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李克強總理強調「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鼓勵創新創造,並加強重點領域智慧財產權執法,大力打擊各種侵權行為」。自此,「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維權打假」等逐漸成為大眾熱議話題。其實,在LED照明燈飾行業,圍繞著「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維權」、「打假」話題,一直熱度不減。
9月22日,木林森發布了一則品牌聲明。就其他企業產品包裝中含有「木林森」字樣商標與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可能會給經銷商和消費者造成誤認及混淆的客觀情況作鄭重聲明,維護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和經銷商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聲明完整內容如下:
今年5月份,木林森從多方面、多個維度對網上亂價、假冒偽劣情況進行管控。木林森表示,當前所有銷售木林森照明產品的電商網站和網上店鋪都沒有獲得木林森照明的官方授權,所銷售的各種產品都不是木林森照明官方渠道所生產的產品,不能享受木林森照明的官方售後服務政策(質保、退換貨等)。如有電商網站或網上店鋪展示了「木林森照明」、「木林森」的品牌和商標,都是盜用了木林森照明的品牌和商標。
而木林森照明也整合公司稽查部門、市場推广部門、品牌宣傳部門及IT部門資源,成立「木林森照明網上控價與打假項目組」,提高網上控價以及打假工作的效率。木林森照明網上控價與打假項目組從5月份開始,聯合電商平臺、第三方機構,持續開展打擊網上亂價、假冒偽劣的行動。
假冒品牌盛行,行業陷入惡性競爭
眾所周知,LED照明行業準入門檻低,行業發展初期利潤高,導致很多沒有技術儲備的草根企業充斥其中。隨著入行企業的增多,LED行業競爭越來激烈,這些草根企業開始站不住腳跟。為了提高自己的市場佔有率,謀取短期利益,他們只能鋌而走險的仿造、複製別人的產品,選擇「拿來主義」,坐享其他LED企業的研發成果。
LED創新企業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耗費大量的資金投入研發,自身尚未從新技術中獲取收益,剽竊者便輕易地抄襲,以低價銷售,使得原創者被迫應對價格戰。特別是當剽竊和抄襲盛行,創新意願被瘋狂的抄襲所阻嚇,創新的成果時刻受到威脅,行業形成無人願創新、無人敢創新的局面時,創新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保障,創新的動力也就無從談起,而這無疑是行業面臨淘汰的危險信號。
可見,LED產品侵權打壓了一片專注於技術研發LED實體製造業,挫傷了企業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使得實體製造者也長期在市場價格戰中苦苦周旋,飽受價格戰之苦。
各大品牌加強維權
一個強大的國家,並不是靠假貨建立起來的,假冒產品是對原創企業最大的不尊重。據OFweek半導體照明網小編調查可知,幾大照明品牌近年來也在打假路上打起了「攻堅戰」,以維護自身權益。
飛利浦
2017年,飛利浦照明「群訴」中國照明企業,針對所有在美國、歐洲等海外終端市場銷售的產品,不管是銷售貿易方還是生產廠家,只要在終端銷售的產品涉及侵犯飛利浦專利,他們的律師就會找你要求支付專利費用。目前,聽說飛利浦照明已經組織了約200人的律師團隊,專門負責飛利浦照明專利被侵權的案件,涉及的企業數量達到幾百家。
歐普照明
2016年,歐普照明法務部法務顧問攜手智慧財產權顧問針對製造、存儲、批發銷售假冒歐普照明商標產品的工廠及倉庫的專項行動,打擊侵犯歐普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通過與當地辦事處、工商行政部門等監管機構的統一協作,多點互動,並行取締,此次專項行動收到了良好的打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