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團樂隊:不被搖滾改變的人生旅行

2020-12-12 界面新聞

文 | 郭小寒

當打之年

「我一直在家聽歌彈吉他,用音樂安慰自己。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如果有演出機會可以唱歌給大家聽,就足夠了。」春節前一蟬回到老家,3月中旬他們收到了《歌手·當打之年》的邀請,節目組希望旅行團樂隊參加奇襲賽。

一蟬是樂隊主唱,過年期間他在老家柳州,和多年沒見的朋友一起踢踢球,喝喝酒,聊聊天,真是一段「悠長假期」,大家以為復工遙遙無期。收到《歌手》的邀請時,廣西和湖南已基本解禁,城市逐漸恢復活力。不過,鼓手彪子和經紀團隊都在北京,他們沒辦法去長沙。哥幾個商量了一下,一蟬、韋偉、子君三個人的「旅行團」,坐上火車,分別從柳州和西安奔赴長沙。

第一場奇襲賽,旅行團的曲目是《永遠都會在》。以大眾評審票數的絕對優勢,他們贏得了第一賽段的勝利,不過網上評論卻有些刺耳。有人說他們想成名,有人說他們背叛搖滾樂,也有人說他們一直想紅不紅……

隊長子君想起了去年的類似評價,當時旅行團樂隊登上了《樂隊的夏天》的舞臺,卻因為《周末玩具》這首歌的「歡快表現」在八強賽中意外墊底。由樂評人組成的專業樂迷認為他們「不夠搖滾,找不到自己」。大張偉暗示說:「老師們喜歡有態度的」,他們在「樂夏」那個舞臺上,不夠「有態度」。

旅行團是搖滾,還是流行?應該走向大眾市場還是安於小眾?在經歷過無數次這樣的靈魂拷問後,旅行團不想捲入類似爭論。在《樂夏》那場比賽之後,鍵盤手韋偉說,「被別人的看法改變自己,才是真正的不搖滾」。在他們眼中,玩音樂是少年時代的奇妙想像,也是低谷時期的心靈安慰,旅行團盡力用美好化解現實中的悲痛,用明亮的音色和浪漫的詞句去表達內心深埋的憂傷。

《歌手》已有8年歷史,漸入疲態的綜藝節目需要新生代音樂人來注入活力。與老一輩歌手展示傳奇「唱功」不同,以華晨宇、袁婭維、吉克雋逸、周深等80、90後歌手為主力的新一季歌手,呈現了更多的音樂類型和鮮明個性,同時也拉開了流量和話題大戰。

面對這些流量明星,旅行團沒什麼壓力。「我們不去限定舞臺,只要是我們演出的時間,我們就把它變成旅行團的時間。」對著最頂級的專業燈光音響設備和龐大的樂手池,在眾星雲集,工作人員穿梭的後臺,旅行團的哥幾個沒什麼負擔,也沒有覺得尷尬。

在本屆比賽中,旅行團參與了《歌手》3周的賽制,完成了奇襲、再次奇襲、突圍賽的三次挑戰勝利,但最後因終極排名沒有進入總決賽。

對大眾和評委而言,參賽歌曲是音樂和視覺的盛宴。而在旅行團心中,每首歌都記載著某段時光和感情的記憶。《Bye bye》寫於2013年樂隊貝斯手小p離隊之後 ;《逝去的歌》寫於2015年,紀念子君家人的去世;《永遠都會在》寫於2017年,記錄著那次不成熟的巡演給樂隊帶來的挫敗感……

什麼是「好歌手」呢?作為樂隊主唱,一蟬認為「做音樂是把心拿出來交流,無論是大山裡對歌的山妹子,還是小賣部門口對著手機唱k的大哥,真正動情唱歌的歌手,就是好歌手。」在猶豫是否要再次接受突圍賽的時候,韋偉給樂隊全體成員寫了一封信:「我們要考慮的,不只是參不參加節目,我們要想的是,我們為什麼活著,為什麼要做音樂,為什麼在這樣一個時期裡,我們可以坐在房子裡,不用風吹雨淋的搞歌?我想讓我們的歌有生命。歌裡想傳達的人的情緒和內容,能給人能量和信心。」

