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國產電影真是熱鬧。
先是《我不是藥神》票房暴發、口碑封神,而後又有姜文的《邪不壓正》打擂,出現評論褒貶不一、兩極分化的情況。
觀眾還不曾回味完這番熱鬧,國產電影又出了一個大新聞——《阿修羅》宣布撤檔退出院線,溜了溜了。
13日上映,17日即決定撤檔,撤檔前上映的三天票房竟然還不夠《邪不壓正》首日票房的一半。
貓眼《阿修羅》票房走勢
貓眼《邪不壓正》票房走勢
什麼概念?
《邪不壓正》首日票房一億兩千萬票房,而《阿修羅》首日票房卻只有兩千多萬,就將將是《邪不壓正》的零頭。
而後的兩天,《阿修羅》票房萎縮,成了阿阿波羅男子醫院的病患。
治ED,包括票房ED,我們很在行!
要知道,這部電影可是「雙影帝(後)+小鮮肉+7.5億投資+六年準備」的國產最高配置。
劉嘉玲什麼人啊?梁家輝什麼人啊?《無間道》、《東邪西毒》、《寒戰》,哪一部甩出來都是炫耀的資本。可他們居然,摔在了《阿修羅》這部片上。
就算影帝背書失效了,那小鮮肉效應總能扛起票房吧!
我不禁拿出了吳亦凡出演面癱高富帥的《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前來對比。
對,就是這部辣眼睛的片,貓眼評分7.6分,依然秒殺了《阿修羅》的6.4分。
吳亦凡這部片首日票房都有四千萬
《阿修羅》選擇了小鮮肉三石弟弟,又有影帝保駕護航,怎麼會出現這種丟人的情況,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呢!
於是片方一怒之下,決定撤檔,並譴責有大量水軍對該進行抹黑!
撤檔難友:畢志飛
國內電影,撤檔的非常少,拋去一些禁忌話題被強制撤檔,多數爛片片方還是會體面的把流程走完,賠錢也要噁心觀眾。
比如《富春山居圖》,硬生生在罵聲中撈完了三億票房。
《富春》這種公認爛片,首日票房都有四千萬
而且只要扛過了爭議期,沒準兒還能絕地反擊,實現口碑上的逆轉。
比如《爵跡》,即使視覺效果跟動畫片似的,有了同行的爛片襯託,以及一票明星站出來賣萌賣腐打感情牌,竟然也沒那麼爛了。
貓眼《爵跡》評分7.8分
以我這麼淺薄的見識,我是沒見過幾部片主動撤檔的。如果有影片撤檔,這大概證明了這部片非常之爛。
而刷新我下限的,是畢志飛導演的《純粹心靈·逐夢演藝圈》。這部影片的撤檔,簡直能得到全國人民的歡呼。
不認識畢導?
平生不識畢志飛,看盡電影也枉然!
畢導可以不認識,可在豆瓣喜提2.1分(滿分10分哦),獲得「好奇心使我點進去,求生欲使我退出來」熱評的《逐夢演藝圈》,絕對是中國電影史上絕對繞不過去的一筆!
IMdb直接給出一分
那一天,我瞎了狗眼,觀看了《逐夢演藝圈》,光是洗腦的BGM,就讓我感慨起了生命的可貴。
活著,真好!
當看見《阿修羅》片方有著和自己同樣的遭遇,我們懷著仁愛之心的畢導,立刻在微博上力挺起《阿修羅》片方。
他覺得,《阿修羅》的製作完全是好萊塢的水準,豆瓣應該9分以上(實際是3.1分)。
這部電影和他的2.1分高作絕對是被惡意抹黑成這個慘樣的,他支持《阿》的撤檔,就該用這種方式來抗議這種「卑劣」的競爭手段。
微博中,畢導還提到了惡意抹黑是對電影界的侮辱,不知道他的作品,算不算對電影的抹黑呢?
友軍請記得手動狗頭,防止誤傷
有人支持,看似是好事,但《阿修羅》片方內心卻謊得一逼:
畢導,求求你不要奶我!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啊!
但畢導的反向毒奶操作已經讓觀眾們將兩部片聯繫在一起,再也洗不白了。
想必《阿修羅》片方已經感受到了豬隊友的可怕。
貓眼電影,貓膩電影?
拋開畢導這位神人不講,《阿修羅》到底有沒有被惡意抹黑呢?
