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 浙裡建德㉕丨生活著範仲淹後裔的古村落 村口有座百年古橋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20-04-30 12:12 |浙江新聞客戶端 |邵啟行 方祺 周逸 吳佳妮

身未動,心已遠。此刻,讓我們在美好春光裡,享受身邊的「詩與遠方」。例如,距離杭州主城1小時車程的建德。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正如孟浩然詩中所述,這座江城有著奇霧橫江、黃饒花海、千年古府……蜿蜒如帶的新安江,靈動了山水,沉澱了風骨,滋養了鄉民,每一個建德人都是最權威的導遊。

4月起,我們將每天第一條「早安」新聞留給春天裡的建德,每天清晨,美景與鄉音會叫醒你的耳朵——早安,「浙」裡是建德。第二十五站,我們來到一個古村落,那裡有一座古樸滄桑的拱橋,也是範仲淹後裔生活的地方。

推薦點:大洋鎮新源村青雲橋

推介人:段巧巧,新源村村民

許多人來到我們新源,第一個要去看的,就是村裡那座古橋——青雲橋。

推介人:段巧巧

大洋鎮西北的新源村,以新村居大洋溪流域源頭段而得名。

雖說建德地處浙西丘陵之地,山間溪流縱橫交錯,橫跨山水之間的古橋隨處可見,但這座青雲古橋,卻別有一番韻味。它靜靜地在楊村村口,已經守候了200多年。

整座橋身用石塊堆砌而成,橫跨在大洋溪上,猶如「初雲出月,長虹飲澗」,格外文靜秀美。取名「青雲」,寓含學子發達,橋額鐫有楷書陽文「青雲橋」三個字。

據說,這裡曾是嚴州府到婺城的古道,行人在這駐腳休息,喝茶望景,如今古道已難覓蹤跡,只留下這座古橋和鵝卵石鋪砌的石路,見證著歷史的繁華與興哀。如今,它因為別樣的景致,成為鄧超主演的電影《銀河補習班》的取景地。

石橋的兩邊有四棵百年古樹,巨大的樹冠撐起了一把參天的大傘,為古橋和過往的行人遮風避日,一陣清風從山澗吹過,片片落葉飄入橋下,隨著潺潺流動的山澗溪水去向遠方。

除了青雲橋,位於村盡頭的西塢古村,範仲淹後裔居住地,距今已有500多年,也有必要走上一走。一路向西,村道蜿蜒曲折直至村口,一條沿山而環的綠化帶,自然地將西塢的整個村落掩映其中。

這是一個寧靜美麗、玲瓏小巧的小山村,古樸的徽派建築,錯落有致。一條由石子鋪成的村中主道延伸至村後。村後山崖崢嶸,茂林修竹,寧靜而致遠。

我們常說,這是一個能找到鄉愁的好地方,如果你的記憶裡,時時會閃過一座古橋,一片青苔,那麼你可以到這裡來看看,或許這就是你夢中的那個地方。

私家攻略

新源村是一個尚未開發的古村落,但已有外地遊客慕名而來。

因地處深山,夏天非常涼爽,晚上睡覺不僅不用開空調,還要蓋一床薄被,因此每年的7、8月份,都有上海等地的老人前來避暑,租住在農戶家裡,一住就是一、兩個月。

不過,目前村裡還沒有設施設備都非常好的民宿,也沒有特別顯眼的飯店,如果想來逛逛,建議可以在村子找一戶人家,讓農戶幫忙操持一頓午飯,村民們都很熱情,一般不會拒絕,而且絕對實惠又好吃。