在旅行團參加的最後一場突圍賽上,一蟬、韋偉、子君、彪子、小p全都到了現場。他們唱了《Bye bye》,這首歌是旅行團在北京生活的低谷時期的內心吶喊。歌曲將盡之時,一蟬舉起「The Life Journey」的毛巾,發自內心的大聲呼喊。《Bye bye》依然帶著宣洩和憤怒,但也有走出陰霾後對世界的自信高呼:「我們不是來改變世界的,我們就是世界」。

柳州少年

一蟬和韋偉是堂兄弟,住在同一個小區。90年代的南方小城,音樂資訊依舊匱乏。小學四五年級時,他們去同學家看光碟,看到麥可·傑克遜的音樂和舞姿,感到震驚。他們還看到Beyond,舞臺上的黃家駒彈著吉他,側顏的耳朵上亮閃閃的鑰匙耳環,哥倆覺得黃家駒是世界上最帥的人。有一個鄰居大哥彈吉他很酷,隔著陽臺,一蟬聽到了槍花的音樂。初一的時候,他買了第一把紅棉吉他。哥倆開始組樂隊,取名「甩頭士」,翻唱花兒樂隊的歌,就這樣走上了樂隊之路。

韋偉說,生活在南方小城舒適而安逸,卻不夠酷。他認為的酷來自搖滾樂,早年的《摩登天空》雜誌他每期都會買,看著上面的人奇裝異服,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樣子,他幻想自己也能成為他們。一蟬說,早年他們受英式樂隊的影響,最喜歡的樂隊是Blur 和Oasis,因為又好聽又時髦,英倫吉他搖滾在臺上會顯得很酷,範兒很正,60年代到90年代的英倫吉他流行音樂他們幾乎都聽過。

幸運的是,父母一直都很支持他們做音樂,倆人的學習成績也還可以,他們並沒有在青春期遇到太多憤怒或者需要反抗的東西,只是覺得自己不夠酷,會的和弦不夠多。「我們的生活好像很少有直接的反抗,想去做的事,自己默默去做就可以了。」一蟬說。

2000年,一蟬和韋偉在家排練時,把一個功放弄破了,買不起新的。在當時的貝斯手的引薦下,他們去了子君家。子君家的房子很大,設備更多,而且有許多CD和VCD,後來他們就經常去子君家聽音樂。在一次演出中,子君幫他們彈吉他。一蟬發現子君很有才華,技術很好,於是2002年,一蟬正式邀請子君加入了樂隊。

在少年時代,一蟬和韋偉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暑假郊遊。他們跟父母要到很少的一點錢,坐綠皮火車,幾個同學一起去180公裡外的陽朔。用韋偉的身份證,他們只訂了一間房間,在旅店前臺不停地串人找朋友,最後房間裡睡了8個人。

他們去了陽朔的溶洞,划船進去,在黑暗潮溼的溶洞裡尋找光亮和出口。這是人生第一次驚天動地的冒險。回來他們就寫下了幾首歌,就像The Beatles《永遠的草莓地》(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一樣,旅行團早期的創作靈感,更多來自現實場景觸發的美妙幻想。

雖然還是中學生,但當時的旅行團在柳州小有名氣,他們自己辦演出,挨個去聯繫酒吧和咖啡館的老闆,問要不要駐唱樂隊。在當時的柳州,據說搞音樂的一共只有200多號人。這些人分為兩撥:一撥是旅行團,一撥是其他所有人,大部分搞樂隊的人不太喜歡旅行團,因為 「太娘」。

柳州也越來越裝不下他們了,於是他們想去北京尋找機會。2004年,一蟬和韋偉上高三,子君已經去桂林讀大學,暑假他們在子君家錄了一些Demo,韋偉從網上抄下了北京幾個唱片公司的地址,帶著Demo坐著綠皮火車就來了北京。他們決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摩登天空

剛來北京的時候,經老鄉介紹,一蟬和韋偉落腳在東南四環一家農民自建的「別墅」。這個別墅一共四層,加上朋友,四人一起分攤房租,每層房租大概是一個月1000塊。因為地方夠大,所以經常有新朋友來借宿和吃飯。廚房客廳裡有人打地鋪,大家湊一頓火鍋涮完,湯還要留著,第二天繼續涮菜下麵條……雖然有點窮,但快樂的集體生活能消解鬱悶。年輕人剛學會喝酒,在無數個夜晚,他們喝酒聊天聽音樂,無意間就會有人醉倒,不省人事。

