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脈的傳承,走進《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2020-12-15 騰訊網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見證著上海文脈的傳承,其歷經了跑馬廳、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留存了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承載著幾代上海人的記憶。

整個展館展陳體系以故事線、體驗區和網際網路為核心,致力打造一座上海的新概念歷史博物館。

位於南京西路325號,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展廳面積9800平方米。

以基本陳列為主的東樓設「序廳」、「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三個常設展廳,遵循「以城市史為脈絡,以革命史為重點」的原則,共陳列展示文物約1000餘件/套,全面展現上海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和重大革命歷史事件。

序廳,以影片《上海簡史》快速敘述上海城市發展中的重大歷史節點、歷史事件,激發觀眾參觀情緒,引發觀眾探尋展覽內容的興趣。

這裡安裝有一面全屏多媒體互動數字展牆,其可容納30人同時操作。觸摸數字展牆,仿佛走入古代上海歷史的長河,可看到上海從古至今的歷史變遷、水系變遷、市政分布、建制改革,一部上海簡史躍然眼前。

點擊「兒童視角」,整幅畫面還會下降到適合兒童觀看的高度,小朋友可以自己動手操控。

二樓的《古代上海》展廳,分「紅廳」與「白廳」,從上海成陸、史前文明一直介紹到城鎮興起與地域文化。

「紅廳」入口處,這面「遠古上海數第一」的數據牆,介紹了自從遠古起,上海就開始了發展。現場還展出各歷史發展階段的重要文物,如崧澤遺址出土的「上海第一人」頭骨、福泉山遺址出土的神人獸面紋象牙權杖復原模型、馬橋遺址出土的鴨形陶壺等。

在這裡,互動項目「小小陶藝家」可以讓遊客自己繪製陶藝,項目也為小朋友考慮調節了操作高度和位置。

「白廳」入口處,一部「上海的由來」短片介紹了「滬」「申」等多個上海別稱的由來,其採用中國畫+古詩詞的風格,引人入勝。

展廳內,徐光啟畫像、陸錫熊父母誥命等文物詮釋了上海的文人風骨。

《近代上海》展廳中,展陳時間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延續到1949年上海解放。

在三樓的展廳裡,你可以從一件件名物的描述中,感受到近代上海是如何崛起,人們的生活是如何變化的。

比如這臺1895年道白清花機,重達3.5噸,曾經工作於上海機器織布局。實物結合3D投影,展現了上海紡織工業乃至中國民族工業百年滄桑的發展。

在「百年校歌」互動項目裡,遊客可以在機器上試聽上海各大小學、中學、大學的校歌。各學校用的都是舊校名,如上海理工大學顯示的是滬江大學。年代感爆棚!

四樓展廳以實景實物、圖片資料、互動展項等多種形式展示了上海的「紅色文化」。展廳展出了多個版本的《共產黨宣言》以銘記歷史。

此外,中共一大、上海總工會、《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等上海重要革命史跡,均以多媒體互動地圖的形式呈現出來。

牆上畫著近代上海曾出現的重要交通工具,輕輕一碰感應裝置,就會出現每個工具對應的文字簡介和動態動畫。例如1908年,上海第一臺有軌電車的正式營業,代表著上海社會化、現代化、大眾化的現代交通開始起步。

南京路街景互動,觀眾可以拍下大頭照後選擇不同風格的衣服,之後有自己頭像的人偶會投影在大屏幕上,一群小人在南京路上排排走,真正實現「人在畫中遊」。

步入「尾廳」,影片《難忘的瞬間》選取1949年上海解放以來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的70餘個精彩瞬間,通過視覺展項表現了上海取得的偉大輝煌的成就。

