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陶淵明的作品類型  陶淵明的作品分為飲酒詩、詠懷詩、田園詩、散文辭賦。
  • 陶淵明的田園生活,不僅僅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提到田園生活,大家一定會想到陶淵明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歷來人們把這首詩當成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其實,只要分析一下就會知道,田園生活聽上去很美好,但是要付出辛苦勞作,肯定會存在很多現實困難。對於只會讀書的文人來講,讓他們拿起鋤頭,每天在田間耕種。
  • 《水墨南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小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出自晉代陶淵明《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公元352或365年-公元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傑出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陶淵明詩文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清高耿介,灑脫恬淡。影響了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
  •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陶淵明詩句書法欣賞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紙本138cmX68cm)2020年10作……………………………………………【註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悠然」寫出了作者陶淵明那種恬淡閒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境。「採菊」這一動作不是一般的動作,它包含著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句中將「遙看南山」妙寫為「悠然見南山」可堪稱是精美絕倫的用詞。這「見」字表現了詩人在看山時不是有i意而為之的,而是採菊時,無意間,山入眼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兩句,歷來被評為「靜穆」、「淡遠」,得到了很高的稱譽。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賞析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怎麼...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繪了詩人日常採菊還鄉的景象,表現出詩人恬淡的思想境界以及悠然自得的神態,表達出一種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渾然契合的境界。這句詩不事雕琢,樸素自然,擁有恬淡的趣味,表現出陶淵明不願隨世俗浮沉的超脫精神。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和田園詩派
    飲酒(其五)[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東籬之下採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 又到深秋 如果苦了累了 就讓陶淵明帶你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然而陶淵明並不是因為隱逸受人敬重才歸隱的。他是在政治抱負無法施展,在對現實社會絕望之後,才毅然走上歸隱道路的。所以,他是歸而未隱,在他歸隱田園後,仍寫出了反映社會現實的偉大作品。公元416年,劉裕調集全國的兵力,從東向西,分五路討伐後秦,首發攻克了洛陽,第二年又攻克長安,長安經過百年滄桑,終於被晉軍收復。
  • 採菊東籬下全詩 採菊東南山悠然見南山全詩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東籬之下採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  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分辨清楚,卻不知怎樣表達。
  • 陶淵明《飲酒·其五》書法創作,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書法作者:馮彬藏墨陶淵明《飲酒·其五》,書法作者:馮彬藏墨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小編對這首詩的感言:對於陶淵明的《飲酒·其五》這首詩,小編特別欣賞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個句子,翻閱了一些資料,這句詩歷來被名人墨客評為「靜穆」、「淡遠」,在整體上也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 陶淵明《飲酒·其五》書法創作,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小編對這首詩的感言:對於陶淵明的《飲酒·其五》這首詩,小編特別欣賞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個句子,翻閱了一些資料,這句詩歷來被名人墨客評為「靜穆」、「淡遠」,在整體上也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回歸本心,隱逸田園
    誤入塵網的陶淵明性情閒淡,與官場上的爾虞我詐格格不入。幾番考量之後,陶淵明將理想束之高閣,回到家中過起了閒適的田園生活。心靈想要逃離,奈何現實不允許。一家人的生機重擔都在陶淵明的肩上,他不能看著家人跟他一起受苦。無奈之下,陶淵明出任了彭澤縣令一職。喜愛喝酒的陶淵明讓人把衙門的公田全部種上做酒用的秣谷,他的妻子覺得不可行,認為吃飯的粳米也得要有。兩人爭執了很久,最終決定:150畝種秣谷,50畝種粳米。上級下來視察,縣衙內的小吏勸陶淵明穿戴整齊,恭敬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