「我們是來做樂隊的啊!」在快樂的集體生活中,韋偉保持了一點理智。就像當年在柳州一家一家敲開酒吧的門問老闆要不要駐唱一樣,他們開始照著地圖去敲唱片公司的門,挨個投遞Demo小樣。第一個去的是麥田,在前臺,工作人員留下資料就讓他們走了。倆人又去了華納和京文,眼見著自己的小樣丟在門口的框裡,應該沒什麼希望。

不甘心就這樣結束,他們坐了一趟公交車去海澱花園村,那裡有夢想中的唱片公司——摩登天空。在路上他們有點緊張,在老家時經常買摩登天空的雜誌和磁帶,想必這家公司也很酷。出乎意料,摩登天空的辦公室很小,在一個地下室裡,當時只有三個人。

當時摩登天空廠牌經理孟金輝接待了他們,聽完小樣,孟金輝覺他們的音樂很英式,就拿去給摩登天空創辦人沈黎暉聽,而沈黎暉正在樓下的地下室裡錄清醒樂隊的第二張唱片。一蟬和韋偉跟沈黎暉打了聲招呼,就悻悻的離開了。半路上,他們接到了孟金輝的電話,說希望回去再聊聊。下一次見面,沈黎暉說,他們在做摩登天空的第五張合輯,想收錄他們的一首作品。接下來,就發生了一些神奇的事情。

2005年,旅行團樂隊的《The Story of Sun and I》收錄進《摩登天空5》,這張合輯裡的音樂人還有新褲子、清醒、超級市場等「北京新聲」的代表樂隊。旅行團也籤約了摩登天空,但當時只籤下了一蟬、韋偉、子君三人,其他成員也就退出了。

於是,旅行團面對樂手不齊的狀況,很難排練演出。他們性格也很靦腆,不好意思主動去找新樂手。在不多的拼盤演出中,便利商店樂隊的鼓手德恆偶爾來幫忙打鼓,德恆後來介紹了午夜飛行樂隊的彪子給旅行團做鼓手。不久,同樣來自柳州的貝斯手小p 也加入了旅行團,樂隊陣容逐漸完整和固定下來,開始陸續在北京演出。比如與新褲子樂隊一起同臺,積累演出經驗。

在完善樂隊陣容、準備出專輯的過程中,一蟬和韋偉一直在摩登天空兼職打工。韋偉在現代音樂學院學了編曲和製作,當時的摩登天空在做彩鈴業務,他要把摩登天空的歌全都變成一分半鐘的彩鈴音樂,而好多歌都沒譜子,或者錄音文件丟失,他只能扒下來重新做伴奏。韋偉接這個散活,一個月要做四五十首歌。除了賺生活費,這也是大量頻繁的訓練,韋偉從此走上了製作人的道路。後來沈黎暉讓他嘗試擔任製作人,並介紹了兩個新的歌手,一個是阿肆,一個是宋冬野。

一蟬在摩登天空的兼職是平面設計,宋冬野的實體專輯就是他設計的。而負責給旅行團做經紀統籌的封夜牧師,則是專輯的照片攝影師。可以說,他們幾個人全權承包了宋冬野的專輯。宋的專輯大火,但旅行團樂隊還得慢慢等待屬於自己的機會。

用了2年時間,2008年旅行團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來福膠泥》。裡面的歌大部分是在柳州寫的,充滿清新浪漫的少年幻想,散發著南部小城溫潤的陽光、空氣和柔和的暖風。

而此時的北京,卻是另一股音樂潮流佔據媒體和演出的主流。被命名為 「北京超新聲」的一代正在興起。在五道口,Joyside、Carsick cars、刺蝟、嘎調等樂隊掀起了躁動的「北京 Calling」 革命。當時搬去通州居住的旅行團,並不經常和他們在一起,風格也與那種躁動風潮不同。旅行團的第一張專輯並沒有引起多大反響。一蟬說當時依然是他們的學習和沉澱期,可以發表專輯已足夠幸運。

2008年夏天,旅行團做了第一次「夏日清涼遊」的全國巡演。一路11站下來,一蟬、韋偉和彪子、小p成了真正的兄弟,彪子正式加入了旅行團樂隊。這個北京大男孩的加入,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旅行團」的整體氣質。一蟬說,原來樂隊成員性格都是有點羞澀、慢熱、猶豫和搖擺的,而彪子加入後,感覺很踏實,樂隊像個正方形,開始硬朗地「走了起來」。