相關焦點

  • 講述上海故事,市三八紅旗手走進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東方網通訊員柴麗琴9月27日報導:博物館是走進一座城市文化和歷史的窗口。近日「與巾幗大咖同頻博物館盛宴」項目走進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們追尋歷史足跡,探尋上海誕生的故事。這趟歷史之旅不僅是學習上海文化的時尚地標打卡之行,也是在黨的誕生地接受「四史」教育的現場教學課。
  • 走進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參觀珍貴典藏文物
    2020年8月22日,上海,1872年德文版《共產黨宣言》、1888年英語版《共產黨宣言》、斯諾親筆籤名的《西行漫記》……近百件珍貴紅色文物和史料,21日起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展出,以紀念和慶祝《共產黨宣言》首版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出版
  • 上海市首屆篆刻藝術展:呈現上海篆刻現狀與文脈傳承
    上海市首屆篆刻藝術展:呈現上海篆刻現狀與文脈傳承 宗禾 2017-06-16 09:32 來源:澎湃新聞
  • 在這裡追溯上海歷史:搶先探營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近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近期開始內部試運營,為明年三月的正式對外開放做準備。  將展出千餘件展品80%為首次展出圖片說明:1923年上海滙豐銀行大樓建造時,向英國訂購了兩尊青銅獅。一尊張嘴吼叫,一尊閉口靜蹲,1966年後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收藏。
  • 遇見美好目的地,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遇見美好目的地,享旅帶你周邊遊,重點推薦上海黃浦區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擁有幾座大型綜合性的博物館,包括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以及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等,各有不同的定位。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著重反映上海本地的歷史變遷,上自遠古文明,近及現代,全面展示上海的滄海桑田。在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人民公園圍牆外、南京西路和黃陂北路的路口,有幾幢古典歐式建築組成的院落,這裡便是整修一新後開放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館 梳理上海6000年歷史脈絡
    2018年3月26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館。圖為館藏上世紀20年代從英國定製的滙豐銅獅。來源:中新社/視覺中國2018年3月26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館。圖為館藏「上海第一人"頭骨。2018年3月26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館。圖為見證鴉片戰爭的振遠將軍銅炮。
  • 外灘商船會館修繕落成 上海城市更新傳承歷史文脈
    新華社上海12月27日電(記者鄭鈞天)近日,象徵著曾經上海繁榮景象的人文建築地標——外灘商船會館重新修繕落成。這意味著,這一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建築將重新煥發光彩。外灘商船會館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是當時上海面積最大、建築格局與形制最為豪華的會館之一,由當時上海及周邊的沙船業眾商集資興建,用於集會、議事、看戲等。作為上海及周邊沙船業商行團體的所在地,商船會館記載著上海航運發展、客商貿易及文化往來的厚重歷史,對上海港初期的形成、興起和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也是上海「海納百川」城市精神的重要歷史見證。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館,觸摸上海的前世今生
    伴隨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這些答案已經揭曉。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於2018年3月26日正式開館,首日接待6200多名參觀者。這是第一個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
  • 長影舊址博物館:在互動體驗中傳承電影文脈
    長影舊址博物館:在互動體驗中傳承電影文脈 2020-12-09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上海歷史博物館年底開放,上海博物館東館力爭年內開工
    去年底,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在接受澎湃新聞獨家專訪時曾表示,上海博物館東館建設預計在2017年施工,2020年建成對外開放。澎湃新聞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上海市文物工作會議上獲悉,上海博物館東館項目力爭於年內開工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世博會博物館於年底確保建成開放。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及上海天禹神鳴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歷史...
    上海上諮建設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及上海天禹神鳴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的委託,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新館布展工程文物安全環境監測系統項目項目(項目編號:SZZ17099-D)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SZZ17099
  • 國際博物館日,上海為你準備了215場活動
    原標題:國際博物館日,上海為你準備了215場活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作為今年中國主會場活動承辦地,上海的各大博物館將有什麼特別行動? 記者從上海市文物局獲悉,以全市博物館為主陣地,上海將在國際博物館日前後開展215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11月1日起內部試運行
    「上歷博」自1953年開始籌建,1983年建成「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7月更名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2015年年底,經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式批覆,位於南京西路325號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完好修繕的前提下,作為「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上海市級重大文化設施之一 ——「上歷博」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免費開放 探秘申城歷史更多好去處
    據樂遊上海,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3月26日起正式全面對外開放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場館的建築是1934年重建的原上海跑馬總會大樓,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是上海市中心城市最重要的近代建築之一。
  • 有歷史的建築是活生生的博物館,作家陳丹燕帶你感受上海城市文脈
    從富麗堂皇的大堂和茉莉酒廊,到充滿歷史感的沙遜閣,大家試圖捕捉和平飯店內海派文化的萬種風情。「走進建築並閱讀它們背後的故事,這是守護城市文脈的一種美好方式。」陳丹燕說。這些上海老建築和發生於其中的人與事,成為承載她筆下故事的沙漏,將城市文脈存續下來。有歷史的建築是活生生的博物館,應當向更多市民遊客敞開懷抱今年恰逢和平飯店整舊如舊、重新翻修後恢復對外開放的第十個年頭,昨天上海文藝出版社與和平飯店聯袂啟動「陳丹燕的和平飯店故事地圖導覽」。
  • 上海歷史博物館正式開館:看遍上海上下六千年
    地處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的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上海跑馬總會大樓經過近兩年的建設,終於「轉身」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並於3月26日正式免費對外開放。觀眾可在館中飽覽上海上下6000年的歷史軌跡,直至 1949 年上海解放。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參觀者踴躍 今天有望超過八千人次
    清明小長假的第二天,天空放晴, 開放僅十天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吸引很多市民、 遊客前去 「嘗鮮」,感受上海文化和歷史底蘊。上午九點不到,位於南京西路325號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主入口處已經排起了長隊。近兩百名市民、遊客一大早來到這裡, 等候歷史博物館開門。迎著九點鐘大鐘敲出的《東方紅》的熟悉旋律 ,觀眾排隊進入場館。序廳處,巨幅屏幕上的短片《上海簡史》講述了上海歷史概要,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 觀看。
  • 上海的過去都在這裡!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國慶起開放
    圖說: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新址 新民晚報記者 胡曉芒 攝  身處在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中的市民,對於近幾年身邊突然「冒出」幾個新的文化體育場館,已經不再大驚小怪;而幾個關注度頗高的重要文化場館體量的擴容,則讓人們津津樂道。
  • 上海歷史博物館今起正式開館:看遍上海上下六千年
    地處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的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上海跑馬總會大樓經過近兩年的建設,終於「轉身」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並於3月26日正式免費對外開放。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簡稱上歷博)如今的所在之處,上海市南京西路 325 號,就是 1933 年起建、1934 年建成的上海跑馬總會大樓,現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上海市中心區最重要的近代優秀歷史建築之一,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3000平方米,展廳面積約9800平方米。
  • 走進上海公安博物館 沈 學 印
    [每日閱讀心情好]走進上海公安博物館沈 學 印> 走進上海公安博物館,首先有一種莊嚴的使命感會讓每一個前來參觀的人從心底油然而生,並對每一個從事公安警察的守護神產生一種敬畏,心生敬慕。就因為它是以警察起源、警察歷史、警察文化為收藏和展陳題材的專業博物館,所以被列為國家二緞博物館,1999年才正式對外開放,此前還鮮為人知。 上海公安博物館的館內陳設具體分為序館、公安史館、英雄烈士館、刑事偵查館、治安管理館、交通管理館、監所管理館、消防管理館、警用管理館、警務交流館、情景互動體驗館等11個分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