《阿修羅》是爛片無疑,但在貓眼評分上,的確是存在一些貓膩。
在電影上映當天,《阿修羅》的貓眼評分是4.9分,而淘票上評分卻是8.4分。片方稱:「是這個行業的恥辱」。
兩個售票平臺,分數相差如此之大,肯定是不正常的。
《阿修羅》主演有人氣鮮肉吳磊,吳磊形象陽光,口碑良好,在微博粉絲有2200萬之多。
按理電影剛上映,他的許多粉絲會前去捧場,打出的評分也會偏高,後面隨著觀影人群的增多,評分才會趨近正常。評分高開低走,這是鮮肉電影的普遍特點。
但很顯然,《阿修羅》的貓眼評分是不正常的,首映評分4.9分,而後面兩天評分卻漲到了6.4分。
難道同一部影片,開始看的大部分粉絲水友覺得影片太差,都給低分,而後來的觀眾突然get到了導演的點,全給出了遠遠高於6.4的高分將總體評分拉了回來?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如果這是真的,那只能說明,三石弟弟的粉頭消極怠工,沒在首日上映時組織好各位粉絲朋友控評控票。這說明了什麼?這屆粉絲不合格啊。(滑稽)
之前《後來的我們》退票風波涉及的就是貓眼電影平臺。而這一次,《阿修羅》評分混亂又出現在貓眼。
作為一個電影售票與專業票房統計為一體的權威平臺,貓眼更像是電影亂象的一個縮影。
吳磊的尷尬與中國電影困局
不論是可愛的小挪吒,還是呆萌的飛流,雖然吳磊年齡雖小,卻已經塑造了不少經典的角色。
即使閱歷不深,我們可以看出,吳磊是有一些演技的。
但今年的《阿修羅》,去年的《極致追擊》(豆瓣3.4分),「小飛流」的幾次銀幕參演,全都是一色爛片。
小編實在不願意看到一個潮氣蓬勃的新星,走上以往偶像演員一爛到底的老路。
但作為資本運作下的棋子,演員也有太多的無奈。
《阿修羅》中的梁家輝和劉嘉玲就是典型的例子。
作為影帝影后的二人,有太多經典的角色與作品,功成名就的他們,其實更加看重自己的作品質量,依然被捲入了這個爛攤子之中。
就連咱們中國電影的門面擔當張藝謀導演,在拍完《三槍拍案驚奇》之後,也憤憤的講再也不劊拍《三槍》這種作品。
很多時候,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深陷電影的泥潭當中,都是身不由己的。
不信,你們可以去回顧一下《東方華爾街》中,偉航利用百傳媒公司洗白的橋段。
百傳媒開發布會稱要與好萊塢合作,一年內拍十部影片,第一部代表作就是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水滸紅樓夢》。
邀請股民投資、宣傳電影利潤,等到電影上線,再發出九塊九團購電影票等優惠措施,不論口碑如何,票房都不會很難看。而這樣,投資方的汙點,也就洗白了。我並未說《阿修羅》就一定是在搞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但這的確是中國電影困局的原因之一。
《阿修羅》的紅與黑
那麼,這部影片到底錯在了哪兒?《阿修羅》號稱是投資7.5億,醞釀六年的誠意之作。實際上該影片故事單薄,就連作為噱頭的特效,也是普普通通,根本達不到宣傳中的「準好萊塢」的水平。
是的,連頭髮絲的紋理都沒做出來,連背景和人物之間的視效都不能做好,這還7.5億呢。
電影剛上映時,的確有影評號說這部片劇情有缺陷,但特效精良。然而,我希望大家明白,7.5億的投資是什麼概念。
7.5億人民幣,折合成美元是1.15億,這個投資,可以進全球影史前300了。
《諜影重重5》,1.2億美金,馬特·達蒙的好萊塢經典系列動作諜戰片續集。
特效效果是怎樣的?隨便一個爆炸的鏡頭,都比《阿修羅》要好得多。
《攻殼機動隊》,1.1億美金,斯嘉麗·詹森主演的科幻巨製。
攻殼機動隊劇照
該科幻的細節,刻畫得都非常有科技感。
這特效,怕是有三十個《阿修羅》。
《王牌特工2》,1.04億美金,英國新特工片的代表。
不論是動作,還是場景,依然碾壓《阿修羅》。
目前就影片的質量來看,別說1.15億美元,就是1.15億人民幣,都算多說了吧。
瘋狂打臉
那麼這7.5億到底花在了哪裡呢?按照許多人對鮮肉電影的抨擊,一大半怕是給了小鮮肉。
但我想三石弟弟是不肯接這個鍋的。畢竟吳磊一直表示自己想做一個真正的演員。
不是吳磊,那是劉嘉玲和梁家輝出來撈錢了?我看也未見得。
於是,我有了第三種假設:虛假宣傳。
如果真實的投資額並沒有7.5億呢?
其實在國內電影的宣傳中,誇大投資的現象非常普遍。
但倘若連宣傳都是假的,連投資都是假的,那麼中國電影,還剩什麼是真的呢?
票房造假、演員身不由己、惡意誇大投資、虛假宣傳,中國電影虛假繁榮的背後,是一個無底深淵。
當然,我們還是很欣慰《阿修羅》這種爛片撤檔的。
畢竟,爛片就該有這個下場,不能慣著。
這一次,是國內觀眾的勝利,也是對國內電影市場亂象的一次警鐘。
我願警鐘長鳴,也希望在觀眾越來越聰明的時代,製片方不要再把我們當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