北京夏夜

2009年,韋偉有段時間心情很低落,生活也不太順利,他萌生了離開北京的想法。一蟬為他寫了一首歌《等你吃飯》,這首歌道出了他們當時的孤獨境遇。旅行團發現,音樂除了表達美好的幻想,也可以記錄生活中的變化,即便不再純真,也不代表不純粹。EP《等你吃飯》的出版,記錄了這段人生,樂隊也開始更加關注生活現實。

憑藉這張EP ,旅行團獲得了2009年音樂風雲榜的最佳搖滾新人。在當時的摩登天空的草莓音樂節上,旅行團在現場弄了一個「等你吃飯」的攤位,賣起了「螺獅粉」,被歌迷們傳為佳話。

2011年樂隊推出全新作品《Wonderful Day》。從創作上,他們從早期的清新浪漫過度到精神與感官體驗的重合,旋律和編曲上也有很大進步。《廈門之夏》、《悠長假期》、《天上人間》這些歌都非常有樂隊自己的風格。旅行團期待,這張專輯可以幫他們拿到最佳樂隊獎。不過,來自河北的搖滾樂隊萬能青年旅店卻在這一年橫空出世,幾乎包攬了當年所有關於搖滾樂的獎項。旅行團的音樂依然清新浪漫,但卻無法被歸類……當年並沒有得到太多業界好評和認可。

那是「年輕的企圖心第一次落空的時候」,一蟬回憶說。樂隊有段時間仿佛受到了某種打擊,樂隊成員只能互相鼓勵說,這是慢慢積累的過程,不能喪失心氣。

更大問題是,那段時間的創作變少了,樂隊大部分時間都在被動地等著上音樂節。生活一成不變,歲月無聲流逝。曾經無憂無慮的大男孩即將30歲,雖然收入比以前多了,但生活的壓力還是無所不在。在北京生活,如果沒買房子,用世俗的眼光看他們並不成功。每次回家,看到年年變老的家長,他們選擇報喜不報憂。現實生活的陰影遲緩而沉重地覆蓋到他們身上。

2012年的北京音樂場景也在悄然變化。夏日裡在Livehouse門口喝酒的快樂變少了,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也不是看一場演出,喝一頓酒,踢一次球就可以解決的。有段時間,一蟬買了一輛二八自行車,每天從排練室騎回東單,晚飯後就去故宮午門轉悠。有天晚上,彪子帶他們去了晚上的午門,在北京城市最中心處,反而感覺真實而寧靜,CBD商業區那種匆忙反倒顯得模糊。後來一蟬寫了《北京夏夜》這首歌,歌裡溫柔迷人的夏日感覺打動過不少人。但他們的浪漫裡永遠有一種對消失的東西的眷戀和追憶,音樂響起,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與心目中最浪漫的場景告別。

於是我不再唱歌

旅行團樂隊第一張專輯《來福膠泥》的封面,是一輛手繪的巴士,四個男孩坐在巴士上。這麼多年來,這輛巴士上一直有人上車,有人下車,看過不同的風景,又各自離去,大家終究是旅客,而巴士一直在往前走,不為任何人改變,或者停留。

2013年,貝斯手小p 在一次常規的樂隊排練結束後,突然宣布離隊。他要離開北京,回柳州和女朋友結婚。小p平時就話不多,隊長子君跟他交流得多一些,他知道小p最近有些低落和猶豫,還想著私下裡去開解他一下,但沒想到竟突然宣布離隊。大家都沉默了,因為他們知道小p的性格,做決定後無法改變。大家便不再挽留。

小p離開後,其他人也開始思考:小p 選擇了他的生活,我們在北京這幾年到底是做什麼,現在的生活是我們想要的嗎?帶著這樣的心情,韋偉寫下了《於是我不再唱歌》,對自己十年的青春和音樂生涯進行回顧和拷問。同一時期,韋偉寫了另一首更炸裂的歌《Bye bye 》。這兩首關於告別的歌,是旅行團用音樂和小p、和過去的世界、過去的自己告別。