你也可以提前聯繫段巧巧(13567126812),熱心的她也會幫忙聯繫張羅。

1588219945000

相關焦點

  • 建德最美7處古村落,新安江畔古韻清幽卻少為人知
    江入新安清,江畔兩側,無數美好古村落,如今依昔。悠久的歷史孕育出新葉村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如古色古香的村落營造技藝、綿延百年的新葉崑曲、影響深遠的民俗節慶,還有眾多傳統手工技藝和豐富的傳說典故、信仰崇拜等,新葉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個性鮮明,頗具地方特色。
  • 安徽古村落:塵世喧囂中的寧靜
    中國傳統村落,原名古村落,指的是民國以前所建的村。中國傳統村落代表了所在地域、民族及特定歷史時期的典型特徵,並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歷史以及考古的價值,與周邊的自然環境相協調,承載了一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2013年公布的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安徽的中國傳統村落多達40餘個。古村落文化也是安徽豐厚文化底蘊的重要組成部分。
  • 浙江省一個美麗的古村落裡有十座古橋,被稱為比月亮還美
    隨著現代化的不斷發展,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每天都能看到高層建築。久而久之,他們也厭倦了美學。他們想去一些風景優美的地方。中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古村落,許多古村落因其優美的風景和獨特的風俗習慣而成為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紹一個來自浙江的古村落,它比月亮還美麗。
  • 江蘇正在消失的古村落,到處殘垣斷壁滿目瘡痍,鄉愁該如何安放
    不妨抽個時間,徜徉在一座座古樸的村落中,感受歷史的滄桑與厚重,品味浪漫而獨特的鄉村田園生活。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至今保留著一些傳統古村落,這些古村落傳遞著時光裡的溫馨與惆悵,充滿傳奇又依然鮮活,令人嚮往和探究。古老的建築無言地訴說著當年的美好時光與幾代人的執著。
  • 原創散文《故鄉濃情——古塔,古橋,古祠堂》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彈指一揮間,孩提時的玩伴,都為了生活,外出打工,奔波在車水馬龍的城市,村落沒有匆忙的背影,沒有歡快的嬉戲笑聲,沒有兒時那條泥濘山路,曾經的太多,往事不堪回首。
  • 這座李氏皇族後裔古村落,出了98名進士62名舉人,卻很少人知道
    在福建莆田,有一座唐朝的歷史古村落,是李氏皇室後裔逃難來到此地,並在此安家定居。這座古村落不僅僅是一座皇室後裔村,還是一座「盛產官員」的文化名村。這座古村落就是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的洋尾村,從宋朝到清朝,這裡一共走出了98名進士、62名舉人、216名職官。這個數據,令人驚嘆,一座小小的村莊,曾經有過這麼多當官的,文化內涵十分深厚。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麗水市橫樟村
    元朝後期潘姓人徙此,明後期又有包姓徙入,清前期有張姓人徙居,後陸續有葉姓、陳姓、杜姓、鄧姓遷入,解放前後有王、吳、葉、麻、華、程、鄒、金等姓遷入。該村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的傳統村落。2012年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14年被公布為國家級傳統村落。
  • 這座13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藏有神奇木雕樓,歷時20年完成
    古老徽州,山林深處,藏匿著太多如詩如畫的古老村落,它們像是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點綴在古徽州大地之上。其中,還有這麼一座古村落,令我印象極為深刻。,為使後裔牢記艱辛,因此以盧作為姓氏。,令這座古村更為雅致、古樸,依舊是保持著原始村落的狀態。
  • 石門村,一個原汁原味的古村落——奉化區溪口鎮
    村中有「大夫第」、「登科閶門」、「依家園」等古建築,還有梯雲橋(五洞石橋)、履厚橋等眾多古橋,2015年評為寧波歷史文化名村。「梯雲橋」,又叫「五洞石橋」,已有300多年歷史,是由五座古拱橋拼接而成的,現在橋面上澆了水泥,從上面根本看不出這是座古拱橋
  • 麗水青田最美5大古村落,甌江之上青山綠水人家
    這座山城有著300餘年華僑史,33萬常駐人口,卻有27萬旅居海外。不僅僅是華僑之鄉,麗水青田還是一座有文有景的風味小城,有著動人的山水風光。一起在青田尋訪最美的五處古村落。村民勤勞淳樸,自給自足,生活方式原始又健康。許是因為如此,村裡老人格外長壽,有多位90歲以上高齡的老人,石頭村又被稱為長壽村。
