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的靖國神社中擺放著14名二戰甲級戰犯和約2000名乙、丙級戰犯的牌位,他們生前無不手段殘忍,因此在國際上,強烈反對日本人參拜靖國神社,靖國神社問題甚至曾一度成為東北亞地區的重要外交問題。
然而少有人知的是靖國神社中至今還供奉著3 個中國人,老蔣是其中之一。
日本人為什麼要供奉老蔣呢?這是因為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老蔣便向全世界做了「以德報怨」的廣播講話,然後調集了全國80%的車船,在兩個月內把日本戰俘安全地送回日本了。
因此日本不少神廟都供奉著老蔣的牌位,感謝他的不殺之恩。
第二個供奉在靖國神社的中國人則是林淨因,林淨因是六百多年前的奉化人,他是北宋詩人林逋的第七代後裔,14世紀中期日本僧人龍山德來到我國學習,偶然與林淨因相識,兩人相談甚歡,之後林淨因便跟著龍山德去了日本。
當時日本還不會麵粉發酵的方法,沒有饅頭,吃的是米餅。林淨因因此根據中國饅頭的手藝,又加入些日本人喜歡的餡料,從而創造出了新式饅頭,這種饅頭在日本大受歡迎,甚至得到了日本天皇的稱讚。
日本人為了感謝林淨因帶來的饅頭製作工藝,因此將他的牌位供奉在神社,而在上世紀80年代,林淨因的後人還專門來到中國浙江尋根。
此外,日本人在結婚時贈送紅白饅頭的習俗,也是源於林淨因。
第三個供奉在神社的中國人便是2000年前的徐福,徐福曾擔任過秦始皇的御醫,他對秦始皇說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因此秦始皇讓他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從山東沿海東渡。
海上自然沒有神仙居住的仙山,只有海市蜃樓,因此有傳說,徐福東渡到了日本,這一事還被記載進了《宮下富士古文書》,另《日本國史略》講到:「孝靈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來。(或雲,徐福率童男女三千人,齎三墳五典來聘。福求藥不得,遂留而不歸。或雲,止富士山。或雲,熊野山,有徐福祠。)」
而徐福的事跡最早是見於《史記》中的「秦始皇本紀」和「淮南衡山列傳」。
現如今的日本也保存有許多有關徐福的遺蹟,不少日本人也自稱是徐福的後代,因此徐福的牌位在神社也有供奉。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靖國神社的前身是為紀念戊辰戰爭中為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明治天皇從而在1869年創建了東京招魂社,但從1879年起,東京招魂社改名靖國神社,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其存在的意義已經逐漸背離初衷。
二戰後,靖國神社中存放的14名甲級戰犯牌位分別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廣田弘毅、坂垣徵四郎、武藤章、松岡洋右、永野修身、白鳥敏夫、平沼騏一郎、小磯國昭、梅津美治郎、東鄉茂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