也是這一年,子君的孩子出生。有一次在排練室裡,韋偉隨性彈出了《小龍人》開頭的鋼琴旋律,然後大家一個個加入,把它變成了一首歌,表達了樂隊的新生和希望,也記錄了幾個人從男孩到男人的轉變。這些作品都收錄到了2013年的《於是我不再唱歌》專輯中。旅行團一次次陷入低谷,又一次次掙扎出來,重新上路出發,向外也向內繼續著他們的旅行。

2013年,旅行團樂隊與摩登天空的合約到期,他們面臨新的選擇。留在摩登,意味著固定的音樂節收入,生活上比較穩定。當時摩登旗下的草莓音樂節已經布局全國的重要城市,很多樂隊都想綁定草莓音樂節去獲得穩定的收入和更廣泛的觀眾群,去更多城市巡演。但旅行團還是執著於自己來掌控音樂事業的可能性,他們成立了自己的來福膠泥工作室,用更決絕的姿態和專業態度來做音樂。

2015年,子君的外公突然病情惡化,子君在回老家的航班上收到了外公去世的噩耗。這個突然打擊也讓樂隊其他成員深受觸動。韋偉兒時就曾常幻想自己如果到了離開的那天,還會有人記得他嗎?逝去的人勾起了親人怎樣的記憶?他寫出了《逝去的歌》,寫完時,淚水滴在了琴鍵上。樂隊找阿肆來填詞。阿肆用一周時間寫出了敏感細膩的歌詞:「愛不會被磨滅,逝去的人住在心間」,這首歌不僅是對逝去親人的緬懷,也是對很多往事的緬懷。那些無法安放的故事,又在音樂中得到安慰和釋然。在錄音棚裡錄這首歌時,樂隊都是哭著唱完的,他們感覺自己的血都掏空了。

永遠都會在

2016年元旦,北京展覽館,三千多人的場館座無虛席,旅行團樂隊十周年演出在此舉行。臺下不僅有3000多觀眾,也有他們的家人。樂隊當天也表現出了最佳的狀態,演出即將結束時,大屏幕開始回放父母對他們說的話,這個環節樂隊成員並不知道,但至今都覺得,這是生命的高光時刻。

樂隊以為接下來會進入一個上升期。不過,2016年樂隊參與的全國劇場巡演卻並不成功,票房成績甚至比以往的Live house還差。工作協調過於複雜,溝通也出現問題,大家有了嚴重的分歧。

巡演結束後很長時間,樂隊沒有再演出,也沒有再創作。子君退掉房子,回到柳州陪伴家人。

面對樂隊解散的危機,韋偉站了出來,提議再做一張新的專輯,把每個人的感受放進歌裡。他拿出了《永遠都會在》這首歌,這也是他在這段低潮期想對其他成員說的話。回到柳州的子君和小p,也只是暫時緩解了家庭和生活的壓力,但內心仍然牽掛著音樂和樂隊。子君收到《永遠都會在》的Demo時,正騎著電動車去超市買菜。他把車停在路邊,聽完默默的哭了。就像歌詞裡寫的:「生活似海,起伏不定,無邊總是看不到頭,我欲乘風,浪跡遠方,因為我並不平凡普通……」

只要大家的意識在一起,樂隊「永遠都會在」就是一個事實,幾個人的生命已經完全交織在一起了。樂隊每個人都把想法匯聚給韋偉,由他來製作一張新的專輯。

《永遠都會在》這張專輯從寫第一首歌到發行上市,只用了4個月的時間。專輯完成後,他們引入專業的巡演經理,重新調整狀態,重新回到了Live house的演出現場。他們意識到,音樂不僅僅是演奏音符,而是表達一種狀態。演出也不是在上臺的那一刻開始的,而是要有很長的時間去準備、積蓄和醞釀。在臺上的那一刻,要和所有觀眾凝聚在一起。在臺上,他們不再是柔柔弱弱的搖擺,而是更明確的表達真正的內心。

旅行團在創作上一直很高產。並非一夜成名的他們,反而有了時間給予的耐心和韌性。一蟬說,旅行團樂隊就像獨立樂隊裡面的「小義烏」,作品創作簡直像是做批發。他們慢慢打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圈,也不想用某種刻板標籤去區分別人和自己。韋偉說,最酷的東西不是在舞臺上的表現,而是希望 「我們的歌可以收錄到語文課本裡面」。