  • 紹興嵊州最美六大古村落,剡溪人家文風淵源流長
    至今仍保留著龐大的古建築群,雖然歷經千年但風貌依舊。古建築連片成群,具有宋朝遺風、明清特色。以玉山公祠為中心,保存完整的老臺門就有100餘座,臺門之間用跨街樓鉤連,既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體現了先人「分戶合族、聚只一家」的遺風。
  • 村口有座百年老井
    百年老井-------左神州說起淮河邊古村落黃嘴村的水井,這裡的人都知道有兩口深水井。一個在村東頭,一個在村西頭,但兩口井的歷史年代不同,村東頭水井是解放後六十年代村裡集體圈修的,而村西頭水井則是在清光緒年間修建的。提起村西頭百年老井,還有段感人的故事要講給大家聽聽。
  • 僑鄉村,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
    僑鄉村位於梅縣區南口鎮,距縣城12 公裡,是一個有5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是著名的華僑之鄉,也是一個古老、美麗而純樸的村落。僑鄉村生態風景秀麗,民風純樸,除了那遍地的油菜花,還有31座美輪美奐、建築風格多樣、各具特色的百年客家圍屋。
  • 河北邯鄲十大古村落,你去過哪些?
    據考證,古槐樹至少兩千年的歷史,有「中華第一槐」之美譽。2、偏城村所屬邯鄲市涉縣偏城鎮,地處太行山下,位於河北和山西交界處,據傳早在漢代就有人在此居住生活。偏城村歷史悠久,村中保存有不少古蹟,尤以山寨式古建築群——劉家寨最為著名。
  • 百年書院古村落
    傳統古村落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生產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維繫著中華文明的根,凝聚著中華民族精神,寄託著中華各族兒女的鄉愁。千百年來,傳統古村落的演變孕育了源遠流長的越州文化、底蘊深厚的陶瓷文化、根深蒂固的書院文化、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特色鮮明的生態文化,也給浦北傳統農耕文化留下了寶貴的證據和財富。為了切實有效地保護傳統村落,國家自2012年啟動了「中國傳統村落」項目。
  • 「廣東省古村落」「中國傳統村落」玉水村: 深山裡600年古村落 粵...
    現存36座古民居 被稱為「中國客家民居建築天然博物館」    早就聽說城北鎮內有一存在著600多年的古村落,村莊內古建築、古樹、古井、古驛道眾多,近日,記者慕名與城北鎮文化站工作人員驅車前往這個位於山坳裡的小村落。    從城北鎮出發,向西北方向前行,一大半路程為蜿蜒的山路。
  • 瑣園地處龍背七星拱月,像一把吉祥金鎖,鑄就天人合一中國古村落
    在瑣園村的周圍分布著七座小山,靠北有一湖,形成了天然的「七星拱月」星象地理,再加上村外的環村水系,很好的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天人合一」境界。整個村莊「地處龍背」,極似一把吉祥金鎖,由此先人取名「鎖園」,經數百年後,後人覺得「鎖」有封閉保守之意,而「瑣」字主要指玉之聲或宮之門,加上古時「鎖」與「瑣」又可通用,為圖吉利,於是就改為「瑣園」,一直沿用至今。
  • 浙江台州最美15處古村落,山海之間靜美樸素人家
    該村古建築由吳白巖、吳應巖兩兄弟及其後裔構築,相繼建成六翼馬頭宅院13座,目前這些古宅除少數一兩座毀於火災外,基本上保存完好。高遷也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高遷的地理位置按照風水的講法特別優越:她背靠永安溪,筆架山,前有景星巖好似屏風擋在前,旁邊有一條河流流過。
  • 瞭望 | 70多座「文物橋」被毀 古橋如何抗洪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說,受損文物中,古橋梁被衝毀較為嚴重。不少有數百年歷史的「省保」「國保」古橋,首當其衝。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總是身處險地的古橋,如何度洪荒?據國家文物局統計,截至7月16日,南方11省份有500餘處不可移動文物因洪災不同程度受損,其中橋梁共有70餘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黃山屯溪鎮海橋、四川阿壩紅軍長徵遺蹟達維會師橋和江西婺源清華彩虹橋等被衝毀……極端氣候條件特別是洪澇災害情況下如何最大限度保護古橋,成為一道難題。
  • 海南正在消亡古村落的人文遺蹟,1座牌坊,1座公廟,1座文昌閣
    海口有個村子叫文明村,乍一聽還以為聽錯了,或是認為是一座不知名的全國生態文明村,其實該村的村名真真切切喚做「文明」,是一座在城市化衝擊下漸漸消亡的古村落。文明村,在椰海大道和疏港大道交匯處,隸屬於西秀鎮的新和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