旅行團身上,還有著濃濃的少年心氣。一蟬說少年感就是「不服」,不向生活屈服。子君說:「少年感是因為自己情商低,不會考慮太多沒必要的東西。」難得的是,這種少年心氣竟來自一支有十多年歷史的樂隊。旅行團用15年時間、9張唱片和無數的演出現場,磨鍊出今天的團隊。樂隊成員已過而立之年,相互關係也在轉變,遇到問題時,不再是逃避,而是大家相互探討和擔當。如今韋偉正在優秀製作人的道路上前進,一蟬在創作上也開拓出新的方向,子君作為隊長,負責樂隊的行政管理和協調,彪子則給團隊北京人的爽朗和底氣,經紀人團隊提供著支持和關照。他們的心得是:做音樂最有價值的地方,不是通過一首歌,一場演出證明自己有多厲害,而是他們的生活能用音樂記錄下來。

從少年的綠皮火車郊遊,到成年後的一個個坑和坎,面對生命中的離別悲歡,當旅行團以The Life Journey命名時,其實早已找到屬於自己的命運和信念。

——完——

本文作者郭小寒,音樂從業者,前「樂童音樂&樂空間」聯合創始人,曾為野孩子、周雲蓬、萬曉利、小河、南京市民李先生、丁薇、曹方、程璧等音樂人做過唱片和主題演出企劃統籌。目前已上線《中國民謠小史》及《中國搖滾小史》節目。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旅行團:我們可能是唯一一支互相寫信的搖滾樂隊
    旅行團可能是中國唯一一支會互相寫信的搖滾樂隊。        在此期間的創作裡,沮喪、迷茫、勇氣是永恆的母題,某種程度上,這是旅行團的故事,也是中國搖滾樂隊的故事。        在這檔節目之前,「沒有人真正關心搖滾樂隊。        」從這些黑暗時刻中催生出的溫柔的對抗,是這支樂隊的精神內核。
  • 音樂是場馬拉松 旅行團樂隊:不能輸給一切
    旅行團樂隊「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一條很長的坡。」旅行團樂隊的雪球越滾越大了。兩個月4首高質量商務搖滾曲驚豔四座:《爸搖的夏天》、《生命的獨特》、《印象夏日》和《夢幻人生》。那段時間的工作狀態是白天調音,晚上去演出的城市找排練室。飛機上、酒店裡、排練室、路上,他們把能利用的空檔都填滿。「時間好像都是搶出來的,其實演出也就短短的1個小時左右,主要花在路途上,但路途上的時間可以思考好多事兒,可以寫新歌或記錄一些想法。」樂隊主唱孔一蟬對《洞察》表示。
  • 旅行團樂隊離開的是誰 旅行團樂隊成員隊友都有誰個人資料
    旅行團樂隊是節目《樂隊的夏天》其中一支參演樂隊,是由成員孔陽、黃子君、韋偉、朱筱毅、徐彪組成。那麼旅行團樂隊離開的是誰?下面來看一下。旅行團樂隊離開的是誰  旅行團樂隊,成立時間已經多年。1999年,當他們還只有十多歲時,就一起在學校組建樂隊。
  • 歐陽娜娜&旅行團PK譚維維&華陰老腔「99划算盛典」彰顯熱血搖滾範
    她是《我們的挑戰》中,與薛之謙深情對唱《小幸運》的「在地球旅行的獨角獸」。她是6歲便開始學習大提琴的00後姑娘。對於音樂,她有著自己的堅守:「音樂,是一輩子的,也許這就是19歲的我想堅持的信念。」她就是歐陽娜娜。在本次「99划算盛典」上,她將搭檔旅行團樂隊,帶來搖滾歌曲《氧氣》。
  • 刺蝟樂隊成霸榜常客 旅行團樂隊空降酷狗對話網友
    這首歌是新褲子在經歷了「中年危機」後寫出來的作品,主唱彭磊將「生活」與「搖滾」完美結合,高度的情感共鳴瞬間戳中大眾淚腺。在歌曲最後部分,彭磊跪在舞臺上,將話筒遞給觀眾,全場加入到合唱中,畫面十分感人。  旅行團樂隊——《Bye Bye》  《樂隊的夏天》第八期稱得上是「神仙打架
  • 旅行團樂隊挑戰聲入人心男團?《歌手》裡火藥太多了
    添加新的襲擊者旅行團樂隊,聲入人心男團SuperVocal或者本周被突襲並留下大戰旅行團樂隊是一個成立於的大陸搖滾樂隊,他以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而聞名。雖然也是四人一組,但其演唱風格和表現形式與聲入人心男團SuperVocal有很大不同。
  • 不想大眾化的搖滾,想破圈的《樂隊的夏天》
    都9102年了,搖滾還在被「小眾審美」所捆綁,足以說明:搖滾已經成為一種懷念,一份情懷。流淚的張亞東在那一刻讓無數人感同身受:過去的歲月,不復重來。應該倒著看的榜單當觀眾一開始以為《樂隊的夏天》和韓綜《超級樂隊》撞車,馬東迅速用零基礎的樂理知識和花式口播告訴你:節目是不可能抄別人的,這明明就是《奇葩說音樂訪談》。
  • 11位樂評人鑑賞賴美雲&旅行團《太陽灑在海洋的方向》:最燃跨次元...
    這支MV主要講述了「少女和哥哥們一起打群架的故事」……不對,是「旅行麵包車」掀起一場清新而浪漫的「出發風暴」!一路上的荊棘、磨礪和考驗,統統會被我們「KO」,變成人生不斷闖關升級的經驗!賴美雲變身樂隊主唱,和旅行團的哥哥們上演一出都市生活中的「逃跑大作戰」,最終來到無垠海邊,看到了燃燒著的太陽,現實中的我們,同樣應該揮別過往,迎接新生,一起出發吧!
  • 《樂隊的夏天》第七期:新褲子才是最有搖滾精神的樂隊
    可是吉他solo和聲樂都是搖滾樂隊的靈魂。除非你否認盤尼西林不是一個搖滾樂隊。張曼樂很愛Oasis,所以只要Oasis承認自己是一隻搖滾樂隊,那麼盤尼西林就一定也是。作為吉他手,已經兩次演出時候沒有自己彈solo了,我覺得實在不行,你們再招一個吉他手吧,可以來拯救一下張曼樂薄弱的樂理知識。
  • 徐佳瑩第一實至名歸,旅行團樂隊奇襲成功,吉克繼Tia後也被淘汰
    另一個是搖滾組合「旅行團樂隊」,曾參加過去年的《樂隊的夏天》而大獲好評!這期旅行團樂隊先搶到機會,奇襲了聲入人心男團,艾熱奇襲將會是下個周五哈哈!旅行團樂隊以一曲《永遠都會在》打動了在線500位聽審,奇襲成功了!
  • 鹿先森、賭鬼、旅行團、落日飛車丨中國搖滾十大新歌榜三月
    歡迎來到搖滾天堂的中國搖滾三月新歌榜每期為你推薦本月最佳國搖新單曲TOP10衣溼《把把燒》節目開頭第一首歌先來熱鬧一下猶記得去年滾堂做過一次他們巡演的送票活動,結果就……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慘不忍睹,免費送票都送不出去。然而一年之後,同一支樂隊居然就成了「文藝青年必聽」的寵兒,不得不說人生際遇真是奇妙無比。
  • 小眾文化互動大眾 《樂隊的夏天》以「樂隊」的名義點燃觀眾對搖滾...
    原標題:小眾文化互動大眾,《樂隊的夏天》以「樂隊」的名義,點燃觀眾對搖滾的熱情半島記者 王悅這個盛夏,「樂隊」成為關鍵詞。《樂隊的夏天》C位出道,喚醒了許多人對於搖滾的熱情,不僅給觀眾科普了音樂名詞,還讓大家認識了眾多樂隊,在話題之外也引發了很多思考。一檔優質的音綜不僅僅在於呈現的音樂風格,質感內涵缺一不可。
  • 《樂隊的夏天》後中國搖滾火了?它火不火一直都在那裡
    哪怕綜藝節目也有《樂隊的夏天》,曾經的中國搖滾樂點燃了華語樂壇的舊夢。《樂隊的夏天》是綜藝就是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國搖滾人和搖滾樂確實都已經老了,但中國搖滾樂從誕生開始,畢竟已經積累了四十載,與時間稍晚但相差無幾的民謠樂,一直是中國地下樂壇的兩大類型。
  • 賴美雲首張個人專輯先行曲 搭檔旅行團演繹《太陽灑在海洋的方向》
    賴美雲攜手旅行團樂隊,化身全新限定組合「旅行麵包車」,帶來青春搖滾單曲。元氣動感的曲風,勵志陽光的歌詞,在少女與樂隊的跨次元合作中交疊成一首明媚輕快的追夢旅行曲,給人如沐暖陽的聽覺享受。作為首張個人專輯的先行曲,《太陽灑在海洋的方向》由旅行團樂隊主唱孔一蟬作曲,作詞部分由賴美雲和孔一蟬共同創作而成,歌詞裡一字一句都如同賴美雲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用熱血元氣的口吻傳達了無畏追夢、嚮往未來的炙熱精神。
  • 旅行團攜手童聲合唱團 獻上年度感恩之作
    年輕時尚形象的搖滾樂隊,純粹天籟的童聲樂團,與一群敢於創新又有點fashion的食品創造者在一起,能造出了什麼樣的火花?  11月9日,某食品公司舉辦了「飲水思源 再創輝煌——中國航天合作發布會暨食安檢測中心籤約儀式」,除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等重量嘉賓的出席外,旅行團樂隊攜手天使合唱團的精彩亮相,跨界演唱主題曲《飛向25歲的夢想》,也成為發布會的一大亮點。
  • 懂球帝專訪旅行團樂隊:能點燃生命的足球和音樂,就是最好的
    14個年頭,在這個盛夏,一檔《樂隊的夏天》讓更多樂迷了解旅行團樂隊。有好幾期節目,旅行團樂隊都會在衣著或設備帶上一些足球元素,這也無形中讓球迷們有一種親切的感覺:是的,他們不但是樂迷,也是狂熱的足球迷。上個星期,懂球帝前往來福膠泥(Life Journey)工作室,與旅行團一起聊了聊他們有關音樂、也有關足球的故事。
  • 樂隊的夏天,搖滾的深秋?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剛播出的時候,就產生了一些爭議,因為邀請的樂隊新老皆有,演唱風格也超出了搖滾的範疇,更接近於流行音樂,使得一些樂迷認為這不夠「老炮兒」,不夠Rocker,當然也有人覺得,狹義上的搖滾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流行文化已經將搖滾調和得更加柔軟與細膩,搖滾已經不再是一種旗幟,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搖滾嗓」多亮終組搖滾樂隊 帶領人間劇院唱響假面派對
    近日,由多亮領銜的搖滾新勢力--人間劇院樂隊的第一首全新創作單曲《世界級假面派對》上線,這也預示了多亮從一個流行歌手羽化為搖滾主唱,以一個新人姿態全新出發,帶領人間劇院為華語樂壇注入一股不一樣的血液。然而在當今華語樂壇不景氣的情況下,要組樂隊玩搖滾其實是一件鋌而走險的事情。多亮從出道至今,雖然嘗試了多種音樂風格,但始終對搖滾有著濃鬱的情結和熱愛,當決定做搖滾的那天起,多亮帶著這股熱愛與人間劇院的成員們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難,研討籌備數月,《世界級假面派對》才孕育而生。
  • 歐美六支殿堂級搖滾樂隊,滾石樂隊最長壽,披頭四影響力無法取代
    老鷹樂隊喜愛英文歌曲的人沒有幾個不知道"Hotel California"(加州旅店)和"Take在舞臺上的皇后樂隊總是能夠驚豔四座,看似浮誇的服裝卻恰恰符合他們瑰麗的音樂風格;Queen,這是一支風格無法被界定的搖滾樂隊,它有著招牌式的華麗吉他Solo,卻不似一般金屬樂隊的繁冗嘈雜,而是在宏大與華麗中滲出一絲規整與雋永
  • 世界十大暢銷搖滾樂隊 全球最知名的搖滾樂隊
    搖滾樂受到藍調和鄉村音樂的強烈影響,這是這些流派的融合,一個搖滾樂隊的團隊基本上可以圍繞著電吉他、低音吉他、鼓和聲樂,下面介紹的是2018年十大最暢銷搖滾樂隊。8.林肯公園林肯公園是美國的一個搖滾樂隊,樂隊於1996年在加利福尼亞成立。在他們的第一張專輯《混合理論》發行之後,這支樂隊一舉成名,他們的流派是搖滾說唱和新金屬的混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